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10、
      徐晃跨前一步,拱手欲言。
      还没说出来,忽然尖啸声起,一道劲风擦过头顶,“笃”地一声,射在台柱之上。
      是箭。箭头深入木柱数寸,箭杆平直,尾翎毫无震颤。力道和角度都显现出射箭者的精湛技艺。数千荀军汇集的广场之中,这隐含敌意和示威的箭枝从何而来?
      荀彧抬头,黑压压的人群里不见持弓者。忽而有人高处发声:“在这里呢!”
      荀彧和身边陈群等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汉子,竟是骑坐在院墙之上。手里持一张雕弓,对着众人咧嘴一笑,明晃晃两排大白牙。
      陈群却不认得:“你是何人!”
      “夏侯渊。”那人拎着弓一拱手:“各位且等等,我有话说!”
      荀彧心中生疑,夏侯渊来,是否受了曹操所派?如果是,曹操又在打什么主意?
      但看他远在百步开外,竟能一箭射中台柱,深入数寸,这份力道便足以让人啧啧称奇。荀彧前世也知,曹军多有善射者,夏侯渊是其中翘楚。
      听夏侯渊笑嘻嘻地道:“徐兄弟是好汉,我夏侯渊欣赏得很,一直在想,要能和徐兄弟成为同袍,才算称了我的心意。”
      荀彧其实可以截他的话头:那你也投奔我军好了。但知道他定有下文,口舌之利只是徒然,就没作声。
      夏侯渊果然道:“徐兄弟,不如咱们比试一场。若我败了,就入荀军做个马前卒,也算成全了我的心愿。若我侥幸得胜,说不得,就要委屈徐兄弟跟我走了!”
      陈群听得冒火,好不容易笼络来一个将军,怎么就要被挖墙脚?低声对荀彧道:“文若,这曹操与我们有什么过节?”夏侯渊是谁的手下,大家心里都有数。
      “不知道。”荀彧说了谎话,一边紧蹙眉心,也在思考应该怎么应对。
      陈群愠道:“千人瞩目……这明摆着是挑衅,欺人太甚!”

      荀彧合上了手里的竹简,迈前一步,没理夏侯渊,叫徐晃道:“徐将军。”
      徐晃本来皱眉盯着夏侯渊,闻声转头看来。
      荀彧随手一抛,将那份写着任命的竹简扔下台子,道:“是战是拒,听凭将军。”
      竹简在千人瞩目中,落下高台,滚落尘土。
      荀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徐晃不必在乎那份任命,就算拒绝荀彧的任命离开,也完全听凭他自便,不算是叛离,不必心存内疚。
      台下的队伍里一阵骚动,连陈群脸上也露出不能置信的神色,都没想到对方明摆着来抢人,荀彧反而退让,把选择的权力全部交到了徐晃手里。
      徐晃表情瞬间变了几变,随即举手躬身,对荀彧深深行了一礼。这一礼诚意十足,加了一分以前没有过的恭谨。
      随即转身,猛一扬臂,喝道:“夏侯将军,这场比试,徐晃接下了!”

      “好气魄!”夏侯渊声音更高,满是愉悦。“是比拳脚,还是兵刃?”
      话音未落,徐晃闪电般从背后摘下一把长弓,瞄也未瞄,开弓拉弦,箭走流星。夏侯渊不曾躲避,箭已扎入他骑坐的墙头砖缝,离他大腿外只有数寸。
      徐晃持弓在手,吐气开声:“就比弓箭吧!”

      夏侯渊大笑,持弓翻身跃下城墙,快步走向台前。所过处,士兵们自觉分开,给他让路。不多时来到切近,先对荀彧一拱手,又对陈群行礼,这才对徐晃笑道:“徐兄弟也爱用弓箭,那更好了,咱们就痛痛快快比一场,先射礼,再射活物,既为分胜负,也图个乐趣。”
      徐晃更不推脱:“就这样办。”
      台上的陈群咕哝:“没想到这个夏侯渊竟会要求射礼……”
      荀彧一笑:“别抱怨了,长文你在这里维持队伍,我去准备应用之物。”

      不怪陈群抱怨,射礼可不是一般的射箭,礼仪之多、过程之繁琐,令荀彧陈群这种世家子弟也要头疼。不说那些分组、伴射、请射、赏赐之类的规矩,单说射礼时,堂上要奏《驺虞》之乐,而射手从站位、取箭、开弓、射箭,一整套动作都要按照乐拍来进行,错了节拍,即使是射中了靶心,也不能算数的。这本是庙堂典雅之事,他们现在荒村寡庄,怎么弄这一套讲头?
      “这个夏侯真不是来消遣我们的?”陈群不耐烦地挥袖遣散士兵,口中还在咕哝。
      荀彧的动作却很快,不一时就回转,对夏侯渊和徐晃招手:“二位请随我至靶场。”

