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入府 ...

  •   水路没有了陆路的颠簸,且行进速度极快,不及月余,月蔺一行人就到了岭安地界。除却刚上船时前几日的不适,这一路上倒也风平浪静。月晋和月茉都是小孩心性,一路玩闹不断,月蔺看在眼里,竟生出些许游山玩水的安逸心境来。
      一夜,月蔺正站在船边享受着清凉的江风,碰巧祁弘也走上起来,问道:“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月蔺不看他,只说道:“这月色,我在京都时也时常得见,但为何没有这般清澈空明?”
      祁弘也跟着抬头看了看那轮半满的明月。“许是心境不同吧。京都形势复杂,暗流涌动,你身在其中,难有此刻一般的平静。”
      “那弘哥哥呢?”月蔺转身,看向祁弘。
      祁弘站直了身,仿佛要再确认一次般看向夜空。“好像,是与我在古七村时看到的也不太一样。”说完,又偷偷瞟了一眼月蔺。发现月蔺正望向自己,含羞地笑着。
      祁弘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女子很特别。她高傲却柔软,冷静又执着,与之前见过的其他女子都不一样。她的笑,纯粹干净,就像这江面上的清风,无声无息却沁人心脾,好像怎么看都不厌足。
      月蔺被祁弘这般入迷地看着,羞红了脸,连忙寻了句话来躲开他的视线。“就快到岭安码头了吧?”
      祁弘也觉察到了自己的失礼,收回视线,连忙点头应和:“船家说,明日午后就能到了。”
      “我已飞鸽传书于侯府,想必他们会到码头来接我们。弘哥哥,可愿与我一同前往侯府?”
      祁弘略微思考了一下,点头答应:“我既答应了老头子,将你平安送至侯府,就一定要亲眼看着你走进侯府大门。”
      得了祁弘这番回话,月蔺因为即将面临侯府的紧张心情,竟稍稍地平复了些许。
      次日晌午,商船如期靠岸。
      月蔺携冷府大小十余人登岸,远远便瞧见一个岭安侯的族徽竖在码头。走近一看,只见一个衣饰颇为考究的婆子,领着四个家仆正站在族徽底下候着。
      月蔺命莲青递上冷府名帖,那婆子仔细辨认了一番后,道了一声:“表小姐一路辛苦了。”又向身后的家仆点了点头。那四人得命,转身牵来四辆马车。只是月晋不愿独坐一辆马车,月蔺只好让他与自己同乘一辆,而那婆子也并未多言。想来侯府管教是极为严厉的,无论主人家如何行事都不敢多说一句。随后,徐姨娘与月茉各分坐一辆,祁弘则骑上马,随着月蔺的马车一路前行。
      岭安府地处国境之南,因与南羌国征战多年,民风略带野性,但名声赫赫的岭安侯府,应不输京都的各大世家,月蔺心里也预想过侯府的气派,只是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微微慑住:
      四重朱漆大门,三排手持红缨金枪的护卫,分站两旁。门口的石狮子,不怒自威的神情被雕刻得分外传神。月蔺稍稍侧身,用余光望了一眼角门边上,还排着一长串的队伍,穿着各色服饰的人手里都拿着拜帖,
      一进大门,祁弘便被小厮引去了招待男宾的会客厅。绕过会客厅往西,有一条种满芍药的鹅卵石小径,蜿蜒着通向内宅。此时正值午后,芒种刚过的岭安已有些暑气,但过了芍药小径,转进内宅后,迎面而来的一片参天修竹,竟拦住了暑热,令人头顶一片清凉。
      过了竹林,见一重檐飞燕的正屋,屋檐上挂着一幅乌木牌匾,上书“槐安堂”三字。堂前游廊下,静悄悄地站着两排丫鬟,衣袖上的花纹皆为江南难得的苏绣绣法,且个个身形清丽,模样端正。
      “表小姐,老太太刚进午饭,约莫要歇息半盏茶的功夫。我先去回禀,若是老太太醒着,再来请您过去。”婆子在前面领着路,低声嘱咐着。
      月蔺刚想点头,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笑斥:“不必了,李嬷嬷。我带她们进去。”月蔺微微转身,看见竹林东侧走来一群人。
      为首的是一个头戴青宝金钿,身穿碧青色小金花枝齐腰襦裙的年轻夫人。她在众人簇拥中袅袅走来,宛若一个众星环绕的婀娜仙子。
      “二奶奶。”婆子曲身问安。
      被称作“二奶奶”的夫人点了点头,笑意盈盈地看向月蔺,“随我来吧。”
      守在门前的丫鬟见了她,则是直接挑起帘子让她们进屋。
      “老太太,快瞧瞧,你心心念念的表小姐和表少爷来了!”二奶奶前脚刚迈进正堂就高声说道。
