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有着女主这层缘故,李成佳不免也对这次选秀上了心。

      便开口询问道:“这次选秀具体在什么时候进行,你知道吗?”

      如意刚才还在担心娘娘对选秀不上心,现在娘娘愿意主动询问,应该也是感受到了危机感,在寻找应对之策了,她心里美滋滋的想着。

      要是李成佳知道如意这小丫头的心理活动,估计会吐血的。

      如意不愧是她宫里的八卦小能手,把她知道关于选秀的详情全部说了出来。

      话说就在李成佳呆在自己宫里安心养胎的这个月里,有一天,太后曾遣了宫人让皇上去她宫里用膳。

      于是,皇上在下朝后便去了太后所在的慈宁宫。

      到了慈宁宫后,皇上发现皇后也在太后宫中。

      就在午膳的过程中,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反正在午膳过后,选秀这件事就被这么敲定了下来。

      之后,皇帝把选秀的事情交给了皇后全权筹办,只要求此事不宜太过铺张,只在九品以上官员中选拔秀女即可,也就是官选。

      皇后得了令后,马上就开始着手准备选秀了。她让人到钦天监算了日期,定下了四月初七这个黄道吉日。

      如今已经到三月下旬了,也就是说,选秀就在半个月后。

      说到选秀,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大成王朝的选秀制度了。

      遵循祖制,大成王朝的选秀为三年一选,从新帝登基时开始起算。

      选秀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为大选,即从全国选拔年满十五不及二十的女子入宫当选秀女。这类选拔因为要从全国范围内海选,耗时长,耗费高,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因此,也成了王朝实力的象征,通常新帝登基时都会选择这种方式来选拔秀女,以彰显王朝新气象。

      第二等为官选,也就是说,从九品以上官员家庭中选拔秀女。相比于大选从全国选举,官选范围相对要小很多。又因为其耗时短,费用也不算太高,因此,历来皇帝都更喜欢采用这种选秀方式。

      第三等为采选,不是正式的选秀,没有时间的限制,也就无需遵循祖宗规定三年一选。其通常都是皇帝为了收罗没人,以各种名义在小范围地区内进行选拔。如先帝在世时,偏好江南水乡的温柔女子,便曾要求江南的地方官选拔年轻女子送入宫中。

      按照祖制,崇光元年,也就是当今皇上宋时宴登基的第一年就应该组织一次大选以充实后宫的,但却宋时宴找借口推脱了过去。

      如今两年已经过去,皇上已没有推脱的理由,选秀便定了下来。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这次选秀居然不是一等规格的大选,而是二等规格的官选。

      因为根据惯例,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选秀都是通过大选的形式进行的,这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借此向邻国和附属国展示新帝
      的实力。

      而这次皇上以不想太过铺张浪费为借口,把大选换成了官选,这背后的原因不免引人深思。

      但在如意看来,不管是大选还是官选,她都不高兴,要是都不选了,这才对自己娘娘好呢。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就连皇帝都阻止不了的事情,更何况她这个深宫里的小丫头。

      无论再不情愿,都只能接受这个结局。

      而无论大选还是官选,李成佳都不是很在意,她在意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女主苏牧婉。

