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江河 ...

  •   黄昏夕照,雪霁晴空,越知关斑驳沧桑的城墙屹立在北境雪原之上,像是天神派下的一位不怒自威的力士,历经烽火洗礼,岁月摧折,依旧作为泱泱北煜的最后一道屏障,张开巨臂,随时准备迎击他面前的所有敌人。

      踏雪快骑在城门下勒马,犹带着奔腾之时激扬而起的雪雾。覆面的青年跳下马,仰头望向城墙上偌大的石刻匾额,“越知关”三个字用的是颜体,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出自于三十年前的书法大家千野先生之手,取“越境而知天下”之意。

      城门口有两个铁甲银枪的兵卒,见一行人驰马而来,循例盘问:“边关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接近,来者何人?”

      为首的下得马来,解开斗篷,露出里面的六品文官朝服,他年岁不大,看起来文质彬彬,声音却是沉稳有力:“本官乃监军御史温曜,奉陛下旨意监察北境军务,烦请通报韩副将,本官有紧要军情相商。”

      自皇帝旨意下达,越知关便已由江河军接管,守城士兵自然也是江河军的兵卒。以他们的军衔,自然不会知道温曜从前的身份,一听说他是皇帝派来的,立时就生了几分厌恶和不屑,说道:“北境军务现在都由容王殿下掌辖,哪来的什么‘监军御史’?”

      “圣旨在此。”温曜将一卷黄缎举过头顶,“若耽误了大事,只怕你百死莫赎,还不快去?”

      那小兵其实看见他身后禁卫即已确认了身份,此刻见了圣旨,只是嘟嘟囔囔:“圣旨又如何?我们容王殿下……”

      话未说完,已听见一旁那戴着面具的男子凉凉讽刺:“原来江河军军纪已败坏至此,不过五年光景,江河军上下已忘却江大将军的殷殷教诲,妄自尊大,延误战机,只以容王号令为先。却不知江河军究竟是容王的私军,还是大将军的旧属?”

      大概是人死如灯灭,五年时间不长,不至于让所有人忘却仇恨,但如今江河军的士兵已习惯了听从容王的调派,几乎不会听见已故旧主的名头。然而此刻被人明晃晃讥讽,纵是城门小卒也不愿背上“忘主”之名,几乎立刻高声道:“我等自然都是大将军麾下,绝不敢忘!”

      “即使如此,你还在此磨蹭什么?”男子厉声道,“江河军军规中说的‘军情高于私情’,你都记到狗肚子里去了?”

      小兵面色涨红,双目圆瞪,偏偏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只得憋出一句:“请各位稍待。”转身的瞬间,他忍不住又多瞧了对方一眼,明明是藏头露尾不见真容,他却隐隐觉得奇怪,好似在何处见过一般。

      城中议事厅内,江河军副将韩应龙听完了小兵的叙述,且惊且喜,追问道:“真的么?来人自称叫温曜?”

      小兵见他这般情态,连忙说清原委:“正是,他说自己是皇上派来的监军御史,有圣旨为证,还说有紧要军情相商……”

      韩应龙本欲冲出去见人,刚走到门口却又想起什么,转头问道:“和他一起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有一队禁卫,还有……”小兵看了看韩应龙的眼色,踌躇道:“还有一个戴面具的男子,穿的是常服,不知是何身份,但言谈之间……似乎对江河军了解深厚。”

      韩应龙浓眉一皱:“怎么说?”

      “那人熟知江河军军规,还丝毫不避讳提起大将军……可要报知殿下?”

      听得如此,韩应龙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先不必了,待我见过他们再做定论。”

      温曜等人约等了盏茶功夫,便听见一阵马蹄声自城中而来,少顷,城门大开,一个四十多岁、高大雄伟的中年将军疾步走近,待看清了他的样貌,中年人眼中几乎要涌出泪来,下意识道:“温……”

      “下官温曜,见过韩副将。”温曜抢先拱手一拜,亦是提醒。

      韩应龙是江独明一手提拔起来的副将,从最低阶的军卒开始,跟随江独明南征北战三十二年,怎会不认识军师温曜?当年先帝驾崩,江独明仅率亲卫回京,温曜也在之前就离京奔丧,将韩应龙留在军中主持事务,未料江独明一去无归,温曜也失去联系,韩应龙倒是逃过一劫,跟随容王去了延州,偏安至今。

      旧日同僚经年再遇,人事全非,不免感慨万千。奈何旁边有禁卫盯梢,韩应龙强忍住激动地心情,回礼道:“温御史一路辛苦,既是有紧急军情,请入内详谈。”

      “多谢韩副将体恤,请。”

      温曜与韩应龙并肩入内,其余人等紧随其后。偶一回顾,韩应龙不由得将那戴面具的多看了几眼,回想着小兵先前所说,心中难免添了几重疑虑。

      进城以后,皇帝的禁卫倒也好打发,自有人去安置他们,监军御史与江河军副将要谈论的机密,他们自是没有资格旁听的。让韩应龙惊讶的是,温曜直接将那个戴面具的领进了议事厅,毫无避讳之意。

