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似此星辰非昨夜 ...

  •   古钰传信景门,要查镇南将军府往事。
      这一次信终于传到了景门家家主的手中。
      家主仍健在,身子骨也比其子古钰壮实许多。古钰做了长公主的面首,令家族丢尽脸面,他便将古钰剔除出了家主继承人选。
      因此,景门家的探子对于古钰的请求是不怎么理会的。只是如今楚庄势大,控制了泺川沿岸的城池,而古钰作为首席谋士不得不令景门家再次重视起来。
      所以这次家主将他的需求放在了最优先。
      庐城备战紧锣密鼓,景门传来的消息也源源不断。不过三五日,古钰便知道了个大概。镇南将军府与博南几代世仇,聿文的父辈都是死在与博南的交战中。后,朝廷远封博南,划为藩镇,镇南将军几次上书抗议,均是被压下。那时候,皇帝已招聿文入京,作为人质,镇南将军无奈,为这唯一的孙儿咽下了这口气。但他不知道的是,博南愿为附属,其中一个条件便是要皇帝剿除镇南将军府,好在这皇帝还有一丝良知,用其他丰厚条件相抵,保下了将军府。
      可是后来镇南将军战死,再者麟王离世,皇帝发难谋士,天下动乱,庐城被博南入主。博南控制庐城一带后,派兵围攻已是无人做主的将军府,屠杀上下,并掘了将军府的宗祠祖坟,一把火烧了,挫骨扬灰。这便是为什么聿文流落民间,无家可归。
      镇南将军府一门忠义,几代战死沙场,却落得如此下场。聿文心中,怕是恨意难平。
      皇帝驾崩,朝堂上的仇人死了,博南那边节度使也已年老,带兵的将领垂暮。待天下平定,可以大军出征时,他恐怕再不能手刃仇人。
      博南那边讯息不多,不过因为赤族的入侵博南正处于一片混乱,这个时候选择开战的确也是一个好时机。
      古钰读罢信件,便让人带他去见聿文。
      进了营帐,聿文正在擦拭铠甲,那铠甲银丝编织,黄铜镶嵌,胸膛正中是一展翅凤鸟,正是镇南将军府的徽记。古钰还未曾开口,聿文便道:“我前几日见有鸽子飞出城去,本想叫人射下,后来见那鸽子是乌头,便想起你在麟王府时曾告诉我,你的乌头鸽子天下独一,料想是你在对外传消息,便放它飞去了。”
      古钰俯身作礼,“多谢。”
      聿文便看着他,“你要查的一定是我与博南的恩怨。如今你来找我,便是知道了。所以,你是来劝说我放弃的,还是帮助我的?”
      古钰道:“我知道你的困苦和冤屈,可你为何会入了隐王的阵营,将整个天下做了陪葬?”
      聿文道:“我本也死了心。可山雨找到我时,告诉我,博南不曾罢休,皇帝也不曾念及我祖辈宗亲为他征战的功劳,而是在浔洲一战中,口谕督军不予支持,并关闭城门,使我祖父独力难支,四处奔走求援而不得,这才战死,我将军府的兵力也生生耗竭在浔洲。我一来,要灭博南,完成我祖祖辈辈几代人的志愿,二则,也要那薄情寡义的皇帝和他的江山社稷不得善终!”
      他说着话,使劲抓着铠甲,那上头的凤鸟磨得锃亮,双翅大展,面目森然。
      古钰道:“我不想你无辜送死,却也消除不了你的怨恨。我帮你。”
      聿文道:“那我便要听听,你能如何帮我?”
