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中国人民大学创意写作考研真题 ...
一、选择题
1. 不平则鸣
当人们心中有不满、遭受不公或感到压抑时,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类似“有冤必诉”的意思。这句格言体现了人类情感与表达之间的自然联系,常用来描述文学、艺术创作或社会批评的动因。
2. 《两地书》
是鲁迅与许广平在1925年至1929年间的书信集,记录了两人在远距离书信往来的过程中从师生到恋人关系的发展。书信内容既有两人对社会、文学的思考,也展现了他们在动荡年代里的情感交流,充满真挚和人性的光芒。
3. 通感
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指通过感觉之间的类比,把一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体验转移到另一种感官中,从而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例如“红色的声音”将颜色与听觉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联觉体验。
4. 《都柏林人》
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由15篇短篇小说组成,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背景,讲述了生活在这里的普通人面对平凡、困顿和梦想破灭的故事。这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现代社会的孤独与无力,被认为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二、简答题
1. 简述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题和艺术风格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题广泛,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讽谕诗:以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为主题,如《卖炭翁》《秦中吟》。这些诗反映了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主张。
- 闲适诗:表现个人隐逸情怀与闲适生活,如《醉吟先生传》《池上篇》。
- 感伤诗: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对身世与人生的感慨,如《琵琶行》《长恨歌》。
艺术风格上,白居易以通俗易懂见长,讲求“老妪能解”,同时兼具生动的叙事性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他的诗语言质朴,形象鲜明,影响深远。
---
2. 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以中国封建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群体为描写对象,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展现了社会腐败与人性的虚伪。其讽刺艺术体现在:
- 典型人物塑造:如范进中举的疯狂、严监生吝啬的细节,都讽刺了封建读书人追名逐利的病态心理。
- 对比手法: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例如王冕的清高脱俗与其他书生的卑微丑态形成鲜明对比。
- 语言幽默:运用夸张、冷嘲热讽的语言风格,既犀利又令人发笑。
这部作品以讽刺笔法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荒谬,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经典。
3. 简要分析一部以战争为主题的西方文学作品
《西线无战事》(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这是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反战小说。作品通过主人公保罗及其战友的视角,描述了年轻士兵从满怀热情参战到身心俱疲、失去希望的过程。
- 主题分析:小说以战争的惨烈和荒谬为核心,揭示了战争对人性和生命的毁灭性打击,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爱国主义宣传和虚伪的英雄主义。
- 叙事特色 :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具有强烈的代入感,直击读者内心。
- 意义:小说唤起了人们对战争的反思,是反战文学的重要里程碑。
---
4. 简述结构主义文论的基本理论
结构主义文论起源于20世纪语言学,尤其是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强调文本内在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主要观点包括:
- 语言的结构性: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由“能指”(形式)和“所指”(意义)组成,文学文本也可以被视为类似的符号系统。
-意义的关系性: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文本内部的符号关系和外部文化语境来产生。
- 关注文本:结构主义强调对文本自身的分析,而非作家背景或读者反应。
- 叙事模式:托多罗夫等学者将叙事分解为模式,如“情节单元”,以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律。
结构主义文论极大推动了文学研究的科学化,但因忽视了历史和作者的个人意图,也遭受后现代主义的批评。
三、论述题
1. 以作品为例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北京书写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书写对象。以下以鲁迅的《故乡》和老舍的《四世同堂》为例,分析北京书写的多样性:
- 社会批判与时代变迁:
老舍的《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的北平(北京旧称)为背景,通过祁家大院中四代人的命运,展现了北平普通百姓在民族灾难中的挣扎与坚守。作品以老北京胡同为核心空间,表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与瓦解,揭示了家国危机中的人性光辉与民族悲剧。
-市民生活与地方风情:
老舍的作品多聚焦北京的市民阶层,如《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的经历描绘了北平底层劳工的生活百态。作者用地道的京腔京韵展现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与社会风貌,折射出人与环境的复杂关系。
- 个人记忆与历史见证:
鲁迅的《故乡》虽然以江南为背景,但其诸多杂文提到北京时,总伴随着批判与痛惜。他的文学创作中,北京既是五四运动的起点,也是革命精神的摇篮,承载着知识分子对旧社会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
总结来看,北京书写在现当代文学中既是现实主义的再现,又是历史的见证与民族精神的象征。作家们通过对北京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探讨。
---
2. 论述中西方文论“作者”观念的变迁
中西方文论的“作者”观念随着时代与理论的发展不断变化,大致经历了从作者中心到去作者化再到作者重返的过程。
中国文论
- 古代:
中国古代文论注重“文以载道”,如儒家提出“言志”“缘情”,强调作者思想与作品内容的统一。例如,韩愈提出“文道合一”,将作者的身份与道德品格视为文学价值的重要依据。
-现代:
随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作者的独立性被强调。鲁迅、胡适等人提倡个性解放,认为文学应反映作者的真实思想与社会责任感。
-当代:
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作者逐渐淡化,更多关注文本本身与读者的解读。当前,中国文论逐渐与国际接轨,作者的身份虽仍被研究,但其“权威性”被削弱。
西方文论
- 传统时期:
西方古典文论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关注“模仿论”,强调作者的创造性。文艺复兴与浪漫主义时期,作者被神化为“天才”,是创作灵感与情感的源泉。
- 现代时期:
现代主义时期,“作者中心”受到挑战。例如,结构主义文论家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提出,文本的意义不由作者决定,而在于读者的解读与符号间的关系。福柯则进一步探讨“作者功能”,将作者视为文化与权力的建构。
- 后现代时期:
后现代主义解构了“作者”权威,但随着文化研究兴起,作者身份与社会背景的研究重新成为关注点。例如,女性主义与后殖民批评强调作者的性别、种族对文本解读的影响,形成“作者重返”的趋势。
总结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作者观念的变迁反映了文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从传统的“作者中心”,到现代“去作者化”,再到后现代的多元视角,文学创作的“作者”早已从单一权威变为文化网络中的多重符号,意义的生成也更加复杂而开放。
免责声明: 答案也不是我写的,是网上信息整理而来,我不负责,说实话,我的创写也不是在国内读的,我自己也判断不出来正确与否,请酌情观看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写作考研真题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