      不在庙堂,一切从简。礼服、请辞之类的规矩都可省去,只有依乐而射是射礼之核心,必须遵从。只是军营里那些鼓手哪懂古朴的大雅之乐,荀彧索性不用他们。营里也没有钟鼎,就问人要了一支短笛来,对两人挥了挥,示意道:“营中简陋,两位将就些吧。”
      设靶的士兵跑来请示:“靶设在多少步?”
      徐晃也不等夏侯渊回答,率先道:“一百五十步。”
      身后立时响起嗡嗡的私语声,通常射箭都在八十步,一百步已是极限,徐晃竟敢提出一百五十步,比普通射手足足翻出一倍!
      夏侯渊依然是笑脸:“痛快痛快!就一百五十步!”
      有士兵上来,请过两人手里的弓,拿到一边。又呈上标准弓箭。这是为了防止两人弓箭重量不同造成不公平。
      夏侯渊接过弓,掂量了一下,皱了皱眉头,似乎嫌轻,但也没提出异议。
      此时众将士虽被解散,但谁不好奇,全都跑来围在靶场外面,遥遥向这边观看。只摄于荀彧刚刚宣布的军纪,寂静得鸦雀不闻。大个子潘兴正挤在人群最前面,抻着脖子使劲瞧着。陈群也赶来了,退在荀彧身后围观。
      见夏侯渊和徐晃拿好弓箭,两脚开立,八字状稳站射位。荀彧就将笛子横于唇边,吹了一声。
      笛声清脆,虽无钟罄节奏,一个乐句自成节拍。比试的两人随着乐声,同时举起箭。
      笛声轻盈上挑,第二乐句吹奏,两人同时引弓。
      第三乐句,同时张弓瞄准。
      笛音一转,有催促之意,第四乐句,两人同时松手。
      “嗤”地一声,两箭同时发射,准确得如同出自一人之手。笛声未绝,远处便响起“笃”地轻响。
      第一箭,同时中靶!
      不等众人呼喝,荀彧手指轻按笛孔。乐声又转。第二轮射已经开始。
      射礼规矩,每人六箭,全部射中靶心就是胜。随着笛声婉转,开弓声嘎嘎轻劲,箭矢破空和入靶的声音有规律地传入耳鼓。一晃便是四轮射过。
      两名射手虽然身形有别,夏侯渊高壮些,徐晃略矮些,但无论站立的昂扬姿态,张弓的圆满弧度,搭箭的正中位置,瞄准的正前方向,全是出奇一致,像经过演练一般。两人动作一气呵成,几乎不怎么瞄准,自然中靶。隔着一百五十步,此等技艺足以惊世骇俗。何况如此按乐声射箭在乡野见所未见,远处围观的将士已有人按捺不住,叫起“好”来。潘兴看向徐晃的眼神更是明晃晃写着“崇拜”俩字。
      而荀彧气质文雅,横袖吹笛的姿态更是清逸俊美。乐声忽长忽短,忽升忽降,却总是维持着准确平衡的节拍。众人既看比试,又看他吹笛,只觉眼花缭乱。

      四轮一过,八支箭全部中靶,再有两箭,就定胜负。只听笛声越来越短而急促,如铁骑踏地,健马嘶鸣,战鼓累累,声声催征。铠甲兵刃轻磕,深秋寒意侵袭,长袖斜卷,短笛横吹,将军引弓,四野萧杀。
      第五箭,举箭,引弓,张弓。
      徐晃紧盯着自己的靶子,无暇他顾,却忽然心头一动,觉得这一箭有哪里不对。身边的夏侯渊似乎做了什么,不管是流过身畔的风速,还是精神微妙的感觉,都和前四箭不同。
      到底做了什么?
      心中生疑,动作就稍错后了一步,夏侯渊箭已离弦,他的箭还引而未发。
      一切只在瞬息之间。
      笛声仍留滞音节,只见徐晃手微微一偏,“嗤”地一声,箭去如流星。
      一拍即绝,意料中“笃”的声音却没有传来,取而代之的是“咔”的脆响。
      围观众人一阵轰然,嗡嗡议论响动靶场内外。
      就在刚才瞬间,夏侯渊同时取了两支箭,同时搭在弓上。被徐晃发现。若是让他两箭皆中,势必抢先获胜,情急之下,徐晃一箭奔着夏侯渊的靶心飞去。
      他弓张得更圆更劲,箭矢后发而先至,抢在夏侯渊两箭之前中靶。却因力道太猛,竟将靶子射裂,“咔嚓”一声仰倒。夏侯渊紧随的两箭便失了目标,越靶而出,又冲了十几步方才落地。
      但如此一来,徐晃也没能射中自己的箭靶,这第五箭,便是两人皆脱靶了。
      突来变故,让吹笛的荀彧也怔了怔。曲调一滑,险些错音。
      但射礼规矩,既没分出胜负,第六箭还是得射,笛音一折,两人又是下意识取箭。
      笛声锐利拔至极高,人们不由得屏住呼息。无数只眼睛看着那两支箭,似有了无形魔力,牵引着所有人的视线,搭上弓弦,绷至极限,刺破秋阳光辉,裹风而去。
      靶场尘土忽扬,又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 10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