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天子门生 ...

  •   今天大朝会,苏定安心中涌出一丝莫名的不安,素来从不参与朝议的洛王赵璟熙竟然破天荒第一次出现在了勤天殿。圣人的诸多皇子之中,若真说会让苏定安略有忌惮的便只有洛王。洛王幼时便聪慧异常,无论学什么只要在他那似乎都不是难事。

      十一岁洛王离京去往安北边境,一呆便是近十年。他原以为离开权利中心的洛王会在边境吃尽苦头之后狼狈回来,而当他再次得知他的消息竟然是他斩杀了北燕右贤王,创建了漠北狼骑,其在安北边境和北燕人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当年的益王赵元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除了他展露卓越的军事天赋之外,他的武学造诣也是没有想到,竟能斩杀萨巫金而跻身了凌烟阁十大高手排行榜。

      圣人三道圣旨将洛王调回京城,名义上是他不服管束,掀起大雍和北燕的战事,为保和平。当时为了降低赵璟熙在军中的威望,他也是一力促成此事,洛王回京之后,也以他桀骜不驯,狂暴好战为由不让他染指皇城兵权,只是加封了一堆虚衔。

      洛王回京后的这一年多来,似乎也确实对朝政之事毫无兴趣,也从不过问,他渐渐也就放松警惕了。但从他开始调查姚盖的案子,在户部查账调查地下城,参加麒麟法会,维护凤音,究竟只是巧合,还是他城府太深?

      除了第一次参加朝议的洛王赵璟熙,久不上朝的御史台大夫姑苏迁竟然也拄着根拐杖颤巍巍的来了。这老头亲自上殿,必有大事。徐之浩恐怕不能保了,只能想办法通过科举舞弊这事找出这背后之人。

      从玄武门到勤天殿,短短路程,苏定安心中已经翻涌了无数心思。

      朝议大半个时辰,当傅长海看出圣人的疲惫准备喊那句“无事退朝”之时,姑苏迁颤巍巍地站了出来:“臣有事要奏。”

      苏定安没来由地绷紧了,要面对的终于来了。

      姑苏迁不紧不慢地从怀中掏宝贝似地拿出一份奏折呈上:“数日前,岭州牧袁通快马加急递了份折子上来,质疑此次春试有人以权谋私,结党营私,扰乱科举的公平公正。”

      原来岭州牧袁通此次大力举荐了一位叫裴度的举人,乃岭州名士,乡试第一,此次春试即便不能入选三甲拔得头筹,怎么也能获得进士及第,哪知却名落孙山。
      而且,今年科举朝廷有意多招揽人才,名额较往年多出三十个,合一百六十八人,一半来自于国子监监生,还有一半出自于各州选拔出来的举人。八十五个名额里,即便裴度没有事先请托,凭着袁通的举荐和他的才学,绝不可能落选。
      他素知礼部侍郎徐之浩与自己曾有嫌隙,但觉得二人之间的私怨也不会让徐之浩如此不顾大局,罔顾纲常礼法。谁知徐之浩胆大包天,竟以权谋私,私自将这裴度拿下了入榜名单。

      苏定安:……。这徐之浩是自己找死,当日呈上来的名单之中他并没有见到裴度的名字,必是徐之浩因着当年的恩怨公报私仇,私自取消了裴度的进士身份。

      徐之浩自然大呼冤枉:“在场的老臣都知这袁通素与臣不睦,他是举荐过这名叫裴度的举人,这裴度或许是乡试第一,但这临场发挥失常也是常情,袁通却拿此事大做文章,分明是挟私报复,还请陛下明鉴啊。”

