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景仁宫中,敬嫔和沈眉庄刚向皇后谢恩,接了协理宫务的差事,忽然听到外头小太监高声道:“华妃娘娘到——”众人都当华妃是兴师问罪来了,敬嫔素知华妃的脾性,心里更是叫苦不迭。

      少时华妃进了正殿,众人都忙起身请安,华妃也向皇后请了个安,皇后忙叫她起来,笑道:“妹妹今日怎么有空来?”

      华妃知道这是讥讽自己不常来请安,便笑道:“臣妾身体抱恙,所以多日未见皇后娘娘,实在是思念不已,今日就来了。”

      皇后一噎,只得道:“妹妹说笑了。”底下夏冬春同富察贵人小声议论道:“瞧她这面色,白里透红的,还说什么抱恙,真会睁眼说瞎话。”富察贵人皱着眉瞪她一眼,把头扭到一边去,只装着没听见。

      华妃也只作没听见,接着向皇后道:“方才江福海来翊坤宫传旨,说是皇后娘娘心疼臣妾辛苦,所以安排敬嫔与沈贵人学习六宫事务,襄助臣妾。臣妾听了这话,立刻就到景仁宫向皇后娘娘谢恩来了。娘娘如此体恤,臣妾怎好带病操劳?岂不是辜负了娘娘的一番好意?所以臣妾想着,索性让敬嫔和沈贵人将宫务全接过去,臣妾也好安心调养,娘娘说,这主意好不好?”

      华妃此言一出,众人都大惊,面面相觑。皇后既惊且疑,口中只道:“这并不是本宫的意思,乃是太后与皇上的旨意。”仓促间权衡一番,就算华妃有什么阴谋,能卸了她的协理六宫之权也是好的,于是又忙道:“只是你这样懂事,本宫也不能不顾及你的心意,就按你说的办吧。”

      华妃舍得放权,敬嫔却不敢接了。她原在王府时就是华妃房里的格格,也不知受了华妃多少折腾,此时见华妃如此痛快交权,心下料定必不是什么好事,忙起身向皇后道:“娘娘,兹事体大,臣妾才具平庸,若只是从旁协理,还可勉力一试,若是骤然将宫务全都交给臣妾,臣妾恐怕力有未逮,倒辜负了娘娘的信任。”

      华妃却笑道:“也不是只交给你一个人,这不是还有沈贵人吗?敬嫔,这可是太后与皇上的旨意,你要抗旨吗?”敬嫔忙道:“臣妾不敢。”

      皇后竟难得向着华妃说话,对敬嫔道:“不会做就慢慢学,谁又是天生就会的呢?本宫瞧着沈贵人也是个聪明的,你二人互相参详着,若有实在不能决断之事,本宫自然指点你们。”

      敬嫔无法,只得硬着头皮答应,沈眉庄亦不敢多言。华妃雷厉风行,立时令周宁海将账册等都送到咸福宫去,然后才向皇后请安告退,众嫔妃亦纷纷告退。

      敬嫔与沈眉庄急着回咸福宫商议对策,忙忙地走了。欣常在却与齐妃结伴而行,议论道:“华妃是吃错什么药了,还是今儿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这不像她行事的作风啊。”齐妃也道:“正是呢,照她以往的性子,皇上有了新宠,她早该喊打喊杀起来了。”二人猜测一番,终究是一头雾水。

      回到翊坤宫里,颂芝也疑惑道:“娘娘为何要将宫务交出去呢?倒白白便宜了咸福宫。”华妃笑道:“你当这是什么好差事?”颂芝越发不解:“娘娘虽然每日要修行,但娘娘见事极明,凡有错漏,娘娘扫一眼就知道了,如此也只是到月底才忙些,平时也不费什么事。再说皇上如今也不到咱们翊坤宫来,若是娘娘再不管事儿,只怕有那起子不长眼睛的小人,倒看低了娘娘呢。”

      华妃认真与她分说道:“正因本宫如今眼明心亮,才要将这差事交出去。咱们管了这一年多的宫务,先是办了先帝的丧事,然后又是各宫整修,总是库银空虚,还要拿自家的钱去贴补。到头来本宫既不能生育,皇后之位更是镜花水月,那又何必拿钱买那个虚热闹去?家里这些年来接济了本宫不少,如今还要一味的向娘家伸手,去给皇帝脸上贴金不成?眼见得要到年下了,过年又是一笔大开销,皇后既然天天惦记着本宫这协理六宫之权,就让她想法子去吧。这会子趁着哥哥在西北又立了功,皇上太后也不会说什么,只怕还要赏本宫呢。若真有胆子大的,敢来捋虎须,本宫自然叫她知道厉害。”

      果然到了晚间,苏培盛又来到翊坤宫,笑向华妃道:“吉林将军新进贡了一斛东珠,皇上说了,叫奴才送来给娘娘赏玩。”华妃便命颂芝接了。苏培盛又道:“娘娘的委屈,皇上都看在眼里,娘娘既不管后宫的事儿了,若是有什么短了缺了的,尽管告诉奴才,奴才自会想办法禀明皇上。”

