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我心所向(I) ...

  •   *蓝图分享。非全文。
      *两战间隙AU,雇主德x建筑师哈。开放式结局。
      *“Kunst van Liefde”是荷兰语,意思是“work of love”;“我心所向”是中文意译。
      *避雷针:德哈是双不是同(设定如此,请勿争论),内含德亚/哈金且也为真爱(作者不相信爱情的单一定义,至少对于这篇文而言)。

      这是一篇蓝图分享(这是我能想出最契合的叫法)。因为多重原因这篇文不会再写了,但深爱了太久总还是想和大家讲讲这个故事的,所以最后决定以这个形式发出来。这篇文章因此包括:1.部分已有段落(描写/纯对话)2. 剧情概述 3. 配乐(当然必不可少) 4. 间隙插入的作者感想+背景解释。
      即将退圈,也算是对这几年写Drarry的一个总结。

      ————————————

      Chapter 1(按原计划分章)

      好的点子总是不需要记的。它被时间过滤出来,在脑海当中一直浮浮沉沉。
      忘记最初说这话的作者是谁,总之在我这里它一直为真。写德哈三年有余,最初一年半的时间各种灵感来来去去,偶尔跳得比长篇还张扬。但到最后,真正想写的其实为数不多,而在我所有Drarry短篇设定当中,“Kunst van Liefde”(后简称“KVL”)是最坚毅也最不由分说的。
      没有那篇文和哪个设定下的德哈可以比拟《Fairy Tale》在我心里的位置,这无须多言。可KVL的感动总让我觉得更浓烈也更真实,也许因为它没有一点魔幻成分,设定在历史中一个确确切切的时期和真真实实的地点。

      「1936, Canterbury, United Kingdom」

      故事就是这么开始的,第一段这样讲——

      「那根断开的电缆从空中挥下来的时候,一只土灰色的野鸽正从邮局外飞过。它定是要被呲呲作响的电光击晕在地的,如果不是那个黑发男人过长的灰风衣为它挡了一条命的话。
      “呀!哈利叔叔!”
      邮局的窗户里伸出一个女孩的头。她惊恐万分地瞪大着眼,鼻子脸颊上的雀斑被英格兰春天难得慷慨的阳光照得一闪一闪。
      “没关系的,罗丝。”男人回头朝她招了招手,微微一笑。那掉电缆在空中沾了不少鸟粪,打到风衣口袋的边缘,留下一道脏黄色的污渍。
      “波特先生!你还好吗?”扶着他老祖父散步的一位村民先生认出了电缆的受害者是谁,在几米之外露出关切的神情。哈利·波特谢过他们,将手里来自莱费夫雷先生的信件放进没被污染的那侧口袋里,临走时向邮局里的罗丝挤了挤眼。
      “别让你双胞胎叔叔知道这件事!我不想因为这事上报纸——”
      “我是怎么说的!”村民的老祖父突然声音嘶哑地喊了起来,打断了哈利的话,“这东西会害了我们的!害了我们所有!”
      “爷爷,现在是一九三六年,不是战前,”村民拍着祖父的肩膀,重重叹了一口气,“您又糊涂了……再说我们不能老用蜡烛,电的使用会出现意外是正常的,就像其他事情一样。”
      老人皱起白花花的眉毛,神情严肃。哈利无奈地笑笑,向罗丝——挚友赫敏·格兰杰和罗恩·韦斯莱的女儿告了别,往家的方向离去。
      电缆的残躯躺在地上,没了动静。」

      我想我当时写的时候,受了很多《唐顿庄园》的影响,因为那时吃饭都在看。但即使没有这一茬,KVL最开始的重点也是刻画两战期间人们生活巨大的变化。这故事开始于1919年,分两个时空叙述。第一段写的是哈利·波特作为英国一名成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某日(以上场景之后)回家,和妻子金妮说起下午要来做客的、金妮生意合作上的新伙伴。

      「金妮:亲爱的……天啊!你的衣服怎么了?
      哈利:一根电线断了,掉下来达到衣服上。
      金妮:什么?电线——你没事吧?
      哈利:没事,就是弄脏了。
      金妮:别担心,我去给你找件新的——
      哈利:我能忍受这个。
      金妮:今晚有些客人,记得吗?
      哈利:客人?……哦!那个格林……格林格拉斯夫人?
      金妮:格林格拉斯夫人。哈利,认真点,你不能完全依赖我,什么都不自己记。
      哈利:(笑)有这么出色的妻子,我难免会有些小缺陷。」

