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皇城人海 ...

  •   这日清晨,凤姐着急忙慌来到贾母处,商议过几日清虚观打醮的事,正巧宝钗、黛玉、宝玉并三春姐妹都在。
      凤姐道:“贵妃送来了百八十两银子,叫初一到初三在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我寻思着干脆家里人一并去听戏,也好消遣消遣。”
      贾母心中纳罕元春为何突然想出这一出,便道:“只怕天热,咱们在府里听两出便罢了。”
      凤姐笑道:“清虚观那里凉快,两边又有楼。咱们要去,我先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上打扫了,挂起帘子来,一个闲人不许放进庙去。我已经回了太太了,你们不去,我自家去。这些日子也闷的很了,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地看。”
      黛玉连忙道:“凤丫头不提这话,我过两日本也要去清虚观上香的。既是平安醮,何苦把人都赶了走,便是搭上台子唱几天大戏,也算与民同乐,不违贵妃美意。倒是夏日炎炎,清虚观是个好去处,不妨扫出几间内院,让府里的姐妹们同去住上两三天,高乐高乐,也好过日日闷在府里。”
      贾母听罢,对凤姐笑道:“既这么着,我和你去。”
      凤姐听后,连忙答道:“还是林丫头的面子管用呢。只是老祖宗要去,我又不得受用了。”
      贾母道:“到了那清虚观里,还不是任你们疯玩。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可好不好?”
      凤姐笑道:“还是老祖宗疼我。”
      贾母心中有了几分欢喜,又转头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宝钗只得答应了。
      贾母又着人去府里问谁要去。这话一传开,府里的丫头们个个兴奋不已,就是各人的主子懒怠,也都百般撺掇,到最后连李纨等都说去。贾母心中越发喜欢,早已吩咐人去打扫安置。
      贾政本不欲去,可贾母硬拘着他,连同贾赦、贾珍、贾蓉及宁府众人也一道说要去。

      又过了几日,贾环带着赵夫人一并进城来,说是一道去清虚观上香。一则,贾环心里恋恋不忘那日遇到的丝鸣姑娘,两人相约今日在清虚观见面,二则,黛玉前几日遣人来,说是忠顺王府的长史吴大人邀贾环再见一面,就约在黛玉清虚观上香请愿的当口。
      赵夫人笑道:“确是大半年也没进城来了,咱们先上柱香,过后一道去你舅舅舅母那儿吃饭去。”
      贾环道:“匆匆忙忙的,该给舅舅备个什么礼好呢?”
      赵夫人笑道:“还用得着你想,我早就备好了。”
      说罢,赵夫人从箱中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两把金锁,两个金项圈。贾环一看,便知是送给小孩子的,笑道:
      “这么急干什么,上月来人不是说才两三个月的嘛。”
      赵夫人拍了贾环的脑壳道:“能不急嘛!你也别悠哉游哉的,过了年也要给你相看起来。我就等着抱孙子呢。”
      贾环顿时脸色发黑。

      贾家今日齐齐到清虚观来,车辆纷纷,人马簇簇,引得路人纷纷围观。
      马车里,薛姨妈和王夫人坐在一块儿,两人说着悄悄话。今日这场打醮,本是王夫人托元春安排下的,就是要试一试老太太对宝钗和宝玉的“金玉良缘”是个什么态度。王夫人哪里看不出来,老太太中意的人始终是林黛玉,这一点让王夫人心里厌恶至极。
      王夫人揉着太阳穴道:“哎……我这辈子就是操心的命。好容易送出去个环小子,眼见着又来了个林丫头。不提我和她那死鬼老娘贾敏的过节,就说她如今这弱不禁风的样子,怎么看都像是活不长的,我又怎么放心把宝玉交给她。”
      薛姨妈笑道:“姐姐一心一意为了宝玉铺路。等将来熬出来了,自有你的好日子。”
      王夫人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天,还两说呢。”
      薛姨妈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又何苦这么想不开。就算老太太这回不松口,她太能一直不松口?也不想想她那好外孙女将来是要认谁做婆婆的。”
      王夫人狠狠道:“那林丫头这几年住在府上,吃咱们的,用咱们的,哪一样不是顶最好的给她用,结果人家根本不和咱们一条心。这样的姑娘,我怎么敢讨回家?往后谁爱要她谁要她去,可绝不能进我宝玉的门。”

      贾环和赵夫人一道来了清虚观,却见山门外早搭起了戏台子,前面聚集了不少人等着看戏,好不热闹。贾环一门心思想去寻丝鸣姑娘,哪里耐得烦在这儿等戏看,便拉着驻足看热闹的赵夫人道:
      “娘,快些,快些嘛。过后咱们还要上舅舅家吃午饭呢。”
      赵夫人无法,只得撇了那戏,随贾环入山门里。只隐约听到这戏是大户人家打平安醮所设,嘴里鼓囊了句:
      “乖乖,这得是多大的脸面,跑来清虚观山门口搭戏台子。”
      贾环也不甚在意。京城这么多富贵人家,凭他谁家,只要别隘着自己就好。

