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 ...
三、
地安门帽儿胡同四十五号,曾经是明代的北衙门,清代的礼部会同馆,民国的保安部队,时光的长河将古老的青灰色石墙打磨的光溜溜的,身入其中,恍若穿越漫长的历史长廊。然而就是这座古旧的大院,最后却成了国家话剧院的所在地,几十年来,小小的剧场里上演过无数具有先锋实验精神的戏剧。
曾几何时,这里也是酷爱演艺的张小凡魂牵梦萦的所在。虽然自己无缘国话,但在来到北京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要一有空闲,就会跑到帽儿胡同看话剧。那时候的国话还不叫国话,而他也不是史班长孟烦烦,更不是年轻女孩子们最想嫁的白马王子,说白了也就是个穷当兵的,每个月的津贴掰着手指头都能算得过来,于是相对平价的话剧也成了最适合他的消遣。在当时,花个几块钱就能在剧场里泡一整晚上的生活,对他来说就是天堂。
多年后,在他与后来成为哥们儿的一干演员在《士兵》剧组里相遇,当知道邢小卿和段小章竟然都是国话演员时,心里立刻就升起了几分亲近的感觉。他想,自己曾经一定是见过他们的,只不过他们在明亮的台上,自己在黑暗的台下。如果没有《士兵》,彼此是路人的状态还不知道要维持多久,或许将是一辈子。张小凡不信宗教,尤其不喜欢“随缘”这样的说法,可有些事除了用“缘份”二字以外,它还真就没法解释。不然,他和邢小卿曾经都在哈尔滨沉浮着,怎么当时就没遇见呢?后来他自己又与中戏国话失之交臂,失去了与这几个人成为同事的机会,兜兜转转了那么多年,结果最终还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遇上了。
张小凡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缘份。
和一般人求佛保平安的心态不一样,他张小凡不信佛,也就从来都不往身上招呼那些珠子佛像护身符,可当邢小卿从鸡足山“朝圣”回来,给每个人带了串菩提子时,他也就收下了,并且还天天带在腕子上,后来还拜托邢小卿在藏地为他请了一串白水晶珠子。从那时候起,佛家的一些思想,终于在他心里扎根。
时间步入两千年起,经济迅速发展,话剧的票价也连连看涨,变化是潜移默化的,身在其中的人并不自知,只有脱离了一段时间才能感觉出不同。自《士兵》和《团长》以来,张小凡的工作开始变得忙碌,在隔了几年后,终于闲置下来的他打算再次走进剧场,却猛然发现自己竟然已经买不起票了,一场剧下来最低的票也要八十大洋还只能坐到最后排,和以前比起来,那落差大得让他接受不了。
他虽然成功,却也还是个普通人,片酬和中低等阶层收入的北京人没什么区别,长像也属于掉在人堆儿里就扒拉不出来的类型,如果这样的普通人都看不起话剧,那话剧究竟变成了怎样一种艺术?
那个晚上张小凡越想越郁闷,新版《霸王别姬》海报上的蝶衣和段小楼在玻璃框框里面冲他微微含笑,可他觉得,那对壁人如今彻彻底底的被框死了,遥远的已经不属于他能企及的世界。他手里夹着烟,从长得看不到尽头的帽儿胡同一端走到另一端,又进了铜锣巷,终于忍不住手痒掏出手机,给一帮哥们群发了条短信:
“小太爷穷困潦倒,一年不如一年,如今连北京的话剧都看不起了,弟兄们快前来接济>_<~~~”
陈小橙回复的最快,但口气中明显透着幸灾乐祸;“可怜的娃,抚摸一下!不知道你为什么偏喜欢话剧,不如转战电影。”
张小凡刚骂了一句这厮跟我隔着几条代沟,章大龙的回信跟着也来了:
“哈哈哈你来佳木斯啊,我请你听东北二人转还管你酒足饭饱!”
