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15、
荀军与董军的战争,正陷入胶着状态。
雨夜偷袭董卓之后,荀彧率领手下回庄休息。第二天夜里,董卓果然领军大举进攻。而荀彧预先在庄子周围设下埋伏,待董卓到来,伏兵齐出,又将他杀得措手不及。
这两战后,荀彧便弃了庄子,引军入山林,与董卓周旋。
之所以抛弃庄子,非是因为无险可守,而是因为无援可恃。董卓大军数倍于他,如果将庄子包围,而曹操等人又不出兵相救的话,他们就必定要困死在庄里。
利用地利,与董卓打游击,是更加可行的选择。
荀彧轻轻吐出一口气,掩口低低咳了两声。
自从那天被雨淋,又在狂风暴雨里奔波了一夜,染上了风寒。好在这身体年轻力强,没有发烧,只是不时咳嗽。
天气已经很冷了。这山中温度更低,纵使有御冬的衣物,依然觉得遍体生寒。有人抱着膀子在地上蹦,旁边人看见,纷纷学样,顿时响起一大片脚跺地的“咚咚”声音。
在他身边,陈群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呆望着远方,一言不发。
荀彧问道:“长文,想什么呢?”
陈群迟疑一会,才说道:“文若,为何我们定要与董卓对敌?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实力,不去杀贼,却与朝廷起冲突,这……”
董卓才是真正的国贼啊。
荀彧这样想着,道:“董卓假扮山贼屠杀百姓,这等人与黄巾军有何区别。何况他既被我们发现了秘密,又怎会与我等善罢甘休。”
“虽说如此,毕竟是一方太守。”
荀彧道:“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我并不把他当朝廷太守看待。”
这句话出口,心中却是一动。若说名为汉臣,实为汉贼,这天下诸侯,只怕没几个能逃得过。
一时心头微惘。
陈群摇头:“文若,你莫怪我说,我总觉得你对董卓的态度,太强硬了些,也……失于莽撞。”
荀彧一时不语。陈群没有见过后来洛阳的惨况,也不知道董卓对于大汉造成了多大的灾难。然而话说回来,董卓在这一世恶名未昭,他一心一意要打败董卓,就一定是正确的么?
任何选择都有双面。荀彧摇头,否定陈群也否定自己的动摇:“长文,你若是见过董卓食人肉饮人血,一定会改变看法的。”
陈群变了颜色:“他竟然?……真是禽兽不如。”
忽而一名探子跑来,报道:“主公,徐晃将军来报,已在峡谷伏击李傕军!敌军伤亡近千,我军伤亡一百余,敌人已经击退!”
“好!再探。”
加上之前潘兴和王越传来的捷报,他派出去截杀董卓的三路军马都已取胜。这也是连日以来,双方的第四次全面交手。
两边都有折损,董卓因为不熟悉地形,多次落入埋伏,损失得相当严重,但荀军人数少,众人连日作战,疲惫不堪,状况比董卓也好不了多少。
荀彧紧蹙眉峰,思考接下来该怎样做。山风吹着他孤单身影,周围树木落尽秋叶,枯枝瘦骨,随风瑟瑟而动。
跟在荀彧身后的是何仪,在正式战场上,他率领的刺侯能发挥作用不大,只是往来传递消息,补充斥候的空缺,并且兼职跟在荀彧身边充当亲卫队。荀彧现在已将能动用的兵力全都放了出去,身边跟着的也只有百多人而已。
此时,何仪忽然发出一声轻噫,打断了荀彧的思绪。
“主公,好像……有人来了!”
何仪一个手势,身后立刻出来几名刺侯,攀上大树,向四下探望。
一人低声叫道:“西北方向有军队!向着这边来了!”
“是什么人!”
“看清旗号了,是董卓的兵马!”
陈群霍然站起,何仪的声音都有点打颤了:“人数?”
“数不清……黑压压一大片!主公!”
西南侧一人叫道:“这边也有!少说有二百人!”
何仪紧张地看向荀彧:“主公!”
