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陈三 ...

  •   谢方易来白泥村已经一个月了,赵·野猴子·青叶带着他上山爬坡,割草挖菜,玩得不亦乐乎。

      刚来的时候白净可爱的小包子,现在稍微有些粗糙了。但仍是村里最白最靓最可爱的那只崽。

      赵青叶的暑假快过完了,还有几天她就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谢方易和她年龄差不多,在首都也是马上要读三年级。赵青叶高兴得很,因为她可以和谢方易一块上学放学,回家吃饭。赵青河要去镇上读初中,原本是她们兄妹三人一块上学,现在只有两个人。不过马上又有小易,减一加一,相当于还是同样数目的人。

      这天,赵成华王翠琼带着赵家三兄妹去县上买学习用品,顺便去看望他的二哥赵成忠。

      赵成忠是县上国营饭店的厨师,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拿手好菜红烧肉,甜而不腻,往常赵青叶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白泥村离县上可就比较远了,不像去镇上走路也快,去县上可就得坐车了,不然一来一回,一天就过去了,时间光花在路上。

      陈三是村里唯一有拖拉机的人,他今天要去县上办点事,赵成华几天前就和陈三说定要坐他的车。陈三愉快地答应了,不带一点犹豫。

      赵成华一家是村里有名的好人缘,因为赵成华在厂里上班,化工厂福利好,看病开药都免费,逢年过节还发米面粮油。所以赵家有很多治感冒发烧的常备药。在这个时候,药品是个金贵的东西,不是谁家都能有的。

      往常感冒啊嗓子疼头痛什么的,村里人大多都自己熬过去。但病好始终得要时间,这就耽搁做地里的农活了。后来,村里人知道赵家有药,也就试着来问一问。

      赵成华王翠琼两口子都是实诚的性子,家里只要有感冒药能用,也就冲一杯递给他。乡里乡亲的,都是互相帮助。

      时常干农活的人身体也好,基本上喝一包也就药到病除了。

      陈三小时候身体不好常常生病,那时他家里也穷,吃饭都成问题,大多数时间都吃不饱,更别提有多余的钱去开药。感冒发烧头疼,都是来赵家。王翠琼觉得这孩子可怜,还时不时偷偷塞点吃的给他。

      那时条件艰苦,各家各户都不好过。给吃的都不能让其他人发现了,不然人家会说,有吃的不给老人,反倒给没血缘的外人。

      惹得一身闲话。

      陈三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这几年靠着养鱼富了起来,买了村里唯一一台拉鱼用的拖拉机,也没忘记他赵叔王婶,过年过节都提着东西来赵家。赵家找他帮忙,也二话不说,能做的绝对不推辞。

      一大早,赵家人就收拾好,去村口的大柳树下等着陈三。大柳树长了几十年了,树干蜷曲,树皮粗糙,但生得茂密,是躲凉的好地。

      老远,就听见陈三拖拉机“轰轰”的声音。

      “赵叔,婶子。”陈三洪亮的大嗓门混在拖拉机的声音里。

      赵成华也回道:“欸,陈三娃,真合适,我们刚到你就来了。”

      陈三亮着一口大白牙:“那可不是,赵叔你们吃饭了没?”

      “吃啦。”

      “我这有几个馒头,我还说你们没吃饭给你们带的。”说着,陈三从兜里掏出两个雪白的馒头,散发着香甜的味道。

      王翠琼见状,连忙故意“板着脸”:“快拿回去,我们都吃了饭的。”

      “拿都拿了,婶子你们就吃吧,拿回去当个零嘴啥的。”

      “瞎说,馒头还当零嘴,这得是多有钱的人。你还带着两个娃,娃们喜欢吃这个,你带回去给他们吃。”

      “他们都吃过了,我这是给青河他们带的。”

      “吃过了就不想吃啦?陈三娃,婶子知道你心好,但是过年过节你每次都带东西,你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心意婶子领了,馒头赶快收回去。村里村外的,人看见了不好。再不收,婶子就不坐你车了。”

      陈三没法,摸摸头:“行吧婶子,我就收回去。你们真是的,这么讲礼。我小时候去你们家,吃的喝的难道还少啊,现在几个馒头婶子都不收。”

      王翠琼:“你那时候多小,能吃多少?再说做馒头不要面粉票啊?你赵叔厂里都没发过这个。怕是你们两口子都没吃吧。”

      陈三憨憨一笑:“赵叔,婶子,青河,青柳,叶子,快上车吧。”

      赵成华和王翠琼扒着挡板就上去了,回头拉上了兄妹三人。

      拖拉机“轰轰”启动,冒出一股黑烟,朝着县城出发。

      这是赵青叶第一次去县城,心里激动得很。路上,她靠着挡板,身体随着拖拉机摇摇晃晃。

      .

      出发得早,到的也早。太阳刚刚出来,空气还是凉爽的。

      到了县城,赵家一行人和陈三约好了下午两点在国营饭店门口碰面就分开了。

      赵成华先带着一家人去百货商店买文具。百货商店建在县城中心,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虽然卖的东西种类不多,但人们买的也多。

      一楼是卖食品、布,二楼卖杂货。文具在二楼。赵成华之前给青河青柳买钢笔的时候来过。这一回,倒是十分熟悉。赵青叶要读三年级了,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建议有条件的孩子买钢笔写作业。俗话说字如其人嘛,人都说字写得好,做人也不差。

      赵成华夫妇也就大方一点,给三个孩子都准备买钢笔。当然,也是买的最便宜的那种。村小里面能用钢笔的学生也不多。

      文具区没有一楼人多。买货的柜员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长得文文弱弱,带着一副眼镜。

      见赵成华一群人上前,也热情地招呼着:“老赵,又带孩子来买钢笔啊。”

      显然,这个柜员认出了赵成华。

      赵成华也回答着:“是啊,我家三娃马上要读三年级了,就带着她来买只钢笔,老师要求的嘛。老贺,你给我挑一只好的,我可是常常来你这买的。”

      “没问题。”老贺弯下腰,从玻璃柜子里取出一盒钢笔。

      柜台里的钢笔长得差不多,都是黑色。

      “这一批都是新到的,好写,我加满墨,你试试。”

      赵成华看赵青叶一眼,让她来写几个字。赵青叶之前虽然都是用铅笔写的,但也用过青柳的钢笔。拿起笔,还是像模像样地在白纸上写下了百货商店四个大字。有些歪歪扭扭,不过对这个年纪的小孩来说还算写得可以了。

      老贺问道:“怎么样,写着舒服吗?”

      赵成华也问道:“写字顿不顿,墨水堵没堵?”

      赵青叶大方说道:“写起来挺舒服的,比姐的那支写起来还顺滑一点。”

      赵成华:“那当然了,你这支是新笔。再多写几个字,感觉一下。”

      于是赵青叶又提笔写了两首诗,一个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另一首是李白的《静夜思》。赵青叶喜欢读诗,这两首记得最牢。

      写完,赵青叶觉得这支还可以,中间也没有堵墨水。

      赵成华也觉得合适,准备付钱。

      老贺问道:“要买墨水吗?刚到的红岩。”

      赵成华摇摇头:“下次。家里还有两瓶没用呢。”

      老贺点点头,把钢笔的钱收了。

      买完笔,王翠琼要去买点针线、调料。这些都在一楼,一行人从较为冷清的二楼走下,挤入了人群。县里卖的线好看,调料味也更正宗。王翠琼很快就挑好了颜色和调料,付了钱。

      一顿挤下来,出了一身汗。

      赵成华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准备去二哥家吃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