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川西葬穴(14) ...

  •   任仰和乙酉在族长家借住的时间不短,多吉次旦也曾问他们为什么要来这边。任仰想了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说法,就说他们是写书的,最近想写一本关于藏族文化的书,来这边找找灵感。

      多吉次旦对这些不太懂,但知道他们是要写书的,记录本地的山水人情也就不足为奇了,心里的疑惑也算是减了不少。

      任仰和乙酉既然是要来找灵感的,自然就要好好了解一下寨子。借着这个由头,任仰和乙酉一有时间就去寨子里乱窜,实际上是在摸路。

      他们发现去西山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被把守着的那条。

      任仰和乙酉找到了那条路,发现整条路上设置了一个木制围栏,几乎把路封死了。

      任仰和乙酉试图找一找别的路,但随即发现所有可行的路线都已经被毁掉了,这无疑是寨子里的人做的。

      他们仔细看了看那木制围栏,要命的不是围栏,而是在围栏上拴着一只藏獒!

      离围栏不远处还有两户人家和一个碉楼,那两户人家是专门负责看管围栏的,一旦藏獒有了动静,他们就会立刻出来。

      听贡布说上次诺布和加布进山的时候,藏獒也发现了,不过诺布和加布借口去负责看守的那两户人家里玩,才混了进去。

      那只藏獒的体型非常大,是一只高大凶猛的护卫犬。

      这种犬性格倔强、攻击力强,对陌生人有强烈的敌意,忠诚于主人、记忆力也比一般的犬要好。想要躲过它进入围栏几乎不可能。

      任仰和乙酉经过几次的查探,最后决定跟着多吉次旦的上山队伍进山,这样成功的几率比较大。

      毕竟两个人要是提前暴露了,想要再来就难了。这还在其次,寨子里的人多,汉子们基本都体格强壮,真被他们逮住了,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之前任仰问过桑吉贡布上山祭祀的时间,他说是在婚礼前一天。

      但是这天任仰起来后发现贡布把没穿过的十分正式的藏袍拿了出来,专门晒到了外面。任仰再偏头一看,旁边还挂着多吉次旦的。

      任仰觉得事情不对,就找了个机会借着那藏袍向贡布打听道:“这是你们要穿的藏袍吗?看起来比你平时穿的要正式多了,是为了婚礼准备的吗?”

      贡布听他这样问,左右看了看,没有发现父亲多吉次旦的身影,才放下心来对他说道:“不是,是要上山祭祀穿的。”

      “上山祭祀?不是要在婚礼的前一天晚上才去吗?怎么现在就准备衣服了?”任仰皱起了眉头,心下生疑。

      贡布解释道:“本来是要婚礼前一天晚上去的,但是爸爸找了寨子里的老人,用我们这儿最古老的方法占卜了一下时间,结果显示那个时候不是个吉祥的时间,所以就改到今天晚上了。”

      “今天晚上?!”任仰重复了一句,这个变故是始料不及的,他没有再继续问下去,怕贡布起了疑。

      任仰专门找了个时间将这件事告诉了乙酉。

      “我们得做好准备,今晚就跟着多吉次旦他们上山!”任仰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他们屋子里放着藏被的柜子,一打开果然发现里面有收起来的几件藏袍。

      “围栏的地方有藏獒,除了这个办法我们没有混进去的机会。那个藏獒嗅觉应该挺灵敏的,我们穿上藏袍不仅是要躲过族人,主要还是要躲过那个藏獒。”任仰说着,把其中的两件藏袍拿了出来。

      “我问过贡布了,去祭祀的时候一共有一百来号人。上山的路很窄,所以队伍很长,而且他们上山的时候都必须低着头不能乱看,这就给我们创造了机会。”

      任仰一边说着一边拿着一件藏袍在乙酉身上比了一下,这两天他看过贡布和诺布穿藏袍,也学了一点。

      今晚寨子里和平常确实不一样了,大家早早地就回家去吃了晚饭,平常还有很多人的时间,现在寨子里几乎听不到人声。

      因为是要给贡布结婚祈福,所以即使他还不是已婚,也要跟着去。

      天刚刚黑下去的时候,桑吉贡布和多吉次旦就出门到了寨子里一座废弃的喇嘛庙前等着了。寨子里的汉子们吃完饭也都渐渐都出来了,慢慢地喇嘛庙前就聚集了一窝人。

      任仰和乙酉在天刚擦黑的时候开始准备行头,他们先在里面穿上了立领衬衣,套上了长裤和靴子,接着他们开始穿长袍。

      藏族长袍的穿法是很有讲究的,要先把袍服袖子穿上,再将袍领提起顶在头上,系好腰带再将袍领放下来,这样束腰的地方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大囊袋,里面可以放其他的东西。

