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藏拙 ...

  •   建宁一朝对亲王极为严苛,几个在封地上的王爷都被轮着削过,还有的一家子都下了狱。成王府既然是建在京城的,自然是没有封地的,倒逃过一劫。

      不过建宁帝肯放过成王府,也是因为成王府削无可削,似乎没有几个有出息的。

      建宁帝眼高于顶,穆家的功绩在他嘴中都是不值一提,元真自然不会真的认为成王府后继无人,但她没想到,成王世子居然比她想象得更会藏拙。

      成王妃匆匆来过一趟,只是刚与众人见过,便有丫鬟来将她请了回去。

      成王与王妃都不在,待客的职责便落在了李晗头上。

      元姝谦逊,十分内敛;元容冷淡,不与人言。便只有元昭和元真能多说几句了。

      不知道李晗是觉得他们都是孩子,所以谈吐间不加掩饰,还是故意想让他们摸清他的底细,,总之元真在交谈中发觉,这位成王世子并不像外界传得那般平平无奇。

      外界皆传,成王与世子只是虚占爵位,毫无建业,明明承袭武学却从没上过战场、进过军营,而且自老成王与先循郡王接连逝去之后,成王府便连往日那点微弱的辉煌也失去了,那之后再少有的几个功勋,都是靠着循郡王李暄和李拓二人才得来的。

      起初元真也与外人所揣度的一样,以为成王府完全靠这二人支撑,可与李晗见面后,元真隐隐有种猜想……
      有一种人不上战场也能打仗,也是能统揽全局的。

      某一年李敖去济南为贾悠贺生辰时,曾与元真二人讨论起兵法,他说他自己虽然久征沙场,但是于排兵布阵这一块儿其实并不精通,多数时候只知闷头杀敌,算是有勇无谋,之所以几十年来胜仗多于败仗,是因为他有一位好军师。

      穆家人也并非生来就会打仗的,不管有没有可能上战场,都要先啃上一箱兵书。元真在符山的书房中有一整面墙的兵书,孟弗公每次去寻元真,必紧锁眉头,仿佛这墙粗粝的兵书下一刻就要损坏了他符山的清雅之气。
      但李敖说,他的那位军师却没这个条件。她的兵法,是自己靠着邸报中对前线沙场的微末着墨,一点一点推演琢磨出来的。

      此人便是如今明面上与李敖势如水火的冯皇后。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冯皇后,自然也能有李晗,而且,李暄和李拓立下的功勋,细说起来也有些意思。
      这些功勋说大不大,不足以让建宁帝心生忌惮;说小又不小,足以让京城记得还有个成王府。

      一件两件可以说是偶然,六件七件都是如此,那就说不通了。

      元真心里揣度李晗的同时,李晗也在审视元真。
      穆国公府对待女子与男子并无二致,李晗有所听闻,但他交谈时下意识先去寻了元昭,直到回答问题的慢慢变为元真,李晗才恍然,此次外出,穆家能主事的并非是元昭,而是元真。

      元真的回话很有技巧,看似说得很多,实际上却是滴水不漏。李晗跟她轱辘了两句便知道再试探下去也没什么用,元真什么都不会说,且有可能会因此疏远他,便换了方向,只在舅甥的关系上来找话题。

      只是这话题也是难得很。贾悠嫁去穆国公府时,成王府不曾备礼,之后数年也不曾有过来往,李晗想了半日也只问出一句“你母亲可安好?”

      李晗儒雅,李暄随和,堂中气氛也算融洽,元真听出李晗话中有交好之意,可她无法立时回应,只能一直将话题往些琐碎小事上引,但李晗并不气馁,倒让元真不忍心一直避让了。

      穆国公只让元真和元昭跟来,且凡事都让元真拿主意,就是为防京中关系攀结。有些人在高位上待久了,便不可一世起来,认为与小辈交谈便是落了面子,只肯以长者身份自居。
      京中百官都是些恨不得用鼻孔瞧人的,便是肯低下身段与小辈来往,怕是也忍不了跟个小姑娘交谈。

      李晗若是诚心,元真佩服;若是做戏,她更佩服。能有此决心,也难怪成王府始终屹立不倒。

      元真的思绪不禁飘远了些,她看得出李晗这个世子不似传闻中无能,那成王呢?难道也在藏拙?
      成王妃与世子妃针锋相对,那成王与世子之间关系如何呢?

