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学坊 ...

  •   午饭过后,顾娘子便带着两位教习姑姑进了四方斋。

      即便如今已经出宫,但她们以前也是有品阶的女官,元真常与贾悠身边的女官相处,对这两位姑姑也十分客气。

      四方斋院子里房间多,两位教习姑姑既然是以穆家的名义请来的,自然待在四方斋最为稳妥,元真让方槐给两位姑姑挑选了住处,还安排了思慧和思巧两个小的跟着。

      元真原意是想让两位教习姑姑到了成王府后先去房中休息,但此二人却执意要先来拜见元真。

      这两位姑姑一位姓赵,一位姓高。赵姑姑看起来是有几分威严在的,让人望而生畏,高姑姑则宽和得多。

      内廷女官按例分为六局二十四司和宫正司,各有品阶,职责是协助皇后处理后宫事务,地位和职权都很高。只是先帝自元后张氏逝去之后没再立后,太皇太后又无接手之意,女官权力旁落,在内廷的话语权一度比不上内侍六监。

      有品阶的女官不同于普通宫女,无需终身待在禁中,若是愿意舍弃品阶身份,到了年纪便可自请辞宫,有些女官眼见前途无望,或者不贪恋后宫荣华,便请求辞去,回到家中。

      能在内廷成为女官的,无论是何品阶都非易事,而且女官是终身在籍的,宫正司每年还会给已离宫的女官发放津贴,所以女官们出宫后过得并不会差。有些女官会被达官贵人请回府中教导小辈管理庶务,也有一些会被富商乡绅求娶回去为妻。

      但这两位姑姑却不同,她们既没有去贵人家中从事教习之责,也没有选择嫁人,而是二人搭伙在京郊搞了个女子学坊。

      高姑姑更年轻些,却先出了宫,女子学坊便是她建成的。四年后赵姑姑出宫,按照约定去了高姑姑的学坊。

      贵人们可进学院学习,普通民众却没有这个机会,高姑姑因自己是女子,所以只收女学生,学坊并非只有学堂,也有丝坊、绣坊、红喜铺等可供女子做工的工坊,因为借着高赵二人的女官身份,又有许多心善的夫人资助,学堂的待遇不错,工坊的工钱也很客观,只有一条,只有学坊的学生才能进工坊做工。

      贾悠虽然不在京中,却通过李岫知道了这个学坊,又因高姑姑从前在贾悠宫中当过差,贾悠对她有几分印象,所以让李岫帮着关照一些。

      这次请她们来为元姝和元容教导,也是贾悠的意思,算是借着穆国公府给女子学坊立点威望,女子学坊从建立到维持至今是有些艰难的,若能帮衬些也很好。

      赵、高二人出宫前几年都在宫正司任职,对宫禁规矩与皇家关系最是了解,请她们来也最合适。

      元真对二位姑姑客气,这二人对元真也颇为尊敬,知道贾悠产期将至,高姑姑还带来了一些专门做给小婴孩的包被和小衣服,还有一些精致小巧的玩具。

      高姑姑对贾悠更熟些,在元真面前也也更自在,她一笑脸上浮现两个小酒窝:“这些都是学坊中的孩子们做的,我和赵姐姐收的尾,看着粗糙了些,姑娘不要嫌弃。”

      元真没想到她们会给贾悠准备东西,亲手接了看过,然后抬头对着二位姑姑一笑:“你们有心了。”

      她将东西给了方槐,嘱咐她到时候一起将这些东西送回山东。

      两位姑姑看出元真此时正忙,所以闲叙几句便提出了告辞,元真让思慧思巧带着二人回房歇息,又让郑采去后面告知两个姐姐教导姑姑已经来了。

      元真将账册尽数翻了一遍,以求心中有数,然后便照旧都交给了绿萼。

      她昨日在席上便了解过了,成王府的几位少爷姑娘白日里要去书院读书,此时还未到下学的时辰。

      元真觑着外面的好日光想,如今就只等沈太妃从山上下来了。

      元真和元昭是借着探望太外祖母的名义跟来的,成王妃和世子妃也就算了,到沈太妃面前可要稍微殷勤一些了。

      元真是客人,不好随意走动,而且也不认路,既然无人来寻她,她便安心在四方斋中躲懒,院中小丫鬟正在逗小猫,元真便拿了卷书在一边看。

      小丫鬟见元真有兴致,越发逗着小猫往元真这边来,讨欢心。

      元真身边有侍女,且都是能打会算的,她们就是削尖了脑袋也是凑不到前面去的,更别说已经有连翘和银芽了,便都歇了心思,安心听候差遣。

      这猫虽是小野猫,却很是乖巧,元真见小丫鬟伸了手去逗引小猫,笑了一回叮嘱道:“这狸奴到底野性未褪,仔细别被它抓了挠了,破了皮不是顽的,它不过一只小猫儿,不用强逼了它。”

      小丫鬟似懂非懂地点头,再抚摸小猫动作便轻缓了许多。

      白芷从采月那里领了些香药包,却又好奇里面是些什么,给众人都分了一圈后,把自己那个给拆了,她一边拆着,一边道:“姑娘既喜欢这猫儿,何不取个名字?”

