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二十二) ...


  •   皇帝很懂得驭人之道,在常山王言有要紧事启奏时,只淡淡地扫了木兰一眼,“但讲无妨。”表明自己对她的信任。
      他奉皇命追查刺客一事,已具端倪,似非一种势力所为。只有些不解,那些刺客明明身着柔然服饰,皇帝又缘何认定赫连夏与其有关;既认定其脱不了干系,又为何轻松放过?
      乾德殿的东暖阁里照例挂着巨大的羊皮舆图,皇帝像往常那样背手而立,凝望着广阔的北疆,“事情到此为止即可,王兄不必再追查下去了。”
      “皇上,这……”
      “这就好比荆轲刺秦,朕要的是他举国上下,而不是荆轲与燕丹的两颗人头。”
      拓跋素恍然若悟,半晌才回过神来,点头称是,“臣明白了,谨尊陛下圣谕。”自去办理。
      木兰也正想悄悄退下,却听到皇帝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咱们的老祖宗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他仍背对着她,负手看着舆图,“自道武皇帝以来,我大魏与周边的北燕、仇池、北凉、后秦、铁弗部、吐谷浑、柔然诸政权广泛和亲,涉及鲜卑、氐、吐谷浑、匈奴、柔然、羌数民族,世代互婚、叠婚、交婚,于今日的繁荣盛世,功不可没。”
      她不明其意,只是静立聆听。
      “偏有人妄图利用“恒、代之遗风”干政,甚至取朕性命,”他停下来,即便她看不见其面容,仍感到那满是寒气的冷笑,“不过,却也总好过南朝刘宋的一句‘戎狄无信,许之无益’。”
      他突然转过身,攫住她不及躲闪的目光,“花将军,可愿给朕出这口恶气,教训那刘氏车儿?”(宋文帝刘义隆,小字车儿。)
      她一凛,眼睛不由自主地望向那舆图,物美富庶的南域,一直为兵强马壮的北魏所觊觎,奈何寄奴(宋武帝刘裕)了得,两次北伐,气势如虎,使其南扩受阻。
      可……现在已是拓跋焘的时代,那文帝比之其父,所差远矣。
      木兰回神,发现皇帝还在等她回答,忙低头行个军礼,“花平愿追随陛下左右。”
      皇帝唇角微动,似是对她平淡的回答颇为满意,“待镇住南方蠢蠢,便是回师北上,一统北方的时候到了。”他注视着舆图上广阔的北疆,左手在空中划了个半圆,眸中充满了王者的气吞山河与志在必得,清越的声音竟隐隐带给她“金戈铁马”的雄壮,胸中油然升起一股军人的豪迈。
      皇帝挥了挥手,她以为可以退下,却听到他说,“禁军被你训练的很好,可再为之。明日奚斤会去找你,”忽停顿,“跪安吧。”最后道。

      皇帝会发此话,并非出于偶然。
      汉末以来军阀部曲横行,造成长久的分裂战乱。
      北魏实行府兵制度,将轮流服役的士兵与将官分离,平时地方管理兵役的军府并不负责战时指挥,而在战区或军区的指挥官面对的是轮番而来的、服役期仅为几个月的士兵,难以形成人身依附关系。真正做到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兵”,有效维护了皇朝的集权统治。
      然而府兵制就像柄双刃剑,防止了军阀势力形成的同时,也造成军队成员不稳定,战斗中缺乏默契和配合,很难保证在大战中有足够的战斗力。(参:中国古代军队的指挥与调遣)
      遭遇柔然夜袭后,木兰曾对李亮抱怨,难以想象带领着一支将士彼此间并不熟悉的队伍鏖战沙场。
      他当时笑得有些无奈,月光下又带着一丝包容,最终只是口唇微动,在药效袭来下睡了过去。
      后她得掌京卫,他被调往北方六镇,闲来无聊,便着力训练禁军,颇具成效。
      皇帝鹿苑遇刺,这些禁军兵士备极英勇,身手迅捷,受到皇帝关注。如此,才有了上一番话,又特许其带领数团精兵,进行特训。
      北魏军队分为中、外军,中军向由拓跋皇族或皇帝的亲信统领。其时中军的精锐羽林军、虎贲军以及宿卫军由木兰指挥;而部署在京师周边的军队由护军将军奚斤统领。
      此次奚斤率军团而来,却是把整个中军交予她手中,象征着君王无比的信任、无上的恩宠。可……究竟非她所需,非她所愿,更甚,非她能解。
      “花将军!”副将唤她,禀告整军完毕。
      木兰打点起精神,随他出来。
