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图书馆里 ...

  •   1
      北国的冬天总是来得又快又猛烈,仿佛昨天还是秋色宜人的结业典礼,刚进入十一月,寒风便毫不留情地开始折磨起凌泉区这个不起眼的小城,让人不禁感叹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寒假时间表是如此的切合实际。
      虽然刮风下雪让人厌烦,但对于惧怕阳光的我来说,冬天无疑是最好的季节,因为白昼变短了,而且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也不会遭到侧目。但是像今天这样的大风天,出门还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在信川桥下的公交车站等车时,遇到了一脸郁闷的柳华姐。
      “这种天气办读书会,林老师究竟是怎么想的啊!”果然,抱怨一句又一句地向我袭来,直到乘上公交车,依旧没有停止的迹象。
      我无奈地说:“还不是某位会长没来得及提交本年度的社团活动报告,惹得老师生气了。”
      “最近太忙了,才记不住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呢,再说我不是全都拜托老师和素问了吗?”这种不负责任的人究竟是怎么成为会长的呢?懒散不做正事的会长,毒舌又爱挑刺的素问姐,几乎是幽灵社员的雪见学长……我不禁对这个社团的未来感到担忧。
      “不过,如果写出了好的读书报告,可以用来作为明年建校纪念日的展示,真是一举两得,不愧是老师!”不愧是著名的懒人会长,不过托她的福可以度过一个平静祥和的学生时代,也不是一件坏事。
      这么想来,明年柳华姐升入四年级,就要面临毕业了。我不禁问道:“学姐明年就要毕业了吧!这样就再也不用烦这些杂事了。”
      一阵短暂的沉默,我立刻为自己的失言感到后悔。
      “江篱,你去过凌泉图书馆吗?”柳华姐生硬地把话题转开了。

      2
      我们的目的地凌泉图书馆,是凌泉区最大的公立图书馆,位于南岸的行政中心,临近在建的紫苑桥。因为经营旧书店的父亲对书籍颇有研究,因此常常会受到图书馆的邀请参加各种活动,我也去过几次,每回都震惊于其可怕的藏书量。
      “我小时候呢,经常和素问一起去那里呢!那时总是由林老师带我们去的。啊,别看素问老是吐槽我,其实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她从小就那样,从不给人好脸色看。”听说林老师以前是在柳教授的研究所里工作的,所以和柳华姐是旧识。
      “那是在初等部二年级的时候,从图书馆借来的一本童话书中,不知怎么的混进了一本厚厚的精装书。书的名字我已经忘记了,但书里面夹了几张纸,是一篇讲述历史的论文。当时的我看的一知半解,却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无法改变的事,但是根据解读方法的不同,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奇妙的故事和谜题。”
      “也就是说,那篇论文让学姐喜欢上了历史。”
      “如果是那个时候,可以这么说吧!因为现在的我,并没有那个时候那么喜欢。”
      “诶?”
      “因为历史有时候是一种虚伪的,很可恨的东西呢!”
      “……”
      “不过后来,没等到我去图书馆归还,夹着那篇论文的书突然神秘消失了。”
      这么说着,公交车缓缓地停下了,凌泉图书馆的大门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
      “因为那时我身边发生了很多事,对于一本书的失踪我也没有时间想太多,直到现在。”学姐停下脚步,看着我的眼睛。“怎么样,能够解开这个谜吗?

