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婴儿心理发展 ...
-
一、婴儿生理的发展
婴儿的生理发展主要指其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的生长发育过程。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在理解婴儿脑发育的时候,最好从两种观点出发:一是个体脑细胞的微观结构,即神经元及其联结;二是宏观的大脑皮质水平,这是人类智力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和脑围迅速增大。
2.大脑皮层的发展:2岁时,脑及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基本类似于成人,白质髓鞘化,与灰质分开。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3.神经元的发育:个体出生以后,神经元的发育主要是迅速形成通过突触联结的复杂网络组织,这是婴儿许多新能力产生的生理基础。
(二)婴儿大脑的机能发展
1.神经细胞体积增大,树状突的数量和神经纤维长度有很大发展,这使大脑皮层的表面积扩大,沟回加多加深,脑重增加,这是出生后脑重增加最快的时期。
2.脑电图:同步节律波α波的出现是婴儿脑成熟的标志;5个月时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个月,脑电活动逐渐成熟,成熟顺序依次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皮质中枢:大脑按照其基因结构顺序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
4.大脑单侧化:很早就出现大脑功能单侧化的倾向,但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随着单侧化的逐渐发展,最终导致两半球在功能上出现质的更大差异。
5.婴儿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修复性。
(三)后天环境对婴儿大脑发展的影响
1.脑的可塑性:在生命早期,大脑的发展受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二者共同影响。早期经验剥夺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停滞甚至萎缩,早期营养不良会造成脑细胞发育不正常。
2.脑的修复性:婴儿早期,大脑可以通过某种类似学习的过程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一侧半球受损后,另一侧半球可能会产生替代性功能。5岁前,大脑任何一侧半球的损伤都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言语功能的丧失。
二、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
1.婴儿的主要动作:手的抓握(重点: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
2.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躯干到四肢,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婴儿动作发展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4.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
(二)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1.遗传和成熟:格赛尔(A. Gesell)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其中,成熟是由遗传决定的,学习是后天经验的获得和行为的变化。他认为,儿童生理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是为学习做“准备”的过程。在生理上成熟之前训练儿童去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效果欠佳甚至是无效的;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即学习依赖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他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成熟对动作发展有重要影响;
2.学习与教育:学习为个体提供必要的刺激与经验,对个体的动作发展有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3.营养与健康: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对儿童生理发育的影响,会直接表现在动作发展上;
4.环境因素:气候、文化背景等。
三、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婴儿言语发展理论
1.习得论
习得论亦称经验论、后天论,该理论认为,言语是习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
(1)强化说以斯金纳为代表人物,该理论认为,言语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强化程序是渐进的,言语发展表现为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的增加。强化说有其合理性,可以解释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但是,它不足以解释人类复杂的言语过程。
(2)模仿说以奥尔波特(F. H. Allport)和班杜拉为代表人物。奥尔波特认为,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婴儿言语习得过程中,模仿确实起作用,但是模仿说无法解释言语获得过程中的全部事实。
2.先天论
该理论否定学习和环境是言语发展的决定因素,强调先天因素在语言获得中的作用。
先天语言能力说亦称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A. Chomsky)认为,①语言是普遍语法能力的表现,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②言语是利用规律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强化和模仿得来的。③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因而能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新句子,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转换生成说有其合理之处,但乔姆斯基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忽视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性。
(2)自然成熟说认为,生物遗传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语言获得是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最容易获得语言的时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之间。
3.相互作用论
该理论认为,言语发展是生理成熟、认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1)认知相互作用论以皮亚杰为代表,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说明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是一般认知组织的一部分,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学派从主客体相互作用来说明儿童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强调认知发展和语言习得的关系,有其合理的方面。但其支持者所进行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和语言习得之间关系的研究,都只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而不能说明它们的因果关系。