荀彧脸凝寒霜。他已经把所有兵力都派了出去,并非有意弄险,而是兵力实在不敷支用。本以为只要将董卓分散击退,便不会有危险,没想到还是被突破了,现在身边的这点人,根本是束手就擒的份儿。
身后响起了窃窃议论,那一百多人得知消息,全都站了起来,面露惊慌之色。
“都矮身隐蔽!”荀彧厉声下了令。深吸一口气,愈是身入险境,他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仔细看清楚,是谁领兵?”
树上那人稳了稳心神,手搭凉棚看了好一番,道:“好像是董卓的中军大营……”
荀彧约略推断出了缘由,想必是董卓也被自己各路骚扰,搅得七零八碎,中军大营竟然落了单,不知怎的撞到了这片山头。
“文若,我们马上撤退吧!”陈群急道。“我们人少,地理又熟悉,钻入山里,董卓未必找寻得到。”
“不行。”荀彧回头看了看后面的山洞。山洞里是他们大军的粮草,如果丢掉,相当于丢了大军命脉,穷山之中,根本无法存活。
拳头握紧了又松开,荀彧再度下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荀彧向来十分明白山穷水尽之后,便会柳暗花明的道理。前世官渡之战,袁绍大军气势汹汹,曹操久战不利,萌生退意的时候,是他千里迢迢送书信,劝说曹操坚守下去,从而等来了奇袭乌巢的战机。
在具体战术上,或许他不如荀攸和郭嘉敏锐善于应变,但在观察战局时,他总是能看透大局走向,看到更远的将来。
这一战,绝不能退!
“何仪领六十人,分成三组,西北面三十人,西南面二十人,其余十人两面兼顾。准备好弓箭,听我命令。剩下的人,去找更多石头来。”
“文若……”
“长文,听我的。”荀彧以不容置疑的口气打断了陈群的话,“还没到绝境,还没有。”
董卓的大军靠近了。
最先到来的是探路的斥候。荀彧示意所有人压低身子,躲藏在之前堆砌好的乱石堆下。
秋冬时节树木都是光秃秃的,对他们隐藏身形不利,但敌人的斥候似乎也没想到这里有埋伏,草草扫视了一番便退了回去。
董卓大营缓缓移动。
六十人的视线,紧紧锁定在他们身上。
近了,更近了。
进入一射之地了!
荀彧咬住牙关,还是没有发令。他目光扫视着敌人,寻找着乱军之中的董卓。
这一拨人马数量不算多,而且步履凌乱,人人垂头丧气,好似刚经历了一场战斗。证实了荀彧的推断,他们果然是误打误撞来的。
董卓胖大的身躯出现在队伍包围中,身边跟着他的谋士李儒,董卓扭着头正对他说什么。除此之外,李傕郭汜等人都不在队里。
这个状况,正好似象棋上的双帅对决。车马炮都被调走,却露出大营里的两枚老将。
狭路相逢……勇者胜。
荀彧一手按上胸口。
领军这半年来,他总恍惚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从来没想过自己也可以成为一军主帅,即使他确实已经成为一军主帅了,依然朦胧中觉得,有哪里不大妥当。
他曾对曹操声称自己已不甘愿做一个辅弼者。那是对曹操的宣言,也是对他自己的期许,但从期许到真正认可,总有一个漫长到看不见尽头的过程。
一个不会武艺的人可以训练出虎狼之师吗?一个被所有人认定为是辅佐之才的人,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诸侯吗?
这种怀疑深植于骨血之间,不是自卑,只是茫然。几十年的惯性不是说扭转就能扭转得来,虽然,他必须要改变,否则,就对不起重来一次的生命。
那时面对夏侯渊的挑战,徐晃说什么来着?
好像是说,赌赛关系到全军声威,不分个输赢,断不甘心。
他不以任何人为归依,他自己才是手下这些将士们的归依。这种感觉,就是领袖者的感觉么?这种感觉……
前世在兖州,曹操出兵征讨陶谦,后方被吕布所袭。荀彧与程昱死守兖州,保住了三座城池。站在城墙上俯视黑压压的围城大军时,他也有过这样决绝的姿态。
好遥远的记忆,遥远到不甚清晰。然而在此刻,他再度感到了似曾相识的,沉重使命压在肩头的感觉。
第一次,他不是为了任何别的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手下军队的命运,而赌胜败。
最靠近的一名敌军士兵忽然发现了他们,睁大眼睛,张口欲呼叫。
荀彧举起手,用力挥下:“放箭!”
