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柱石(五) ...

  •   在陆议即将还军西陵的前一日,孙权把他召去了吴王宫。
      君臣二人已经多年未曾这样单独相处过。并没有让宫人随侍,孙权将陆议带去了吴王宫里的一处偏殿。宫殿的位置十分隐蔽清幽,门口有两个侍卫看守,殿前的小院花草环陈,乔木繁盛,显然是经过了一番精心打理。
      孙权走在陆议的身前,缓缓推开了偏殿的大门。殿内灯火通明,檀香缭绕,正对门的台案上放着很多小石碑。那些石碑上,刻着一些陆议十分熟悉的名字。
      孙坚、孙策、孙翊、孙匡、周瑜、鲁肃、吕蒙、凌统、陈武、黄盖、甘宁……
      “主上……”陆议仔细地看过了每一块石碑,心中一阵感慨。
      孙权走过去,拨了拨灯盏中的灯捻,“这些为江东尽心的人,无论是孤的亲人,还是那些跟随过孤的人。孤都不会忘,也不想忘。孤一向不信祭祀之礼能给活着的人带来什么庇佑。可是,对于他们,孤很想有个方法能让他们知道孤从来没忘记他们。这些年来,孤也在一直在竭力实现当初和他们许下的宏愿。”
      “公瑾将去,孤曾经以为苍天不仁。可是他为孤留下了子敬,子敬后有子明,子明又举荐了伯言你和义封。如今想想,苍天也算待孤不薄了。”孙权望着这些碑,仿佛想起了很多往事,眼睛里竟泛起了光。
      “孤今天带你来这里,就是想告诉他们,你已经继承了他们的遗志,江东如今基业稳固无虞。孤也总算不负他们了……”
      陆议跪在这些前辈的碑前,“臣蒙主上拔擢于微时,知遇之恩,不敢或忘。臣日后也定当尽心竭力,追比先贤,不负主上厚望。”
      孙权意味深长地看着陆议,对他点了点头。

      石亭之战结束后半年,在群臣完成了最后一次劝进后,孙权终于走完了这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为了这一天,他从未及弱冠直到如今近临天命,走了足足三十年。如今,他终于可以在武昌的南郊祭坛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位子,安然接受所有江东人的朝拜。从此以后,他的帝国号吴,这个只属于他的年号称为黄龙。
      践阼那天,阳光明媚到甚至有些晃眼。武昌的天空万里无云,初夏的风没有一丝燥热,反倒是卷着长江清凉的水汽,让人十分舒适。武昌城里的文武百官和所有的孙氏宗亲全部衣着隆重,列在祭坛两侧。江东所有人等待了几十年的事情,终于一朝成真。
      孙权穿着威严贵重的冕服,戴着那象征着九五之尊的冕冠,一步一步走上了祭坛。冕服上的金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旒珠和玉带的璀璨得让人移不开眼。这是任何人都未曾见过的孙权。他的身姿威风凛凛,仿若那传说中的天神一般,神色却平静而自制,看不出半分喜悦或是兴奋,两个眸子深邃得仿佛望不见底的深渊,再也无人能知晓他此刻在想些什么。他站定在祭台中央,环视着祭台下俯首跪拜的人们,听着他们山呼陛下。这一刻,他想要的东西,似乎终于被他紧紧地握在了掌中。
      孙权御极,看似所有的事情都仿佛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然而,华丽之下,吴国内部真正的暗流此时才仿佛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开始一点一点在君臣间蔓延开来。
      新朝的的第一日,孙权便召集群臣议定皇后和太子的册立之事。孙权的心思再明确不过,太子之位属孙登,而皇后之位属步夫人。
      立储立后,虽然是皇帝的家事,但更是天下的国事。今日的太子便是将来的皇帝,而今日的皇后亦可能是将来以天下养的太后。无论是谁,都不是仅仅凭皇帝一人的好恶就可以决定。而同时,皇帝的好恶又是某种风向,决定着一些投机者手中筹码的归属。
      被修缮一新的武昌宫朝堂上,气氛凝重得让人有些无所适从。皇座上,孙权崭新的冕冠还在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可他的脸色却阴郁得让这珠光仿佛都黯淡了下去。大殿中,文武百官此刻都低着头,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与孙权目光相接的人。孙登此刻正站在孙权的左侧。尽管皇储的人选并无争议,可是他的脸色也丝毫不比孙权好到哪里去。
      “朕的步夫人与朕互相扶持近三十年,为朕养育子女,统领后宫。多年来未尝出现半点纰漏。又性格端庄娴静,蕙质兰心,足以为天下女子之表率。今朕欲立步氏为后,你们怎么一个个都哑了?”孙权终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的语气威严而沉重,声音久久回荡在大殿之上。
      群臣的头似乎都埋得更深了。有些站在后方向要探探风向的臣工怯怯地望了孙登一眼,又伸头看了看前方几位重臣的动静,便又低下了头。
      “好……好……立后的事情你们装哑,立储呢?还准备继续哑下去?”孙权埋着沉郁的脚步走下台阶,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孙登。
      已经僵持了一炷香的时间,张昭终于站了出来。他奏请的瞬间,群臣似乎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陛下,老臣有本呈奏。”张昭向前走了一步,正来到孙权的身侧。
      “老师久未参与政事,朕还是想听听其他臣工的意见。”孙权甚至没有看向张昭,就想要直接打断张昭的话。
      张昭倒也没有发怒,只是平静地又说了一遍:“陛下,老臣有本呈奏。”
      孙权无奈地背过身去,对大殿另一边的臣工问道:“你们呢?没有要说的吗?”