(2)社会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发展受到先天的、社会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流是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因素。语言结构产生于语言的社会交往功能,只有在交往中发挥实际的功能,这种结构才能习得。不少学者认为,这是种折中的观点,不足以说明儿童如何在交往中、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语言。
(二)言语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
0—3个月:简单发音阶段(单音节);
4—8个月:多音节阶段;
9—12个月:有意义的语音阶段。
2.词汇的发展
(1)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
(2)已掌握的词开始摆脱场合限制性(婴儿真正掌握词汇、获得概念的重要途径),获得初步的概括意义;
(3)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功能的词汇。
3.语法的发展
20—30个月是掌握语法的关键期,3岁时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过度规则化”和“规则扩大化”现象,这与婴儿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有关。
4.言语的发展阶段
前言语阶段:0—12个月,咿呀学语,具有目的性、约定性、指代性;
言语发生阶段:10—14个月,开始“懂得”词义,是与成人交际的开始;
言语发展阶段:10—15个月,每月大约掌握1—3个新词;1—1.5岁是单词句
阶段;19个月时出现“语词爆炸现象”;1.5—2岁是电报句阶段;2—3岁是复合句阶段。
四、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1.触觉发生最早、最重要;
2.视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4、5个月已具有视觉反应能力;出生后2—4个月已发展出颜色知觉,4个月已有颜色偏好,6个月前已具有立体觉;
3.听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5、6个月的胎儿已经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出生后6个月能辨别出音色、音高,初步具备协调听觉与身体运动的能力;
4.嗅觉发生于胎儿期7、8个月;味觉在婴儿出生时就已经发育得很好了,并在其防御反射机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最为发达,以后逐渐衰退;新生儿已能凭口腔触觉辨别软硬不同的□□。
(二)知觉的发展
婴儿知觉的发展通常比感觉的发展要晚。
“习惯化—去习惯化法”范式: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后,婴儿就会不再注意该刺激,或者其注视时间明显变短,乃至消失,这一现象称为习惯化。如果给予一个新的刺激,婴儿的注意时间又恢复或变长的现象叫去习惯化。
1.形状知觉:范茨(R. Fantz)首创了视觉偏好法来研究出生不久的婴儿能否分辨不同的视觉图案,发现婴儿在3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并表现出对人脸的偏爱;
2.大小知觉:一般来说,4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3.方位知觉: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则是以自我中心来进行定位的(习惯
化法)。
4.深度知觉:吉普森和沃克(Gibson & Walk)以6—11个月的婴儿为被试,进行了“视崖实验”。研究发现,婴儿在2个月时已经能觉察到深浅两个区域的差别,表现为在“深区”心率会下降,但此时并没有对视崖产生恐惧感;6—7个月能清楚地知觉到深度,并对高度产生惧怕。
五、婴儿气质的发展
(一)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1.托马斯(A. Thomas)和切斯(S. Chess)按照气质九维度标准划分:容易
型、困难型、迟缓型。
⑴容易型,约占托马斯、切斯全体研究对象的40%。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型。这类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儿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由于他们生活规律,情绪愉快且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反馈,因而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⑵困难型,约占10%,这一类婴儿人数较少,他们突出的特点是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食物,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他们的情绪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很难得到他们的正面反馈,由于这种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麻烦,因而在养育过程中容易使亲子关系疏远,因此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⑶迟缓型,约有15%的被试属于这一类型,他们的心境倾向于烦躁,对新事物首先是退缩或抗拒反应,但慢慢能适应新事物,活动水平较低。慢热型婴儿引起父母的反应,是比较混合的。剩下的婴儿属于混合型。一个婴儿的气质特点完全与某种气质类型吻合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常常是在一些主要的方面符合某种气质类型,同时又具有其他气质类型的一些特点。
以上三种类型,只涵盖了约65%的儿童,另有35%的婴儿不能简单地归到上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中。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属于上述类型中的中间型和过度交叉型。
补充: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针对以三个类型应注意的问题)
答:婴儿气质对于早期教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尽相同。
⑴容易型:容易型婴儿对各种教养方式都容易适应。但这种容易适应性也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发生。容易型婴儿发现新环境中的要求和规则与他们在家庭中习得的行为模式有出入时,婴儿会陷入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境地,从而导致行为的问题或发展障碍。
⑵困难型:此类婴儿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问题。只有特别热情耐心、有爱心地对待这些孩子,全面考虑他们的气质特点,积极采取适合于其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方式,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良好地适应、发展。
⑶迟缓型:该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顺其自然。如果给他们施加压力以催促其尽快地适应环境,只会强化或诱导其本能的反应倾向——回避。另一方面,他们确实需要鼓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得更加积极、良好。
2.布雷泽尔顿(Brazelton):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布雷泽尔顿将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和安静型。