      香包能拆就能缝上,元真也不说白芷折腾,只卷了书叹道:“一时间倒想不出好名字,若是四姐姐在就好了,这个她倒是擅长。”

      “四姑娘若在,这猫儿怕就直接被她抱走了。”白芷随口接道。

      “那倒也好,她也最爱养些这个。”元真笑笑。

      穆四姑娘穆初晴,是元真隔壁景阳侯府四叔家的姐姐,性格最是狡黠可爱。她院中养了许多爱宠,猫狗狐狸,鱼鸟兔子,应有尽有,还有老仆为讨她欢心献上过一只小虎,被三姑娘穆初霁一状告到林夫人那里,惊得林夫人揪着女儿的耳朵勒令她立刻把小白虎放回去。

      那小虎已经被穆初晴养得认人了,她抱着小虎哭着上气不接下气,说小虎回到山林会吃不饱受欺负,林夫人被她气得要昏过去,直戳着穆初晴的脑门说她那院子何必叫百草园,索性改名字叫百兽园得了。

      最后还是贾悠看不过去,让元真把小虎带去营中养着,既不会失了野性,也不用担心活不下去。

      穆初晴练武从来都是留在家中练武场的,为了小虎倒愿意跟着元真去军营了,景阳侯偶尔碰见几次还很诧异,这个只知道招猫逗狗的小孙女竟也有如此上进的时候。

      到最后小猫儿的名字也没起出来,索性还是喊小猫,郑采看了会儿觉得有意思,打算绣个小猫扑蝶的扇子,拿了纸和炭笔让元真帮忙画花样子,元真刚描了个轮廓,连翘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见到元真坐在院中石阶上,连翘倒有一瞬的诧异,不过很快她便恢复如常,走到元真面前行礼:“姑娘。”

      郑采正比划着要什么样的蝴蝶,元真照着她的动作落笔,抬头看了连翘一眼:“可是有什么消息?”

      连翘点头:“是循郡王妃派人回来了。”

      “派人回来?”元真有些疑惑。沈太妃和循郡王妃今日不就回来了吗?为何还要派人回来?

      连翘看起来也有些迷惑,她点头道:“那人动作隐秘,不曾惊动旁人,一回府便去了世子妃娘娘院中,奴婢也是无意间才探听到的消息。”

      怕是山上出了什么事儿,亦或是沈太妃出了什么事,但应该不算严重,否则回来的就该是循郡王妃了。

      元真冲连翘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手中笔勾出半只猫身,心里思索着该不该去世子妃院中打听一二。

      直到整幅的花样子都画完,元真都没想好,正打算收拾了书卷进屋去,忽地听见外面有人敲门。

      连翘进门之后便将门关了,婆子们听见叩门声,都转头望向院中的元真,元真微微点头:“开门吧。”

      之前几次露脸都是廖婆子争先,她得了元真几次赏,铜板凑起来一把都抓不住,这一次俞婆子动作便快了些,抢先一步打开门。

      门外的人居然是李明蕙。

      她带着贴身的两个丫头和一名女史模样的人,正好与有些吃惊的元真对上视线。

      没等俞婆子拜见,李明蕙便先抬脚走进了四方斋,她进门后环视一圈,最后将视线落在元真身上:“元真表妹安好,我来看看你。”

      这架势可不像是来看望人的。

      元真起身笑迎:“县主安好,汀兰,去沏壶茶来。”

      李明蕙跟着元真进屋,落座后又不满道:“别县主了,听着像是讽刺,按礼你也该册立县主的,你和她们一样,喊我名字就是了。”

      贾悠虽是外姓,可她却也是入了皇家宗祠的郡主,早先连封地都有,只是被太皇太后拒了。元真身为郡主之女,一个“县主”的身份是能有的,至于为何如今没有,自然是因为被先帝压下了。

      不过无论是贾悠还是元真,都没想过去讨要这个县主身份。

      元真不知李明蕙口中的“她们”都是谁,也不能真的直呼其名姓,想了想学着李明蕙的叫法,选了个折中的称呼:“明蕙表姐。”

      这个称呼也不错,李明蕙的脸色和缓了一些,她接过茶喝了一口,道:“太祖母今日不能下山了,我娘派了人来,有话想和你说,诺,你来说吧。”

      跟着李明蕙前来的女史向前一步:“妾胡钰,乃是郡王妃身边女侍史,在此见过穆五姑娘。”

      大周特例,宗室命妇身边设女侍史一人,掌印,主管文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胡侍史就代表着循郡王妃。

      女侍史品阶因命妇品阶而动,循郡王妃是正一品郡王妃,胡侍史的品阶自然不低,元真起身避过胡侍史的礼,又请胡侍史坐着说话。

      座中可还有一个李明蕙呢,胡侍史谢过元真,依旧选择站着禀事。

      循郡王妃想和元真说的话并不复杂,只是让胡侍史回府报信儿的时候顺便来问穆五姑娘一句。

      可愿上山,去拜见太妃娘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学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