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 29 章 ...


  •   一时卫太医来到寿康宫,皇帝便要赏赐,卫太医忙道:“微臣不敢居功,微臣年轻,并不如太医院诸位前辈老成练达,只是近日偶得了一部医书,叫做《集验良方》,据说是年将军的长兄年大人编纂而成。微臣潜心学习,斟酌损益,才敢给太后用药,望皇上明鉴。”

      皇帝听了笑道:“你很好,很实诚。年希尧朕是知道的,是个呆公子,一心钻研学问,他编纂的医书,必定是仔仔细细,不敢胡言乱语,你要用心钻研,好生为太后诊治。”

      卫太医忙答应了,然后跟随苏培盛出去领赏。皇帝便与太后道:“年家实心任事,朕该赏些什么才好。年遐龄也是老臣了,朕便召他觐见,赐杖以示优眷,皇额娘以为如何?”

      太后笑道:“外朝的事,皇帝自己做主便是了。历朝历代都有赐杖与老臣的惯例,哀家也瞧不出什么不妥之处。”

      于是次日皇帝便召年遐龄入宫,要加以赏赐,年遐龄忙道:“是那卫太医有心,臣与犬子不敢居功。这部《集验良方》,允恭(年希尧,字允恭)已编了有些年头了,今年将将完成,所以送到太医院去,想请诸位太医勘误斧正,待修订后再献与皇上。如今卫太医能善加运用,医治太后,也算是允恭这些年花的心思没有白费,还望皇上宽恕他不务正业之罪才好。”

      皇帝笑道:“编纂医书,是活人无数的大功德,不仅太后得益,连天下万民都要受惠,朕怎会治他的罪?太傅放心,允恭的性子朕是知道的,朕还要重重的赏他。”

      年遐龄闻言忙跪下谢恩,皇帝便命苏培盛上前扶起,又道:“去翊坤宫请华妃来,与太傅一同用膳。”苏培盛忙答应着去了,年遐龄不免又起身谢恩,因与皇帝说道:“臣已是耄耋之龄,老迈多病,如今西陲边事已平,还请皇上开恩,允亮工(年羹尧,字亮工)回京侍疾。”

      这是有意令年羹尧从前线退下来,免得功高震主,皇帝心里明镜一般,只道:“太傅精神矍铄,何必做此不详之语?”

      年遐龄道:“皇上容禀,老臣蒙先帝赏识,屡次擢升,主政一方,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皇上登基后,又加太傅衔,此人臣之极也。臣年氏一族,起于微末,端赖本朝几代英主,方能有晋身之阶,天家如此隆恩,臣粉身碎骨无以为报。老臣子女不多,居长的几个幼时还见过些人情百态,所以宽厚些,至亮工与世兰,便从未经历人间疾苦,难免有些纨绔习气,但也都是明理的孩子,为国效力,辅佐皇上,不敢不尽心尽力。如今西陲平定,亮工虽有寸功,终究还是皇上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老臣近日多病,自觉时日无多,为子孙计,是老臣的私心,也是为了皇上的英名,不单要恳请皇上召亮工回京,亮工的长子年熙,于浙江道监察御史任上病重,臣亦请旨,求皇上允准年熙辞官,回京调养。”

      年遐龄言及此处,老泪纵横,伏跪于地,皇帝面上亦有戚戚之色,上前搀扶,年遐龄颤颤巍巍起身,皇帝见他果然老迈,便叹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太傅一片舐犊之情,朕岂能不成全?”

      年遐龄再次谢恩,又道:“父母爱子之心,皇上能体谅老臣,老臣也要劝谏皇上。皇上正值壮年,朝中众臣不敢妄议立储,但皇上屡屡斥责三阿哥,四阿哥与五阿哥又久居宫外,难免令天下人心浮动。老臣忝为太傅,虽是虚衔,也有教导皇子之责,四阿哥与五阿哥皆年过十岁,正是有志于学之时,请皇上将二位皇子接回宫中,出阁读书。”

      皇帝听闻此言,沉吟不语,年遐龄又道:“老臣斗胆,先帝时虽有九龙夺嫡旧事,但也足以证明先帝教子有方,诸子皆各有所长,而最终皇上得膺天命,正是皇上聪明睿智,出于诸皇子之上。如今皇上也该对诸位阿哥严加教导,如此方不负先帝谆谆教诲。再则,皇上与怡亲王棠棣情深,传为佳话,何不令诸阿哥效仿之?若使诸阿哥分别居住,兄弟不亲,难免为人所乘,皇上明鉴,这不得不防啊。”