      他上前吻了一下金妮。这时,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跑了过来——阿不思和莉莉。他们各自抱了爸爸一会儿,一家人便一起向屋里走去。
      「哈利:他们什么时候到?是“他们”,对吧?我记得你说她要带她的丈夫来。
      金妮:是的,他们半小时内应该到。
      哈利:那么我们又要重新摆放那两个花瓶了。
      金妮:(笑)我们需要这么做。但在那之前,让我给你找一件新外套……
      (哈利放开孩子们的手,脱下外套,金妮正要拿过来,忽然惊呼一声。)
      金妮:哦天啊,我忘了把布丁热起来!
      哈利:别担心,放微波炉里就好了。
      金妮:不,我还有时间用烤箱……
      哈利:然后留我站在这里迎接我从未见过的人?(哈利对上金妮的注视)……好吧,我去开烤箱。真的,金妮,你不用担心……我不会换成微波炉。
      金妮:当你和独一无二的现代设计天才一起生活时,你很难不担心。用烤箱会更好吃。
      哈利:放心吧,我知道。」

      他们挽着手,走进坎特伯雷这座三层的新修房屋。

      ……

      合作伙伴是负责木材运输的,对于金妮(家具生产商/室内设计师)之后的项目很重要。哈利料理完厨房和餐厅,送完两个孩子上楼睡觉,加入妻子接待客人。他回到门外,接着便看到了一个衣着精致的女人——还有背后刚刚从车里走下来的,一个穿着长风衣的男人。

      「……“这是我丈夫,德拉科·马尔福。”阿莉斯托利亚说。
      那男人向他缓步走来,在一点五米外刚刚好礼貌又疏离的距离停下。
      “下午好,波特先生。”他音量适中地问好,嘴角勾起一个很淡很淡,却足够得体的微笑。
      黑色的睫毛随着眼皮颤了颤。哈利将目光从对方的脸上移开,移到那只伸出的右手上去。
      他停顿了有两秒的时间,然后将它握住。

      很凉,很瘦。
      食指像是有着一层薄薄的茧。

      “欢迎来到这里,马尔福先生,”哈利很快放开那只手,见到阿莉斯托利亚正看着他,朝她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你们的房间已经准备好了,金妮现在带你们上去放置行李。晚餐在八点开始,我会在楼下等你们。”
      他向后退了半步,侧身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眼角余光瞟见阿莉斯托利亚挽上了丈夫的胳膊。他们一齐向前门的方向走去,皮鞋踩在小路的碎石上,发出沙哑粗砾的摩擦声。
      “晚饭的时候见,”金妮向他凑近过来,“阿不思和莉莉应该醒了,我上楼的时候顺便叮嘱奶娘让他们安静一些。”
      “如果她能做到的话。”哈利说。
      金妮笑了。她拍拍他的手臂,追上前面的夫妻俩。哈利抬眼望着前面的三个人,那个披着黑色风衣的背影正好被框在了门口。

      相遇的一分半钟,九十秒后,哈利终于感到汗水渗出了皮肤毛孔。」

      接下来在个别细节暗示中,我们大概猜出哈利和德拉科原本就已经认识。两对夫妻客套寒暄之后坐下来吃晚饭,以下是晚餐场景中的部分选段。

      「在那个视闲暇生活为黄金的年代,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叫两个从大西洋彼岸到来的生意人同英国远居郊外的某对夫妇坐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听说过伊姆斯夫妇吗?他们是史密森隔了一片海的好邻居。
      “金妮,我觉得我们今天没有必要谈工作。”阿莉斯托利亚朝房子的女主人眨眨眼。她这会儿将金发挽了起来,露出干净漂亮的脖颈和肩膀线条,还有巴洛克风格的珍珠耳坠。
      ”抱歉,利亚……我的不是,”金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知道我的。”
      阿莉斯托利亚转向坐在身边的丈夫,戏谑着说:“看见了吗?这是我见过最热爱工作的女人,如果签了长期合约,我们恐怕很快就需要向宾夕法尼亚进攻了。”
      正在从碗里舀起土豆泥的马尔福先生听见妻子的话,微笑道:“是谁说不谈工作的?”」

