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中学课程 ...
-
考点1、“课程”一词的由来:孔颖达,朱熹,斯宾塞,博比特。
考点2、课程的概念:广义的指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指某一门学科。
考点3、课程的类型:
按内容属性分:学科课程,知识的逻辑体系,间接经验。活动课程,又叫经验课程,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直接经验。
按组织方式分: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单一学科。综合课程,学科整合、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
按实施要求分: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共性。选修课程,发展学生的个性。
按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分:国家课程,国家教育部开发,体现国家意志。地方课程,省教育厅开发,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学校课程,学校老师开发,展示学校的特色。
按课程任务分:基础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拓展性课程,知识广度,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特殊能力。研究性课程,知识深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按课程呈现方式分:显性课程,计划内,直接的、明显的。隐性课程,计划之外,间接的、内隐的。
考点4、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赫尔巴特。以学科逻辑体系为核心,主了长分科教学。
活动中心课程:杜威。以儿童活动为中心,课程组织应的理学化,课程要骗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社会中心课程:布拉梅尔德。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考点5、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学生(儿童)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学科(知识)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考点6、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拍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安排合成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
考点7、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
目标模式:泰勒(课程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改)。确定目标(最关键)、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关注过程、鼓励探索。
考点8、课程内容组织形式:
纵向组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深度。
横向组织:知识广度。打破学科界限。
逻辑顺序: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
心理顺序:学生心理爱好、心理特点。
直线式: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螺旋式:课程内容重复出现。
考点9、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越往上越抽象,越往下越具体。上一级是下、伪的制定依据。
课程计划:教学和教育工作、整体规划、指导学校。构成有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没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
课程标准:每门学科的指导文件。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内容体是课程目标。
教材: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提纲、参考书。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
考点10、教材编写的原则和要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首要原则),强调内容的基出性与适切性,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日,浔意与其他学科的从向和横向联系。
考点11、课程评价的:
目标评价模式:泰勒。关注计划、关注预期。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关注实际、关注非预期。
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考点1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考点1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课程功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改的核心目标。
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课程内容:生活化、时代化。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课程评价:甄别→发展。
课程管理:三级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考点14、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九年一贯的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以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必修课。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
考点1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评价观:即发展性评价。评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十定性。评价主体多元化。关注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