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乡野情缘 ...

  •   高个子男人有近一米八,是应情在这个世界看到少有的大高个。就是人有点黑,黑到具体看不清面容。应情也没敢多看,只跟在应母身后。

      应母说这个赵姨找她商量要买菌子的事,让她陪着去撑撑场子。

      应情最爱凑热闹,这种事情,自然乐的要去。

      “小力,带着两个妹妹到屋里喝点茶。”一脸笑意的赵姨对身后的大小伙吩咐。

      应家大姐拉着应情招呼着那大黑个一起进了堂屋。

      堂屋棕黑油亮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套茶具,还有四碟小点心。

      应情看的都傻了,她来这这么久了,就没看过还有点心的,还有茶。那四碟点心,应情一个名字也喊不出来,只觉得应该好吃极了。

      “三妹,你做这儿歇一会儿,我去外面看看娘。”应大姐的声音从应情耳边传来。

      应情那还顾得上回答,坐在板凳上,不知眼睛该放那儿。那香甜的点心,甜味直朝她脑门钻。

      “三妹,喝点茶。”一双大手端了茶杯放在她面前,声音粗哑,并不是很好听。

      应情胡乱的点头,现在她只想吃一口点心。可她不敢,这么好的点心,人家一定是留着招呼客人的。

      “三妹,吃些点心吧。” 那粗哑的声音在应情边上响起,应情扭过一直看着点心的眼睛,看着边上的人。这个男人很黑,应情只是看了一眼,就回过头。实在太黑了。

      “三妹,吃些点心吧,可以吃的。”边上的男人很客气,一直催着应情吃点心。

      应情摇头,她不敢吃,娘只是来说话的,也不是来做大生意的,家里的菌子还不知道值不值这一碟点心呢。

      男人看她一直不吃,只得拿一块放到她面前,应情有些惊异男人的热情,也是点心实在太香,拿起面前的点心,对着男人道了声谢:“谢谢小力哥。”

      应情只当他是赵姨的儿子,糯糯的谢了句,便把点心握在了手中。

      “三妹,走咯。”门外,应大姐的声音传来。

      应情急忙起身,小跑到门口。随着应大姐和应母一起往家走。

      一路上,应母和应大姐眉飞色舞,就像那点菌子能买好多钱一样。

      “娘,生意谈好啦?”应情将手中的点心分成三块,分给应母和应大姐吃,两人直摇头,耐不住应情强势,都尝了些。

      “嗯,谈好了,你先回去,看看家里的鸡闹腾没。”应母让应情先回去,她还有些事要和应大姐交代。

      应情点头,小跑着朝着小坡上的家跑去。嘴巴里还含着糯糯的绿豆点心,她舍不得一下就给咽了。

      “大丫,你看那小子怎样?”应母拉着应家大姐朝着大杨树走去。

      应大姐点头,赵家大哥很不错,虽然比她还大上一岁。

      应母点头,又皱了下眉道:“就是太黑了,这咋晒的那么黑啊?”

      “娘,白有啥用,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就好啊?再说了,人家天天在海上漂,风吹雨淋的,能白才怪了。”应家大姐拍着应母的手。

      应母想了想,点头,也是,黑点就黑点,庄户人家,哪有白的啊。

      应大姐问:“娘,这要不要和三妹说一声啊?”

      应母摇头,示意不用。

      应大姐点头,对应母说:“那娘,我回去了好,还得进山寻山货呢。”

      “去吧,娘和你妹也得去山里找找。”这丫头要成亲,怎么也得置办点行头,要不然,人家看不起。

      母女两告别,应母脚程很快,百十米的距离,一会儿就到了。

      “三丫,换身衣服去,上山讨食了。”应母朝着应情喊。

      应情嘟着嘴不愿,衣服还没穿热乎呢,就让脱了。

      “快去,上山那能穿这身!”

      应情只得去换上那身有补丁的灰袍,踏着自己的灰布鞋。

      应母看着应情换回大灰袍笑骂:“你这没眼力见的,也不知道自己找跟绳子栓着,这大咧咧的像穿着个麻袋。”

      应情还不开心,磨蹭着去找腰带。

      应母找好镰刀和竹篮,站在院子里等应情。

      此时雾气还没散透,能见度不足十米。是个捡菌子的好时候。

      应母一边走一边嘀咕:“三丫,可不能磨蹭哈,这山货,你要是迟了一步,那就不是你的了。咱走快点哈。”

      应情想着也对,也不再低眉苦脸,接过竹篮镰刀,小跑着跟上应母。

      大远山顶,尼姑庵被树遮掩,看起来云雾缭绕。

      应情只看了一会儿,就被应母喊进了山。

      这次进山的道路和上两次又不一样,这次是挑着山沟沟走的,应母说,山沟沟潮湿,容易有更多的菌子。果然,刚进山,就在山沟沟头看到一窝灰黑冒头,拇指大的草菇。

      应情欢呼一声,用镰刀拨开上面湿漉的树叶,用手小心翼翼的摘了放在竹篮里。这边一片摘完,应母那边又发现了一片黄灿灿的鸡油纵,应情再次欢呼着去捡。

      在林子里捡菌子,时间过的很快,等应情觉得热的时候,应母就唤她回去了。

      “娘,你采了这么多,这是啥菌子,能吃么?”应情指着一个带着帽子的菌子问应母。

      “别指。”应母拍了应情手,又道:“这可是好东西,帽子菌,一个就值好几文呢!”