      古钰道:“你专心对付博南,解决你的恩怨。而我,愿意出使东海郡,与武侯结盟,稳固后方。”
      聿文道:“我也正有此意。”说着,他便倒了一杯水,举杯敬古钰,“你愿意替我摆平后方,我无以为报。先以茶代酒,发下誓愿,若我能报得世仇,得胜归来,将来必效犬马之劳。”
      古钰略一沉思,道:“你既知我心意。若能为阿楚再揽一员大将,我生足矣。”
      聿文仰头饮尽茶水,道:“若能踏平博南,我生亦足矣。”

      古钰虽不曾到过东海,但对武侯此人却是熟悉。武侯原先在京城走动过一段日子,那时他已在麟王府,武侯时时去拜访他,打听麟王心意。古钰当时便仔细试探过武侯,知他性情志向。若是无知,他也不会建议山雨将他推上东海王位。
      东出庐城,穿过浮林山,气候猛地一转。庐城已是深秋天气,干风飒飒,万物萧索,而这东海之地仍是绿影葱茏,水汽氤氲,使人以为还在流火七月,天下仍是一片太平。
      过山林,上鸿野,便见一座城池隔水伫立。江水自北而来,被水坝分割成两处湍流,一处向城郊而去,浇灌一方沃野,上游鸿雁纷飞,称之为鸿野。另一处流入水栅,淌成一弯护城河,围着一高耸城墙,起伏马面,便是洛城。
      古钰在城下说明了来意,并出示了隐王信物,便有人引他入城,安排驿站。当天,东海王的使者便用马车接他入王府。
      可见武侯此时正心急如焚,而东海局势也是焦头烂额。
      古钰下马车后,替换了衣物,这才被带至武侯面前,此时,该称呼为东海王了。古钰行了大礼,道:“草民拜见东海王。”
      武侯原本坐在殿堂上,但他一眼便认出了古钰,道:“可是古钰先生?”
      古钰道:“正是草民。”
      武侯便起身道:“先生快快请起。”
      古钰道:“今次我为隐王而来,乃他人使者,应以正礼拜见东海王。”
      武侯便又落座,待他行完大礼再次起身想扶他。
      忽有一声音传来,“隐王窃取庐城,枉顾皇家颜面行盗贼之事,今日何来颜面拜见东海王!”
      古钰循声看去,见一人博南打扮,料想应是博南使者。而今博南失去庐城,想再北上,恐怕只有绕道东海,趁着东海与延庆鹬蚌相争,趁虚而入。这使者此次前来,想来便是来与武侯谈条件,以南边稳固为条件簒取利益。而武侯叫他与博南使者同上大殿,意图已是相当明显。
      古钰便道:“博南之地,昔年不曾设立藩镇,多有扰乱。东海郡县不堪其扰,上京而进言借兵。如今朝廷分崩,尔等又出来趁火打劫,如此行为竟来谈及颜面?我此次前来,便是结东隐之盟,南拒尔等蛮夷。”
      武侯上座,毫无表情,道:“博南使者劳累,请先去驿馆歇息。”
      那使者甩袖一哼,扬长而去。
      武侯便下了上座,到古钰身边,道:“先生来我东海救急,我当谢过先生。我在沧源亭设宴款待,请先生与我叙叙旧话。”
      然后他回头交代一番,便领着古钰出了殿堂。
      外头园中绿柳莺莺,芳草萋萋。武侯登时卸下了严肃模样,长叹一口气,道:“如今在谁面前都得端着,浑不自在。”
      古钰道:“多多端着,便也成了习惯。”
      武侯笑道:“昔年与你相见,你还未行冠礼,垂发一侧。以此美姿容名噪京城,引得贵胄子弟纷纷效仿,风靡一时。”
      古钰也笑道:“东海王见笑了。我还记得当时有人作文斥此风气,说什么垂发而化夷,斜冠看不正,野军进城不需武,开门同是自家人。”
      武侯笑意更甚,“想起当时我也曾仔细看过你的装容,回府做了一回野人。现在是不能了。我继承了这王位,你也成了隐王的使者,身负两家重责,再不可胡来。”他说着,又叹气,“时至今日,我对你仍是仰慕,若有一日你在隐王帐下不能得志,我这里可随时欢迎你前来。”