      贾家一大家子一早来了清虚观,戏台子就搭在山门口。戏班子还没有来,山门口就已聚集了一大帮等着看戏的平民。
      贾府女眷们在道士的引导下,纷纷到后院客舍歇息。道场午后才办起来,观中急忙将各类瓜果、斋饭流水般地往后院搬。宝玉要去各处逛逛,贾母坐了一路轿子,正欲走一走,便拉着宝玉的手一道去观里逛逛,一众主子们便抛了一帮丫鬟小厮,随着贾母四处走走。
      贾家人临时决定四处去逛,却慌了观里各处洒扫布置的道士们。众人进了一间正殿,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捧着个剪筒,正要去照管各处剪蜡花儿,一听贵人要进,急急忙忙从过道上跑出来要去躲开,好巧不巧一把撞在了王熙凤怀里。
      凤姐便一扬手照脸打了个嘴巴,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斤斗,骂道:
      “小野杂种!往那里跑?”
      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
      “拿,拿!打,打!”
      贾母听了,忙问:“是怎么了?”
      贾珍连忙上去问,凤姐上去搀住贾母,回说:“一个小道士儿剪蜡花的,没躲出去,这会子混钻呢。”
      贾母听了,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惯了的,哪里见过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儿的。他老子娘岂不疼呢。”
      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颤。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不用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总说不出话来。
      贾母还说:“可怜见儿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带他去罢。给他几个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
      贾珍答应,领出去了。

      贾政见了眼前一堆人挤在一处,又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跪在殿门口瑟瑟发抖,顿觉污糟,不想再随众人继续走,便独自一人往观前上香处,寻了处人少僻静的院子,随意找了个石凳子,独自坐在一棵大松树下。此时凉风渐起,一只蚂蚁正在面前的石桌上爬。贾政顽心大起,瞅着那蚂蚁,看它要去往何处。
      那蚂蚁似是觉察到了周围风向不对,急忙向前爬。也不知道爬了多久,终于找到一个石缝,钻进去躲了起来。贾政吹了几口气,却还是不见那蚂蚁的动静,方才意识到,怕是往后再也见不到了。
      贾政心觉无趣,站起身来,抖抖衣服,一眼扫过小院门口,忽见两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不由呆住了……
      他刚才分明看见,一个妇人牵着一个少年,从那门洞子里一闪而过。那妇人的面庞,还有那少年的背影,分明就像是——
      赵姨娘,和环儿?
      贾政连忙揉揉自己的眼睛,迈步前去,出了那院子,左右张望。可清虚观里,除了来来往往的香客,哪里还有刚才人半个影子。
      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错了。那妇人穿着平民的布衣,少年也只用白布粗粗扎了发髻,不见半分当日荣国府中的奢华气度。可那面庞,那背影,分明就是他们。
      贾政忙朝前方跑去,要去追刚才望见的两人。他跑过了整条巷子,站在岔路口,边喘气,边往两边张望,但见人来人往,清虚观中,香客信徒如过江之鲫,皇城人海,声貌渺茫。

      说起来这清虚观也是京城中的著名景点,可贾环和赵夫人却都是第一次来。绕了好大一圈,七拐八拐,方才找到了上香的正殿。
      走进天师大殿,便见大幅的天师像挂在正前,下设十几个蒲团,跪了七八个香客。赵夫人牵着贾环,两人一齐跪拜。
      “环儿,许个愿。”
      赵夫人拉着儿子的手跪在那殿上,心里已经冒出了不知道多少个愿望,一时也不知该挑哪一个,想一股脑儿全许了,又怕恶了这位张天师。
      “娘,你先拜着,我出去逛一逛。”
      赵夫人不喜,只当贾环是隔了这么久才进一趟城,又见这清虚观人山人海的热闹,便要溜出去玩儿,斜眼一瞪,隔着帘子又见偏殿里供了不少寄名符,便对贾环道:
      “这么多人家都把孩子名儿供在大仙跟头呢。想你小时候,贾家原也给你弄过的,只是上在了那马道婆处。如今想来,也没个人去添香油钱,只怕佛祖跟头的寄名符早就没了。不如今日给你重新供上,供在天师跟头,盼你平平安安的,早点儿长大。”
      贾环听了这话,突然心里一凛,道:
      “娘亲说得很是。咱们好容易从贾府抽身出来,仿佛重活一世。既然再世为人,也确实该在仙佛跟头添一份香油,省得那牛头马面在来回奔波,一无所获,将来在阎王爷面前给咱们挂落。”
      “打嘴!说话没个把门儿的。”
      赵夫人赶紧捂住贾环的嘴巴,不让他说下去,心里头却早已激荡起来。这一年以来,她也逐渐适应了新生活和新身份,而今的日子,确如环儿所说,是重活一世,再世为人。

      贾环往清虚观后的竹林走去,赵夫人则留在观里给贾环新供个寄名符。倏忽风气,竹林间哗啦啦的摇叶之声,贾环心里有些紧张,心砰砰跳了起来。
      “贾庄主果然重诺。”
      贾环回头,见丝鸣姑娘领着一个文士和七八个大汉从竹林间走来,先前的紧张感消弭了一些。仔细看来,那个文士穿着的人,正像是那日吟诗的书生。贾环躬身行礼道:
      “见过丝鸣姑娘。当日姑娘只丢下一句话便匆匆离去,今日我不敢不来。不知姑娘师出何门,来自何派,还望赐教。”
      “家在江南,小门小派,不足挂齿。贾小公子是江湖新秀,丝鸣与公子一见如故,诚意结交。”
      贾环心中暗喜,道:“姑娘说与我一见如故,我见到姑娘,也觉得十分熟稔。莫非你我乃是前世旧相识?”
      丝鸣心中不喜,贾环也觉察到说错了话,忙欲赔礼道歉时,只听丝鸣身边的大汉喝到:“哪里来的纨绔,年纪不大,却如此油腔滑调。且容马某来试一试你的本事!”
      贾环心里大呼倒霉,怎么一上来就又要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