之后是李小宪的,又澎湃又动人:
“凡子哥,我也有相同的感受,小时候看话剧都是在人艺小剧场,又便宜又好看,上次跟老段一起去保利剧院看《红玫瑰白玫瑰》,票价又贵情节又晦涩,我都睡过去了。”
其中以蓝四九的最噎人,一共就五个字,其中一个还是语气助词:“你自己演呗。”
最后才等到邢小卿的:
“我们单位经常会对内发一些戏剧联票,我家就两口人,总是用不完!不如以后大家一起去看。”
张小凡一边四十五度泪流状暗自念叨着国家单位的优惠政策奏是好,一边给邢小卿回短信:
“那我就不客气了,改明去你那拿票。”
结果脑子进水一不小心按成了群发,于是“邢小卿同志私囤话剧票”这件事闹得天下皆知,此后再去看话剧,必定是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同去。当然,类似的事件只在众人都有空闲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从《团长》杀青以来,大伙各奔东西,此后的一年多里,张小凡只在前几天晚上和邢小卿蓝四九几个人见过一面。
于是,当张小凡这天早晨捏着打印下来的《车站》剧本从鼓楼大街地铁站里走出来的时候,不由得心生感慨。
穿过华普超市面前那条永远又脏又乱的马路后,对面就是狭长地望不见尽头的帽儿胡同。盛夏时节,日头照得柏油大马路上一片白花花的,进了胡同之后却觉得温度骤然低了下来,周围的汽车噪音也小了,耳边传来的都是蝉鸣声,绵延的柳绿色隐在青灰色的石墙泥瓦间,含着几分清凉的意味。张小凡擦了一把汗,拐进四十五号大院里面,站定了脚步,却觉得有些不对劲——院子还是那个院子,缩在胡同深处丑陋的水泥玻璃小楼对面还是原来那个垃圾场,可国话的匾已经撤了,墙上的海报被雨水淋得褪了色也没人去换,整个院子冷清得仿佛入了坟地。
张小凡立马给邢小卿拨了个电话,对方似乎正在排练,拨号音响了好几声才接通,电话那头也乱哄哄的,邢小卿抬高了嗓子喊了一声:
“小凡你在哪呢——”
“你们是不是挪窝了啊?门口一个人都没瞧见。”
“年初的时候搬到宣武门了。啊,你不会跑到地安门了吧?”
“……我就是在地安门。”宣武门和地安门,一个城南一个城北,坐着环线地铁也要绕上七站,张小凡忽然有了一种想挠墙的冲动,可这也怨不得别人,太久没来了,又不问个清楚,找错了地方也是自己的问题,对面邢小卿连连向他道歉,倒弄得他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赶紧问清楚话剧院的新地址,挂了电话,一路小跑奔回地铁站。
当地铁渐渐驶出站台的时候,张小凡的心里才泛起了一股惆怅的情绪。之前走的太急,他甚至没来得及再多看看那曾经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国话搬家了,搬到更加广阔的天地里,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连带着曾经那些美好的记忆,都不知道被丢到了何方。张小凡觉得自己不会再去帽儿胡同了,之所以会怀念眷顾着一处地方,是因为那里与自己有密切的联系,而在这种感情上的联系被斩断了之后,单纯的地点也就变得不再重要了。
国家话剧院的新址相当好找,高高的一栋楼杵在宣武门外大街上,曾经只能容纳三百来人的小剧场如今扩成了容纳上千人的大剧院,虽然整体建筑气派而富有现代化,可张小凡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已经永远的从它身上被抽离了,他并没仔细逛那溢着一股子新漆味儿的剧院,就直接上了二楼。
现在是中午休息时间,整个楼道里静悄悄的,在推开排练室厚重的木门时,张小凡的手心里微微渗出了汗,感觉有点类似他当年报考战友话剧团参加初试的那一天。
门的另一端是一间极大的礼堂,天顶很高,距离地面足有四五米,金色地阳光透过玻璃窗撒下来,细碎得粉尘在空气中漂浮飞舞。各种灯光电子设备黑压压地横亘在头顶上,再魁梧的人站在下面都显得渺小了。礼堂中间放了几排活动的塑料幕墙,把这硕大的房间分割成几个不同的空间,除了《车站》剧组以外,另外还有至少两队人马在排练,剧组的人员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的捧着饭盒吃饭,有的在小声讨论什么,还有的正靠着墙闭目养神。
