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出宫 ...

  •   今年的会试,由现任内阁首辅,刑部尚书苏睦主持。他虽不识眼前诸位考生,可这些举人们对他的名号都耳熟能详——毕竟,苏睦可是迄今为止,本朝唯一一个连中三元的传奇。

      这是他第一次监考。看着场上一众奋笔疾书的后生,他似乎也看到自己当年寒窗苦读的影子,心中不由许多感慨。徜徉在一张张为特制隔间封闭的桌案前,苏睦宛如漫步在京师运河的柳堤侧畔:他在欣赏,欣赏考生们辛勤的模样,欣赏考生们方正的字迹,欣赏考生们精妙的文章……

      然而,所有的好心情,都被甲字三十三号的一个考生毁灭了。

      开考才一个半时辰——别人都在奋笔疾书,你这厮竟然在困觉!?

      苏睦瞪大了眼,走上前去,先是歪头,瞟了眼考生名姓,下意识默念:

      “张启衷……”

      苏睦皱眉,正欲叫醒启衷,不经意看到他的文赋,愣住了,不仅眉头又舒展开,双手甚至微微颤抖起来。沉吟片刻,苏睦还是咽了口唾沫,轻轻从启衷身下抽出试卷,细细品读。

      如此困难的八股文赋,其他考生还在绞尽脑汁地接续剩下十分之九,启衷竟已全部完成——不仅如此,他用的还是非常漂亮的行楷,未经删改,可谓一气呵成——再看那文风文采,更是……

      刚刚苏睦抽试卷的动作,惊醒了启衷。启衷揉揉惺忪睡眼,看清主考官居然站在自己面前,差点魂都吓没了,慌忙找笔和卷子,试图装出一副认真答题的样子——这才发现自己的试卷在苏睦手上。

      启衷打了个激灵,僵硬地抬起头,向苏睦哑然一笑。

      由于启衷睡时是埋着头的,苏睦并不知他样貌,此时看到启衷稚嫩真容,内心惊骇更甚——不过苏睦毕竟老臣,脸上没有任何表现,只把试卷轻轻放回桌上。

      “本官特许你提前离场,但你离去后,切不可再到礼部附近徘徊,你可明白?”

      “……草民多谢大人。”

      启衷从容起身,向苏睦再恭恭敬敬地行个礼,方小心翼翼地收拾自己的用具,近乎是无声无息。

      苏睦见他这般明礼,私下青睐又多几分。用供考生写画的草稿纸为启衷开了份条子,便带着启衷离开考场,叮嘱两个军士护送他出皇城去。

      ……

      ……

      ……

      仁宗时代,天明帝国便废除了宵禁。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之一的京师,虽为入夜,却是繁华更甚,盛况甚至胜过白昼。时值阳春,跟着会考的举子们来的,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商贩,趁晚上没什么车马行匆,浑身家当往街边铺开,便是个小地毯,或摆点小工艺,或卖点小点心。鲜香与吆喝旋绕在人潮涌动,不经意就把京师灌满了烟火气。

      紫沫穿着身太监的衣服,漫步人海,沉浸于好奇与欣悦——打从娘胎出来,她就从没见过这般独属于民生的热闹。

      在她身后,紧随着张荣和同样穿太监服的小满。小满看紫沫玩得开心,脸上也笑开了花;张荣则心神不宁,时不时将怨念的眼神投向小满。

      “荣妹妹,那是什么啊?”紫沫忽指着一个铺面的商品,问张荣。

      张荣忙拉起笑脸,毕恭毕敬地回复:“殿……大人,那叫‘冰糖葫芦’,是可以吃的。”

      小满见张荣急忙改口的模样,忍俊不禁;紫沫一听是可以吃的,眼前一亮,便掏出钱来递给张荣,暗示他买一些来。张荣看着紫沫手上黄澄澄的金元宝,干笑两声,退回给紫沫,自己则掏出些铜钱,问过小满是否也要,便去了。

      小满悄悄贴过来,与公主耳语:“殿下,外面不比宫里,这般大的财货还是别轻易拿出来的好……您只管享福,奴婢和张公公自会为您安排。”

      紫沫“嗯”了一声,算是回应,却一直盯着张荣,注意观察他是如何完成交易的。待张荣带回来两根糖葫芦,紫沫和小满一人一串。紫沫尝试咬一颗山楂下来,不注意硌了牙,痛叫一声。

      “大人您慢点,别急……”

      紫沫马上浮现的微笑,让紧张起来的两人又松了口气。

      突然觉得自己真正活着了,现在紫沫的心情好得不得了,哪会因为不会吃糖葫芦而动肝火呢?

      “你们看,这街上这么多女子……其实,我若穿朴素些的女装出来,倒应也妥当。”

      “大人有所不知——良家的大家闺秀,只在佳节出来夜游,现在您所见,若不是为生计奔波的穷苦人家,就是些沦落风尘的可怜人家,再者就是打打杀杀的游侠浪客——只有很少一部分才是闲游的良家民女,您若扮作民女,恐怕还多些麻烦。”

      小满认真地解释,紫沫也认真地听,张荣则在一旁候着,随时准备为公主跑腿。

      但他们无论谁,也没发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头,早有好几双眼睛,关注着三人所有动向。

      ……

      ……

      ……

      此时此刻,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书房,邓蓉坐上座,魏正罡侍立一旁,一少一老,不动声色地听着时时由东厂密探传回的情报。等有了间隙,邓蓉才悠悠叹息,抿了抿有些凉透的茶水。

      “魏公公,这样……恐怕还是不妥吧……”

      “娘娘勿忧,公主向来伶俐,又有小荣子和满丫头照料,再者有东厂弟兄们的时时保护,必不会有闪失。”

      “但这毕竟不合礼制。”

      “老奴不晓什么礼制,只管孝敬圣上——公主既为圣上骨肉,老奴合当护她开心……娘娘也晓得这深宫大院的厉害——陛下年幼若此,您何忍她过多沉浸在这种乌烟瘴气里呢?”

      魏正罡的话有些逾矩,但听起来是肺腑之言,更何况邓蓉对朱紫沫生平和性格,更深知让紫沫出去散散心的必要性,故也不苛责这老太监,犹连叹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