乱箭如雨。
董卓军已是惊弓之鸟,最开始被突然的袭击吓得转头就跑,但跑出几十步,听出箭声稀稀疏疏,又渐渐停住了脚。
用盾牌抵挡着箭,他们慢慢收拢回山坡下,睁大惊慌失措的眼睛察看,终于发现了荀彧的真正兵力。
“他奶奶的!废物!饭桶!”董卓暴跳如雷,“这么点人就把你们吓得这样,冲锋!全部杀掉!”
“杀掉荀彧!都给我杀掉!”
最艰难的时刻来了。
董卓军开始向山上攀爬。
这座山头本就不高也不陡峭,最先头的士兵头顶着盾牌,箭矢不能穿透。身后跟着弓箭手,得空就向荀军的阵地放箭。
两边乱箭对射,荀军毕竟人数太少,很快就被箭雨压在石堆下,抬不起头来。
越来越多的人中箭受伤。弓弦开合的声音急促又无章法,显示所有人都缺乏底气。没人认为这一战会打赢,陈群在背后低低地念叨着:“老天……这种状况……”
“长文!”荀彧低声喝止他,“不得扰我军心!”
“主公,弓箭不够了!”
“扔石头!”
血,在石堆上染得越来越深。董卓军像蚂蚁一样,打退一层,又上一层。
人数的优劣一目了然,他们就是长出三双手也守不住这片阵地,全军覆没已是必然的结局。
手指打颤了,动作减慢了,士兵们仓皇相顾,偷偷地把脚向后撤。想要逃离,想要逃离这绝望的战斗!想要放弃这无用的抵抗!
忽而一人抛下弓箭,跳出石头堆砌的战垒,拔腿向坡下跑去:“这……根本打不赢的……我投降了!我投降了!不要杀我!”
荀彧想都未想,伸手一指:“射他!”
弓弦应声而响,那人身子摇晃了两下,扑通一声栽倒在土坡上。
何仪站在荀彧身后,仍维持着开弓的姿势,紧张又有些无措。
原本阵地上因那人而一阵骚动,见此,鸦雀无声。
陈群低低叫:“文若……”
荀彧深吸一口气,仰起头:
“董卓残杀百姓,恶名昭著!而今又欲谋反,我奉朝廷诏命,竭力讨之!杀董卓者,赏百金,表奏陛下嘉赏!”
“君等不退,我亦不退!若战死于此,汝父母妻子,荀氏终身供养。若降,全家株连!”
他仰起头。寒风瑟瑟而过,吹动满天乱云齐涌,倾压于顶。不论即将到来的是怎样的命运,他在这一刻,已经懂得,什么是……鲜血淬炼的……一军之魂!
将帅是军队的魂魄,而这魂魄是用执念灌注成的!
“何仪。”荀彧指着队伍中央的董卓。“你是刺客,有没有办法杀掉他?”
何仪的目光游移着:“荀,荀先生……”
“如果我以自身为诱饵吸引所有兵力,你有没有办法杀掉他!”
“先生!”何仪猛地抬起头,“我……虽然没把握,但我愿一试!”
马蹄有节奏地磕着地面,士兵们整齐有序,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而曹操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面。
他转头看了看紧随身后的郭嘉,道:“奉孝,你认为这一战谁会胜?”
郭嘉道:“从兵力来说当然是董卓,但……”
“但你依然更看好荀彧。”
“主公明鉴。”
“你是如此,荀公达也是如此,你们对荀文若的评价,让我越来越好奇,越来越想招揽他了。”
郭嘉笑了:“公达对主公的评价也很高,若非他提及,我也不知该来投效主公。”
曹操沉思一刻,下了定论:“颍川荀氏,不容小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