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张夫人几乎每日都要遣厨房送来的小茶点,多的是这临安城的特色糕饼,陆谨和不喜甜,碰都不碰,棋匀也是北方的口味,他偶尔尝一尝,多得还是一样拿出施舍给要饭的叫花子,或是丢了。

      棋匀也不是富贵人家,浪费食物,内有不安。他想着这样的小茶点,苏稚元随手也就塞进嘴吃了,不至于惊动院里那个老嬷。

      隔日下午,棋匀午睡后,把张夫人送来的茶点一样捡了几个,拿了陆谨和没开过的宣纸包着,出了院子,便看见苏稚元已经罅着门,在等他。

      “齐云哥哥。”苏稚元见着他,把门开大了一些。

      棋匀走近,蹲下身来,打开宣纸包,露出几样精致的点心。苏稚元看看他手里的糕点,又抬头看看棋匀,“齐云哥哥,我可以吃吗?”

      棋匀伸手捡了一只龙津茶酥递给苏稚元,“就是拿来给你的。”

      苏稚元接过来,脸上抑制不住笑,“谢谢哥哥。”这样的东西只有逢年过节在苏夫人的房里才能吃上几口,清高醇正的茶香,甘甜软糯,苏稚元小口小口地细细吃着。

      棋匀看她腮帮子一鼓一动,吃得津津有味,一只茶酥吃完了,他又递上一块冻米糖,甜香的糯米味儿,苏稚元一口咬下去,松松脆脆。

      棋匀似乎找到了投喂小娃娃的乐趣,他看着苏稚元快吃完了,又要伸手递给她,但苏稚元却没接,她仰头看他,“哥哥,这些都给我吃吗?”

      棋匀点点头,带出来的也没多少,若不是这样齁甜,他一会儿功夫就下肚了。

      苏稚元问:“那我能不能拿回去给我阿嬷吃?”

      棋匀干笑两声,他刚想找借口说放久了就不好吃了,但听苏稚元又开口:“平日有这样的好东西,阿嬷都要留给我吃。”

      棋匀话到嘴边,硬生生噎住了,他叹了一口气,“那你和阿嬷说清楚,这是我家公子叫我拿来给你们的,公子喜静,忙着念书,叫你阿嬷千万不要登门。”

      苏稚元听了指着对面的院门,“那个哥哥让你送来的吗?”

      话已经到这里了,棋匀硬着头皮点头,他举了包点心的宣纸,“是的,这还是公子写字的纸呢。”

      苏稚元笑起来,接过棋匀连同宣纸整包递过来的点心,“等阿嬷一回来,我便和她说。”

      和棋匀分别,苏稚元带上门,跑回屋里,她数了数剩下的点心,还没来得及再尝一块,王阿嬷便疾疾地从内院跑回来,“三小姐,来客了。”

      苏稚元还没反应过来,王阿嬷已经拽着他到里间的卧榻边,闭了窗户,王阿嬷就开始脱她的衣裳。

      苏稚元这才发现她回来时带了一件衣裳,绯桃色的罗裙。王阿嬷一边给她换衣裳,一遍叮嘱道:“三小姐,一会到了夫人那,您别说话,有吃食便低头吃,旁的都别管。”

      “谁来了呀?”

      “不相干的人,您听阿嬷的话。”

      苏稚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换好衣裳,王阿嬷牵着她往内院走。

      来的客是郭娘子和她的女儿。

      郭娘子的夫婿原是个粗人,涝年靠跑船的生意发了一笔横财,财神爷眷顾,生意越做越大,置换了不少田地,当年也是临安大户,风光无二,郭娘子的长子跟苏夫人的二女儿那时便定了亲事。

      但这些年郭老爷行事愈发荒唐,狎妓赌钱,家里添了一堆姨娘生的孩子,大半的家产都要耗光了,现下连给长子捐纳的银两都拿不出来,郭娘子这些天带着儿女回了娘家,大有跟他一刀两断的架势。

      而苏家这些年倒是稳稳当当的,一年胜似一年,苏夫人现下便想断了这门亲事。

      等苏稚元进了苏夫人的屋子时,郭娘子脸色已经不好看了。丫鬟领着苏稚元到边上的凳子上落座,正对着郭娘子。

      “夫人好。”苏稚元怯怯地行了一个礼。

      “这是我家的三丫头。”苏夫人招了招手,随即苏稚元身旁的桌子上便多了一碟子吃食。

      郭娘子只看了苏稚元一眼便撇过目光,面黄肌瘦的,关键还是妾生的,她如今最厌恶妾生的孩子,不知礼数,有客在这坐着连声招呼都不打。

      苏稚元低头安心吃着杏仁,总感觉有道阴森森的目光盯着自己,抬头一看,前不久一块玩的双平髻女孩子坐在斜对面,此刻正瞪着她。

      苏稚元想起阿嬷叫她不要说话,低下头,继续吃小零嘴。

      郭娘子心里也知道她的儿子必不可能再跟苏二小姐结亲了,但她也不是好敷衍的,这无端只牵出来一个黄毛丫头,倒像是郭家求着她们,苏家才施舍出一个小姐。郭娘子抿了一口茶,阴阳怪气道:“三小姐看着还小呐,夫人好狠的心,竟舍得?”