      姑苏迁依旧不紧不慢地从袖中又拿出两份卷纸:“老臣自然不敢懈怠,于是立马着人调查此事,想办法调阅出裴度的考卷,诗词文采斐然,策论针砭时弊,果如袁通所言,徐之浩借着主考官的身份,公报私仇,故意取缔了裴度的进士及第身份。科举,天下之公也,科举为私,何事为公?事关国之根本,还请陛下明察,断不能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徐之浩脑中轰的一声,这些考生答卷都是绝密保管的,当日怀疑有人要针对科举舞弊大做文章之时,他已经安排人盯紧答卷同时,也在替换掉部分考生答卷,只是还没来得及处理裴度的答卷。但自己的人中竟然出现了内鬼,只怕自己这次是难逃一劫了。
      会是谁?徐之浩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是谁。

      赵元徽眉头紧锁,将考卷扔在徐之浩脚下,面色铁青:“大胆徐之浩,你身为礼部尚书,主持我朝科举,本应为国举贤选能,却公报私仇,让明珠蒙尘,还有何话说?”

      徐之浩面色苍白,噗通一声跪下,说话也结巴起来:“这,这……”本能看向苏定安求助。

      姑苏迁却没有罢手的意思,继续道:“徐之浩除了携私报复,还以权谋私,搞圈子,闹宗派,造成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的局面。前些日子,京城闹的沸沸扬扬的真假凤音的案子也是由此次科举舞弊而起。当时落榜的考生闻宗闵状告新科进士杨诨偷题舞弊,此事栎安府尹范阳大人想必是最清楚不过。”

      范阳内心此时大呼万幸,还好得到好贤侄萧宸檀事先指点,否则这次只怕真要替徐之浩背这口黑锅了。当下赶紧出列将此案件的始末简要陈述,闻宗闵和杨诨在国子监时就已不睦,后来又为了争抢小花魁大打出手,拿到试题的杨诨故意改了题目,着人授意将篡改了的题告诉闻宗闵。
      闻宗闵辛辛苦苦准备了一番,临了到了考场顿时傻眼了,明白自己被杨诨戏耍了。
      接连受挫的闻宗闵一气之下便将杨诨偷题舞弊的事情告到了栎安府尹处,清音坊的凤音姑娘可以作证。徐之浩为了掩饰此事,先是不知去哪找了个冒牌的凤音否认此事,妄图指鹿为马,混淆视听。败露之后,又赶紧打发了杨诨等人离开栎安,几次三番派出杀手对凤音姑娘下手,意欲杀人灭口。

      范阳最后不失时机地将功劳和马屁水到渠成地拍在了赵璟熙身上:“所幸此案的关键证人凤音和闻宗闵一直受到洛王殿下的保护,才让杀手无功而返。而此案也多得洛王殿下相助才能如此迅速地结案。”

      说到这时,徐之浩已经脸如死灰,冷汗涔涔。

      姑苏迁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长揖到地:“开科举为的便是广延天下之才能尽为陛下所用,寒门才子才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期盼。而徐之浩如此肆意妄为,胆大包天,不严惩不足以树法威,不严惩不足以儆效尤,臣恳请陛下严惩,断了这科举舞弊之风。”说到后来几乎要涕泪齐流,其情真意切,为国之心令人动容。

      几乎要站成一尊石像的苏定安终于迈了步出来:“姑苏大人耄耋之年还如此忧心国事,实在令本相敬佩。只是老大人不问朝政多年,有些事未必清楚,未免有些管中窥豹。我朝开科举为的是广揽天下之才不假,但陛下为何还要开设国子监,为何令文武官五品以上,各举所知?为何开公荐通榜,为何有行卷之风?为的都是广开选才之门,而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这些九州乡贡就能确保没有地方谋私推荐上来的?徐之浩在此次春试中或许有些问题,但暗中不乏有人为一己私利而大做文章。陛下,不能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也不能寒了世家大族的心啊。”

      左相既然开口表明了立场,一时之间又有多位大臣站了出来,在这利益关头,世家大族自然是心照不宣地抱成一团,直言历朝历代名垂青史之人大都出身于显赫世家,数百年的家风传承又岂是眼界狭窄的寒门庶子可与比肩?我朝皇帝仁厚,开科举之路,然这些寒门子弟欲求不满,妄图撼动门荫入仕之路,甚至还搬出建朝初期世家拥立之功等陈芝麻烂谷子的经年旧事。

      朝堂之上,百万唾沫横飞,吵的赵元徽又开始头疼了,憋着气猛喊了一嗓子“够了!”终于让一群人讪讪住了嘴。
      赵元徽将目光转向了一直未吭声的赵璟熙:“璟熙,关于此事,你有何见解?”

