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太子奉诏 ...

  •   不多日,朝廷就确定了南伐之期。出发的前几日,王琚赍擎着诏书与尚书李冲去了凉风观。彼时,拓跋恂还在殿中啃羊腿,忽听得殿外来宣诏,忙丢下吃食往外赶,走至门限处险些跌倒,几个内侍又争相来扶,最后乱作一团来了个叠罗汉。
      王琚见此,招呼拓跋恂莫急,并赶紧去搀。
      随后,李冲定了定神开始宣诏,在昔帝王,继体立嗣,副贰国统,古今常道。今以长子恂为皇太子,诏显祖宗之威命,使尚书李冲持节授印绶。往后当勉修茂质,祗恪道义,谘询典礼,敬友师傅,斟酌众善,翼成尔德,可不务修以自勖哉!念完,拓跋恂还跪在原地一动不动。
      王琚只好上前一步,凑近耳语了几句,拓跋恂这才回过神来,连连叩头。拓跋恂自小身大,加之胃口又好,幼时体格就似成人,这肥头大耳的相貌,总给人一种敦厚、老实的感觉;加之失了亲娘,宫中娘娘个个看着疼心,皇帝对其也有偏爱,只要是拓跋恂想要的,都尽可能的满足。
      那日除了册立太子外,尚书令李冲被拜为太子少傅,另有一人也有受封。此人姓万忸于,名登,字思贤,弱冠之年为侍御中散。在冯太后临朝期间,左右侍臣稍有不慎就会治罪,独万纽于登未犯过差错;冯太后颇喜朴直的性子,赐名为‘登’,并予以重任,今拜为武骑侍郎。其父万忸于烈,拜镇南将军,早年与李冲、陆叡等人被赐予金策,享‘有罪不死’之权,据说也是个寡言少语之人。
      话说拓跋恂领了旨意后,就急着返回殿中,吩咐小黄门去宫外传话,邀人同来宫中相聚。少顷,一人先来至凉风观,没等内侍通报就进了殿中,见了拓跋恂急忙叩拜恭贺。
      此人姓丘穆陵,名泰,字石洛,父母早亡,自幼与拓跋恂在宫中长大,这些年拓跋恂但凡有事都与丘穆陵泰相商,二人名为主仆,实为兄弟。
      拓跋恂听到声响,赶忙转过身来,示意丘穆陵泰不必拘泥,今日高兴想邀人来吃几盏,想不到这么快就到了。说完,小黄门急着上菜、添盏,二人就此聊开了。不一会儿,东阳王拓跋丕亦来至此间,三人各自叙礼拜见。
      只见,拓跋丕先站了起来,开始分析朝中局势,并说皇帝已决心南伐,再劝也是无用,好在拓跋恂已被册封,一番心血也算没白费,后事可从长计议。拓跋丕在朝堂上提出立嗣,并不是随口一说,会选中拓跋恂也是多方考量,这个大皇子不仅有老旧的鲜卑思想,骨子里对于儒家很是厌弃,这一点就让二人不谋而合;加之长幼有序,仅凭这个身份追随着就不在少数。
      拓跋恂听完,再三感谢拓跋丕的保举。如今虽为太子,皇帝却下诏让李冲为太子少傅,往后各自相交还得谨慎些,一个王肃就让人应接不暇了,李冲也是汉人,不知其心意如何,皇帝打定主意南下,正是受汉人所蛊。想来南朝燥热异常,夺来又有何益,可惜堂堂鲜卑儿郎,竟落到被南人牵着鼻子走。在旁人眼中憨态可掬的拓跋恂,心中早有了打算,由于祖训失了娘家帮衬,迫切需要后方势力来稳固继承人的地位,拓跋丕身份尊贵,官居要职,堪当不二人选。
      丘穆陵泰见拓跋恂面露愠色,劝说不必急躁,王肃就一长史起不了什么风浪。