⑴活泼型:典型的活泼型婴儿是名副其实地“连哭带斗”地来到人世的。他不像一般型婴儿那样要靠外力帮助才哭,他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开始呼吸和哭喊,护士给他穿衣服时他大喊大叫,脚挺直,或用脚踢,用手推开护士。睡醒后立即就哭,从深睡到大哭之间似乎没有较长的过渡阶段。每次喂奶对母亲来说都是一场战斗。
⑵安静型:这类婴儿从出生时起就不活跃。出生后就安安静静地躺在小床上,很少哭,动作柔和、缓慢,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处环视。第一次洗澡时他也只是睁大眼睛、皱皱眉,没有惊跳,也不哭,甚至连打针时也较安静而不大闹。
⑶一般型:这类婴儿介于前两类之间。大多数婴儿都属于这一类。布雷泽尔顿指出,活泼型和安静型婴儿的父母常常优虑自己孩子的身心是否正常,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婴儿的气质是各不相同的,但这些婴儿都是正常儿童。
巴斯(Buss)的活动特型说:活动性、冲动性、情绪性、社交性;
巴斯和普罗敏根据婴儿在各种类型活动中的不同倾向性,将其划分为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四种不同气质类型。
⑴情绪性婴儿
这类要儿常通过行为或心理生理变化表现出悲伤恐惧或愤怒反应。与其他婴儿相比,他们可能对细微的厌恶性刺激作出反应并且不易被安抚下来。
⑵活动性婴儿
这类婴儿总是忙于探索外在世界和做一些大肌内运动,乐于并经常从事一些运动性游戏。活动性婴儿比其他类型婴儿更易引起与他人的冲突而导致成人对其采取限制、干预或强制性行为。巴斯认为,活动性婴儿在儿童期表现为坐不住,爱活动而到青年期则表现为精力充沛,活动能力强、有事业心、竟争心强等。
⑶社交性婴儿
这类婴儿常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不愿独处,在社会交往中反应积极,但是他们这种强烈的社交常会受到伤害,有时甚至被作为神经过敏而遭拒绝。
⑷冲动性婴儿
这类婴儿突出表现为在各种场合或活动中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这类婴儿的活动、情绪都不稳定而多变化,冲动性强。
4.卡根:抑制型、非抑制型;
5.传统□□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6.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强、不平衡(冲动型、胆汁质);
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
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黏液质);
弱(抑制型、抑郁质)。
(二)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的高速变化和发展,因此婴儿气质也有一定可变性。
(三)简述婴儿社会性微笑过程
1.约5周始,婴儿能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大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
2.从5周至3.5个月时,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他们对主要抚养者或家庭其他成员、陌生人的微笑都是一样的。婴儿还不能区分不同人,对人的微笑是无差别的。甚至有研究表明,3个月婴儿对人的正面脸,不论其是生气还是笑,都报以微笑;如果把其变为侧面脸,婴儿则停止微笑。
3.从3.5个月尤其从4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能够分辨熟悉的脸和其他人的脸,婴儿开始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微笑,出现有差别,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他们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笑得更多,对熟悉得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一种警惕的注意。这是社会性微笑的进一步发展,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婴儿的依恋
1.依恋的概念
个体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感情纽带,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婴儿情绪情感、亲社会行为及对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
2.依恋的阶段
鲍尔比、艾斯沃斯(Bowlby & Ainsworth)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即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婴儿对母亲、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产生“陌生人焦虑”;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此阶段婴儿出现了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婴儿把母亲当作交往的伙伴,应考虑母亲的愿望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3.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
回避型: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对母亲没有依恋;
反抗型:又称矛盾性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既寻求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其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为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研究表明,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也具有可变性,不同依恋类型之间可以转换;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依恋的机会、抚育的质量、婴儿的心理
特点及家庭环境和文化因素。
⑸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①影响儿童亲子关系
②影响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同伴,师生)
③影响儿童自身的心理健康
④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婴儿情绪情感,亲社会行为及对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
依恋的影响因素:
养育者的抚养方式和儿童自身的气质类型之间相互作用,其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心是重要方面。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同时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
(三)早期同伴交往
1.同伴的作用
(1)同伴是强化物;(2)同伴是榜样;(3)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和认识自我;(4)同伴给予安全感、稳定感和归属感;(5)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2.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发展过程:
(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集中在玩具上,而不是对方本身。
(2)“简单交往”阶段。婴儿已能向同伴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
(3)“互补□□往”阶段。婴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相互间模仿已普遍,不仅能很好控制自己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