      月蔺进堂,先见着的是一位鹤发老妪枕着一只鸦青色锻绒靠垫,斜躺在香玉木床之上,身旁有两名大丫鬟,一人手捧盛满冰块的水晶盏,一人执蒲扇轻摇。不用多想,她就是岭安侯府的主母、开国宰辅唯一的孙女——余老太太。
      月蔺赶紧领着弟弟妹妹行礼,“月蔺带弟弟月晋、妹妹月茉给外祖母请安,祝外祖母身康体泰,福寿延绵。”
      徐姨娘也紧随着行礼,“妾身徐氏给侯爵太太请安。”
      余老太太本在闭目养神,一听见说人来了,惊喜万分,连忙让近身丫鬟扶起月蔺等人。
      “我知你们今日会到,本想着要等晚饭才能到,没想到这么快。快,快坐近外祖母些。”余老太太招了招手,立马有丫鬟搬来垫 着软绸垫的矮脚凳放在木床边。二奶奶拉着月蔺和月晋近前坐下,自己又接过丫鬟手中的蒲扇,在老太太身边伺候,而月茉和徐氏则在一旁铺着一双半新松墨色靠团的木椅上就坐。
      “以前常听府里老人说,京都风物极好,养得人白嫩水灵,我还不信,如今见了表妹才知道,什么叫做‘出水芙蓉’。”
      余老太太听了,心里十分受用,嘴上却应道:“我这四个孩子里,元宁最小,性格、模样都挑不出错儿,她的孩子自然也是不错的。”
      “只是自我嫁进侯府,未曾得见姑母一面,心中有些遗憾。”二奶奶略带着些惋惜的语气说道。
      余老太太也叹了口气,说道:“方才我正迷糊,朦胧间瞧见你进来,还以为是我的元宁回来了。”说完,牵起月蔺的手,竟有些哽咽起来。
      “外祖母……母亲,一切安好呢。”月蔺竟宽慰起余老太太来。
      “瞧瞧,七表弟多俊俏!这双桃花眼长大了,得祸害多少闺阁少女哟!今年几岁了?”二奶奶见老太太伤感,故意拉来月晋岔开话题。
      月晋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回道:“回二奶奶,月晋今年六岁了。”俨然一副老学究的做派,惹得余老太太哈哈大笑起来。
      二奶奶似乎也有些惊讶,笑言:“你是如何得知我是二奶奶的?”
      月晋看向月蔺,月蔺点了点头,他便回道:“方才迎接我们的嬷嬷称呼了您一声‘二奶奶’。”
      “晋儿,不必拘礼。她是你鸾瑛二嫂嫂,以后只管叫她二嫂嫂便好。”余老太太伸手将月晋揽入怀中,分外亲昵地说道。
      月蔺在冷府时,就听母亲说起:外祖母膝下有三男一女。大舅舅白元宗承袭了爵位,有一独女,闺名泽恩,十四岁入选进宫便被赐了“娴”字,现受封贵人;二舅舅白元宏,有一儿一女,长兄泽鑫,在岭安府府衙任掌书,三妹泽慈,去年嫁入楚安王府为侧妃;三舅舅白元宪,育有一对双生子,取名泽森、泽淼,未满五岁。
      这鸾瑛嫂嫂便是二舅舅家表哥白泽鑫的嫡妻沈氏,是个颇得赞誉的闺中英豪。当年,沈夫人分娩前,曾梦见有一青鸾鸟衔着彩瑛珠钗由南而来。梦醒后,沈将军大破南疆敌军的消息便传入京都,圣心大悦,亲赐御笔“鸾瑛”二字作为沈家刚降世的婴孩之名。也正是经此一役,羌国战败与璃国签订盟约,南疆自此安定了十余年。虽沈将军后因旧疾离世多年,但沈氏一门的威望在岭安府一带,依旧掷地有声。
      余老太太宠溺地抚着月晋,问道:“一路上可苦了你们姐弟俩了。”说完,看向月茉,问道:“你叫月茉?”
      月蔺起身介绍道:“这是姨娘徐氏,这是六妹妹月茉。”
      “老太太妆安。”徐氏行礼。
      “嗯,你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之前元宁的书信里也提过,说你们现在无依无靠,既是如此,来到侯府便安心住下。六丫头与二丫头都是同根,既然都叫元宁一声‘母亲’,我自是不会亏待她的。”
      “得老太太疼爱,这是月茉和妾身的福气。”徐氏感激道。月茉跟在徐氏身后,也娇怯怯地行了礼。
      “哎呦,瞧我这记性!”鸾瑛突然拍了一记大腿,叫到:“我见到弟弟妹妹们光顾着高兴了,一时竟忘了安排你们午膳。”
      余老太太一听,疑惑地说道:“你原是个细心的,怎么也忘事了?”
      鸾瑛故作委屈道:“还不是您老贪吃那一口新鲜,非要喝桂花鱼汤。一大早,我就四处求人寻来两笼子桂花鱼,一直忙到您老用完午膳。这不,才回屋换了身干净衣服,她们就到了。原本按太太吩咐,是预备着晚上才是接风宴,现下可要吩咐厨子安排席面?”
      “倒也不忙,几个舅舅还未归家,且她们几个一路舟马劳顿,应是疲累得紧,还是让孩子们先去院子安顿下来。”说完,转身向执扇的大丫鬟吩咐道:“霁雪,让小厨房煮些可口小菜,一道送去。”
      霁雪应声退下,月蔺等也先暂别余老太太,跟着鸾瑛出了槐安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