      元真这份疑惑,一直维持到成王回府。

      成王回府时已接近点灯时分,众人出门相迎,成王妃也终于将一双儿女带了出来。

      平阳郡主李晴与李岫有两三分相似,只是脸更圆些,至于六爷李牧,他脸上满是青青紫紫的痕迹,两只眼睛更是严重,元真实在瞧不清他的模样。

      成王进了殿先是与李晗李暄问话,又以长辈身份关怀了元昭几句,最后才将目光放在李牧身上。

      李牧今日受了委屈,又被打成这样,一上马车就开始发脾气。成王妃为了哄他,连穆家人都懒得招待了,直接推给了世子夫妇。
      可李牧却哄不好,他脸上的伤并不疼,只是看着唬人些,可他更觉得魏渊这是故意做弄他,回府之后越想越气,在成王妃殿中砸了一地的东西,嘴里嚷着要给魏渊点颜色瞧瞧。

      在娘面前才敢这么说,这会儿在成王面前,他便绝口不提这些话,只做出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按照成王妃说的,开口都是认错,还提出愿意去靖安侯府道歉。

      今日争端,若不是李牧挑事儿也争不起来,成王原本心中还存了几分恼意,想着回来好好地教训一番,可见到李牧这副样子,又觉得他受了委屈。

      这个儿子是被宠坏了的,行动做事难免有些不妥当,也没多少学识才能,远比不上前头两个嫡子。可李牧听话贴心,随了成王妃,又是唯一在成王身边养大的儿子,成王难免偏爱他。

      只是李牧今日惹到的不是旁人,而是皇上颇为看重的魏渊,倒是有几分棘手。魏渊被李敖视为半子,常常带在身边,宫中甚至还有专门给他留出来的宫室。
      成王皱紧了眉,到底还是轻斥了李牧几句,李牧再提去魏家道歉之事,他挥了手道:“不管他魏渊以后如何,如今也只是个小小的白身,况且是他打了你,哪有你去道歉的道理?你以后莫再招惹他就是。”

      成王话虽如此,却面色沉沉,心中显然是给那魏渊记了一笔。李牧得偿所愿,眉毛都挑了起来。

      元真瞥一眼李牧,又看向成王。

      她没想到与李牧打起来的竟是魏渊。
      从渡口到护国公府,路程确实是远了些,难怪会迟到。

      李晗注意到元真的动作,侧首表示疑惑,元真轻轻笑了一下,没有解释。

      成王自然是想与穆国公府亲近的,可是来的都是小辈,有些话成王不好出口,又觉得他们听不明白,心中难免郁结,知道下午一直都是李晗在陪着穆家来客,便索性把此事继续托给世子夫妇,让他们好好招待着。

      京中人如今都盯着穆国公府,知道穆家人借居成王府,在席上便有许多人去寻成王打探消息,交谈闲聊更是频频将话头引给成王,连几位皇子都来问过一回。
      便是为着这个,成王也不会苛待了穆家来人,李晗夫妇行事稳妥,此事唯有交给他们,成王才放心。

      元姝与元容是要进宫的秀女,与成王府也算不上亲戚,所以成王只以长辈的身份与元真高高在上地说了几句话。

      李晗陪元真叙话时,还曾问起过贾悠近况如何,成王身为贾悠的亲舅舅,却没问起过半个字。他的信明明是写给贾悠的,此时却只问穆国公。

      成王不问贾悠,倒不仅仅是因为贾悠与成王府关系冷淡,更因成王怕她。

      贾悠认为明月郡主之死有一半责任在成王府,所以不爱与成王府来往,但大周重孝重礼,太皇太后怕贾悠与外家不亲招惹他人诟病,所以遣她每月都去成王府小住。成王府那时倒是留着明月郡主的院落,只是贾悠一次都不曾留宿,只待半日便走。

      明月郡主被嫁给贾太傅,是为了巩固成王的地位,所以明月郡主死后,成王确实有过几分歉疚。可贾悠认准了成王府上下蛇鼠一窝,除了对李岫有几分好脸色,见到其他人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冷淡态度,一来二去,成王便渐渐厌恶了这个外甥女。
      可是偏偏这个外甥女有出息,不仅得太皇太后和雍王青眼,还能被建宁帝委以重任。

      清平郡主得势那几年,是成王最怕的几年,他怕贾悠还耿耿于怀明月郡主的死,会想办法报复成王府,所以战战兢兢,不敢出头。

      贾悠明明一个正眼都不曾给过他,他自己却怕得入骨,直到贾悠被建宁帝赐婚,要远嫁山东,他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穆国公府世代忠良,便是太皇太后手握大权、建宁帝步步紧逼,穆国公府也从未有过半分不轨之心,贾悠嫁去穆国公府,手中原本的权力被收回,还会受到穆家束缚,他也就不用担心贾悠会伺机报复他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藏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