      拓跋丕点点头,认为丘穆陵泰分析得有理,拓跋恂初立为太子,万事还须谨慎妥帖。至于李冲虽为汉人,并非全部摒弃旧制,立嗣之事,没有李冲在旁劝解,皇帝不会那么快下旨。倒是南人王肃,皇帝太过偏宠,在朝堂上几次三番出来挑衅,甚是可恶。王肃乃南齐逃难之人,一心报私仇,此次南伐皇帝不是被挑唆,怎会不听众人之言。想我堂堂鲜卑族人在朝中之势,还不如一逃难的乞者,真是可悲、可叹。
      拓跋恂知拓跋丕在殿上受辱,安慰说鲜卑族人都知拓跋丕的功劳,皇帝心中也是有数的。保不齐哪□□堂就少一人,毕竟之前就没有王肃,到时皇帝就会看清是非。拓跋丕不知拓跋恂是随口一说,还是已经有了主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拓跋丕明显感觉到这位皇太子已今非昔比,‘初生牛犊不怕虎’本来是形容年轻人敢作敢为,这一特质却出现在未来储君身上,不知是福还是祸。
      那日闲谈后不久,皇帝为求南伐无虞,又命王琚传诏拓跋丕及拓跋羽于昭阳殿议事。
      皇帝端看了二人一阵,接着表明南伐的决心,并告知有大事相托,留守者非贤人莫可,如今就把平城托付给二人了。皇帝选中拓跋羽是因为亲生胞弟,加之做事有条理,尊刑法;而拓跋丕位尊权重,在鲜卑人面前说话有分量。
      拓跋丕没想到皇帝会委以重任,泪眼盈盈地接过使节,承诺当以死奉诏。拓跋羽也跟着附和,说拓跋丕年长,宜专节度,身为小辈一定做好辅助。自古制衡是各代帝王必须学会的技能,这一法术不仅让当权者获益,也使受用者心甘,拓跋丕和拓跋羽同时兼国就是最好的体现。眼看着拓跋羽没明白,皇帝摇了摇头,说老者之智固然重要,少者的果决也不可或缺,二人都不许推辞,惟愿相守一心,不负所托,说完又朝拓跋羽看去。拓跋羽这才恍然大悟,让皇帝不用担心,做为臣弟自会完成使命。
      皇帝遣走了二人,又宣王肃进了殿中。对于前次朝堂上,拓跋丕几次三番出来诋毁,皇帝仍记忆犹新。今日王肃却摒弃旧仇举荐拓跋丕,不知这其中是何道理。王肃见皇帝势必要问个究竟,只好把原委说了出来,拓跋丕虽不喜儒家之学,但对朝堂还是有敬畏之心,希冀鲜卑族人有更好的发展,二人之间只是政见不同,且此番南下朝中必须有一个镇守之人,多方考量下决定举荐拓跋丕。皇帝听完,点了点头。
      要说南伐只是开端,前方之路不知还有多少险阻,战场上有输有赢,留守者是否稳妥,这些都不足以让人头疼,目下皇帝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等着去实现。王肃看出了皇帝的不安,安慰说冯太后在天有灵,一定会庇佑皇帝完成一统华夏的梦想。自上次在朝堂上与拓跋丕针锋相对后,王肃已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了,明知南下会激怒鲜卑人,还是选择站出来,并非为了私欲。自汉至晋天下分崩,民不聊生,王肃逃难来到平城,见皇帝心怀大志,力图开辟一个新天地,这样的君王正是热血男儿所期盼的,王肃也不例外。
      皇帝不禁感叹,王肃就是大魏的孔明。诸葛亮在刘备死后,鞠躬尽瘁,不惜六出祁山,完成一统的梦想。王肃顶着被世人唾弃的名声,毅然决然站了出来,二人可谓时代的楷模。从古至今以‘士为知己者死’为无憾,而今忠臣得遇明君,共展抱负,可谓人生又一大乐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