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 43 章 ...
-
婚宴设在四皇子府的花园内,宾客满座,一片热闹景象。
来的人很多,大多都是因为有楚徽的出席,也一同前来的。
楚徽今日心情似乎不错,全程面带笑意,对曲烬和槐里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仿佛真的是一位慈爱的父亲。
“曲烬啊,你自幼流落在外,如今终于回到朕身边,朕心甚慰啊。槐里这孩子,温润如玉,知书达理,与你甚是般配。往后你们二人要好好相处”楚徽举起酒杯,对着曲烬和槐里说道。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曲烬和槐里起身,恭敬地回答道。
楚徽满意地点点头,又转头看向宾客,笑意连连说道:“诸位,槐里来自恫断楼,是恫断楼的楼主,朕今日出席两个孩子的婚宴,也是想借此再次表明。对于恫断者,朕不存在任何偏见,也送上对两个孩子最真挚的祝福。”
楚徽话音刚落,原本就热闹的大堂更加喧闹起来,众人纷纷举杯,向楚徽敬酒,
“陛下真是仁慈啊,对恫断者考虑周到!”
“是啊,四皇子与槐里公子真是天作之合,陛下真是有眼光!”
“陛下圣明!我等敬佩不已!”
一时间,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来,楚徽脸上笑意更甚。
槐里垂下眼眸,掩盖住眼底的寒光。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走到徐公公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徐公公闻言,立刻上前几步,弯腰对着楚徽耳语一番,楚徽脸色一变,原本的喜悦之色瞬间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阴沉。
“怎么了?”坐在一旁随着楚徽一同前来的德贵妃察言观色,轻声问道。
“朕知道了。”楚徽语气冷淡,并未回答德贵妃的话,只是猛地站起身,对着众人说道,“今日朕还有要事处理,便不奉陪了,你们继续。”
说完,便在徐公公的陪同下,冷着脸离开了四皇子府。
楚徽的突然离开,让原本热闹的婚宴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槐里看着楚徽离去的背影,以及略显尴尬的德贵妃。
“看来,又要开始了。”他低声呢喃道。
入夜,四皇子府内灯火通明。
曲烬带着些酒气地走进洞房,看着端坐在床边,盖着盖头的槐里,嘴角不自觉的带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然而不待曲烬走近,槐里就自己伸手挑起了盖头。
盖头滑落,露出槐里那张精致绝伦的脸庞。
曲烬第一时间只感觉有些诧异,视线紧紧盯着被槐里抛之在床上的头盖。
槐里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曲烬身上,而是出声叫了门外的合卓。
门外,合卓立刻应声,
“去查一下,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槐里语气淡淡,刚刚楚徽的突然离席,多少让他感觉有些不安。
“不用查了。”曲烬忽然开口打断,“李拣刚刚就派人去打听了,说是二公主和亲路上出了意外,跌落山崖,生死未卜。”
槐里闻言,眉头微微一蹙,转头看向曲烬,“酷勒得呢?古岭部落使团的人呢?好好的,为何去走山路?”
从大楚国到胡岭边塞,确实需要翻过几座山,不过也可以选择绕路,从山脚下走,不过路途几乎比起翻山,要多走三倍不止。
曲烬沉默片刻,没有回答槐里的话,
槐里或许没有去过胡岭边塞,可他曲烬,可对那边很是熟悉,
虽说可以选择绕路,从山脚下走,不过几乎很少有人为了安全,而耗费时间在路途上,
也是如此,每年都有人,因为翻山路,而失足,
若真如同传回来的消息一般,二公主楚箐跌落山崖,多半性命难保。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李拣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殿下,宫里来人了,招您进宫一趟。”
不论如何,今夜都算的上四皇子的新婚夜,皇上这般急招,
槐里和曲烬对视一眼,直觉有大事发生。
一个时辰前,
天边被阳光映照着的金红色渐渐褪去,余留一片深邃的蓝色。
皇宫,御书房。
楚徽阴沉着脸坐在龙椅上,手中的茶杯被他捏的咯吱作响。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跪在地上的暗卫大气也不敢喘,只是低着头。
“到底怎么回事?好好的和亲队伍,怎么会跌落山崖?“ 楚徽强忍着怒火,一字一句地问道。
暗卫首领身子微微颤抖了一下, “回……回皇上,据随行的侍卫交代,二公主在经过一处山路时,突然说要方便,便独自一人下了马车。谁知,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等他们找到二公主的随身物品时,才发现那里泥土有滑落的迹象,二公主……二公主她……”
楚徽闻言,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口中喃喃自语道:“不可能,这不可能……”
这时,另一名暗卫匆匆走进来,跪在地上,语气急促地说道,“皇上,胡岭边塞传来消息,说……”
“说什么?!” 楚徽猛地抬起头,眼神凌厉地盯着那名暗卫。
“说……说四皇子他……他与古岭部落的人勾结,害死了二公主!”