      但苏牧婉如今还没入宫,李成佳就是在意也无用。只有见了苏牧婉本人,她才能做进一步的打算。

      无论如何,她都下定了决心,绝对不能参合到苏牧婉和皇上之间,只有这样,她的结局才能避免。

      如意把选秀的信息说完后,便看见自家娘娘皱着眉头思索着。她以为娘娘这是在知道选秀的事情后思考对策,高兴娘娘终于为此事上了心,便默默地站在一旁,不敢打搅。

      另一边,泰安宫内。

      皇上宋时宴正坐在龙案前,右手执笔,间断用朱砂做着批示。在他的面前,成堆的奏折整齐地摆放成两摞。

      小太监王全儿端着茶盏从泰安殿大门进入,还未走上台阶,就被太监总管王乐接了过去,用眼神示意他先行退下,由自己亲自捧着茶杯放置在龙案上。

      之后便退到一旁不出声,坚守自己的职责。

      整个泰安殿内静悄悄的,除了皇上时不时书写时发出的毛笔与纸张摩擦过的声音,便只有殿外传来的树叶随风飘动的沙沙声。

      王全儿是王乐收的干儿子,往常端茶倒水这些小事都是由他来做的,但如今也由他全部接手了。

      作为从小就跟在皇帝身边伺候的老人了,王乐敏锐的感觉到近几日泰安殿气氛的不寻常。

      这使得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小心的伺候着,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也不敢让自己的干儿子王全儿往皇上跟前凑,就怕他做错事惹皇上不痛快,连带着自己也跟着受罚。

      这种不寻常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好像是从几日前,皇上从太后的慈宁宫回来后开始的。

      那天,皇上去上早朝了,太后遣了宫人来,让皇上下朝后到慈宁宫用午膳。

      根据大成王朝祖训,宦官不得干政,纵然王乐是太监总管,也不能进入前朝中听群臣议事。

      因此,他一直守在外边,等皇上下朝后,便将这事儿禀报给了皇上。

      那天的早朝,王乐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感觉下朝后,皇上虽然面色未变,但周身气压明显变低了。

      而当他将事情禀报后,这种低气压又加剧许多。

      皇上脸色未变,但目光深沉幽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王乐不敢揣测圣意,只低着头等候皇帝的吩咐。

      两秒,或者三秒后,王乐听到皇上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还是一如既往低沉的嗓音,让人捉摸不透里面藏着的情绪。

      内容只有简短的四个字:“去慈宁宫。”

      王乐随皇帝一同去了慈宁宫。

      来到慈宁宫后,他才琢磨出一丝不寻常。

      今日的慈宁宫里,皇后也在。

      皇后出生显赫,而且是皇上的表妹,按理说,即使不能相敬如宾,也应该是很亲近的才是。

      但依他所见,事实并非如此。

      当今皇上还是太子时,先帝为他和彼时的英宁郡主两人赐了婚。

      待到太子十八岁时,与英宁郡主成婚。

      储君的大婚,那盛况可以想象,更何况作为婚礼的另一方是长公主和镇西候的嫡女。

      为了这个嫡女风光的出嫁,他们准备了十里红妆,送亲的队伍横跨了整个朱雀街。

      那一天,长安的街道上张灯结彩,全城的百姓涌动在街道上,为他们的婚礼欢呼雀跃、送来祝福。

      所有人都沉浸在喜庆中,然而,有两个人却是例外,他们正是这场婚礼的当事人——太子和太子妃。

      成婚当天,王乐一直跟在太子身边,自然清楚当今圣上的所有反应。

      那一天,和东宫度过的几千个日夜并没有不同。

      先帝给整个朝堂放了假,所以那日没有早朝。

      东宫里,各宫宫人井然有序的忙碌着,东宫里挂上了大婚时用到的红绸。

      作为婚礼的当事人之一,太子还是如往常一般待在书房中处理政务,好似那个即将成婚的人不是他。

      大婚的吉服由绣房最手巧的十几个秀女绣制了足足半年才完工。

      早在成婚前几日,就由皇后遣了宫人送往东宫。

      那日,王乐端着吉服在书房外焦急的等待着。

      直到最后一刻,太子才跨出书房,由王乐侍奉着穿上吉服,前往长公主府。

      王乐跟随着太子,来到长公主府接到了太子妃,去宫中举行大婚仪式,之后再回到东宫接见宾客。

      太子年少老成,年纪虽小,却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威严。因此,席间,朝臣和宾客们并不敢放肆。

      是以,太子回到婚房的时候,步子依旧稳健。

      进入婚房后,太子和太子妃在教养嬷嬷祝贺中完成揭盖头、喝交杯酒等婚礼仪式。

      在那之后,宫人们便退出了房间,把空间留给太子和太子妃。

      王乐也跟着出去了,只是其他宫人出去后便回宫复命了,他却留在寝殿外继续侍奉着。

      就让他以为这一夜就要这么过去时,一刻钟后,房间里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人——太子殿下。

      是的,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大婚当晚并没有圆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