      月余的苦训,她把现代特种部队的训练理念引入军中,着兵士们进行每天远距离负重越野以锻炼他们的体能;不分兵种,要他们熟练掌握各种兵器、箭弩、战车以及骑纵技巧;对陆战、山战特别是水战进行实战演练,锻炼他们在进攻、围困、迂回、撤退等战略战术中的反应能力,并在离京师约500里的华城中进行了攻城演习,声势浩大,竟引来众大臣观战,见中军如此神威,不禁迭声价叫好。
      木兰拿出皇帝所犒赏的谷帛来分赐各将士,更以黄金为注令他们比试武艺。兵士们们自然勇猛雀跃,使出了混身吃奶的力气。
      木兰端坐将军椅上,始终面带微笑。间或她以指尖在扶手上轻敲一下,副将便会意,在簿子上记下士兵的名字。
      如此甄选出三百人左右的精兵团,每日由木兰亲自带领做加强训练,进步迅速。其中更有她精心培养的古代“狙击手”,百发百中的□□兵,准备他日在战场上以立奇功。
      那奚斤虽出身皇族名门,但性子素来直爽,不拘于门第之见,连月朝夕共处练兵下来,竟与木兰称兄道弟,丝毫不嫌与“寒族”相交自落身价。又极好胜,逢见解不一时每以重彩相搏,赢了固然欢欣鼓舞如孩童,输了却也坦然接受,绝不赖账。
      这日他们与精兵团一起训练棍阵,兴起处,奚斤又挑动木兰下场比试。
      木兰微笑着本待拒绝,奈何将士们齐齐摇棍呐喊,只得立起,将鸦青色大氅解下,交给左右,取了练习用的木棍,飘然而至场中。
      她今天内着湖水色的一身常服,挺棍凝立,登有气沉渊跃之势,更形长身玉立。
      两人依仪分立,呈对峙之姿。
      人们静下来,凝神观战。风从校场上空呼啸而过,卷走了所有的喧闹,竟连一声咳嗽也不能听闻。
      奚斤突然大喝一声,忍不住先行出击,木棍从里上削剃去,攻木兰面门。木兰身子不动,手中将棍下削为滚,在其欲扬时便阻住去路,将奚斤的攻势消于无形。
      奚斤见势不妙,回棍后撤,再打翦急进向她凿去,木兰却使申屠嘉所教子午棍法,身与棍直,中平而出,待两棍相交,便暗运内力以己棍梢粘缠对方棍梢,不断旋转划圈,令其不能逃离。奚斤几次运劲回夺,无奈木兰劲力连绵不绝,沾连粘随,待他力滞心焦才顺势一劈,滑开他手中木棍。
      此时观望棍战的兵士们再也忍不住欢呼呐喊,奚斤却也不恼,仰了头放声大笑,“平头儿,俺奚斤今儿个又输给你啦!”他亲昵地叫着她的绰号,虽败犹荣的样子。
      “将军承让了!”木兰抱拳回礼,却不理他对她的戏称。
      她这才转身面对精兵团,举起一只手来,噪声顿歇。木兰扫视了一周,缓缓言道,“战场上即便是铜棍也不常用,我着你们加强棍阵练习,原为了提高你们的反应和速度。”她说着接过副官递过的黑巾,缚在头上将双眼蒙了起来,然后对着奚斤的方向,“将军,请出棍。”
      奚斤挑起了一边浓黑的眉毛,惊讶又质疑,但仍挺棍,说一句,“接好了啊!”雷霆万钧的一式,当头直劈过去。
      “啊”,众人齐齐发了声惊呼,脸色却由忧转喜,只见她听风辨形,身子一侧便避开了袭击,尚有余暇反守为撩,迫得奚斤换了个方位。
      他这一跃虽轻却带出了风声,木兰接着攻去,竟是不加防守的拼命棍法。这时奚斤再也顾不得她蒙面,全力施为开来,一时间棍影如飞。
      木兰目不能视,全凭耳力与第六感,仗着反应迅捷,判断准确,竟令他半点便宜也沾不得,将将打个平手。
      小半个时辰过去,她听着他呼吸渐沉,脚步凌乱,这才后跃几丈,扯下了覆面黑巾,微笑示停。
      众人却已看呆,半晌后才晓得迭声叫好,同时隐隐明白了木兰的用意,她要他们掌握的这种反应能力和速度,小者在战场上杀敌扬威,大者却能救回自己一条性命,委实是条珍贵的经验。
      奚斤至此才真正深服其能,趋前拍她肩膀,“去为兄那儿喝上几壶?”
      木兰不动声色地撤肩,又举臂挡住他后续的小擒拿手,笑道,“将军后院那几十坛梨花酿,可禁得住这般牛饮?”他以“坛”充壶,她不是没有领教过。
      他扬起一侧眉毛,“怎么,怕了?”却是激将。
      木兰只是摇头,“答应了带小雷去散散。”言毕蹬上疾风而去,留下奚斤在原地抓狂。
      岂有此理,他身为柱国大将军,比李亮小子晋级还早,竟比不上……一只疑似银狼的家犬?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二十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