      任仰先给乙酉穿上了藏袍,然后乙酉再帮忙任仰穿。两个人看着天越来越黑,手下加快了动作。

      今晚桑吉贡布和多吉次旦要上山去祭祀,按照传统,祭祀的这天晚上寨子里的其他人要早早地就睡觉,所以拉姆、诺布和白玛梅朵没有过多地关注任仰他们。

      任仰和乙酉偷偷地摸出了碉房,按照前两天在寨子里探路的记忆,两个人成功地摸到了喇嘛庙。

      任仰和乙酉到的时候,要去山上祭祀的众人已经自觉地分出两队,准备往山上走了。

      这趟进山,族人们没有带任何的水和食物,带的都是祭祀要用的东西。

      有要在山上奏乐时用的四个兽皮鼓、可以吹响的牛号角。另外还有祭祀时用的嘎巴拉碗,这是用人的头盖骨、水晶、黄金做成的一种骷髅碗,是藏传法器。

      这嘎巴拉碗的来历寨子里的人谁都说不清,更不知道那骷髅的主人是谁,只是一直被放在族长多吉次旦的家里,只有祭祀的时候才拿出来。

      除此之外他们还带了风马旗和藏刀以及两个火把,也都是要在祭祀的时候用到的。

      趁着大家混乱排队的时候,任仰和乙酉跟着站在了最后一排。

      因为大家都是低着头的,而且头上都围着玄色的头巾,所以互相都不太清楚身旁的人是谁。

      队伍开始往西山走了,夜里的寨子十分安静,整个队伍只有靴子摩擦地面的声音和夜风的呼呼声。

      队伍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围栏处,里面的那两户人家的汉子穿着藏袍走了出来,打开了围栏的门,正好可以容纳两个人并排经过。

      队伍通过围栏开始慢慢往前走,围栏旁边的藏獒警觉地站立着,幽暗的夜里它的眼睛精光透亮,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刚被主人喂完羊肉的藏獒格外兴奋,每有两个人经过围栏的时候,藏獒都要在旁边嗅一嗅。

      汉子们穿的藏袍中似乎带着长久积压的潮气还带着一些牦牛毛的腥味,但这却成为了任仰和乙酉最好的保护。

      当任仰经过围栏的时候,那个藏獒似乎惊动了一下,将鼻子伸到了任仰的长袍下面,快速地嗅了一嗅。

      任仰握紧了腰间囊袋里藏着的刀,乙酉也憋着一口气,神经紧绷,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好在藏獒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看着任仰和乙酉在队伍后面远走的背影,转了两圈,最后又趴了回去。

      经过了这最大的一关,任仰和乙酉的心里都松了口气。他们在黑夜里没有别的照明工具,只能靠着朦胧的月光。

      任仰抬头往前面看了一眼,这个百人多的队伍拖拖拉拉竟然有好几十米长。最前面的两个人是多吉次旦和他的儿子桑吉贡布,他们已经开始上坡了。

      迷蒙的夜里,前面几座山连在一起,任仰和乙酉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西山并不是指一座山,而是几座山的统称。

      当任仰和乙酉在队伍的最后面也开始上坡的时候,队伍最前面突然传出了一声号角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十分浑厚绵长,但并非是悦耳的,相反这声音很低沉,像是牛在“哞哞”地低吼。

      号角声后面紧跟着响起了拍打兽皮鼓的声音,这声音相比号角要灵巧一些,掺杂其中的还有铃铛声。

      任仰和乙酉一齐向前看去,队伍的最前面已经不是多吉次旦和桑吉贡布了,而是换成了另外排成两排的四个人。

      这四个人中最前面的两个手里拿着号角,后面的两个人拿着兽皮鼓。拿着兽皮鼓的人手腕上绑着系着铃铛的红绸布,每拍打一次鼓面,铃铛都会跟着响动一番。

      当第一声号角和鼓乐都吹打完毕后,队伍停下了,前面的多吉次旦和桑吉贡布点燃了手中的火把,火把的光照亮了两边的山壁。

      队伍骤然停止,任仰和乙酉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随着多吉次旦和桑吉贡布跪下的动作,后面的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也依次跪下了。

