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垂帘听政 ...

  •   群臣登时跪下,齐齐磕头:“娘娘千岁!”

      施礼完毕,大殿内一片肃静。见来的是皇后而非皇上,大臣们心里都有不祥的预感。

      邓蓉进殿,见一群比自己大个十几岁,甚至好几十虽的中老年人对自己下跪,甚至自己须发尽白的老父亲也在其中,觉得很不自在。她急忙叫平身——然而本朝定制,官员上朝须跪奏,所以大臣们只是长跪于地。

      虽说太监们早在龙椅旁为邓蓉备了太师椅,她犹不敢坐下,只不安地站着,拉足了底气,却用蚊子般的声音,宣布了皇上的病情:不过,在肃穆的宫殿里,她的声音也足够响亮了,传入每位大臣耳中,引得群臣大骇。

      跟在邓蓉身后的魏正罡即刻上前,宣布昨日后宫会议的各项重大决议。群臣先是沉默,半晌,才有一位言官举起象笏:“娘娘,臣有话要奏。”

      “请讲。”

      “进圣上不豫,西宫听政,确为便宜。然魏千岁毕竟为宦臣,若参与辅政,恐有宦官干政之嫌,为天下人所讥谤。倘使言语纷飞,煽动刁民,恐不利本朝基业安稳,还望娘娘三思。”

      “臣附议!”

      “臣附议!”

      方才还鸦雀无声的大殿,现在俨然热闹成菜市场,充溢着大臣反对宦官干政的呼声。邓蓉虽然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此时真的面对这番场景,又慌了神,只觉脑子嗡嗡作响,不知如何回应。

      魏正罡倒是伶俐,等诸位大臣稍微安静些了,便大声发言,泰然自若:“既然如此,老身即只行掌印太监事宜,还望内阁各位大人多多协理。”

      大臣们知道邓蓉年轻,又还是初次听政,暂时不能定事,倒也依了魏正罡的话,并未责备他逾矩。

      姑且解决了摄政事宜,邓蓉才松一口气,不料又有大臣举起象笏来。

      “娘娘,而今高丽、扶桑使节入境在即,西南、漠北方定——圣上之事,恐是暂时不要对外宣扬为好啊!”

      “那就依爱卿……”

      邓蓉话还没说完,又一名大臣抢进话来:“万万不可——若不公布圣上之事,使臣来时,以及殿试之时,朝廷该如何解释?”

      “汪大人,若是敌寇趁虚而入,责任你可担当得起啊?”

      随着两位大臣的争议,大殿里马上又闹哄哄地沸腾起来,场面之激烈,只差是这群老书生打作一团了。

      邓蓉瞠目结舌,怔怔地看向魏正罡,眼神里写满了求助。魏正罡早对此见怪不怪,只垂下头,暗示邓蓉坐着稍等便好。

      ……

      ……

      ……

      经过激烈的争论,群臣最终与邓蓉敲定,采用公主的建议推迟殿试,并在预定的殿试时间,边防稳固些了,再公布圣上病情。

      接下来就只是商议些日常事务,倒也平和许多。

      好不容易捱过早朝,目送众臣离开,邓蓉整个人瘫软在太师椅上,跟丢了魂似的。

      圣上每天都要处理这种情况吗……不愧是圣上,真是厉害啊……

      “娘娘,该批奏折了。”魏正罡在一旁轻声提醒。

      “知道了。”邓蓉差点背过气去,但还是勉强站起身来。

      她浑浑噩噩地随魏正罡到司礼监书房去,见到桌上倚叠如山的折子,一时目眩,只觉头大。

      对于这种程度的工作量,习以为常的魏正罡只淡定地走近桌子,挑了几份折子,教授邓蓉哪些该怎么批,哪些又该保留,放到明天早朝去讨论。一番讲解,邓蓉更是云里雾里的,但想到这是国事,也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打起精神,认真批阅。

      邓蓉自知并非专业人士,所以看见大臣给了明确意见的,形式上批注几句,便过了;至于那些只提出问题的,她便推到下次朝会上去研讨。两种折子,一种放一摞——在这种有条不紊的模式下,邓蓉渐入佳境,速度也快上许多。

      不过,当批了桌上将近一半折子后,邓蓉忽然又愣住了。

      奏折的内容,是弹劾一名大臣。

      一直在旁暗中观察的魏正罡,注意到邓蓉异样,凑上来看了一眼,目光扫过被弹劾者和上奏人的姓名,便面不改色地说:“这是言官们闲不住,浑说的,娘娘大可不理。”

      “言官们闲不住?”

      因为心有疑虑,邓蓉僵硬地扭过头,凝视魏正罡——老太监现在把头死死低着,根本看不出是什么神情。

      邓蓉虽然生性怯懦,毕竟是能在宫斗里稳住皇后宝座的,隐隐约约地,也意识到了什么。

      “……知道了。”

      尽管很不甘心,可想起昨日紫沫所言,邓蓉还是认真看了看被弹劾者的名姓,然后把弹劾甩在一旁。

      她哪还不知道呢——这奏折所弹劾的,必然是魏正罡在朝里的亲信。

      邓蓉如此回应,魏正罡的嘴角不由微微上扬。不过,见她仍无休止之意,他还是忍不住,出言提醒:“娘娘,您若觉得倦了,可让老奴代为批红——这是老奴身为掌印太监的职分,本朝历代圣君,也是这么做的。”

      邓蓉闻言,沉吟片刻,还是示意魏正罡过来接班,自回宫去了。

      她并没有不再被公务缠身的如释重负感,相反的,心情是更为沉重——邓蓉很清楚,自己今天这一交笔,冥冥之中,可就也相当于把更重要的东西交给老太监了。

      邓蓉闷闷不乐地回宫去,用过午膳,想睡个午觉,便退了左右。

      她独处卧房,方关了窗,解了头发,一个青年太监忽从外面闪进来。

      邓蓉正欲发作,青年倒先行个礼,径走过来,神色暧昧:“娘娘午安——奴才见娘娘辛劳,特来慰劳娘娘。”

      看清青年模样,邓蓉转怒为喜,扑过去抱住青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