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花生 ...

  •   明日不用出摊,她只用把卤味做好了,早上让王友良送过去即可。

      她还摆了张桌子,放上之前买的圆墩墩茶壶,泡了壶花容茶,摆上果脯,一边品茶一边练字。

      惬意又自在,这是杨氏姐妹进来时候的评价,她们想着没事,便抱着针线活过来找姜茹玩。

      没想到,这家伙挺会享受的,自己闷声在家里可舒服了。

      整个杂物间暖洋洋的,还弥漫着一股子苹果的香气。

      “姜茹这个是不是叫做闲情逸致?”腊梅说道。

      “何止啊,整个五塘村就没有见过比她更会享受的人了。”春杏跟着一唱一和。

      姜茹被她们俩打趣,有点恼了,便使了性子,“喂,你们俩到底要不要喝茶吃东西?光打嘴仗,我可不理你们了。”

      杨氏姐妹这才笑着闭了嘴,做起了针线活。

      等到天色稍暗,姜茹便把灯给点上了,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整个房间,现在也不过下午三四点的样子,便已经黑沉沉了。

      “晚上在我家吃饭吧。”姜茹说道,“你们俩谁去家里说一声。”

      腊梅迅速戳了戳春杏,“你去。”

      春杏的嘴巴翘得老高,再次决定等弟弟出生了就让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了。

      姜茹晚上蒸了一锅白米饭,炖了猪蹄。

      今天上午收摊的时候,她去买了猪蹄,想着要是下雨,就在家炖猪蹄,没想到真的下雨了。

      也刚好把猪蹄炖了,她这次用了干黄花菜还加了点干豇豆。

      明日不摆摊,这黄花菜泡着也没用,干脆吃了吧。

      姜茹将猪蹄炖着之后,又看了看还泡着的花生米,要不趁着今天有空,做个小零嘴吧。

      她想做的小零嘴也十分出名,就是酒鬼花生。

      酒鬼花生的花生米也需要浸泡,也算是现成的。

      将浸泡后的花生米的红皮全部搓掉,变成了一粒粒白胖胖的花生米。

      锅中倒油之后,等油温起来知乎,中小火炸 5-8 分钟,捞起之后,加大火复炸一分多种,捞出来控油。

      在将用温水泡过的干辣椒、花椒用油煸出香味后,倒入花生米,放入两小勺盐,一小勺糖,翻炒均匀。

      为了吃起来更爽,姜茹还将里面的辣椒和花椒都挑出来了。

      刚端上桌,她又看到桌上的果脯还剩下一点话梅,便有做了另一种话梅花生。

      锅中放入水,花生米,话梅、八角、桂皮、甘草、冰糖,再加上一点盐,中小火煮熟,这种其实更像是卤水花生,只是加了点话梅,让味道更悠长。

      因是用来做胡辣汤的花生,所以还挺多,姜茹各装了一盘之后,还剩下不少。

      她找出几张油纸,各包了三份,打算送给王友良、董老板、钟老头都尝一下。

      上次的南瓜粑粑,可就经过他的口传颂一遍,什么甜而不腻,不失南瓜的清香,吹得当时差点就脱销了,赶紧后面又做了一些。

      杨婶和杨叔一起过来的,杨叔一见那个花生米眼睛一亮,感叹了好几句,要是配点小酒就挺好的。

      杨婶听着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便让姜茹给他倒了一杯。

      杨叔一口花生米配上一小口吃得是贼香,还说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下酒菜。

      杨婶则是喜欢干豇豆,她怀孕之后,不止没有孕吐,还吃得挺香的,尤其姜茹还时不时整出一些新鲜的吃食,她那吃得叫一个香。

      只是她又不能吃太多,只能克制住自己,腊梅和春杏知道她这个毛病后,吃啥都要躲着她。

      “姜茹这个房子可以留着烤火啊。”杨婶说道,这样子的布置挺好的,平日做个针线活,或者看书,很暖和。

      姜茹被一提醒,立刻想起来一个事情,她想把这个房间改成一个取暖的房间,不单单是放个炉子。

      她以前和外婆一起生活时,农村会有那种取暖的铁炉子,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是风门下面存灰的地方,还有中间烧火的炉膛,配上一个拉开的铁门,上面是炉面,平常取暖的时候就用圆铁盖盖上,烧水的时候可以取下来,最上面一部分就是铁制的烟囱。

      姜茹想做这样的一个炉子,冬天用来取暖,也少些烟味,她画了一个图纸给杨叔看,问能不能做出来。

      “姜茹,你一天天的从哪里知道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杨婶也凑过去看了一眼。

      “还不是书上看来的,之前钱不够就粗粗地扫了一眼,现在想买还不买不到了,要不然就知道人家这个是怎么做的了。”姜茹面露惋惜地说道,只能说这书买不到啊,不然人家要看那可咋整?