      古钰道:“东海王切莫忘了,我此次前来是作为隐王的使者。若你愿意与我叙说麟王府旧事,我便也说一些,可要说改投营帐,恐怕这并不是好时机。”
      武侯便拍拍他肩膀,道:“你既知我心意就好。”
      沧源亭在荷池边,如今池边残花凋落,而池中碧叶却仍亭亭如盖。亭中三面竹帘垂下,熏香缭绕。古钰仔细看去,亭中已坐着几人,侍坐的是两位美人,一袭蓝衣,一身绿衣,笑靥如花。另有一人高冠蓄须,应是东海贵门士族,一人与他年纪相仿,也是锦衣华服,还有一弱冠少年,与一黄衣女子玩着投壶游戏,见武侯来了,忙正襟危坐,应是世子无疑了。
      古钰报上姓名来历,然后落座,那蓝绿两位美人便凑到他身边,替他斟了酒。古钰可不敢喝这酒,便道:“请东海王恕罪,服丧期间不敢饮酒。”
      那高冠士族忽地冷笑道:“先帝崩,未有谥号,国丧不开,礼乐无禁,只有你这面首为他服丧,倒是我们这些人的不是了。”
      古钰道:“你我都动干戈,行兵事,本无服大丧之德。我既是面首,自然是为长公主服丧。”
      武侯听到,赶紧叫人撤了酒水,也让两姑娘退去一旁抚琴。
      那士族并不罢休,继续道:“公主在先皇之上,儿女私情在社稷报效之上,当年京城枉死三千人,却独独将你留下,真是遗害无穷。”
      古钰不再理论,他怪罪的这一切,何尝不是在问责武侯?他不必回应,而问武侯另一人,“这位是?”
      武侯面色不善,道:“延庆王处来。”
      那人便道:“在下盐城三蒿县人士,路霄,久闻古钰公子大名,今日得见,名不虚传。”
      古钰笑了一笑,不知他闻的什么名,大抵是面首之名。便道:“在下隐居已久,孤陋寡闻,若有不敬之处,望路霄兄不要见怪。”
      路霄便也一笑,而后对武侯道:“王爷,延庆王纵横北疆数十年之久,兵马强壮,名将济济,更何况延庆王是赐封亲王,与王爷同是一家人,同一朝堂上相互扶持多年。若能归顺延庆王,不但能免除东海兵马之祸,必能再行加封。”
      武侯看古钰,古钰便道:“他姓之王,宗庙不合,祭天之时摆放的可是谁家祖宗?”
      路霄道:“若世子能迎娶明月郡主,生下的孩儿便是同宗同族。”
      古钰还未开口,那世子急忙道:“那郡主幼时与麟王有婚约,结果麟王病故,后赐婚益王,益王谋反,再嫁与北溪,你且瞧瞧那节度使失城失地,这样的祸星谁敢求娶?”
      古钰心中惊诧,他竟从不知道麟王曾与明月郡主有娃娃亲。
      路霄道:“世子莫急,郡主在北方声望高悬,百姓归心,更领一方精兵良将,驰骋无疆。能娶她者,必是大福之人,无福者自然不能消受。”
      古钰转眼看武侯,怕他有所心动。假降延庆王,求娶明月郡主,不但能保东海之地,且能收入郡主手中的地域及兵将,一举两得。如今东海刚过动乱,百废待兴,应求喘息之机,而谋后动。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沉,道:“归顺而妄图保有甲兵者中,可有倚仗子孙之势而富贵终老之人?可有换代而分封前朝宗亲位及亲王之人?”
      很简单,隐王与东海王联盟最大的优势便是同宗血亲,跪的是同样的牌位。
      古钰又拿出扇子一遮,俯在武侯耳边道:“联姻为的是世子,富贵的仍是豪门士族,可曾有人想过,东海王该如何自处?”
      武侯一怔,未及反应,那路霄又道:“古钰公子为隐王而来,却是两手空空,不带一钱一粮,实在看不出一丝诚意。”
      古钰收起扇子,道:“车载钱粮以入,不如我一人前来,这便是十足的诚意。”
      那士族忽然笑道:“你当年号称是麟王座下第一谋士,而今只是为公主服丧的面首,你在隐王处可有说话的份?隐王指你一沽名钓誉之人前来,何来的诚意?”
