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乡野情缘 ...


  •   晚饭是南瓜高粱粥,就着酸黄瓜。酸黄瓜是真好吃,应情呼噜噜的吃了三碗,看的两个妇人都没敢动筷子,生怕不够应情一个人吃的。

      三碗粥下肚,应情就没再吃,小妇人笑着想再给她盛一碗,让应情别客气,使劲吃。

      应情真没客气,摇摇头示意不吃了。她刚端饭的时候看见了,不能多吃,再吃她们就没饭吃了。

      也许师傅也是看她太能吃,才答应让她下山的。

      酸黄瓜真的很好吃,应情有些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唇。

      天刚擦黑,小妇人就回了村尾李家。

      应情和精壮妇人站在院口和她告别,等小妇人走远,精壮妇人就拉着应情回了左边内间。这个院子只有两间卧房,应情和她娘睡一间,那个残疾二哥睡一间。

      精壮妇人躺在床上,已是深秋,床上铺着薄被,一床洗的发白的灰布被子叠的整齐。

      “三丫,娘对不住你。”妇人直直的躺在床上,粗糙的手搭在面上,看不清面容。

      应情没有说话,只静静坐在床沿。

      妇人哽咽的继续说道:“三丫,你大姐也是苦命的,嫁到李家,七年也没生个一儿半女。你二哥更不是个东西,十五岁就跑了,二十岁拖着个残体又回来!真是想要我的命啊!唉,你也是个没福气的,本来想着你在尼姑庵就这样算了,可娘这心里整夜整夜的不安生,就是想啊,怎么也得给老应家留个根,你四妹也是个讨债的,你走没几日就死了。娘这辈子,就是造孽了呀!养了四个娃儿,现在,就留你一个齐全的。唉!都是命啊!”

      应情不敢吱声,只静静的听着。

      妇人呜呜咽咽的继续说着:“娘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大姐还有你,娘知道,娘没养过你,但你是应家的种啊,你得为应家留个根,以后娘死了,也不会被唾沫星子给淹喽。”

      应情心中大惊,就知道这个便宜娘没安好心,竟是让她传宗接代。她要是个男娃子也就算了,她个女娃子,还能招婿不成?就这一贫如洗的家,还有个残疾的哥哥,这上那儿去找人传宗接代去?

      应情坐在床沿,只盯着脚面。在寺庙这两年,脾气倒是被磨的圆润,打饭的师太常打趣她是饿死鬼托生的,她也不敢计较,就怕师太再少给她盛一勺饭。师傅脾气虽好,但也管不了尼姑庵的所有尼姑。平常被苛责,辱骂也是常有的事。

      有些个受不住的小尼姑,偷偷跑下山,最后那头发都长长了,又跪倒在庵门前,师傅都不让她进。最后又被人连拖带拽的拉到了山下。

      打饭的师太说,那都是不安分,活该。应情只觉得可怜,越发不敢冒头,顶撞。

      “三丫,听娘的话,帮娘一起撑这个家,要不是想着还有你,娘就去见你爹了。”老妇人黝黑的脸蛋上,眼睛通红,满脸泪痕的看着应情。

      应情点了点头,也许,佛祖就是让她来传宗接代的?

      老妇人一脸欣慰,拉着应情,一起休息。

      应情已经记不得和母亲一起睡觉的事情了,只记得自己一脸幸福,搂着孩子的情景。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己越来越惆怅,眉头也皱的越来越紧,紧巴巴的日子,还有调皮的孩子,还有那个只会睡觉和上厕所的男人。想起那个男人,应情觉得自己又睡不着了。

      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煎着饺子,直到一只大手拍着她的背,像她以前哄着孩子那般,哄着她。应情突然觉得有些心酸,她曾经是个母亲,也曾是个女儿。面前这个愁苦的母亲,心中也定是五味掺杂吧。罢了,她只需听话,按照她们所想的去做就是,这个母亲已经够可怜的了。

