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7、
      荀彧连忙登上一块大石,向山下看去。果然见连绵蜿蜒的火把,沿着盘山路星星点点。远近皆是。看这人数,少说也有三五千人。
      深更半夜被这么一支队伍围在山上,任谁也会心生忐忑。徐晃已经叫过传令兵,就等荀彧一声令下,全军备战。
      “可曾看清旗号?”
      “不曾。小的见到火把,就立刻赶来报告了。”
      潘兴在后面道:“会是山贼余党么?”
      荀彧摇头:“山上我们都清剿干净了。看他们列队整齐,该是朝廷的兵马。”
      这时又一名探子跑上来道:“主公,看清旗号了!是个‘曹’字!”
      荀彧猛地回头,狠狠盯住那人:“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啊?是……旗号上,是,是个曹字。”
      “曹?这是谁?”徐晃皱着眉头思索,转头看荀彧脸色煞白,纳闷道:“先生认识这个人?”

      当年曹操做顿丘令时,曾受朝廷调遣,领兵来颍川剿灭黄巾军,这段历史荀彧是知道的。但也许是时日太久,也许是故意忘却,他并没想过会在颍川与曹操碰面。毕竟按照前世的轨迹,他们相见还在七年之后。
      命运就是这样多变,因为他自己募集了一支军队,提前上了战场,与曹操碰面的时间居然也就提前了。
      “主公,他们打旗号了!”
      荀彧等人一起往山下看去,隐约见一个兵士挥着旗子,高声叫道:“我等是骑都尉曹操部下,你们是什么人?”
      “曹操啊,”徐晃一拍脑袋,“我知道了,我听过他的名字,在洛阳做过官,打过蹇硕的叔叔。”蹇硕是皇帝宠幸的宦官,曹操棒责他叔叔的事情闹得很大,很多人都知道。
      转头对荀彧道:“这人也算是个好官,既然遇上了,我们该当拜见。”
      身边的传令兵巴巴地看着荀彧,就等他发话,好去联络。
      荀彧站在原地,一时心中如打翻了调料瓶,五味杂陈。
      前生曹操与他做了二十年君臣,打过上百次战役,写过上千份书信,一起撑过官渡最艰难的时刻,也同享平定北方的胜利果实。如果不是最后的决裂,他们的君臣际会堪称完美,羡煞旁人。但是……没有如果,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走向极端,最终不可挽回。
      当初选择自尽,是出于失望和悔恨的情绪冲动。重生之后,情绪冷却,荀彧也想冷静下来,不带感情地看待曹操,但,二十年知己,一朝仇雠,是刻骨铭心的情谊,也是刺骨锥心的伤痛。到底是情谊多一些还是伤痛多一些,他很难分辨清楚。
      怀揣着这样矛盾的情绪,他实在不知见到曹操以后是应该握手言欢,还是冷言讥讽,或者视而不见。
      他引以为豪的克己功夫不过如此……重生可以把一切清零重来,可是感情的包袱,要怎么放下?
      “主公,我们要怎么做?”见荀彧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传令兵终于按捺不住,小心翼翼地提问。
      荀彧双手无意识地握在一处,攥得手心中都是汗。简直想说出“不理会他们,我们绕道下山”这样逃避的言辞,却听见潘兴叫道:“哎哎!他们上山来了!那个人是不是曹操?”

      荀彧顺着他的指点看过去,身边的人也都瞪大了好奇的双眼,用力透过黑暗的树丛,看向那几个模糊的人影。走在最前头的人身量不高,后面跟着几个大个子愈发凸显了这一点,但是很奇怪,所有人第一眼望过去的时候,目光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根本不会看他身后众人。
      “看起来很威风啊,哎,不对,他长那么矮,不威风……可是,还是很威风……”潘兴叨叨地念着,换来身边同僚的一个白眼:“你说的是什么?”
      荀彧隔着层层树林,借着隐约的火光,盯着曹操。脸还是那张脸,只是很年轻,比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还要年轻,眉宇间有掩饰不住的锐气,少了一点城府,多了一点锋芒。除此之外,一如前世。
      曹操一行走得很快,只来得及转几个念头,他们就已经上山来了,寨子前面的岗哨高声呼喝,让来人停步。接着听曹操的声音,不慌不忙道:“骑都尉曹操,前来拜会,烦请通禀。”
      寨门没多远,他的话里面人听得清清楚楚。到了这时,荀彧避不得,只能道:“请曹将军进来。”

