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2 ...

  •   考点48、人的发展方面:生理、心理、社会性。
      考点49、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顺序不可跨越,方向不可逆。循序渐进,反对拔苗助长。
      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矛盾、不同的任务。分阶段教学,要有针对性。少年期,11-15,叫危险期,心理断乳期。
      不平衡性:速度有快有慢,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抓关键期(劳伦兹提出,印刻实验,小鸭子找妈妈)。
      互补性:身身互补,身心互补。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个别差异性:群体之间,个体之间。因材施教。
      考点50、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自然成熟论):内在需要。孟子,生来就有。弗洛伊德,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登,优生学。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塑造论):外在力量。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后天环境。
      考点5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生理前提,提供了可能性,有可塑性。
      环境: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的可能性变成现实,不决定人的发展。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原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控制,全面系统深刻。表现,社会性规范,加速,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严规范,塑个性。
      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决定性因素。
      考点52、教育制度:广义的指国民教育制度,各种教育制度总和。狭义的指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学制,整个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考点53、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社会依据:生产力、政治、文化、人口。
      人的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学制本身的依据:本国学制、外国学制。
      考点54、教育制度在开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制度。实体化教育,有学校。教育形态趋于稳定。
      制度化教育:有制度。正规教育。近代学校系统出现,学制出现。我国的标志是废科举、兴学堂。
      非制度化教育:超越制度。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
      考点5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制:欧洲。学术轨十职业轨。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单轨制:美国。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分支型(丫型):前苏联、中国。有利于教育普及,有利于高精尖。
      考点56、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义务教育要延长,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要综合,高等教育要大众,终身教育要构建。
      考点57、义务教育:适龄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起源于德国。特点,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中国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
      考点58、终身教育:一生中的各种教育。耶克斯利提出,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概念化,《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形成。
      考点59、中国学制历史:壬颁布、癸实施、丑男女有资本、长期戌美国,钦壬奏癸。
      壬寅学制:1902。清政府。第一个颁布,没有实行。
      癸卯学制:1904。清政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向日本学习,轻视女子。第一个实施。
      壬子癸丑学制:1912。男女同校。向日本学习。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1922。633学制。新学制。向美国学习。实施时间最长。
      考点60、教育目的:广义的指人们的期望。狭义的指名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
      考点61、教育目的的作用:核心问题、出发点和归宿、主题和灵魂、贯穿始终。
      考点6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所有受教育者。最抽象。
      培养目标:学校。特殊对象。
      课程目标:学科。
      教学目标:教师。最具体。
      考点63、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指明方向,政治方向。
      激励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评价功能:依据和标准。
      考点64、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宗教本位论:最早,不科学。
      社会本位论:满足社会需要、公民。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
      个人本位论:个体需要出发、自然人。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教育无目的论:肯定内在的目的、否定外在的目的。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杜威。
      考点65、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考点66、确立中国教育目的的依据:理伦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考点67、全面发展教育:
      德育:灵魂、统率。保证方向,保持动力。任务是三观。
      智育:前提、支持、认知基础。任务是发展智力。
      体育:物质基础。任务是增强体质。途径是体育课。
      美育:动力。任务是创造美。作用是对其他各育有促进作用。途径是课外活动、大自然、日常生活。
      劳动技术教育:综合。任务是劳动情感、态度、习惯。
      考点68、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看。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
      调查法:问卷、访谈。
      历史法:研究事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方法。
      实验法:做实验。控制变量、探究因果关系。
      教育行动研究:授课十研究。教师进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教育叙事研究:叙事、讲故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