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8、098 ...

  •   第二天,冬至。一位上了年纪、走路带风、脸上有着可怕伤疤的僧人冒着严寒风雪来到中国城,敲开了林书豪家古色古香的大门。

      僧人与林书豪一见如故,亲切地握手问好。他细长的双眼精光四射,一下子就锁定恩俏,上下打量几番,然后点点头,自言自语道:“像,真像!”

      “像谁?”巴特急切地问,他感觉自己的心都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了。

      此刻恩俏却异常淡定,因为她已对自己的身世有了预感。

      僧人望了望林书豪,见林书豪点了点头,便开口道:“像陈诗余。”

      众人一愣,莫非陈诗余来美国后也生了个女儿,就是恩俏?那么恩俏就不是陈月夕了?

      见大家如此反应,僧人又补充道:“也像陈易新。陈家两兄妹不单性情像,连容貌都很像,五官轮廓几乎一模一样,就是一个较为刚阳,一个较为阴柔。”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三张颇有年代感的素描画像。

      第一张是一名男子。黑亮茂密的直发,斜飞的英挺剑眉,蕴藏着锐利锋芒的桃花眼,削薄轻抿的唇,瓜子脸棱角分明,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着傲视天地的强势。

      第二张是一名女子。她就是第一张男子画像的女性版本,同样的桃花眼,闪烁着狡黠的光,同样俊俏的瓜子脸,线条更柔美,如云乌发扎成两条大辫子,眉毛修得弯弯的多了女性的温婉,清丽脱俗的第一印象勉强掩饰住本质里的孤傲与叛逆。

      虽然僧人没多作介绍,但现场所有人都知道他俩就是兄妹,因为两人几乎共用一张脸。僧人说这就是陈家两兄妹。

      第三张也是一名女子。柳眉杏眼,端庄艳丽,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在场所有人都猜测,这名女子应该就是陈易新青梅竹马的妻子、陈月夕的母亲了。僧人肯定了这一点。

      众人的目光又落在恩俏身上。她的五官更像陈易新妻子的,但更精致,气质更像陈易新及陈诗余的,但没那么凌厉。僧人第一眼见到恩俏时说她像陈诗余也没有错,因为她精致的五官加上清丽的气质,确实更像陈诗余。

      恩俏呆呆地看着眼前三张素描画像,他们如此的漂亮,她被深深地震撼,久久不能自语。她多么希望画中人就是她的亲人,恨不得抢过来狠狠亲吻上百遍。

      虽然还不能百分百肯定自己与他们的关系,但她心底深处慢慢生起一种恐惧,似乎全身的神经纠着纠着,又像有人用勺子在心头生生挖走了一块。她眉头微皱,急切地望向僧人与林书豪:“后来呢?现在他们在哪?”

      于是,接下来的故事由僧人讲述。

      由于会拳脚功夫、会使西洋人的武器、武力值较高,僧人于1846年初正式成为纽约仁德堂的武夫,并训练出一队精悍的武夫,保护着仁德堂;同时作为陈诗余的私人保镖,他跟着陈诗余走了不少地方。

      陈诗余是个有胆量、有见识、有抱负的女子,与那个时代的女子迥然不同。她在仁德堂工作之余,迷上了纽约由意大利籍移民修建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在深入参观那些建筑时,她认识了一名意大利籍的落魄画家。

      自几百年前意大利商人及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访中国后,中意两国就建立起微妙的联系。虽然当时陈诗余尚不知道马可·波罗的事迹,但落魄画家却从小知道他的故事,以及那个传奇且富裕的东方古国。

      因此,落魄画家对来自东方古国的陈诗余充满了崇拜,陈诗余对来自意大利富有艺术细胞的落魄画家充满了敬仰,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先谈意大利的绘画与艺术,再谈意大利的设计与建筑,最后在替陈家三位主要人物画下素描画像后,两人一同坐船来到意大利,深入探索当地的建筑风格。

