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官僚(上) ...

  •   公元27年初,共和国宫的大会堂里,在宁肇完成一段简短的发言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便是各委员在台上做政治报告。那些路途遥远,不在中央的要员也需要通过送信的方式给出自己的报告和意见。
      共和国崇尚公开政治,反对密室政治,主要决议在下达前需要先经过高层公开讨论。

      在下台前,宁肇环视了一遍台下的要员们,除了那些熟悉的面孔外,坐在位置上的许多都是一些专业水平相当高的官僚,平均年纪不算大。他们看上去很有能力,也很可靠。他们大多是在学历和官员绩效上表现良好,因此得到了提拔。
      紧接着宁肇进行政治报告的是财政部长沃伦,她陈述了26年的财政情况,中央财政仍旧是充分可靠,中央银行的负债表正在有序的扩张。
      “财政永远是一切的基础”宁肇在台下喃喃道

      再之后是经济部长在台上作报告,她提出现有调查报告显示,各地政府和教会常常会打压粮价,这事实上起到了反向的作用。
      “正所谓谷贱伤农,粮价便宜老百姓就不种粮食了。城镇里面现在有钱人那么多,高价值的水果和经济作物总是不缺销路。粮价要是再被打压,老百姓就不种粮食了。”
      宁肇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看着。台下的委员们对此多半认同,尤其是那些偏技术性的高官们。最后委员们自行讨论,讨论出来的意见是通过发布明文政策的方式,指示各地政府及教会放弃在非必要时期通过打压粮食生产者收益的方式去控制粮价。
      但通过各种方法减少二道贩子和粮食投机者利润的行为,政策上一向是鼓励的。政府部门也有必要主动收购和囤积粮食,尤其是在丰年收购和囤积粮食。

      农业实物税如今已经被取消了,农民交税用的是货币。这导致每到丰年的时候,种粮食的农民甚至反而吃亏。
      因为粮食价格跌了,交的税却不减。粮食供应量的下跌速度总是超过农产品的增长速度。粮食供应量如果翻了一倍,那价格不可能是减半,只会是减到更低。反过来也一样,粮食供给量减了20%,市面上的粮价恐怕就要翻番了。
      粮食一丰收,种粮农民的收入居然还下降了,您说这叫什么事。一方面共和国的税负一点儿都不轻,另一方面农村现在自给自足的经济已经开始被破坏,农民也要花钱买东西。农民看种粮食不赚钱,一气之下改种经济作物了。但总人口和城市人口又还在不断增长,农民一改种,城里贫民饭碗就保不住了,这便是共和国目前遇上的粮食难题。
      其实粮食问题现在压根就不明显,只能说有这个预兆。而且这种事你放到封建王朝那压根是常态,平民吃不饱饭那不是正常,但放到共和国就是一个有必要解决的问题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会上关于这个问题讨论了不少时间。高学历高技术的专家委员不少,有工作经验的老干部也很多,大家谁也不怕谁,相互根据自己的意见和理论争吵起来。有人说要搞粮食补贴,立马就有人用钱从哪出和政策如何落实去反驳。
      这个问题还真就棘手,最后也只是通过了指示各地在丰年提高粮食收购量的政策,其它的还需要经济部(管理物价)和农业部(管理农业生产)自己再研究研究,做成报告了大家再一同讨论。

      宁肇仍旧是一言不发,哪怕争吵有时比较激烈,她仍旧是很满意。这个新国家培养出来出来的政治人物,能够公开地,有理有据的互相争吵,去得出可行的政策。亦能够在意见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投票保持行动上的一致,宁肇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她就算现在开始不再过问政事,共和国也能够自己有序发展,直到它不再适应时代为止。

      “以前这个宫里经常能够见到女人在争斗,叽叽喳喳吵来吵去的。现在呢,也还是这样。不过以前争斗争论的是为了求得君主宠爱的事,而现在争斗争论的是如何经营这个国家的事。”宁肇对着系统道。
      女人们的宫斗剧,意外的还在上演。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官僚(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和作者创造的一切作品采取高度开放制,本人的所有创意、点子、套路、梗概、世界观、人设、故事情节允许任何创作者非敌意性的使用,前提是交待使用内容来源于作者。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