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中国人民大学创意写作考研真题 ...
-
2022
一、名词解释
1.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根据内容、形式、表现手法等特点划分的类别。传统上分为三大类:
- 叙事类:如小说、史诗,通过讲述故事来展现事件和人物。
- 抒情类:如诗歌、散文,主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戏剧类:如话剧、歌剧,通过对话和动作呈现情节。
现代文学中还出现了混合体裁,如报告文学、科幻文学等,体裁的界限也日益模糊。
---
2.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所创作的议论性散文,以《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为代表。这类散文:
- 内容:以传递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为主,探讨人生、社会、道德等问题。
- 特点:语言精炼,论辩性强,常通过寓言故事或对话方式表达观点。
诸子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奠定了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基础。
---
3. 重放的鲜花
这一短语通常用作隐喻,象征一种复苏或重新焕发生机的状态,在不同语境中含义略有差异:
- 在文学中,可以象征文学经典、传统价值的重现或重新评价。
- 也可能指某种情感、记忆或文化形式的再次复活,带有一种怀旧或再创造的意味。
例如,“重放的鲜花”可用来形容一部被遗忘的文学作品在现代重新被认可和热爱。
---
4.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是3世纪时由亚历山大哲学家普罗提诺创立的一种哲学流派,继承并发展了柏拉图的思想,同时吸收了亚里士多德、斯多亚学派和东方哲学的影响。
- 核心思想:主张一切存在源于“太一”(The One),强调通过冥想和道德修养实现灵魂回归太一。
- 影响: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神学、中世纪哲学和文艺复兴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连接古典哲学与中世纪思想的重要桥梁。 这一哲学流派同时在文学和艺术中启发了对精神性、宇宙统一性的思考。
二、简答题
1. 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史相互关系
文学批评:侧重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评价,通过分析、解释、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形成对文学现象的独特见解。
文学理论:探讨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和规律,提供批评和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指导,是文学研究的基础。
文学史:研究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考察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演变规律,是批评与理论的历史化呈现。
三者关系:文学批评借助文学理论分析作品,文学史则通过梳理文学现象的历史脉络,验证理论和批评的适用性,三者共同构成文学研究的完整体系。
2.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评析
李泽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分析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主线,提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任务彼此交织,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核心观点:
1.启蒙代表追求个性解放与文化进步,是思想启迪的重要内容。
2.救亡是应对民族危机的现实需求,两者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妥协。
评析:
1.该理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复杂性,厘清了启蒙理性与民族独立的矛盾统一关系。
2.但也有观点认为,其“二元对立”的框架忽视了启蒙与救亡的动态统一及多层次互动。
3. 前期创造社的文学成就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团体,其前期成就主要体现在:
文学主张:提倡革命文学与浪漫主义结合,强调文学应表达个人情感与生命意识,具有探索性与反叛精神。
创作成就:
1.散文与诗歌:郭沫若的《女神》以激情与想象著称,展现了浪漫主义的巅峰。
2.小说:成仿吾、郁达夫等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现实批判见长,奠定了现代小说的叙事基础。
前期创造社在思想与艺术上都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革新。
4. 崇高与优美两种审美范畴的特点
崇高:
1.表现对象:浩瀚宇宙、神圣力量或伟大精神,常与壮丽、威严、恐怖相联系。
2.审美体验:引发敬畏、震撼的情感,如面对自然的壮美或英雄的伟大。
3.代表人物:康德认为崇高是人类理性与自然对抗中的超越性体验。
优美:
1.表现对象:柔和、和谐的形象,常与宁静、细腻、温柔相联系。
2.审美体验:带来愉悦与满足,如欣赏风景的静谧或艺术的优雅。
3.代表人物:布克哈特等人认为优美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化形式。
两者构成了审美体验中的对立统一,展现了人类感性与理性的多重维度。
三、论述题
1. 评析“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这句话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创作“神思”的观念。
核心思想:
1、“神远”:文学创作源于深远的思想活动,超越时空的限制。
2、“寂然凝虑”:创作需要深思静虑,集中精神。
3、“思接千载”与“视通万里”:通过想象力跨越时空,达到广阔的审美境界。
评析:
1、强调想象与思维的核心地位,为创作注入无限可能性,与浪漫主义的“灵感论”有相通之处。
2、突出了文人创作中的精神性与审美追求,与现实主义的具体描写形成互补。
3、但这种“神思”观可能被误解为脱离实际,忽视了文学创作中的生活基础与社会责任。
2.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分类、艺术特色及成就
分类:莎士比亚的戏剧主要分为三类:
1、悲剧:如《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表现人性的矛盾与命运的悲剧性。
2、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充满幽默与智慧,强调人性的乐观与和谐。
3、历史剧:如《亨利四世》《理查三世》,通过历史事件表现政治斗争和权力的复杂性。
艺术特色:
1、语言艺术:莎士比亚善用韵文和散文结合,语言优美且富有张力。
2、人物塑造:塑造了无数多面而复杂的经典人物,如哈姆雷特的犹豫与矛盾。
3、情节构建:戏剧情节紧凑且富有戏剧性,经常包含误会、巧合与反转。
4、思想深度:作品探讨了爱情、权力、人性、命运等永恒主题,具有跨越时代的哲学意义。
成就:莎士比亚被誉为“人类文学的太阳”,不仅奠定了英国戏剧的高峰,还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是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经典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