      从这个地方起,文章逐渐引入三十年代大西洋两岸建筑设计圈的生活。伊姆斯指的是Charles and Ray Eames夫妇,上个世纪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夫妇之一。晚餐谈话以儿女们开始。

      「利亚:“阿不思和莉莉呢?”
      金妮:“在楼上,奶娘刚刚给他们吃过饭。阿不思在写作业,莉莉过不了一会儿又得睡了。”
      利亚:“斯科皮在五岁的时候也总是睡不醒。”
      金妮:“啊小斯科皮!他现在多大了?”
      利亚:“下个月就十四了。”
      金妮:“天哪!哈利,你听听……我们是一样大吧?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呢……”
      利亚:“这个事情没有办法比。晚几年结婚没什么的,现在不比以前了。”」

      一段时间后,话题转到工作,期间德拉科很温和地衬托着妻子和金妮的谈话,而哈利一直沉默。

      「利亚:你一直很安静,波特先生?
      哈利:(微笑)我不是一个很爱讲话的人。
      金妮:他现在大部分时候都在工作室里,和人打交道是我负责——抱歉,我忘了详细介绍他了。不过我想你们也多少听过我丈夫?英国数一数二的建筑师!跟他比起来,我的光芒都要被覆盖了。圣潘克拉斯那片的公租房听说过吧?那里面有不少他的功劳——”
      “金妮,我们知道……” 阿莉斯托利亚看上去略显局促,瞥了一眼旁边的丈夫,试图打断金妮的话,“我们知道波特先生,他的名字即使在美国也是耳熟能详的。”
      金妮笑了笑,开口正要又说句什么——
      “没事,金妮,”哈利切着盘里的牛排,头也不抬地说:“马尔福先生是我的第一个雇主,我想他大概知道我是做什么的。”」

      天花板下落针可闻。

      「金妮愣在座位上好几秒,又反应了半天,扭头看向若无其事继续切着牛排的丈夫,刀具轻轻撞在盘底发出轻响,长桌对面——越过司兰花、烤鸡和红酒酒瓶,马尔福先生顿住正欲端起酒杯的手。七成熟的牛排还带筋,终于慢慢切下了一小块后,哈利抬起头来,对上那双注视着他的灰色眼睛。
      “但一个工匠通常没人记住,不是吗?”他波澜不惊地说着,勾起一个淡淡的微笑。
      阿莉斯托利亚清咳了一声。她反客为主地站起来倒酒,哈利抬手婉拒,保持着脸上的微笑道了谢,再低下头去用餐,便听见那个男人开了口:“但你是个艺术家。”
      对方的语气同样平静,却让哈利持叉的手微微一抖。他盯着盘里牛排上的纹路,有一瞬间,仿佛要将那些纤维望穿。」

      随后的剧情里我们得知,德拉科正如哈利所说——是他年轻时候的第一个雇主。
      金妮因为突然的信息失去了一小阵的控场,很快又恢复过来,同时发现丈夫状态异样。

      饭后: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们之前认识?”
      金妮皱眉看着自己的丈夫,语气听上去有些埋怨。然而哈利此时也像是憋着一股闷火,转而追问: “马尔福夫人为什么没有改姓?”
      “什么……”金妮顿了顿,似乎完全没有料到这个问题,“她……现在是一九三六年了,哈利。阿莉斯托利亚想要保持她的姓氏,她可以这么做,以及他们结婚的时候……他们……嗯……”
      “他们什么?”
      “这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问题,”金妮放低了声音,拉住丈夫的手,“你怎么了?是不是和他有什么过节?”
      哈利眼神疏离了一阵,又聚焦起来。他望向妻子关切的眼神,低头在她嘴唇上轻轻一吻。
      “抱歉,就是有点累了,”他将她的发丝顺到耳后,“你去陪莉莉吧,不然她一会儿又要嚷嚷了。我去看看阿不思。”」