      然而,迎接孙权的依旧是沉默。他只得又走回皇座,压抑着心中的不快,对张昭说:“老师请说吧,朕听着呢。”
      “老臣谢陛下准老臣说话。臣以为自古帝王封后,或立元配正妻,或立国储之母。当然,因宠而立者亦有。然而,她们下场多半唏嘘。或身名俱陨,如汉孝成皇后;或祸国殃民,如幽王后褒姒。因宠立后于明君,断不可取。何况步夫人侍君凡三十年,除两位皇女,再无子嗣。未尽传嗣之责,岂可为天下女子表率?”
      孙权就知道张昭只要一开口,便是这些古之教条。他有些负气地将头转向一边,反驳道:“孝成皇后身名俱陨,是因为其戕害皇嗣,本就心术不正。而所谓褒姒误国,难道不是幽王自己荒淫贪婪、垂涎美色在先?将灭国之罪归咎于一女子,岂不可笑?就算褒姒媚惑君上,那也不过是灭国因由之一罢了。如今,步夫人品格高洁,不妒不嫉,三十年来尽心辅佐朕,抚育朕的子嗣,哪怕并非她亲生,依旧视如己出。老师将步夫人同孝成皇后和褒姒相提并论,是否说明在老师心中亦认定朕同成帝和幽王一般不堪?”
      孙权还是和过去一样,会毫不顾忌地同张昭顶嘴,就像是一对操心的老父和顽劣的儿子。张昭被孙权这般顶撞回来,便也与他较上了劲,反击道:“自陛下十八岁统领江东以来,后宫之事便一直无序。先有陛下为正徐夫人而逼废谢夫人,后又以善妒之过废徐夫人。而步夫人多年以来未得正名却常以正室自居,本就是僭越。古之贤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陛下今已御极,却久疏齐家。故臣请谏应择贤女而慎立,以昭天下。”
      张昭这一番话,几乎已经将孙权逼到了墙角。他年轻时候爱慕谢夫人,便去求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提亲。那时两人都只有十五六岁,是你侬我侬的少年夫妻。孙权对谢夫人极尽宠爱,有求必应。然而,随着孙权接手江东和年龄的增长,他对于婚姻的认识也跟着起了变化。他开始意识到那些小儿女之间情到浓时的山盟海誓终究都是海市蜃楼,无法成就他想要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尤其在遇到徐夫人之后,他觉得徐夫人才是那时候自己最需要的伴侣。徐夫人的父亲是一方军阀,手中握有不少兵马。对于当时刚稳定孙家内部混乱的孙权而言,以姻亲换来外家的支持,是扩张自己实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加之徐家和孙家本就是亲戚,这桩婚姻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为了向亲家彰显自己的诚意,他逼着谢夫人让出自己正妻的位子,否则就休妻。谢夫人也是十分倔强,强拧着拒绝了孙权的意思。可孙权还是以隆重的正妻之礼迎娶了徐夫人。自那天起,谢夫人就再也没踏出过自己的院子,直到有一日被侍女发现她已经在睡梦中断了气。孙权也并非不难过,只不过那些恻隐之情转瞬便被那些在他心里更为重要的事情冲淡了。
      大殿中的气氛越发令人喘不过气。大家都被夹在了孙权和张昭之间。谁都知道不该不顺着君王的意思,可是大家也都知道孙权有多么敬重张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8章 柱石(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