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8、
      全军回到庄子,陈群正在门口等着,见他们回来,露出终于把心放回肚子里的表情:“你们可算回来了。”
      荀彧下了马,将马缰递给侍从,走上来与他执手,道:“不是先派人回来报过了?你又何必在这里等。”
      陈群笑道:“毕竟是第一次出战,我心中惦念。闻道大获全胜,恭喜恭喜。”
      “同喜。”荀彧与他并肩向屋内走去,陈群吩咐留守的众人:“通知仓官粮官,将收缴的武器粮食入库,热水和热饭也赶快送上去,饭后就让各营归队休息。还有功劳簿子,整理好,回头我们要按名赏赐。”
      左右一叠声地答应。
      荀彧道:“长文想得周全。”
      “罢了,你亲自上阵,营里这点事我还是做得的。”陈群自是兴高采烈,语调都上扬。“旗开得胜,之前的一番辛苦总算没白费。”
      一回头却见荀彧默默思索,便问:“怎么?遇上什么不顺的事?”
      荀彧不想瞒他:“不是大事,在山上遇见朝廷的将领,叫做曹操的。”
      “哦?那个棒责蹇硕叔叔的曹操?”陈群显然有了兴趣。“他怎么说?”
      “也没什么,寒暄几句罢了。”
      “此等人物正可结交。我们虽是私家武装,若能得到朝中支持更好。何况曹操既敢得罪阉党,也是倾向于士党一派。”
      荀彧道:“我看他外表忠忱,内含巧诈,不值得深交,长文怕是要失望了。”
      这不是荀彧的真心话,但他不愿和曹操有所牵扯,只得用此托辞。
      陈群不疑有他:“文若善于识人,你既这样说,必然没错。”
      “还有一件事。捉住了一个叫何仪的人。长文你看如何处置?”
      “这种啸聚山林之辈无情无义,留不得,干脆不要审,直接杀了。”
      “——报!那个叫何仪的俘虏,说有重要的事情禀报!”
      陈群蹙起眉峰:“什么重要事情?该不会是他为求活命编造的借口吧。”
      “说是与当朝大将军有关……”
      “大将军何进?”荀彧与陈群对视一眼,难掩眸中诧异,“如此……带他上来。”

      何仪被潘兴和四个士兵押上来,进了屋,见荀彧和陈群都坐在上面,不等人按,先就跪下了:“小人拜见将军!”
      陈群打量了他一下,见他被绳子紧紧捆着,满身血迹,蔫头蔫脑地模样,心中先没了好感,便道:“你不用拜,我们也不是什么将军。你说有重要事情禀报,说来吧。”
      何仪向前膝行几步,离两人更近了些:“是这么回事……”
      话音没落,他身形一长,暴起发难!
      周身绳索不知怎地脱落,一把精光湛湛的匕首从他袖中滑出。一缕晨曦落于其上,耀耀反弹开去,碎光迸了满屋,花了人双眼,再看不清他的动作。
      地上的人影消失,下一刻,陈群脖颈上便抵住了匕首。
      荀彧发觉不妙,猛地站起来,只喊了一个“来”,“人”字尚未出口,陈群已被他制住。
      屋内顿时大哗,潘兴等人明明用绳子捆住何仪,万没想到眨眼功夫他已挣脱掌控,又惊又怒,怒喝道:“大胆!放开陈先生!”

      谁知道何仪真正听话,听潘兴叫他“放开”,手一松,匕首就从陈群脖子挪开了。后退两步又跪回原地,潘兴当下一个虎跃,将他按趴在地上,几个士兵也都心有余悸地压住他四肢。
      “陈先生,没事吧?!”
      何仪脸抢在地上,却挣扎着道:“两位先生勿怪,小人只是要证明一下,下面要说的话,都是真的!”
      陈群僵硬着脸,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虽毫毛未伤,匕首的凉意却沁了皮肤,阵阵起栗。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道:“你……”
      荀彧瞧出事有蹊跷,忙拦过话头:“何仪,你到底要说什么,快说!不得再玩弄花样!”
      何仪被压得呼吸都不畅了,断断续续地道:“是,其实小人是何进将军的远房族弟,也是暗刺中的一员……”
      “暗刺是什么?”
      “就是刺客,陈先生。”何仪回答。陈群听到“刺客”两字,不由得又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荀彧皱眉:“何将军贵为国戚(何进之妹是灵帝皇后),手下兵马云集,何必豢养刺客?你说清楚,暗刺到底是谁手下?”
      何仪道:“先生明察秋毫,小人其实是张让手下。”
      荀彧示意潘兴放松他些,潘兴便揪着何仪的头发让他抬起半身,却仍是戒备地死死盯着他。
      在荀彧和陈群的注视下,何仪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和过往。