      在这之后,哈利先回到夫妻俩的房间。他坐在床上,安静许久——抬手,轻轻摸了一下自己左肩上的某个位置。闭上眼,许多年后第一次任由回忆稍稍解封。

      「……
      低喘。
      汗水。
      灰色的眼睛。

      颤抖着,哈利吸了一口气。
      他睁开双眼,让赤裸的双脚落在木地板上,走过一片冰凉的距离,拉过房间里一把瑞士制造的椅子,放稳在衣柜前。
      那木椅比地板还要凉。

      衣柜很深,像个黑暗的无底洞。这是好友赫敏·格兰杰送给他的新婚礼物,哈利这样三套衣服换着穿的简朴生活,平常是绝用不到最上面这层的。他踩着椅子伸出手,闭着眼睛摸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把它拖了出来。
      一个小小的木盒,像玩具积木那样四四方方。哈利抱着它坐回床边,取下盒盖。里面只有几张白纸,还有一沓说厚不厚,但也有那么几封的信。
      湖水般深绿的眼里有道光亮隐隐一闪。他慢慢拿起最上面那两张纸——两张设计图,或者说是草稿。铅笔印在很多年后仍然像回忆一样清晰,那些笔直的线条互相交错着,区分着房间与房间。
      哈利眨了下眼,目光向左下角一斜。
      那里草草落着三个词——

      “1919年,美国,洛杉矶。”」

      画面切换到17年前的洛杉矶。这里有个比较乌龙的小插曲。KVL的灵感起源于某天我上课时被Schr?der House(位于荷兰乌得勒支省)感动得无法自已,再加上Eames House的视频情绪渲染,整个就想到了“芝加哥海岸边两个年轻人一起建房子”的剧情。但是——有些朋友可能立马能够反应过来其中一个大错——芝加哥是没有海的。当时写了芝加哥是因为那时30年代建筑新潮的文化中心。
      所以1919年的剧情就被整体搬到了洛杉矶海岸边。

      那里有快被人刚刚买下的空地。

      「Los Angeles, U.S., January, 1919.

      “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曾在Deutscher Werkbund工作坊实习——”
      年轻的金发男人手里捏着一份简历表,眉毛高挑,语气犹如在诠释莎士比亚的戏剧独白,“举办过‘现代理念与空间设计’沙龙,论文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三次——”
      上帝!他能别用这种方式念吗?
      “没有——没有完成作品?!”
      夸张的语气狠狠打了个转,砸在初出茅庐的二十四岁建筑师耳里成了刺耳的质疑。哈利盯着眼前这个他不知犯了什么浑才去联系的顾客,以超群的职业素养勾出一个虚假无比的微笑,“是的,马尔福先生……但是你看,我的老师们都说我非常有天赋。”
      名叫德拉科·马尔福的年轻男人皱起眉头,上上下下将面前这个准备拿他钱的人打量了几眼,直冲冲地问:“你几岁了?”
      哈利脱口而出:“可能和你差不多。”
      “我父亲从来不雇用四十岁以下的建筑师!”他蛮不高兴地说,声音引来旁边遛狗的街坊邻居——他们正站在棕榈树下晒着大太阳,身后是那块合同上描述的空地。
      西南靠海,东北向山。不大,但是完美。
      “那么你父亲一般向建筑师付多少钱?”文明礼貌已然败下阵来,哈利转而选择表达清楚意愿,“我接受条件,是因为看中这里的地形。”
      德拉科把眼睛向旁边的风景转了转,倒像是终于听懂了人话。哈利注意到他的虹膜是灰色的,很浅,浅到有点儿透明,不太常见。
      “我怎么知道你不会把我的房子毁掉?Mistre……”对方低头看了一眼简历上的名字,“Mr. Harry Potter?”
      “你现在还没有房子。”哈利干巴巴地指出。
      德拉科冷笑一声。
      “我觉得我短时间内都不会有了。”
      行。毫无意义。
      哈利从对方手里抽出那张表,转身就走。
      “你在做什么?!”背后的声音听起来很愤怒。
      “撤回我的合同!”哈利回头大喊,“我更愿意去一个我可以被尊重的地方!你可以看看谁还愿意接受这么低的酬金——或者让你父亲多给你点零花钱!祝你好——先生!”
      德拉科·马尔福震惊地瞪着他,像是不敢相信有人这样对他说话。这别真是个什么皇亲国戚吧?哈利摇了摇头,继续向大路上走——
      “停下!你给我停下!”
      凭什么?哈利想。然而他还是站住了脚步——如果能让他在这个地方实验自己的想法,他愿意和撒旦把酒言欢。
      “我给你一个机会,”德拉科板着脸走上前来,仿佛哈利即将给他设计的是座坟墓,而不是一人独居的“梦想之家”,“但是你得让我知道你有可行的计划什么的——”
      “我有。”哈利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图纸,三两下摊平放在他眼前。对方半信半疑地看着他,接了过去,沉默地看了几秒,没有说话。
      “哦,”哈利反应过来,“你不会看设计图。”
      “我不需要会看设计图,” 德拉科把那两张纸扔回他掌心,“那是你们工匠的工作。我只需要有钱就行了,明白?”
      哈利皱起眉头,开口想说句什么,又被这个趾高气扬的家伙打断:“明天早上八点,准时到这里来。迟一分钟,请你从这里离开。”
      这句话明显是恐吓的意味,在哈利听起来却很好笑。他看着这位他学徒生涯中见过最年轻的一位“雇主”走进路边酒吧,脑子都不用动就知道这准是家财万贯的哪个庄园里跑出来的花花公子,给自己建房子招摇过市、炫耀给朋友们的。
      可惜他遇上的是我。
      什么威胁恐吓摆架子的,没任何作用。
      哈利想着,把图纸折成小四方形装回口袋,张望起了美洲西海岸。阳光洒在金色的沙滩上,照亮一片永不褪色的、灿烂辉煌的年少。」