曲烬跟着内侍的脚步,一路来到了御书房。
刚踏进御书房,一股浓重的龙涎香扑面而来,熏得曲烬微微有些不适,他不动声色地掩了掩鼻,这才抬头看向坐在龙椅上的楚徽。
楚徽的脸色阴沉得可怕,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紧紧地盯着曲烬,似乎要将他看穿。
“老四,你可知朕为何深夜召你进宫?” 楚徽的声音低沉,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儿臣不知,还请父皇明示。” 曲烬拱手行礼,语气不卑不亢。
楚徽冷哼一声,将手中的奏折扔到曲烬面前,“你自己看看吧!”
曲烬弯腰捡起奏折,快速地浏览了一遍,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奏折上所写的内容,正是关于二公主楚箐和亲路上坠崖一事。
奏折中还提到,胡岭边塞的百姓间流传着一些谣言,说是四皇子与古岭部落勾结,意图谋害二公主,而二公主正是发现了四皇子的秘密,才惨遭毒手。
“这些都只是捕风捉影的谣言罢了,父皇万万不可当真。” 曲烬放下奏折,语气平静地说道。
“哦?是吗?” 楚徽挑眉,目光锐利地盯着曲烬,“不久前你见到朕的时候,说你从小在胡岭边塞长大?”
曲烬心头一凛,却依旧面不改色,“父皇,儿臣确实在胡岭边塞长大,但这并不代表儿臣就与古岭部落的人有染。至于谋害二公主之事,儿臣为何要这么做?”
楚徽紧紧地盯着曲烬,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然而曲烬的神色始终平静,没有丝毫慌乱,这让楚徽心中更加怀疑。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许久,楚徽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但愿此事与你无关,否则,朕绝不轻饶!”
曲烬低垂着眼眸,掩盖住眼底的寒意,语气恭敬地回道,“儿臣明白。”
离开御书房后,曲烬便径直出宫回了皇子府。
槐里早已在房中等待,见他回来,便起身问道,“如何?”
“皇上怀疑我与二公主跌落山崖一事有关。” 曲烬语气平静,将宫中的事情简单的讲述了一番。
“意料之中。” 槐里走到桌边,倒了一杯茶递给曲烬,“你打算如何应对?”
-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曲烬便踏着薄雾再次入宫。
御书房内,楚徽正心烦意乱地来回踱步。
刚刚朝堂上大臣们义愤填膺的嘴脸,仿佛还在眼前晃动,让他如坐针毡。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需要派人去胡岭边塞调查,查明二公主坠崖的真相,有人主张加大搜查二公主下落的人手,也有人主张应该立即派兵前往胡岭边塞,与古岭部落交涉,让他们血债血偿。
“皇上,四皇子在门外候着了。”徐公公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楚徽烦躁地挥了挥手,“让他进来。”
曲烬步履沉稳地走进御书房,拱手行礼,“父皇。”
“嗯……”楚徽揉了揉眉心,示意曲烬落座,“朝堂上的事,想必你也听说了。那些老家伙们,一个个都嚷嚷着要去胡岭边塞调查,还要和古岭部落交涉……”
楚徽长叹一声,疲惫地靠在龙椅上。曲烬静静地听着,眼中没有丝毫波澜,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老四,你一向心思缜密,依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置?”楚徽将目光转向曲烬,眼底带着些微审视。
曲烬听懂了楚徽话中的意思,刚想开口,御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侍卫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喊道:“报——八百里加急!胡岭边塞急报!”
“怎么回事?!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楚徽猛地站起身,厉声呵斥道。
那侍卫吓得浑身一颤,连忙将手中的信笺呈上递给了徐公公,“启禀皇上,胡岭边塞传来消息,古岭部落集结了大批兵力,正朝着边塞逼近,似有进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