      按理说,曹操是官,荀彧是民,没有曹操来拜访他的道理。至不济,曹操到了门口,他应该领着所有手下亲自出去迎接,才符合礼节。但是荀彧没动,依然站在那块凸起的岩石上,冷眼看着曹操进寨门。
      他曾经追随的主公稳步而来,脸上是自信又得体的神情。无论是为试探,为结交,或者只是单纯的拜会,这幅表情都完美得无可挑剔。
      二十年征战历历清晰,但终究褪去彩色,化为黑白回忆。恩或者怨,情或者仇,无论能否承担,确实已经过去。
      既做不成纯粹的朋友,又做不成彻底的仇敌,那么就做利益的交换者,只谈得失利弊,莫论过去将来,这样……如何?
      火把在周围打成个圆弧,照着两人光影交叠,眸里色泽几度变幻,终复清明。
      也许是荀彧的不动不语出于曹操预料,也许是曹操感觉到气氛怪异,普通寒暄致辞竟不能适用,互望一刻,曹操耸动眉峰,突兀地道:“我们以前见过面?”
      他对这张俊秀的面孔完全陌生,但看对方的神情,却不似与自己初见,所以有此一问。
      对面的年轻公子轻声答道:“不,只是在下颇晓相面之术,有几句话,将军可愿一听?”
      “哦?莫不会又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吧。”
      荀彧径自说下去道:“将军前世,威已极,势已极,行齐桓晋文之事,有伊尹霍光之权,却行差踏错,留千古骂名。”
      话说到这里,周围人都怔了。
      “所以将军此生,威不能极,势不能极,将来墓碑上或可留名‘汉故征西将军之墓’,为后人瞻仰。虽无熏天权柄,却可留芳青史,未尝不是好事。”
      荀彧吐出一口气。这是他的愿望,既然曹操握有重权就会成为逆臣贼子,那就由他来削弱曹操的权柄,让他安心做个汉室忠良。
      他想要天下平定一统,所以他将来也许会与曹操合作,但他不能容许曹操成为权力滋生的毒瘤,所以他一定会防范和制约。不再纠结于过往恩仇,他只做对他的目标有益之事,这样,或许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话说出来顿觉胸中轻快,多日郁积的情绪得到宣泄,明确了应站的立场,终于可以将与曹操之间的恩恩怨怨抛到一边,天地开阔,心情也终于变好了。转目见周围人都傻呆呆地看着他,忽然有点好笑,抬手拱了拱:“言尽于此,告辞了。”
      转身吩咐潘兴:“传令,全军收拾辎重,下山回营。”
      他不再理会这一行人,领着手下径直与他们擦肩而过。走过曹操身边的时候,忽听曹操沉声道:“千古骂名?留芳青史?大丈夫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名。”
      荀彧身形一颤,随即快步走了。
      他走得很急,所以也就没听到曹操在身后的沉思自语:“这就是公达来信所荐之人?果然不同寻常……”

      徐晃跟着过去的时候,忽然被一个大汉拦住:“这位兄弟,好武艺啊!”
      徐晃一看,见这人身形魁梧,脸上却笑眯眯的,两眼闪亮,说那句话的语气也极诚恳,顿生好感:“你是?”
      “我叫夏侯渊,在曹军做先锋官。你们打仗的时候我正在山上,都看见啦!”夏侯渊高兴地拍着他肩膀,“你那斧子使的,真是出神入化!太好了!……哦,还没请问大名?”
      “我叫徐晃。”徐晃瞥眼见大队都走尽了,急忙拱了拱手:“我先走了,夏侯兄幸会,改日再叙!”
      忙忙小跑着追上去,下了十来级台阶,还听见身后夏侯渊叫着:“改日再见!我请你喝酒!”

      小注一下:“汉故征西将军之墓”出自曹操《述志令》,是他描述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荀彧读过那篇文字。
      至于说“千古骂名”,不是荀彧穿越,只是他的揣测。在他看来,逆臣贼子自然是留千古骂名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 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