      有汉以来,外戚干政乃是积弊。早有吕后,中有王莽,东汉又有窦宪梁翼。皇帝不愿外戚专权,便亲信宦官以牵制外戚,便是后来宦官横行的缘由。到了灵帝时候,张让等十名宦官号称“十常侍”,与大将军何进久有矛盾,形成水火不容之势。张让等人苦无兵权,便私下收买了一群勇士,称为“暗刺”,训练他们暗杀之类的技能,作为保护自己的力量。
      虽是暗中进行的,但何进也隐约听到了一些风声,便派出自己的亲族子弟,也就是何仪,改名换姓,想办法混进了这支队伍。
      无奈很快,何仪的身份就暴露了。张让要杀他,被他逃脱。不敢再留在京城,正赶上黄巾起义,他便投奔了起义军,做了个小头目。再后来黄巾军被剿,他就拉了一千来人,找个山头,做起了山大王。
      陈群听得不得要领:“你既是何将军之弟,事情败露后还回他那就是了,为何又要投奔黄巾?”
      何仪喃喃道:“我没办成事,大将军只怕会砍了我的脑袋出气。原想诈降黄巾,立下些功劳。但一直没得着机会。我……也是没处可去,才做了山贼的……”
      荀彧道:“你方才割断绳索的手法,普通士兵根本困不住你,为何甘愿被擒?”
      何仪摇头:“您说错了,我那些小手段,战场上根本使不上。乱箭一发,几十人一拥,哪还躲得过。等进了这营里,上千双眼睛盯着,也逃不了。”
      何仪又道:“再说,能逃哪去?我……不想逃了。听说先生是颍川名士,想必也要对付张让他们。如能用小人,我愿效犬马之劳。”
      陈群没好气:“既要我们用你,为何又演刚才那一出?哪有人对自己主公那么无礼的?”
      何仪道:“小的怕先生不信,就露一手让先生看看。”
      “展示功夫,你怎不把匕首抵你自己的脖子?”
      “是,小人下次记住了。”
      “你……”
      见陈群被气得脸色发青,荀彧解围:“长文,罢了。我看他功夫不差,我们正在用人之际,就留下来吧。”
      陈群撇过头去哼了一声:“功夫倒是不差,可他自己说的,战场上用不到这种小手段,留下来能做什么?”
      荀彧打量着何仪,忽然想起前世在曹营,荀攸手里掌握的一支黑暗力量。由戏志才始创,郭嘉接手,郭嘉死后又交由荀攸。其中不少人就是刺客,也有探子、暗卫,甚至还做盗墓一类的营生。
      荀彧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但从不过问。身为曹营谋士,他很清楚分工之下的本分。
      现在他自己主事,这何仪送上门来,他当然不能错过。虽然他打心里不喜欢这种手段,但……“阳谋和阴谋,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这是荀攸说过的话,偶然一局对弈,以半子之差险胜于他之后说的话。那天也许是刚刚派人去执行了一个不能启口的任务,荀攸心情不佳,所以才会漏了这么一句话出来。以荀攸一贯作风,本是轻易不吐露心事的。
      “——阳谋阴谋,原就缺一不可啊。长文。”荀彧轻声回应陈群。
      陈群转过头来,脸上明写着惊奇:“文若?”
      “兵者凶器也。既然握住了凶器,又怎能妄图不沾血腥。既是染血,光明正大与阴险巧狠,又有多少分别。”荀彧清清淡淡地笑了,如春风过湖面,涟漪微荡,内藏波澜,深不可见。
      而跪在地上的何仪仰面看着他们,似懂非懂。
      “那就留下他?”
      “前番去山寨查探时,我军斥候传回的消息不准。以何仪所学,应当能够训练斥候队伍。再者……”荀彧眸中闪过一抹深邃,“我们也需要一支隐藏的力量。”

      荀彧这边的战后工作还没做完,对何仪的安排也没来得及跟进,诸事未妥,他最不想招惹的曹操,却主动找上门来了。
      听得手下来报:“骑都尉曹将军来访。”荀彧很是不解,曹操怎么会来?难道上次见面冷嘲热讽还不够?
      相见争如不见。于是告诉那人:“请他回去,就说我不在。”
      “是。”那人领命去传话了。
      实际上荀彧的坐骑就拴在门外,他所在的院落人来人往,送信递茶,曹操只要稍一观察,就会知道他在,只是故意不见。闭门羹的滋味,想来不会好受。
      以曹操的脾气,吃了一次闭门羹,以后不仅不会再登门,记恨上荀彧都是可能的。呵,他太了解这个主公了。
      荀彧想着,悠然饮了口茶。
      这时那人走了回来:“报主公,曹将军说,他可以在这里等。”
      荀彧茶喝不下去了。
      总不能让曹操站在大门口等着,引来众人指点不说,惊动了陈群,陈群必定要依礼接待。曹操的个人魅力可打满分,见了陈群,还不知怎样三言两语就把他忽悠过去,[删除]卖了数钱都不知道[删除]。
      荀彧无奈,只得放下茶杯,叫停了手下众人的工作,引着一群人浩浩荡荡走到门口。眼见曹操轻骑简从,身边只跟了一个小童,满脸游山玩水外加投访亲友的兴致勃勃……迎上前去举手一礼:“见过曹将军。”
      曹操回礼,却是一笑:“颍川荀文若,也会打诳语啊。
      荀彧也不辩解,只是举手相让:“请进。”

      本就见面尴尬,闹了这么一出,尴尬之情有增无减。荀彧自然摆不出什么好脸色给曹操,只是冷淡以对。曹操倒似浑然不觉,一边不客气地向内走,一边与荀彧攀话。还转目打量荀军的军容军纪。荀军刚收拢了山寨里的人马,庆功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去,庄园里人来人往,训练声和呼喝传话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

      左顾右盼了一番下来,走到里院的大树下时,曹操终于说道:“荀先生治军有方。”
      荀彧答:“过誉了。”
      “是肺腑之言。”听出他敷衍,曹操还是很认真:“但我认为,先生之才不限于此。”
      荀彧停住脚步,曹操也停了下来。一片深秋枯黄的叶子飘下来,从两人之间飘过,坠于黄土,零落无声。
      荀彧转目,依然道:“曹将军,过誉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第 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