张小凡眯着眼睛寻摸了一会,才看到邢小卿坐在墙角的矮桌子前,面前放着个铁饭盒,一手握着筷子,一手还握着剧本,他对面坐着个六十来岁戴黑框眼镜的老先生,两个人像是在讨论什么,眼镜先生说话的当儿,邢小卿就皱着眉头盯着剧本,不住的点头,放在面前的午饭半天没动窝。两个人斜对面的椅子上还歪着个人,看样子似乎是许久没见过面的段小章。
听到木门转动时发出的声响,邢小卿抬起头,远远地一眼就看到了张小凡,于是拍了拍段小章让他也回头看,俩人一起冲着张小凡招手,等他走到矮桌子跟前,段小章立刻对那眼镜大爷说:“高导演,这就是您联系过的演员张小凡。”
眼镜先生听到这句话,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个微笑,伸出手和张小凡的握了握。他不笑的时候给人感觉拘谨而严肃,可笑的时候却显出一种奇特的亲和力。张小凡立刻猜到面前这个人多半就是在海外乔居多年,剧本《车站》的作者,于是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句:
“高先生,您好。”
高先生点点头,风度十足地伸手请他坐下来,两个人简短地含喧了两句,立刻切入正题,高先生随手翻着手里的剧本,问道:“小伙子,你来说说看对我这剧的看法。”
张小凡下意识地看了旁边的邢小卿一眼,却发现他始终不言不语地扒着饭盒里的呛炒土豆丝,连头都不抬一下,不免有些奇怪——从自己进了这排练室以来,他自始至终一语未发,只冲自己笑着招招手,实在诡异得很,但现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好询问原由,于是稍微考虑了一下,回答;
“我一直觉得您这部话剧,用‘中国先锋戏剧始祖’来形容可不太恰当。全剧虽然塑造了一个相当荒谬的场景,可反映出来的全是最真实的生活,比如说,在等待中抱怨、困顿、犹豫、徘徊之类的。我觉得话剧真正的意义不是追求多么深刻的理论,而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手段与观众们交流思想。”
高先生没有做出任何评置,只是点点头,看了看表,说,“还有十分钟午休时间结束,到时候你来试演一段老大爷这个角色。”之后站起身,慢悠悠地踱着步子离开了。
张小凡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有点挫败,他是个好演员,可这不代表他就会永远的镇定自若,好演员也会忐忑不安,也会找不准调,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才能发挥出实力。一提起“环境”,张小凡心里忽然又想到了曾经两度合作的康师傅,那时候虽然苦虽然累,可是整个剧组洋溢着一种激情,不像现在这个导演,温吞吞的像是一杯白开水,几句话聊下来完全找不到北。
正这么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有两只手放到他的肩上,拍了拍。他转过头,正好对上邢小卿一双眼睛。那一刻的目光仿佛并不属于平日的邢小卿,反而让张小凡想起了伍班副仰头望着史班长时的表情,可又没那么深情相随刻骨依恋,笃定的神态有点类似面对千军万马的虞师长,却少了几分萧杀凌厉壮志飞扬。背着正午的阳光,那一双眼睛仿佛两潭躺在树荫下的湖水,澄澈幽深,浮不起一丝波澜。
张小凡还是头次见到一个人可以仅凭目光就传达出这么多的思想,他的心跳在无意识间漏跳了一拍,赶忙深吸一口气,问:“邢大艺术家,这是要干什么啊?”
邢小卿低下头,嘿嘿笑了两声,却还是没说话,张小凡立刻鸡皮疙瘩掉了满地——说这人不是从二院里逃出来的他都不信。
“你还不知道他?早把自己搁戏里了,公演结束之前恐怕出不来喽。”段小章把一双脚敲在对面的椅背上,漫不经心地回答,“来来来小凡,猜猜他是演啥的?”
“不会是那个从头到尾一句台词都没有的角色吧?”