      任仰和乙酉赶紧跟着前面的人屈膝跪在地上,他们不敢抬头仔细看前面的情况,因为最前面奏乐的四个人并没有跪下,而是面对着整个队伍开始跳起舞来。

      他们跳舞的动作很简单,就是简单的转圈和踏步,不过在这些动作反复交换之间,那四个人还在唱着任仰和乙酉听不懂的歌。

      这歌声同样低沉,但相比于号角声不同的是,被拉长的歌声里面添了几分悲壮。在没有任何响动的山上,这歌声一直盘旋在跪伏在地的众人头顶,像是一口大钟,将所有人压倒在地,不敢有丝毫的异动。

      乙酉在这歌舞的空隙间微微抬头瞥了一眼,跳舞的四个人穿着的不是传统的藏式长袍,他们的衣服上面挂满了五色的绸布,乍一看像是街上叫花子穿的破烂衣衫。

      他们的头上没有头巾,而是编了满头的辫子,随着他们舞动的动作,辫子不时地甩开摇荡,在火把的光影里显得神秘而诡异。

      歌舞持续了大概五分钟,最前面的四个人在号角的余声里也跪倒在地上,然后所有人才缓缓地站起身,这样一次完整的仪式才算是结束了。任仰和乙酉跟着站了起来,和前面的人继续往前走。

      这上山路上的仪式带着藏族独有的凶恶、彪悍的特点,高饱和度的藏袍和绸布、跳跃的火光、神秘的舞蹈,一切的一切都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让任仰和乙酉两个即使不是信仰山神的人也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敬畏的心理。

      祭祀的队伍是沿着山梁走的,刚开始上山的路还比较宽敞,但是越往山上走路就越窄。

      这山上的路不是特意修建的,看那痕迹,大概就是寨子里一代代的人不断地踩踏踩出来的,将草木和杂石都踩踏没了,和旁边的灌木分隔出了一道明显的界限。

      任仰和乙酉在跟着队伍行进的过程中慢慢总结出了规律,那就是每路过一个由石头垒起来的石堆时,队伍就要停下来进行刚刚的那种仪式。

      任仰在路过这些石块的时候仔细看了看,这垒成石堆的石头上刻着各样的图案,有神像、吉祥图案、还有藏语。

      乙酉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玛尼堆!

      藏传佛教中,石头被认为是有灵性的东西,玛尼堆更是被藏族人视为可以镇邪、阻秽之物。

      这样的玛尼堆大概每五十米就有一个,一路上任仰和乙酉已经数不清进行了多少次这样的仪式,总之就是不断地跪下再起来,慢慢地膝盖都在发疼。

      任仰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贡布说每次多吉次旦去山上祭祀的时候都要休息好长时间才能缓过来了。

      他们沿着山梁翻过了第一座山,最后到达了一个谷地。

      到达谷地的时候,任仰一抬头突然看到了路两旁显露出来的两列人影。这让任仰和乙酉都吓了一跳,这大半夜的,大山深处的谷地里怎么还会有其他人。

      但是整个队伍并没有对这些人影表现出其他的不一样的反应来。等到任仰和乙酉走近了那些人影时,他们才发现,这些人影不是真人,而是一人高的石像。

      这些石像神态各异,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没有胳膊。

      任仰在确认那些人影是石像的时候松了一口气,但随即对上了一个石像的眼睛,差点被吓死。

      这里石像的眼睛是中空的,就是一个钻出来的眼睛状的孔洞,通过一边可以看到石像背后的景象。当人经过石像的时候,随着位置的移动,透过中空的眼睛就可以看到移动的景象,看起来就像是眼睛自己动了一样!

      这样的设计不知道是无心的还是有意的,总之这些石像像是在恐吓过路的人,特别是他们残缺的上身,似乎是某种神谕。

      队伍还在向前,当任仰和乙酉到达倒数第二排石像的时候,队伍停下了。

      两个人抬头看了一眼,随即愣住,因为在队伍的最前面有着一个圆盘形状的东西,大得像是大地之眼一样。

      一阵风吹来,月光下,“圆盘”的表面出现了无数的波纹,任仰终于看清了,那是一个湖,一个深藏在山坳里的巨大的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