      KVL一直停滞没写、到现在都没准备好写最终不写了的原因之一是我实在太喜欢现代建筑和设计式了,因此不想在细节和设定上出任何纰漏。但与此同时我又还没把它学透,所以并不想敷衍了事。因此这篇同人的遗憾暂且留在这里。因此后文中,会有一些信息是还未填补上的。
      不过现在,我们看到哈利已经开始盖房子里。下一段的开头我记忆犹新,是从某天上课看哲学论文时突然悟到的。不写1919年有什么,写它没什么。(原计划中后文突出他们30年代后拥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彼此已经不在身边了。)

      「没有红绿灯,没有电视机,没有冰箱和微波炉,没有战火和狼藉。
      这是二十年代来临前的洛杉矶。
      比起给建筑师的佣金,马尔福家的少爷在劳力方面挥金如土,雇佣了在波特先生看来过多的工人,于五个月之内修好了房屋的地基、砌完砖、搭完钢筋,刷完外层的白色墙壁。
      看来那点吝啬确实只针对我而已。哈利在见到平坦的房顶完完整整出现在面前时,嘴角抽搐。」

      建造房子期间,德拉科不停对哈利指指点点且和他吵架。哈利觉得德拉科实在门外汉,一个明显的英国贵族完全不懂得欣赏现代设计(比如德拉科问他为什么有一面墙消失了,哈利说那会是玻璃门,现在这个时候通风非常重要。德拉科并不相信,觉得房子会倒,哈利解释了悬臂承重的原理也没用)。大体结构完成一半,德拉科约了一些刷墙的师傅。哈利因为过于全能而一起跟着他们干,干着干着就发现德拉科把其他人都辞退了,不解中跑去问问,德拉科就说觉得人多,太烦。
      然而这只意味着他们的争执更加集中。

      某日:
      「德拉科:但为什么不把这面墙涂成绿色?
      哈利:因为绿色不适合。你有见过彼特·蒙德里安的作品里有绿色吗?
      德拉科:彼特·蒙德里安?
      哈利:你对艺术真是一无所知吗?
      德拉科:我告诉过你,你是工匠。我只知道我们的庄园里总是有绿色的墙纸,而我喜欢它。
      哈利:你应该为你的压迫象征感到骄傲,但对我来说却不起作用。而且顺便说一句,我是一个艺术家,至少是建筑师。
      德拉科:所以你是社会主义者?
      哈利:如果我是呢?
      德拉科:你觉得你为我工作这事有趣不?
      哈利:我难道要在看到所有贵族覆灭之前饿死?或者吸入空气、吞食我的精神来对抗资本主义的野蛮实践?
      德拉科:但你不能否认事实,你在为我工作。」