      3
      “我其实挺讨厌图书馆的,因为有不愉快的记忆。”雪见学长望着面前的书架说道。
      进入图书馆,老师和另外两位成员已经到了。任务立刻被布置下来,每个人各找一本厚度适中的书,读完后撰写读书报告。因为凌泉图书馆大部分藏书是仅限馆内阅览的,所以必须在图书馆内读完,同时做好读书笔记。
      人高马大的雪见学长,是学校足球队司职前锋的明星球员。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与历史研究会完全没有关系的人会加入呢?据说是当时历史研究会成员不足四人面临解散,柳华姐为了凑齐人数与足球队的领队打赌赢了的缘故。至于学长为什么愿意加入,那又是另一个未解之谜了。不过接触之后发现学长的确是个兴趣广泛的人,也很喜欢看书。
      “应该是说我对高高的书架和塞得密密麻麻的书感到恐惧吧!”
      这么一说,图书馆确实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不说这馆藏丰富的公立图书馆,就是作为我们历史研究会社团教室的第三阅读室,每次从塞满的书架旁走过,总觉得那脆弱的木质结构难以支撑起如此巨大的重量,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手指划过书脊,学长似乎想起了什么。
      “说起来,那是我初等部一年级的时候,超人队夺冠那年。”
      本地的足球队——凌泉超人队首次夺得北部大陆联赛的冠军,造就了凌泉区的足球狂热。球队也成为了全民偶像,特别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真是美好的过去,相比之下现在的超人队始终在倒数几名徘徊,完全不见昔日的辉煌,人们对足球的狂热已不再像那时一样了。顺便一提,现在凌泉区最盛行的运动是网球,不过同样作为户外运动,与我是无缘的。
      “那时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像杨天宇一样的前锋。”
      有“神射手”之称的杨天宇三年前退役了,在其巅峰时期以其精湛的球技和开朗随和的性格受到大家的喜爱,其中也包括雪见学长。
      “那天,我和朋友约定去踢球,因为天气很热,就到附近的凌泉图书馆来蹭空调。不知道什么事使我非常生气,就把手上的球扔到地上,抬脚向前猛踢,不小心碰到了一旁的书架。”
      一贯寡言的雪见学长似乎不习惯一下子说那么多话,于是停下来深吸了一口气。
      “没想到那个书架只装了一半的书,还都是摆放在上方的那几层,因为重心太高,只因为我这个小孩的一球就倾倒了,大量的书连同书架一起把我们都埋了。”
      能够想象那时的惨状,难怪这件事在学长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万幸那时没有人受伤,不过自那以后,我每次训练和比赛时大力射门时,总是会回想起这件事,真是没出息啊!”学长自嘲般地笑了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战争史》,走向林老师和已经选好书的两位学姐所在的研读间,留给我一个稍显落寞的背影。

      4
      读了一个上午的书,刚好是开始感觉到疲惫的时候,林老师请我们去位于图书馆一楼的餐厅吃饭。
      “说起来,最近学校的图书馆里总是有怪事发生呢!”吃着午饭,闲聊又开始了,不过这次提出话题的却是老师。
      林老师是凌泉学校的历史老师兼图书馆管理员,现年37岁,单身,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总是温和地笑着,看起来比真实年龄年轻许多,是个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有时候一本书被还回来,刚刚放上书架,就有另一个人拿来申请借阅。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多次,已经不能用巧合来解释了。”
      在凌泉学校,读书并不是一项风行的兴趣爱好,这样想来,是一本多么热门抢手的书啊?
      “那不是同一本书。”
      啊?我们面面相觑,疑惑地等待老师继续解释。
      老师扶着下巴想了想,继续说:“有《卡利亚童话精选集》、《棒针编织花样50种》、《南部大陆地理奇观》……总之是五花八门,完全找不到任何共同点。
      “而且来借书的都是初等部的学生,哪个班的都有。过来帮忙把归还的书上架的值日生向我抱怨说,仿佛有人一直盯着自己,一离开书架,立刻就冲上去把书借走。”
      真是奇怪的举动,没有任何关联的书,没有任何关联的学生,究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这还不简单,”令人惊讶的是,首先作出回答的是素问学姐:“初等部的那些小屁孩,现在大概流行那个游戏吧!”
      她一边扒拉着盘子里的炒饭,一边说:“用图书馆的书传递消息,简单来说就是把要说的话拆成句子和词组,在书本里找到对应的词句,用‘书名+页码+行数+字数’编码,制作成暗号。”
      又是暗号。
      素问姐继续解释道:“暗号可以口头传递,也可以写在纸上夹在对应的书里。把书放回书架上,就能不留痕迹地把消息传递给另一个人。不过,如果是第二种方法,那必须赶在其他无关人员之前把那本书拿到手……”
      说到这里,她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似乎想到了什么。
      “啊!我想起来了,我们读初等部的时候不是也流行过类似的游戏吗?”柳华姐说道。