段小章点头,“对,就是那个‘沉默的人’。”
“竟然给他摊上这么难演的角色,哎呀呀……”张小凡叹着气,分不清楚是幸灾乐祸还是真的惋惜,可他心里却明白,邢小卿这家伙这会儿一定在自得其乐呢,难度高的角色对演员来说是挑战,更是乐趣。
过了午休时间,几班人马终于聚齐了继续开始排练,就在幕墙对面剧组里一人声情并茂地念着“在那遥远的星空里吹过来一粒沙” 的时候,蓝四九和蓝四五同时推开排练室的门走了进来,张小凡看着他俩,觉得这一幕的梦幻程度完全不亚于隔壁正在排演的那出戏。
而整个剧组的人,甚至还管他叫蓝副导演,更让他有种想掀桌的冲动。
世界很小,演艺界更小,没想到兜来兜去,圈子里几个熟人,竟然一下子聚集起一小半来。张小凡当时感叹,说可惜章大龙王小强他们没来,不然钢七连岂不是齐活了?邢小卿就笑说,太圆满了反而不好,一帮弟兄们全齐了的话这戏多半得变成第二个士兵突击,可惜《车站》就是《车站》,和军旅题材八杆子打不着。
后来几个人聊天的时候张小凡又知道,原来蓝四九耽误了一晚上没修改完的剧本,就是高先生亲自委托给他的《车站》,而刚从中戏毕业的蓝四五也在剧中饰演一个角色。如此的巧合,当时他们几个人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当然,如果“巧合”在发生的一刻就被人得知,那也就没有任何巧合可言了。所以才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想演好一出戏,就得像戏中人一般的思考、行动,张小凡不是不明白这道理,可他这会儿却比谁都难入戏。八个主要演员围成了一个圈来串台词,他左边坐着演《纪念碑》的蕾子嫂,右边坐着《恋爱的犀牛》里的牙刷李蚊子,前面是邢小卿,侧方是段小章,一干人等全是独自挑大梁的国话演员,就连蓝四五,在中戏几年锻炼下来,对剧目的理解也是精准的吓人。
结果一圈台词串下来,张小凡觉得胸腔里的气息全是浮的,勉强凭着多年来的广播经验把声音压成个老大爷的嗓音,可他很清楚,自己完全不在状态——理解一部话剧是一回事,能把它表现出来又是另一回事。接下来高先生让他试演一段开场,他也只有硬着头皮上。
蓝四九把厚重的窗帘全拉上了,排练室里顿时暗了下来,天顶上一束灯光打下来,邢小卿走到那束光的正中,看了看手表。张小凡从另一端走上来,他用的是普通的步伐,显然忘记了自己的角色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隔壁还在上演着星尘中的悲欢离合,他被那台词拐得有些走神。然而,就在走到邢小卿身边的时候,邢小卿伸手扶了他一把,手心里暖和的温度透过衬衣传了过来。他立刻醒过神来,脚下跟着一个踉跄,然后站定,压低嗓子用苍老的声音颤巍巍地说了句“谢谢。”
从开始试演以来,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是剧本上没有的,而张小凡的心却莫名的定了下来,隔壁的干扰仿佛都随风飘远,后面的台词顺着念了出来:“车刚过?”
邢小卿——不对,他现在已经是“沉默的人”了。沉默的邢大哑巴点点头,目光中有点遗憾,有点懊恼。
“您进城去?”
沉默的人又点头,露出了些微好奇的表情,仿佛在反问,老大爷,您呢?银色的灯光映在他黑亮的眼睛里,反射出亮闪闪的光芒,那眼睛看久了,会让人不自觉的深陷其中。
此等情景下,张小凡已经完全入戏了,变成了那个穷尽一生只是为了等着与对手下一盘象棋的、固执又可怜的老大爷。张老大爷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这礼拜五下午进城就得赶早,等下了班再来赶车,且挤不上去呢。”
沉默的人不置可否的笑笑,似乎无论什么时候赶车,对他来说都不重要。
发觉对方是个闷葫芦之后,老大爷有点没趣儿的梗着脖子向后望了望,叹了口气,像是在与对方搭话,又像是自言自语:“还没影儿呢。大家伙都要进城,车还就越少。您要迟走一步赶上那‘高峰’就完啦……”
他微笑倾听着,脸上显出对一位老人家的尊重和些许的无奈,听到一半时,他忍不住打个哈欠,当他递烟给他的时候,他摇摇头。
一长串的话啰啰唆唆地说下来,还得带着浓重的北京腔,对于演过孟烦烦的张小凡来说,这技术不算得什么。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邢小卿无声却又行云流水的配合,才让他把一段冗长的开场白顺顺当当的背完。当高先生喊停的时候,他在恍然间觉得自己作了一场大梦,梦醒的一刻竟然还感觉到些许遗憾。
灯光熄灭,窗帘再次被拉开,在明亮的光线下,张小凡看到对面剧组的成员们仍然用专注的眼神望着他俩,于是忍不住与邢小卿相视一笑。不用说,他们也都知道彼此都演了一段好戏。
赖声川的话剧《遥远的星空,一粒沙》,科幻题材。剧中,精通天文学的地摊阿嫂叶樱每晚观察星象,因为她深信失踪20年的丈夫是遭外星人劫走。叶樱的女儿为了“治疗”母亲的“妄想”,联合男友设计了一出“外星人来访”的假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三、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