      次日早晨,鸡鸣声响起。

      应情摸索着想要起床。摸到身边肉乎乎的身体,才想起,自己已经下山,回到了家。

      “三丫醒了?再睡会儿,天还没亮呢。” 应母拉着应情,应情又睡了个回笼觉。

      等应情再次醒来时,边上的应母已经下了床。天已经微亮,应情摸索着下了床,穿好鞋,出了卧室。

      小院子已经升起了烟火,屋外雾气蒙蒙,再过十几日就要到立冬了。

      应情在角落里找了一把没有几根毛的扫帚,一点点的扫着院里的落叶。院子中的泥土被雾水打湿,走在上面有些沾鞋。

      院子中有着小菜园,菜园子已经落败,一排茄子苗被落霜打的奄奄,辣椒苗上还挂着几个小指大的尖椒。应情找来铁铲,把扫在一起的落叶埋进菜园子的土里。

      师傅说过,落叶归根,落叶埋在土里,可以让泥土更加肥沃。应情就经常将落叶扫进泥土中埋起来,等到来年,那里的青草的确长得更加旺盛。

      院子扫干净了,应情就走到厨房,帮应母做饭。

      应母拿起放在勺子里的鸡蛋,递给她说:“快拿去吃,垫垫肚子。”又撵着她让她坐到堂屋的桌子上。

      应情喜滋滋的拿着个鸡蛋,坐在桌子上。鸡蛋在尼姑庵是不许吃的,应情拿着鸡蛋把玩了好一阵子,才在桌角磕破蛋壳,仔细的把蛋壳扒干净,小口咬着吃。

      鸡蛋她以前是吃过的,吃过很多次。没有那次能让她回味不忘的。这个鸡蛋,简单的水煮蛋,就让她觉得幸福,满足。

      鸡蛋吃光,蛋壳也没扔,被她埋进了菜园里。应母看到拿着铁铲忙活的应情,笑着招呼她到桌子上吃饭。

      早上吃的也是南瓜粥,咸菜是酸黄瓜。许是昨天应情的饭量惊到了应母,应母今天打了一大盆稀饭放在桌上,应情稀里哗啦的喝了三碗,觉得肚子里还是有点空。今天的粥有点稀,她没敢再盛,她要是再喝,右边卧室里的二哥就要饿肚子了。

      应母只喝了一碗稀饭,看应情吃饱,就端着浅浅一碗稀饭去喂应二哥。应情把碗筷收到厨房,把锅碗给洗了干净。

      收拾好,天边才刚刚升起红云。

      应母端着空碗,红着眼睛进了厨房。应情只坐在板凳上,不敢出声。应母刷好碗筷,红着眼睛看向应情:“三丫,娘要去大远山找山货,你去不去?”

      应情只是点头,应母眼眶更红,拉着应情的手,进了卧室。让应情坐在床沿边,自己在床头柜一阵翻找,拿出一块四方的嫩绿头巾,对折,给应情带上。笑着对应情说:“这还是娘年轻时候的陪嫁,娘小姑娘的时候最爱戴头巾,现在,也正好派上用场。”

      应母看着应情那巴掌大的小脸,点了点头。

      “嗯,三丫就是俊,和娘年轻时候一样。”

      应情只是低着头,不想回答这个苦命的母亲。应母拉着应情出了屋,在厨房找了两个小筐子,和两把小镰刀,嘀咕着念叨:“这还是你爹之前和我去大远山采山货用的,我给磨磨,还能用。”

      应情站在一边,看着应母麻利的舀了水浇在磨刀石上,快速的磨着刀,原本沾满锈迹的刀片,慢慢变得锃亮。不过一会儿功夫,两把镰刀就磨好了。

      “好了,三丫拿着,咱走。”应母把镰刀递给应情,又用水冲了磨刀石。

      应情挎着小篮子,镰刀头放在小篮子里。跟在应母身后。应母家就住在大远山脚下,从大远山下来头一户,从村头数就是最后一户。

      路上已经有不少妇人结伴前往大远山采山货。说是采山货,也就是摘些菌子,回家晒干,送到镇上杂货铺换些盐油补贴家用。

      大远山是个大山,山中没什么大型野兽,最多有个山猪在里面霍霍。蛇虫野兔倒是很多,山果,菌子,草药也有。大远山地处南方,现在虽是深秋,可中午时也有三十度,只早晚深夜才能察觉到秋意。

      两人的速度不快不满,到大远山边时,应母就拿着镰刀在半人高的草丛中挥砍,口中还呜呜喊着。应情跟在身后,手中拿着镰刀,警惕着周围。

      在寺庙中,就经常有蛇钻进小尼姑们的卧房,她一直都有听闻,对这后山,也深有惧意。

      好在,走到山腰,就有许多高大的树木,半人高的草丛也就长不起来了。应母带着应情在树林中搜索着。这大远山的村民,靠山吃山,这片大山,也算被祖祖辈辈的大远山村民摸清了跟脚。

      两人在大树下行了十多分钟,就看到不远处有棵挂满红枣的枣树。

      应母笑呵呵的说道:“我就记得这片有棵枣树,走。”

      应情跟在应母身后,只觉得山上氧气充裕,让人心旷神怡。两人走到枣树下,枣树不低,树杆有三米多高。应母将篮子和镰刀放在树下,脱下鞋子,唰唰的上了树。爬到树岔上,笑着对应情说:“三丫,躲开点,别被枣子砸到了。”

      应母笑看着应情小跑到一边,这才用力的晃着树身。枣子已经熟透,轻轻一晃,红彤彤的枣子哗哗的砸到地上。

      应情捡了一个落在脚边的山枣,在衣服上擦了擦。山枣很甜,小小的,只比鸽蛋大上一点。红彤彤的山枣树一会儿功夫就晃落了一大半。

      应母看再晃不下山枣,就从树上下来,招呼着应情一起捡拾山枣。山枣有的被山雀啄食,就扔在一边,捡那好的。山枣看着多,其实捡完了也不过三斤多重。放在竹篮里只没了个底。

      “三丫,咱在朝里走走。”应母一脸笑意的抓了把山枣,递给应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乡野情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