      华妃却笑道:“多谢苏公公好意,本宫并不委屈,翊坤宫上下也不缺什么。”又唤周宁海道:“送送苏公公。”苏培盛只得告退。

      一时回到养心殿中,皇帝便问:“见着华妃了?你听着她声气儿如何?”苏培盛忙回禀道:“见着了,奴才听着,华妃娘娘说话很是平和,也没说委屈。”

      皇帝摇头道:“年羹尧立了功,朕本想着亲自去告诉她。皇后的耳报神倒快,昨儿太后才说了宫务之事,今日皇后就安排下去了,明明太后与朕定的是让沈贵人先学习着,到了皇后口中,竟卸了华妃的协理六宫之权,她怎能不委屈?”

      苏培盛怎敢褒贬皇后?只得说道:“奴才虽未瞧见华妃娘娘面上如何,听周宁海说,娘娘确实没有生气,晚间还忙着做功课呢。说是先前省亲时年老大人给布置的,娘娘这些时日都十分用心,所以才少出门。”

      皇帝听了感慨道:“她也知道用功了?也好,终究是朕对不住她。朕原想着她必定要闹起来,不料她竟这样懂事,既没有埋怨朕,也没有去找端妃的麻烦,皇后这样逼迫于她,她也能容让,可见对朕的情意了。只是她向来没受过委屈的,如今强撑着,也不肯诉苦,倒越发叫人心疼。”

      苏培盛在底下听着,也不敢接话,只听皇帝继续自言自语道:“年遐龄亦是忠厚老实之人,欢宜香之事,年家一点流言蜚语也不曾传出,还约束着华妃于诗书上用功,果然家教甚好。年羹尧虽然狂妄些,到底也是有功之臣,只要他不是太出了格儿,朕也不是不能容他。倒是皇后,歪曲朕的旨意,所图甚大……”

      次日,就有流水一般的赏赐到了翊坤宫,阖宫上下看在眼里,自然知道华妃娘娘盛宠不衰。华妃倒是全不在意,只叫颂芝等收起来留着赏人,都如先前的织金缎一般,一寸也没上自己的身。

      至于敬嫔和沈眉庄,骤然开始管事,又逢年节,难免左支右绌,尤其敬嫔,万事小心,不肯多说一句话,因此沈眉庄更觉艰难。这日便在承乾宫中,与甄嬛诉苦道:“如今西北战事吃紧,皇上说了要节俭,偏又赶上了快过年,处处开支都是省不得的,倒叫我不知如何是好了。”

      甄嬛忙问道:“那皇后娘娘怎么说呢?”沈眉庄无奈道:“皇后娘娘只说以身作则,上行下效,你看景仁宫,从来连香料都不用的。但我想着,总要有个章程,好教上下都得些益才好。”

      甄嬛瞧着沈眉庄的神色,便知她已有腹稿,忙推她道:“你既有主意,何不同皇后娘娘说去?不论成与不成,总是你实心任事。走,我陪你去。”

      二人于是由宫女们服侍着披上披风,往景仁宫去。承乾宫与景仁宫挨着,不过半刻便到了,二人进院时,见御前的太监在廊下侍立,便知是皇上在内殿。江福海有眼色,早进去禀报道:“沈贵人与莞常在来了。”皇后忙道:“这大冷的天儿,快请她们进来吧。”

      沈眉庄与甄嬛进殿,依次向皇帝皇后请安落座,皇帝便问:“外头这样冷,你们怎么来了?”沈眉庄笑道:“是前儿同皇后娘娘说起,如今西北战事,宫中也要节俭。臣妾这两日回去思索,倒有些想头,一点小小的愚见,不怕皇后娘娘笑话,厚着面皮来求娘娘指点呢。”

      皇帝笑道:“你这样有心,很好,你还年轻,正该历练历练,既有主意,且说来听听。”

      沈眉庄便道:“臣妾想着,皇后娘娘都说了要以身作则,嫔妾们自然也不能太奢靡了。如今各人宫里的份例都是用不完的,比方说臣妾身为贵人,每日份例该有猪肉六斤,鲜菜六斤,白面二斤,陈粳米一升二合,豆腐一斤八两,及其余瓜果,想臣妾一个人,便是敞开了肚皮吃,也是吃不完的,更不用说嫔位与妃位的份例了。”

      话音未落,甄嬛便笑道:“姐姐若果真敞开了肚皮吃,吃成了一个大胖子可怎么好?”沈眉庄嗔她一句道:“就你贫嘴。”又向皇帝皇后道:“所以臣妾想着,这些例菜,上了一桌子,倒有大半是原样撤下去的,也太过靡费了。倒不如将例菜减半,折了银子发到各宫里,如此既省了开销,又人人有份。这是臣妾的一点小见识,还请皇上与娘娘不要见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