      苏夫人没想到郭娘子居然将话挑开来,话里坏外还有点嘲讽她的意思,她的嘴歪了歪,看了一眼苏稚元埋头吃东西的蠢样子,她心里也气,索性也直说:“你家公子年岁是到了,紧着挑拣挑拣,临安的好姑娘少,但凡出挑些的,似我那个二丫头,多少人家踏破门槛呐。”

      苏稚元听着云里雾里,苏夫人脸还带着笑,但那双平髻的女孩子看过来的目光却愈发不善,她赶紧低下头,往嘴里塞了一把炒米。

      好不容易挨到客走了,苏稚元也被带出苏夫人的屋子,王阿嬷松了一口气,领着她回小院子。

      进了屋子,王阿嬷给她脱了新换的这身衣裳。

      “阿嬷,这衣裳是给我的吗?”苏稚元爱惜地摸了摸绣花。

      王阿嬷轻轻点了头。

      其实这衣裳是二小姐穿过的,压在箱子里,不算太旧,因要见客,夫人今天才遣人拾掇了出来,二小姐这样子的旧衣裳还有几只箱子呢。

      “阿嬷,那收好了,我过节的时候穿。”

      王阿嬷抚了抚她的脸蛋,小孩子的皮肤还是细嫩。

      苏稚元突然想起来什么,把白日里棋匀给的糕点献宝似地拿出来,“阿嬷,对门的哥哥送来的。”她捡了一块送到王阿嬷嘴边。

      王阿嬷迟疑地看了一眼,苏稚元又说,“哥哥说了,不要我们去登门拜谢,对门的哥哥要念书,不想被打扰。”

      王阿嬷吃了一块,不是那种粗制的点心,她吃的出是费了心思精心做出来的,这样的东西却端出来送人,她心里隐隐不安。

      “三小姐,您不要再和对门的人说话了。”她想更狠心,叫苏稚元不要再往院子外面跑了,可是夫人不让她无事在内院走动,要是真困在这小院子里,要被困死的。

      苏稚元睁大了无辜的眼睛:“为什么呀?”

      王阿嬷垂着眼睛,“您到底是个小姐,将来是要嫁门当户对的好人家的。”

      苏稚元趴在王阿嬷的腿上,疑惑地看着她。

      王阿嬷叹了口气,“譬如今天来的郭娘子,她儿子原是和二小姐结亲的,但是现在郭家败了,跟咱们家门不当户不对了,夫人不愿意把二小姐嫁给他了。”

      苏稚元问:“嫁给他是什么意思?”

      “就是在一起过日子。”王阿嬷顿了顿,喉腔里有咳意,她压下来,“您将来也是要嫁人的。”

      苏稚元“哦”了一声,“那我嫁给对门的哥哥吧,我跟他‘门当户对’。”她笑盈盈地,觉得自己说得不错。那哥哥带个小厮,她身边有个阿嬷,两扇院门相对,一处都不差。

      王阿嬷听了登时板起面孔,“三小姐,不许这样胡说。你听阿嬷的,这样的话万不能再说了。”

      王阿嬷的神情太严肃,苏稚元被她慑住,乖乖点了头。

      因着苏稚元的话,王阿嬷把她看得紧了些。苏稚元没再往外跑,棋匀给的糕点也吃完了,只剩下那张大白宣纸,她翻来覆去地看,用手指头一寸一寸地擦干净粘在上面的点心屑。

      “阿嬷,你会写字吗?”

      王阿嬷摇头,等忙完手里的活,她把锁在匣子里的一点银钱拿出来数了数,又放回去。

      这几日陆谨和的日子并不好,总有人在午后不久往院子里扔石子。

      第一天他还没当意,以为是风,吹动了檐上的碎石子掉下来,他闭了窗户,勉强盖住那些杂音。但一连几日,一到时候,碎石子便从天而降,陆谨和叫棋匀出去查看,棋匀一开门,小巷里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

      棋匀猜测道:“兴许是哪个孩子调皮。”

      陆谨和沉着脸,转身又进了书房念书。父亲新娶的继室泼辣强势,最怕庶子有本事,成天在宅子里捣鬼,生怕他能把书读出来,秋闱没几个月了,陆谨和实在觉得时间是紧迫,这才和几乎不往来的舅舅通了信,还以为能在临安找个僻静的院落,没想到来这也是三天两头地受扰。

      陆谨和看了一眼刚刚作的文章,写到一半,被劈里啪啦落在地上的石子声打乱了思绪,心里烦躁。他已经十七岁了,他太想出人头地了。只有出人头地,才叫那些人不小瞧他。

      光阴宝贵,他清空脑子里乱糟糟的想法,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笔下。

      古贤诗赋、圣人文章,那些已经读了一遍又一遍的书有条不紊地在心中过了一遍,掇菁撷华,陆谨和缓缓地重新下笔。

      往张府东院扔石子的是郭平弗,郭娘子的女儿,不久前和苏稚元抢风筝线轴的双平髻女孩子。那日郭娘子回去后先是发了一通火,气消了又连连叹气,郭平弗心疼她娘,不敢找苏夫人的麻烦,到把气都撒在苏稚元身上。

      郭平弗跟着虎豆他们找过一回苏稚元,只记住了这条巷子,把方向给记岔了。她日日趁郭娘子跟外祖说话的时候跑出来,想往苏稚元的院子里扔石子解解气,却没想到都扔错了,平白地扰了陆谨和多日的清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