      应情大惊,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心想,下次自己看到,一定也给摘了。这里一文钱可以买好多东西,一文钱可以买一个肉包,两个素包,十文钱可以买一罐盐,二十文可以买一罐油。三个鸡蛋也可以换一文钱。这些,应情是从应母嘀咕声中分析出来的。

      “娘,那我这一筐晒干了能值多少钱。”应情问应母。

      应母看了眼说:“两三文吧。”

      应情顿时无语,今天她还是大收获的一天,咋的就只能卖两三文钱,只够买三个包子的啊?

      “不错了,娘一年靠买菌子,也就赚个百八十文,再吃吃用用,每年能攒个半钱银子就不错了。你以为银子很好赚啊?”应母沿着上山时的路,搀着应情一起下山。

      “这样,咱啥时候才能吃上肉啊?我还没吃过肉呢。”应情小声嘀咕。

      应母听的顿时红了眼眶,笑骂应情:“不过了啊你,还想吃肉。”

      应情自从下了山,就看家里的四只老母鸡眼馋,平时家里也没粮食喂它们,最多削点南瓜皮给她们吃。每天四个鸡蛋,下的可勤了。家里小缸里聚了满满一缸鸡蛋。

      两人说笑着下了山,应母和应情又在自家地头拾了些柴火,左手挎着篮子,右手抱着树枝,朝着自家院子走。

      院子外,正叽叽喳喳的有人在说话。应情眼尖的看到,那个胖胖的妇人就是今早去的赵姨,还有一个穿的喜庆的红裙妇人。

      两人正好在院子外迎到了,应母抱着柴火将她们迎到堂屋,又和应情一起把柴火放到厨房,将菌子提进卧室。

      应母又洗了把脸,将身上的灰尘担干净,将应情赶到卧室,叮嘱她不许出来,这才去往堂屋。

      “哟,赵婶子,我和三丫刚刚去山上了,让您久等了。这咋不说一声,我这灰头土脸的,多不好意思。”应母客气的对着赵婶子说,又问坐在赵婶子边上的红裙妇人是哪位。

      “哎,瞧应家婶子说的,这不是有喜事嘛,没给您先报信,怪我。这位是赵力的本家三婶子,来您家纳亲的。”赵婶子本就富态,一笑更是让人心中亲切。

      赵婶子说完,就见赵立的本家三婶,从怀里掏出一张红纸,上面有墨水写了一排大字,应母知道,这是来问名的。

      赵婶子笑着从衣袖中掏出笔墨,放在桌子上。问应母,“应家婶子,三丫头生辰何时呢。”

      应母说给了找婶子,赵婶子笑道:“两人生肖正配呢。”

      赵三婶也点头,在红纸上写下应情生辰。

      赵三婶不过三十左右,生的白净好看,一点不像庄户人家妇女。

      赵婶子笑道:“那应婶子,咱们明天来钠征,这赵力您也知道,过完年就得出海去了。”

      应母点头,反正迟早都要办,早就早点吧,反正等赵力出海了,三丫还得回来住。

      见应母点头,赵婶子和赵三婶起身告辞。

      送走两人,应母有些兴致缺缺。这孩子才回来两天,就要成亲了,她还没稀罕够呢。应情看着进屋的应母,朝她身后看了看,笑着问:“娘,这收菌子,还跑家里收的啊?”

      应母被她说的一笑:“傻姑娘,唉,娘的三丫长大了。走,今儿带你去镇上赶集。”

      应情笑的开怀,又蹦又跳。

      应母换了身衣服,应情也穿着红棉袍,换上新鞋,站在床边等应母。

      应母让应情出去,自己拿点东西。应情知道应母要拿钱,也就小跑着出去了。

      此时已经快十点钟,太阳已经有些热辣,应母一会儿就出来了,提着个空篮子带着应情一起出了院子,朝着大远村走去。

      走到李家院子,应母在门口唤了几声大丫,应家大姐就从里面走了出来。

      “娘,三妹,你们怎么来了。”应家大姐有些惊讶。

      “走,上镇子转转。”应母对应家大姐说。

      应家大姐有些犹豫,她还有许多活没做。应母看她这样,用力的拍了下她的背,骂道:“有啥活非要今天干,跟娘去趟镇上都不行?”

      声音很高,震的应情耳朵嗡嗡。

      “娘,您小点声,打大姐作甚。”应情拉着应母手臂,不知道她这是闹哪出。

      应大姐,手在衣裙上擦了擦,关上门,接过应母手中竹篮,挎在了自己胳膊上。

      应母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带着两个闺女去到村子有牛车的顾老头家。

      村子不大,一共也就二十几户人家,虽然应母平时不常打交道,但也都知道个大概。顾老头家在村头第三家,走到门口,就看到了顾老头在牛前给牛喂着草。

      “顾大爷,有空么?送咱娘三跑躺镇里,”应母对着顾大爷喊。

      顾大爷是个年约六十的花甲老头,头发已经花白了一半,精神倒是好的很。平常谁家想去镇上,都会花上两三文钱,请顾大爷用牛车给送送。

      应情站在一边,看着应母和顾大爷交流,谈好价钱,顾大爷就把院子里的车给套在牛身上,应情这才看清,那那是什么牛车,就是两个轱辘,两个把手的木头推车,心道,好家伙,这还算车么?

      顾大爷也是赶车好手,一会儿功夫就套好牛车,手持鞭子,坐在牛车上喊三人上车。

      应情看着应大姐和应母熟练的蹲上牛车,手抓着车柄。应母喊她做在车中间,她轻,可以坐在中间,她们俩稍微重点,得在后边压着。

      应情这是两辈子头一回坐如此原始的牛车,她以前可是看都没看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乡野情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