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大事 ...

  •   马车行到云州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太上皇死了,举国哀悼三月,停止一切娱乐,娘亲赶忙命人换了衣服,只着素色的,好在平日为了防着这类事,每人都有一两件合适的。管家找了一家客栈,众人换了衣服吃了晌饭休息调整一番又出发了。
      “太上皇好多年前就病着,如今真是大去了?”秋娘在车里对着周玉庭说道。
      “现下人多口杂,莫谈国事。等到了京里,恐怕又是一番忙乱了。只盼府里不要有什么差错。早知如此,就应该在景州再等上三年。”
      “已经走了一半路,只好继续了。”
      我跟夏茶春茶坐在另一辆马车了。她俩受云嬷嬷管教,从不多话,马车里很安静。
      我开始认字起,就想看看史书。慢慢看了,发现这个空间很是奇怪。自春秋战国后,就与我熟知的历史大相径庭,是齐国一同六国,开创了大齐帝国。但是那些诗词歌赋、四书五经都有,崇尚诸子百家,尤尊儒家思想。科举制度相当完善,考的不仅有八股,还有《墨子》一书为必考内容,算学、商学、农学、医学四门择二而考。这个时代与中国古代最大的差别,就是不存在士农工商的观念,对于各行各业没有歧视,但是遵守“士不行商”的律法。当今的皇帝姓宋,称为“安朝”,如今传至第五代了。刚死的太上皇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对外开疆扩土臣服四方,对内整顿吏治政治清明。其实,他与康熙不知一点相像,生了十几个儿子,活了一把岁数,晚年龙子龙孙们像“九龙夺嫡”般闹腾。不过他比康熙明智的地方在于三年前选了太子,立马退位,当起了太上皇,只不过手里还紧紧拽着禁卫军。有太上皇压着,地下的人都不敢动弹,新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如今江山只怕做得还算稳定了,正好太上皇走了,禁卫军也归了他。只是太上皇这一去,总有些不死心的,说不定还会蹦达一下,当今皇上也想收拾一下自己的几个不听话的兄弟,以前老皇帝在不好太过火。到时候城门失火,可千万别殃及周家呀,那可是禁卫军世家。
      说起周家,历史渊远,算是开国功臣了。在前朝的时候,安太祖还是个太守,周家是太守的一名大将,后来天下人都反了,宋太守也跟着反了,地下下一帮得力的文人武士,各帮势力斗得热火朝天,只宋太守死死留在穷山恶水的蜀州。别人斗得差不多,他大军压境,问鼎了江山。天下大定,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只是历来君王都怕功高盖主的臣子们,免不了的“狡兔死,走狗烹”。周家祖宗睿智,早早卸职颐养天年了,也不要爵位,并把儿子送去皇宫当侍卫,大家都心照不宣,知道是质子。他曾数次救了安太祖,太祖看他又是抬举,对他还算念恩,又答应了他的请求:永不送周家女子入宫为妃。如今过了一百多年,周家一直稳稳当当的,只是行为低调,不显山露水,但是谁也不敢小瞧了去,毕竟周家的男人们都是些镇守边疆的将军和守卫帝王的侍卫。周家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与皇子来往密切,若是朝堂上皇子们开始争起来了,周家不当值的子孙一般送去天次山的白原书院进修,闭关三年五载再出来,只等到天下大定了再一心辅佐新君,或是当个御前侍卫,或是边疆驻军,五十岁就告老还乡,腾出位子给新一批周家的子孙。练武的人身体好,五十岁退了还硬朗着,没事可做了,只好培养下一代了,也不敢教别人,怕遭皇上忌惮,只死命训着周氏后代。白天儿子们公务繁忙,孙子们正等待成材呢,正好用来消磨时光,中午休息一会,晚上正好精神头足,儿子们也下了值,又是一番耳提面命,弄出一条又一条周氏繁荣昌盛不到之教训来,也怪不得周氏一直屹立在京城东郊三泉巷。
      关于周府的这些秘辛都是秋茶从景州府里管家周武定的儿子周祥发处得知的。周武定是老太爷的小厮,自小照顾着父亲,对父亲很忠心,这点从娘亲对他的信任可以看出,府里的事都能安心交给他安排。周祥发倒是机灵的,知道不少这些,跟秋茶也处得好,我对于京里周府的认知大多来源他,父亲没有跟我说这些。他本身就不是按着周家传统出来的,他参加科举,做了文职。其实周家也不提倡纳妾,怕子孙太多被忌惮,如父亲这般宠爱妾室的更是绝无仅有,所以我们进了京城只怕要遭全家人不满了。娘亲更是不会对我说起京里的情况,因为这个话题让我们不得安生,每每提起总是堵了一口气呼吸不通畅。
      若是不想到即将面临的困境,对这样一个充满传奇的家族,我还是很有好感的。可惜,我是进不了祠堂,这样小心翼翼的家族,说不定有密道呢。一路胡思乱想,很快就到了京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大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