      皇帝听了这话,顿时警觉起来,他与十四便是一母同胞,如今兄弟反目,虽有太后偏心的缘故,当初廉亲王(先帝八阿哥胤禩)居中挑拨,也是实事。于是扶住年遐龄,道:“太傅这是老成谋国之言,朕记下了。”

      年遐龄欣慰道:“皇上能虚心纳谏,是社稷之福啊,老臣死也可以瞑目了。”说完,便作体力不支之状,昏了过去。

      皇帝大惊,忙命人宣太医。而华妃也正坐着步辇往养心殿来,神识时时留意着殿中,见老父与皇帝互相演,正看热闹时,忽然年遐龄一头栽倒,华妃大惊失色,步辇也不坐了,左右颂芝与灵芝扶着,急匆匆往养心殿走去。

      一时华妃来到养心殿,皇帝已命人将年遐龄挪至偏殿,华妃便径直冲了进去,见老父躺在床上,气若游丝,不由泪如雨下,忙握住父亲的手,将灵气一股脑儿输了过去。年父本无事,只是碍于皇帝在侧,不好暗示华妃,谁知被灵气一激,登时吐出一口血来。华妃愈发惊慌,忍不住哭出声,皇帝忙安慰她道:“你放心,太傅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朕已经召了太医过来。”又朝苏培盛道:“去催着些,把卫太医也叫来。”

      年父觑着这个空儿,轻轻握了握华妃的手,使了个眼色,道:“为父老了,命不久矣,此生为官,忠君爱民,为夫,与你母亲和顺美满,为父,也教导出你们几个好孩子,实在没有什么遗憾了。等你哥哥回京后,为父有意分家,你虽然嫁入皇家,不缺什么,但你哥哥姐姐们有的,必不能短了你这一份。为父做主,将小汤山的那处温泉庄子给你,将来一旦失宠于皇上,也好有个落脚的地方。”

      华妃还未答言,皇帝忙道:“太傅何出此言!朕与世兰多年夫妻,必不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年遐龄费力摇了摇头,道:“世兰自幼娇惯,性子是不大能容人的,只是皇上一向宽厚,让着她罢了。老臣绸缪未雨,也不过是以防万一。”又向华妃道:“你大哥修医书时,认得一位杏林圣手,姓白,膝下只有一女,便承了他的衣钵,只是身为女儿家,每每为人所轻。为父想着你素来体弱多病,便下帖子请了她到咱们家来,就住在你的庄子上,往后叫她为你调理身子。你要好生珍重,善加保养,切勿以老父残年为念。”

      华妃握着父亲的手,只管流泪点头,皇帝忙道:“太傅勿忧,既然是杏林圣手,就叫她入宫服侍华妃又有何妨?”一时太医来了,皇上就揽了华妃起身,让太医上前诊脉,华妃忙问:“父亲方才还吐了血,可有什么妨碍?”

      卫太医诊了半晌,起身道:“娘娘放心。老大人的脉象,表虚而里实,微臣推断,是原本心有郁结,思虑过甚,这一口淤血吐出,恰是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反而是好事。微臣这就开一剂药来,老大人好生调养,静心少思,必可保无虞。”

      皇帝与华妃听了这话,才放下心来,命人煎了药,看着年父喝了,才命人将他送出宫去。皇帝又命卫太医每日去年父请脉,时时调理,不可懈怠。

      待众人去后,皇帝方携着华妃的手在榻上坐了,正色道:“世兰,你父亲这样苦心为你打算,你到底还要与朕赌气到什么时候?”

      华妃骤然得知父亲无事,大喜大悲之下,心绪激荡,便将真心话和盘托出,含泪道:“皇上,臣妾哪里是赌气?皇上自己也说,与臣妾是多年夫妻,这些年来,臣妾一向独宠,连皇后都要退让,皇上的情意,臣妾难道不知道?皇上是圣明之君,为国事夙兴夜寐,臣妾不懂这些大事,只能在饮食起居上略尽心意,但臣妾对皇上的崇敬,皇上亦素所深知。即便到如今,臣妾也并不后悔这许多年的情深意重,只是皇上乃天下人的皇上,有许多不得已之处,臣妾不是不知,却不能不怨。臣妾无子,一身荣辱皆系于君上,所以父亲殷切打算,生怕臣妾见罪于皇上。臣妾也怕连累家族,但臣妾向来性情骄狂,不知进退,若要臣妾含怨抱恨去侍奉皇上,纵使皇上瞧得起那等虚情假意,臣妾亦不屑为之!”

      皇帝听华妃说含怨却不悔,顿时心中五味杂陈,忙道:“是朕对不住你,对不住咱们那未出世的孩儿,你不要灰心,咱们还会有孩子的。你父亲不是请了女医为你调理身子吗?朕这就宣她进宫!”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第 2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