      离经叛道、追求动态、色彩大胆的巴洛克式建筑,轻盈修长、极具飞天即视感的哥特式建筑,窗、门、廊采取半圆形结构的罗马式建筑,以宏大高远的穹窿顶暗喻无尽宇宙苍穹的拜占庭式建筑……

      最后,陈诗余迷醉在了托斯卡纳,那里的城、镇、村让她目眩神迷。

      佛罗伦萨就像一个金色且温暖的梦,繁复华丽的圣母百花大教堂让她匍匐在地,顶礼膜拜;那些叫不出名字、被万顷波滔汹涌的葡萄园簇拥着的古村落里,高楼碉堡傲然耸立藐视苍生……

      同时,托斯卡纳是著名的葡萄酒乡,落魄画家经常在那里喝得醉醺醺。即使那样,两人也没发生什么。两人眼里只有纯粹的艺术与设计,男欢女爱这种事太俗。僧人是知道的,因为作为陈诗余的保镖,他全程跟过去目睹了一切。

      在托斯卡纳的艳阳下,在一个山巅上的古村落里,高高的碉堡像古老的诸神一样屹立在古镇之巅,俯瞰着周围波滔起伏的葡萄园。秋日灿烂的阳光照下来,过去战争年代留下的古城墙一半阴一半晴,两人站在城墙上,迎着拂过山峦的风。

      落魄画家张开双臂,微微抬头,看着采收季转色得七彩缤纷的葡萄园,说:“我希望有一天,我能用油彩将世间的美画下来。”

      笔墨纸张不便宜,油彩更贵,落魄画家穷困潦倒,只能勉强买到碳笔和画纸来画素描。然而单靠街边替人画肖像,不足以支撑他在追梦之路上走得更远。

      如果陈诗余说“我给你钱买油彩”之类的话,那他们就不可能成为知心好朋友。正是因为了解对方,深知对方无论贫穷富贵都很傲娇,他们才能成为一对灵魂知己。

      陈诗余转身,指着背后巍然屹立、斑驳沧桑的高楼碉堡,说:“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在我的家乡也建立起这样的碉堡。那样即使有外敌入侵,我们也不至于只有挨打的份。”

      诸神一样屹立在古镇之巅的高楼碉堡,在过去年代用于军事防御,同时也是托斯卡纳风格的。深入走访了米兰、威尼斯等地,在米兰风格、威尼斯风格和托斯卡纳风格的三大流派里,陈诗余一眼相中了后者,所以才在这里流连忘返。

      落魄画家听罢,想了想,建议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肯定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精粹留存下来。你要将那些精粹与我们这里的精粹相结合,创造一种中西合璧的新事物。而不是照搬我们的东西,那样没意义!”

      一句提点,茅塞顿开。

      在落魄画家的介绍下,陈诗余入读米兰大学,短期进修了意大利的建筑学与艺术学。落魄画家在米兰大学给予了陈诗余意大利最常见的贴面礼,两人别过,此后再也没见过。

      短暂进修完毕后,陈诗余回到美国,在仁德堂工作了一段日子。1847年夏天她回到故国岭南地区的海滨村镇里,立志建一栋融合了意式建筑风格又保留着东方古韵精粹的家宅。

      僧人在护送她安全抵达家乡与亲人团聚后,凭着记忆找到佛恩寺,几十年前他曾是寺里的一个小僧。但数十年烽火眨眼间,佛恩寺已荒草连天、破败不堪,曾经的恩师也不知所踪。

      倍感孤独的僧人,只好又坐上去往美利坚的船。纽约仁德堂就是他唯一的家了。

      “佛恩寺?”听到这个关键字眼,巴特惊醒,他说出了当年救他一命、给予他余生的僧人的名字,“恩师说,他来自佛恩寺,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寻找他的徒弟——”

      僧人平静的脸陡然变色,张大嘴巴说不出话,尔后放声大哭:“我就是师傅他老人家要寻找的不孝徒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