      韩应龙心念一转,先命人出去守着,方亲切地握住温曜之手,哑着嗓子喊了一声:“温军师!我……”后面的话如鲠在喉,眼圈儿倒是先红了。

      “韩大哥别来无恙?”故人相见,温曜也是激动万分,“我只怕暴露身份,这些年也不敢与军中联络,今日能再见故人一面,实乃不幸中之大幸了。”

      温曜其实没有说实话,当初他隐藏起来,投身科举,及至让小妹温晚去选秀,存的乃是刺王杀驾的死志,不成功便成仁,怎敢连累了军中的同僚?只是如今不足为人道了。

      两人相携坐下,草草说了些别情,回想昔年,嗟叹当下,都是不胜唏嘘。

      韩应龙犹自慨叹不止,冷不防却听见一把清凌凌的嗓音:“重光兄想要与老友叙旧,日后有的是时间,莫忘记咱们快马加鞭地赶过来是为了什么。”

      温曜经此提醒,连忙起身:“正是这话。韩大哥,闲话改日再叙。我今晨收到越知关的战报,如今大军是不是仍旧坚守城中?”

      韩应龙见温曜神色不对,道:“有何不妥么?”

      温曜道:“大不妥!韩大哥请速派斥候探查风鸣山,做好发兵的准备!”

      待温曜将一切一五一十地与韩应龙分明,已是暮色四合,北地昼短夜长,日落快于驰马,森然的寒气从窗缝门缝里透进来,炭盆里微弱的炭火显得杯水车薪。温曜于是将炭盆移近了些,顺手替身边人拢了拢大氅。

      韩应龙安排好一切,冷不防听见几声咳嗽,这才想起旁边还有别人,因指着那戴面具的问道:“军师,我方才忘了问,这是哪位兄弟?”

      因温曜对他的态度十分亲和,军情军报毫不隐蔽,韩应龙心中只猜测,或许是当年江独明的亲卫里还有幸存者,然而听他声音,观其年岁,约莫才刚加冠,亲卫中若有人还活着,也都年过三十了。自打进门来,出了那一句提醒,他一直安安分分地坐着,不发一言,韩应龙颇觉怪异,故有此问。

      温曜叹了口气,侧脸道:“韩大哥……这一位,是我的主子。”

      韩应龙遽然一惊,怒火骤生:“军师口口声声念着大将军,如何又认了主子?”

      温曜点头道:“实不相瞒,今日我所说的一切,都是主子的真知灼见,力挽狂澜。”

      韩应龙道:“便是他有孔明在世之才,你蒙受大将军大恩,也不该易主!”

      “如今不光是我易主,此次我请命来越知关,是要劝韩大哥也归顺主子。”

      “你,你……”韩应龙被气得脸红脖子粗的,手已搭上了腰间佩剑,眼看就要夺鞘而出。

      “重光兄也真是,都到这时候了还卖关子。”朗朗笑声自耳边响起,一张兰陵面具倏然滑落,江回的唇边晕开一丝清华的笑痕,“韩叔叔有七八年没见过我了,不知还能不能认出来。”

      气氛霎时胶凝,无名业火无名散去,韩应龙的瞳孔急剧收缩,在看到那张明俊容颜的瞬间,他几乎立刻跪了下去,连呼吸都是颤抖的,一重接着一重的喜悦包围着他,他张大了嘴,却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韩叔叔快快请起,您是长辈,怎能让你来拜我?”江回嗔怪地斜了一眼温曜,看他忍俊不禁的模样,两人一同将愣住的韩应龙搀扶起来。

      “怎么样,这个主子你认不认?”温曜打趣道。

      韩应龙仍不肯置信,喃喃道:“真的是小将军?小将军还活着?可容王殿下说……”

      温曜下意识皱了皱眉,尚未开口,江回已缓缓笑开:“我活着这件事的确是机密,此前不便相告,此后也不能昭告于人前,还请韩叔叔暂且为我保密。”

      “……小将军!”韩应龙恍然一震,泪眼婆娑地又要拜倒,哽咽道:“老天有眼!大将军还有血脉留存于世……老天有眼啊!”

      江回与温曜两个好说歹说,总算是把韩应龙劝住了,后者有心要问问内情,江回却劝慰道:“现在一则是军情紧急,二则我身边有禁卫随行,重光兄好不容易取得皇帝信任,绝不可暴露。个中详情,且等这一仗得胜再说。在此之前,韩叔叔切不可张扬。”

      “我……末将知道了。”韩应龙叹道。

      三人又议了几多军务,粗略谈一谈此后用兵之事,江回也问了一些江河军近年来的变动。忽听门外脚步急急,韩应龙脸色一变,扬声问:“什么事?”

      守门小兵进来道:“禀将军,容王殿下驾临。”

      江回轻轻一笑,重新扣好面具,边走边说:“重光兄,韩叔叔,你们继续议事吧,他是为我而来,我出去见他就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江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