      5
      离开阅读室准备去买饮料顺便休息一下时,身后传来了林老师的声音:“辛苦了!”
      买了一罐黑咖啡,他坐在一旁的长椅上。
      “今天这样的坏天气,还要你们出门,真是太对不起了。”
      “这不是老师的错,要怪就怪柳华姐的健忘症和拖延症。”我喝了一口罐装红茶,在老师身边坐下。
      “江篱,你喜欢历史吗?”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我不知所措。
      林老师在成为凌泉学校的教师之前,原本是柳华姐的爷爷,柳教授的学生,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学者。这些,都是柳华姐告诉我的。
      老师没有等待我的回答。
      “看到你们,就想到我年轻时候的故事了,能借我一点时间讲一讲吗?”
      “嗯。”
      说着,老师翻开回忆的旧书。
      “我在凌泉学校读书的时候,和你们一样也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不过,也许还没到柳华那样的程度吧!但那时我们年级确实有一个才女,她是你们历史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读高等部的时候就开始发表历史方面的的论文了,真是令人望尘莫及啊!不过毕业之后在学术界就再也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了。
      “言归正传,毕业之后,我幸运地进入了柳老师的研究所工作,但那时我的研究却进入了瓶颈期。毕业将近十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或许是因为我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才能吧!
      “终于有一天,我完成了一篇自认为足以推翻前人所有研究成果的论文,我很兴奋,没来得及给老师看,就觉得出头之日到了。就在我到这里,凌泉图书馆查找资料充实我的论点的时候,发现这篇论文有一个巨大的漏洞。
      “眼看着十年来的努力全都化为泡影,没有一个人会冷静下来吧!不知道那时候我在想什么,把论文夹到手边的一本厚厚的精装书中,又把它藏到书架上一整排书背后的缝隙里,然后逃也似的离开了。现在想来,也许我是被自己的愚蠢和无能冲昏了头脑。
      “第二天,冷静下来的我又来到图书馆,想把那篇论文拿回来,但是却没找到。”
      “被人拿走了?”
      “我也不太清楚,书是藏在书架缝隙里的,只有那一整排书全部被人拿起来才会发现。我以为是自己记错了书架的位置,把附近的几排书架都找了一遍,还是没有发现。”
      “也许是馆员拿走了。”
      “我也想到了这点。”林老师喝完了最后一口咖啡,把空罐扔进了垃圾桶里。“但是,我忘记了书的名字。”
      林老师也许向馆员打听书的去向,是打算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拿回论文的,但是他忘记了书名。馆员一天要整理无数被人随意放置的藏书,很难根据他的描述找到那本书。
      就这样,老师把自己的过去留在了图书馆里。
      “以此为契机,一个月后,我辞职离开了凌泉区,在柳华最伤心的时候却没办法安慰她。”
      “咦?那时发生什么事了吗?”我感到很惊讶。
      “你那时大概还没上学吧,也许不记得了,柳华倒是已经读初等部二年级了。不过这么说别人的隐私也不是很好,还是继续说我的事吧!
      “出去旅行几年后,终于可以坦然回到故乡了,在林老师的介绍下,我到凌泉学校当了教师,也许这个职业比学者更适合我,也让我觉得更愉快。虽然我不能创造自己的世界,但是我的学生们,每一个都充满着希望。”
      说着,他微笑着看向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你喜欢历史吗?”

      6
      那个时候,我没法回答老师的提问,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不,还不敢确认真伪,只是一个猜想。
      老师藏起来的那本书,说不定就在雪见学长踢倒的那个书架上。馆员过来收拾残局的时候,不慎把那本书夹到柳华姐准备借出的儿童读物里,被带出了图书馆,然后又被身为好友的素问学姐看到了。如果那天是由林老师带着两位学姐一起去图书馆的话,他翻阅那本书,把论文夹入书页中的那一幕正好被素问姐看到。以素问姐的记忆力,就算记不住深奥的历史学专著的名字,也一定能记住那本书最重要的特征。
      那就是索书号。
      至于素问姐为什么要拿走那本书,联想到那时候初等部学生之间流行的那个游戏,她一定是以为林老师在用这本书传递着什么讯息,但是书里夹着的是一篇对于初等部学生来说难懂的历史学论文。
      这么说,那本书和林老师的论文,现在还在素问姐那里。
      “怎么了?”老师询问陷入沉思的我。
      “没什么,只是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啊!”我笑着对似乎完全不知情的老师说。

      7
      总算赶在闭馆之前读完了手中的书,接下来我们要各自回家整理笔记,完成读书报告,在新年之后的社团活动日一起提交。
      虽然心里藏着这样一个谜团,但我最终还是不敢向素问学姐确认,还是找机会旁敲侧击地向柳华姐打听吧!历史研究会的成员们在图书馆门口解散,我与学姐顶着寒风向公交车站走去。
      “如果紫苑桥建成的话,就不用绕道了。”柳华姐一边望着身旁的施工现场一边说:“这已经是信川上第三座桥,比起只能靠摆渡的先人,我们还是幸运多了。”
      我依旧在考虑询问的时机和引出话题的方法,见我默不作声,她继续说:“对了,午饭之后,素问突然告诉我,是她拿走了早上说的那本书,改天会还给我的。我好奇问她拿走书的原因,她却不肯告诉我,这又是为什么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图书馆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