      一直冷眼旁观的赵璟熙方走了出来,缓缓道:“姑苏大人已痛陈了科举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贵者托以势,富者托以财,亲故者托以情,致使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辜负天子圣恩。当然,左相大人说的也不无道理,选贤举能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既要兼顾世家大族利益,又不能寒了下层士族之心。”

      你这话不是说了等于没说?苏定安心中一时摸不准赵璟熙的意图。

      “但我朝既开科举,给了天下寒门士子一条无需门荫庇佑便可直达天听的路,便理应确保这条路的公平公正。如左相所言,我朝有开设国子监,也有令文武官五品以上,各举所知,开公荐通榜,有投行卷之风,世家子弟入仕途径甚多,又为何偏偏要打科举这条路的主意?杂文、帖经、策问,若非真下过一番功夫,又岂能进士及第?说白了,无非是既想要利,又想要名。”

      赵璟熙此番论断一语中的,彻底撕下了这层遮羞布,好几个寒门出身的朝官频频点头。

      赵璟熙:“儿臣建议礼部会试之后,增加殿试,由天子命题,所有考生皆为天子门生,杜绝考官与考生之间以师生之名互相勾结,朋比为奸,此为其一。
      其二,夫欲构大厦者,必藉众材,为国者亦犹是焉,天下便能从中明天子对选拔人才之重视。
      其三,此后即便还有人想请托通榜,必也有所顾忌,不敢触怒天子之威。
      其四,对于参与殿试的进士来说,这更是一份天大的殊荣,以天子门生入仕,必将忠心于天子,减少结党营私之祸。同时在春试之后,于御史台外置一铜匦,随时接纳有关科举舞弊的表疏,以作威慑。”

      随着洛王的侃侃而谈,苏定安的脸越来越沉,这番表面波澜不惊的陈疏完美绕开了寒门和世家之争,门荫入仕我不管,但科举入仕之路将牢牢把控在君权之下,未来恐怕世家的话语权会越来越低了。

      赵元徽简直大喜过望:“璟熙这个建议极好,天子门生,你说你们怎么就想不到这么好的主意呢?以后所有进士加开殿试,礼部会同御史台即刻去办,草拟的章程先经洛王,咳咳,还有左相复核,之后再呈报于朕。”

      看向苏定安:“左相还有何意见么?”

      好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苏定安只得维持着风度道:“臣无异议,只是这次科举榜单已张,并已发往九州各郡县了。”

      赵元徽此时心情愉悦,天子门生此举已为解决朝中结党营私的痼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摆了摆手道:“既然这次科举的榜已经张了,也无谓重开春试,惹民间对朝廷诸多非议。对于有异议的考生,可以再恩赐多几个名额,这样也能安抚袁通等老臣的心。”
      看了眼还趴在地上的徐之浩:“但此次的科举舞弊案还得有个交代,免去徐之浩礼部尚书头衔,先交由洛王和御史台彻查。”

      赵璟兴忙上前道:“禀父皇,我朝五品以上官员涉案,向来是三司会审,科举之事事关国本,九弟平时不理朝政之事,难免会有些生涩。儿臣提议此案由大理寺,刑部连同御史台一并审理,左相同九弟监审。”

      苏定安慢吞吞上前附议:“太子所言甚是,未免有人暗做文章,臣附议。”
      苏定安话音刚落,几乎一半的朝臣纷纷站了出来:“臣附议。”

      赵元徽看向赵璟熙,脸上分明有无奈的表情。

      赵璟熙仍旧一副喜怒不辨的表情:“自然应慎重,交由三司会审最为合适,儿臣并无异议。”
      一场从卯时闹到午时的朝会终于结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