      “那你还学了不少的东西,人就应该多读书,可惜我小时候家里穷了点,不然多学两个字也是好的。”杨婶说道,“看什么呢,春杏,就说你呢,别总瞧别人,一要你写字就跟要命一样,还有十来天你哥就回来了,到时候小心他收拾你。”

      春杏正嚼着花生米,听到这话,差点呛着,姜茹赶紧给她倒了杯水,“放心,我会在最后几日把字赶起来的。”

      姜茹瞅了春杏一眼,这就是假期结束之前拼命赶作业的学生啊,就是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一边哭一边写。

      杨叔看过结构图之后,又问了姜茹不少的问题,她知道的就回答了,不知道就只能靠杨叔自个去琢磨了。

      不过杨叔显然对这个东西还挺感兴趣,拿了就一直没有放下过,临走的时候,直接揣走了,还跟姜茹说明天过来砌灶。

      一晚上,雨停了又下,淅淅沥沥,姜茹早上给王友良开了门,帮忙把卤味搬上去,又把花生米给他,让他帮忙带到。

      等到人走了,她便去睡了回笼觉,此时,她还不知道自己的花生米将掀起多大的风浪。

      王友良一早就先去了乾丰酒楼把定下的卤味给交付了,顺便把花生米也给了,说是自己东家送给董老板的小零食。

      那点货的管事收下后就放在董老板的房间,这是他平时看账本议事的地方,谁也没有和他提这个事情,都抛在了脑后。

      直到董老板下午从外面回来,急匆匆地冲进了后厨,逮着厨房管事便问,“花生呢?我那花生呢?”

      厨房管事一脸懵逼,“什么花生?老板您要吃?”

      董老板嗨呀一声,骂道:“你这蠢货,姜小娘子今天送来的东西呢?”

      厨房管事指了指案板上卤味,莫名其妙,“在这啊。”

      “不是,还有没有其他的?”董老板瞧上一眼,失望。

      还好那管事脑袋亮了一下,“还有两包说是送的零嘴儿,我给您放在房间里面。”

      管事话音刚落,董老板转身就走,话都没有再说一句,管事疑惑地摸了摸后脑勺,今天董老板怎么风风火火,一点都不像往常平凡的老狐狸。

      没多久,这个疑惑就被解答了,董老板让厨房的大师傅去了一趟,品尝过姜茹做的小零食。

      那酒鬼花生过了大师傅的嘴,他便知道材料几何,只是另一个卤花生却是有点不太一样,嚼了几颗之后,只尝出了桂皮、八角,酸酸的也不像是用醋调出来的,还有一股子药草的味道,初吃有点奇怪,后面越吃竟然越上瘾。

      董老板一看大师傅停不下来的样子,双手把花生米朝自己面前一兜,“你可别给吃完了,我也就这一包。”

      大师傅知道这是姜茹做的,便问了几句。

      董老板这才说,他今天在面食摊上碰到钟老头,见他在嚼花生米,闻着十分香,巴巴说了半天,钟老头给了他两粒,还想再要的时候,钟老头死活不肯给,问了半天才说是姜茹送的。

      他又才急匆匆地赶去了食摊,发现姜茹没出摊,王友良来乾丰送货,董老板瞧见过几次,便问了花生的事情,这才知道早上就送过来了。

      所以他又急忙赶回来了。

      “先是炒糍粑,接着卤味,现在花生米,你怎么看?”董老板坐在高背椅上,看着这位在自己手下掌管厨房十多年的厨子。

      在这冰冷的深秋,大厨师的鼻炎冒出一层汗,他的背僵硬着,说道:“姜小娘子的确是个不一样的人,乾丰要是有她,如虎添翼。”

      董老板盯着他,突然笑了笑,“我就随便问问,她又做不来别的菜,行了,你下去研究一下这两个东西怎么做的,看能不能做出来,要是不行,我再想办法。”

      大师傅应下之后,方才退下,他走在楼梯上,腿脚发软,差点踉跄栽下去。

      大师傅师承上安城的著名酒楼朝云阁,给师傅当牛做马学了二十五年才出师,他天赋并不是极高,但是胜在肯吃苦,肯钻研,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被董老板挖到乾丰酒楼之后,他的那些菜式极收欢迎,甚至还有两道菜成了乾丰酒楼的招牌,来人必点。

      本以为会一直这样子,谁知半路杀出个姜小娘子,先是推出了一道炒糍粑,接着卤肉,爆炒肥肠、干锅猪肚,一一替代了原来的招牌。

      现在来乾丰酒楼吃饭的人,大部分都冲着姜小娘子的卤味做出的其他菜式。

      他也曾研究过新菜式,但是完全赶不上姜小娘子推陈出新的速度,这又给了董老板两个新鲜的零嘴,说是零嘴儿,大家都知道,这东西有多下酒。

      这样一来,他这大师傅的名头可就岌岌可危了,一家酒楼的生意怎么可能全靠外面的食物支撑?

      所以董老板才有了刚才一问,但是好在董老板现在完全没有放弃他,所以他一定要赶紧研究出来这个东西到底怎么做。

      浸在厨房一下午,大师傅研究出了炒花生,但是卤味花生却是始终没有弄清楚如何配料,他已经把厨房的调味料都试了一遍,一无所获。

      最后,没有办法,大师傅如实跟董老板说了这事。

      董老板让他先下去,自己再想想,这镇上可不止他一个酒楼,以前是平分秋色,现在靠着卤味,他微微领先。

      若是让对方先一步获得这个花生的配方,到时候如何真难说,主要是这玩意太下酒了,酒楼酒楼,酒水自然也是一大收入。

      一想到白花花的银子,董老板下定了决心,明天跟着王友良去一趟五塘村,问问姜小娘子卖不卖食方。

      若是卖是最好的,要是不卖,看能不能独家供应给他们酒楼。

      这事儿,董老板心里也没底,这些做吃食的,最怕自己的绝招被人学了去,一般都捂得紧紧的,他现在都还不知道那胡辣汤里面到底放了什么东西,连钟老头都没有猜出来到底是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花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