      之后哈利便扔下刷子,愤怒离开了德拉科该死的——他自己搭起来的房子。

      在下一个场景里,我们看到哈利住在当时洛杉矶最拥挤的公租房里。他在狭小的走道里,借唯一一部电话给远在英国的挚友赫敏·格兰杰拨过去。赫敏、罗恩还有其他人都在英国为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写论文或做宣传。哈利拨通电话,就讲了自己工作上的不顺,大骂雇主是个混蛋。
      第二天哈利没有来工作,德拉科便找上门来。他们在公租房入口的门前大吵一架,内容不过“我可以算你违约!” “违约就违约!我不干了” “你敢!” “我为什么不敢!”
      吵不动了之后,两人都歇停一阵。就在这个时候,德拉科注意到了哈利住的地方实在吓人。

      「德拉科:你一个人住么?在这个老鼠洞里?
      哈利:跟你有什么关系?
      德拉科:你的家人呢?
      哈利:死了。」

      之后,哈利便转身离开。
      第二天,他却发现门缝里不知何人塞进来一封信。

      「“很抱歉听到关于你家人的事。你回来,行吗?”」

      哈利觉得此人语气听起来不是很好。但还是一心软,就回去了。

      时间跨到房子大部分墙都已经刷好,卧室已经可以住人了的时候。这时哈利留在房子里制作家具(部分现代主义坚信家具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应该是同一个最好,手工至上)。哈利一边拼椅子,德拉科在旁边给他懒洋洋地递工具,嘴上还抱怨着说我不是你的小工,同时每天穿着睡衣在家里乱晃,开着领口也不收敛一下。

      「德拉科: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把讨论的政治方面放在一边。
      哈利:别担心,我不会在墙里放置秘密炸弹。
      德拉科:现在是谁在变得暴力了?
      (哈利藏起笑容)
      哈利:那么,你有什么新话题?宗教信仰?美学失误?公爵夫人的衣橱?中世纪的浪漫?我可不喜欢威廉·莫里斯,你知道。
      德拉科:但你同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观点。
      哈利:你知道他?我很惊讶。
      德拉科:我上周读到了关于他的资料。
      哈利:什么?
      德拉科:你在我们见面的第二天提到过他。
      哈利:……我不记得了。
      德拉科:不,我只是记下来是因为我想找他的一些缺点,而我找到了。
      哈利:是什么?
      德拉科:他的理论并不持久,他的房子和一块块木头一样乏味。他并不比威廉·莫里斯好多少。
      哈利:嗯,我觉得他最伟大的作品还没有出现。」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美国建筑师。这里预言的是他的后期作品,例如1934年的“落水山庄”。

      德拉科看见哈利干活干得热,去给他倒了一杯水。哈利有点愣怔,碰到德拉科的手的时候后者马上把手收了回去。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哈利问德拉科为什么想要个房子,特别还在市中心的区域,现在郊区要比城市安全多了。再说了,马尔福家自己的大庄园应该也挺好住。
      德拉科坦白说我不喜欢我父亲管我,还要让我订婚,就用自己的攒的钱从华盛顿跑出来了(马尔福家是英国人,但移民住在了华盛顿)。
      哈利愣住。德拉科意识到自己说过了,背过脸去。

      「哈利:……她是个好女孩吗?
      德拉科:不知道。我们小的时候一起认识,长大后就没见过了。我记得她有头金发。
      哈利:很配你。
      德拉科:(瞥向哈利)谁跟你讲的?你的艺术家直觉?
      (哈利笑了,但是心里有些难受)」

      从这里开始,哈利大概已经喜欢上了德拉科,只不过自己还没有意识且压住了。

      第一章结束。

      ————————————

      第一章配乐:《To Build A Home》by The Cinematic Orchestra

      刚开始写KVL的时候,我完全着迷于两个相爱的人一起建造自己的小家的感觉(看完《Fairy Tale》结局的朋友们可能有感觉到),除了KVL之外还写了半篇麻瓜AU的Newtina,是讲买家具的(也是后来被融进FT里那篇)。当时就连自己Lof主页介绍都贴了一首所谓“theme song”,是Lily Ahlberg的《Love is Like》,开头第一句歌词就是“We build us a house”。
      所以这首《To Build A Home》,是自然而然也当之无愧的第一章配乐。

      ————————————

      接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