      古钰道:“我隐居十年间,曾得一高人指点,习得天象之卜。几日前,我见北斗晦暗处有星陨落,掐算来,竟是北方之王命不久矣。故而毛遂自荐,出使东海。”
      那人怒道:“一派胡言!延庆王身体康健,天下皆知。你出使我东海以求同盟,竟用谎言诳语哄骗,当我们是无知小儿吗?”
      古钰道:“天道无常,我也只是论述天象。此乃天机,凡人难以理解。”
      “面首之德行也配窥伺天机?”那人又是一番嘲讽,而后转向武侯,“主上不要听信此人胡言,应借势联盟延庆王,共谋大业。”
      武侯并不说话。只是世子时不时打岔,似乎对北方风俗民情略感兴趣。
      路霄也不说话,神思沉重地看古钰。古钰便也回看了他一眼。
      一场宴席在逐渐沉默的氛围中不欢而散。
      适夜,有人敲响了古钰所住的驿馆房门。古钰开门,见外头星月交辉,夜色朦胧,路霄手执一盏灯,道:“我深夜独身前来,望能与公子一叙。”
      鸦声阵阵,露水浓重,晚风拂栏处,为谁风露立中宵。
      古钰点头道:“请进。”
      路霄进门落座,便问:“公子神机妙算,可否算出我此行的真正目的?”
      古钰道:“你若失来试探我,便请自行离去。”
      路霄忙笑道:“好奇心作祟,请公子切莫怪罪。不过你我分属不同阵营,我深夜来访,你又迎我入门,东海这边该会心慌了。”
      古钰道:“慌了也好,早些交出各自底牌,我也好早早回去交差。”
      路霄接话道:“东海这般留着我们,又行优待,不正说明了他们左右摇摆,又想从中取得更多利益么?我看不如你我回去劝说主公,我们结盟算了。”
      古钰笑道:“我在此说的话,开的条件,将来都作数,但你许的承诺将来可能兑现?”
      路霄道:“怎么不能了?我来之时,主公可都交了底了。”
      古钰道:“恐怕你这位主公对你说的是,尽管许诺,尽管信口雌黄,一旦延庆王死,这些条件反正也会随着他的死烟消云散。”
      路霄猛地站起,道:“你两次咒延庆王将死,到底是何居心?”
      古钰笑道:“你所开的条件本就不为北疆作长久之想,我可不认为延庆王已经糊涂到了这个地步。这样想来,你的主公,也许并不是延庆王,而你的主公,便应是那能继承延庆王之位的人,湛云侯。”
      路霄的神色似乎是一松。
      古钰又道:“真正的湛云侯。”
      路霄的表情再次凝重起来,目不转睛地看他。
      古钰低声道:“成孝十二年至十四年,世子流光卧病在床,闭门不出。后一年,他忽然痊愈,纵马骑射,驰骋四方,上封为湛云侯。你说,这世上竟有这样的灵丹妙药?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路霄呛声,“你休要胡言。”
      古钰再道:“只可能是真正的世子死在了成孝十四年。那一年,京城出了一件大事,先皇屠杀三千谋士,这流光便也是死在了这场浩劫中。”
      路霄咬牙,道:“世子流光在北疆养病,怎会死在京城?”
      “十几年前,世子隐姓埋名来到京城,想必是为了夺嫡之事。”古钰笑了一笑,“你如今站在此处,为他谋划,也便是说,他活了下来。当今在北疆叱诧风云的人物中,正有一人与谋士之屠相关,劫后余生,又与郡主配合默契。”
      此人名字呼之欲出,而古钰却蓦然停住,仔细看路霄。
      路霄不怒反笑,“公子当年号称通天妖师,果非浪得虚名。”
      听到这个名号,古钰有些诧异,当年他在府中推演布局,回神时,麟王在旁给他画像,题字通天妖师,后这名号在王府内广为流传,但也仅限于王府内而已。路霄说出这个名字,便也是承认了古钰对他主公的推测。
      古钰道:“我请你进门,便是知你底细。”
      路霄抱拳,“既然同属一个阵营,在下心中明了,告辞。”
      “夜深露重,小心脚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