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凤至 ...

  •   贾政新纳的这个房里人确实会闹,也罢,她会闹在整个红楼里都是出了名的。我想王夫人应该绝不会再让其他女人有可能成功地爬上姨娘的宝座,所以这个赵姨娘应该就是故事里的那个,只是大约要生了孩子,才能称姨娘。眼下仍只是个丫头,比一般的丫头地位高些。
      不过再会闹又有什么用,老太太点头让贾政纳了她,不过是再没有其他合适的女子,哪里就真喜欢她了。没有人支持赵“姨娘”,王夫人又厉害,又是双身子,一家上下唯恐正经二太太不舒心,还不是由着王夫人拿捏赵姨娘。没几日,王夫人门前打帘子的那个,就成了赵姨娘。
      我没什么可说,王夫人才是“我”的正经亲娘,既有与我□□之恩,几个月来又十分小心地爱护我,虽则我还没认她是母亲,却也早已视她为亲人,我还没有同情心泛滥到同情一个与她抢丈夫的姨娘。
      元春这几日一直不曾出现在王夫人房里,听闻是在老太太的暖阁里养病,真养病还是老太太不想她来看望母亲,真不好说。反正老太太这几日找我也找得紧,时常留我在她跟前念书玩耍,估计是不想我多和有身孕的王夫人走动。按礼我每天早上进学前,晚上晚膳后会去王夫人房里问个安,老太太也无话可说。
      也许明白在婆婆的干涉下,女儿已无可指望,王夫人对我更是加倍的好,叫我总觉得十分愧疚。

      八月初三是老太太的千秋,满府上下很热闹了一番。王夫人也列了席,席间贾史王薛四大家子都派了人来祝寿,我当然也被抓去迎客待宾,贾政倒也放心我,不怕我弄砸了。话说回来,能让我作陪的俱是年纪差不了多少的公子哥,且又知道我身体弱,又是在我们府上,大家和和气气的,能生出什么事来?王夫人暗中已提点我了,贾琏自然要协助我的,贾珍也过来帮忙,应付起来倒不难。
      忙完了这个就是中秋,照例要阖府团聚,再来是九月初贾敬的千秋,他在玄真观炼他的丹药,一概不理俗事,那府里操持着办了一场,大家看戏吃酒地玩乐几日,无可记。
      待这些都过了,才算真安静下来,时节差不多就要入冬了。
      九月中的一日,早上我来见王夫人,却见她边上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儿,旁边有两个小丫头陪着,不由一愣。
      那女孩儿却不羞不避地起身道:“大表哥。”
      王夫人笑道:“才刚说你该来了,你便来了。这是你表妹熙凤,我因接来陪我几日,你只管叫她凤妹妹就是了,好好相处。”
      “原来是凤妹妹。”我尚未成年,故而还她半礼。
      王熙凤虽则才八岁,却极通情理,见我来,让出王夫人身边的座,在她下手坐了。我坐在王夫人对面,王夫人没叫两个小丫头送王熙凤出去,我也就不避讳她在旁边,照例和王夫人说了些母子间的话。
      王夫人因问道:“多日不见大姑娘,她可还好?”
      “大妹妹都好,想来是大病初愈,不能前来。”我答道,“如今琴学的好些了,倒比我强。”
      王夫人笑笑:“你学那个做什么,好好念书是正理。女儿家只要品德端方,稳重大度就很好。”
      “太太教训的是。我哪里就知道这些。”我回道,“太太日里可好?”
      许是最近她因腹中孩儿而有些软了,竟答道:“说不得都是讨命的冤家,有一月多不曾好好饮食了。”说出了口却知道有些过了,便拿帕子掩住嘴。
      小熙凤道:“哎哟哟,想必姑妈看大表哥,也是这般大的孩子。怪道大表哥对姑妈,倒比我家几个孝顺哥哥还好,有点像几个弟弟一样。姑妈,我不回去了,我在这跟姑妈多学一些,将来也好有姑妈的日子。”
      王夫人笑道:“如今就已有了十二分,再学一些,该让你当管家奶奶才是!”
      小熙凤羞红了脸,拿帕子一蒙,不敢看我。我方知道,她原也有这般羞涩的时候,并非生来就是琏二奶奶凤辣子。

      老太太虽不喜欢王夫人,却十分喜欢王熙凤。小熙凤爽利机敏,每每能逗得她老人家开怀一笑,连带对王夫人也好了几分。平素稳重的元春也被她带得有些活泼,老太太有时直说她们是两个猴儿,一时竟宠得无法无天。
      小熙凤在这里住了大半个月,该回王家去了。老太太给包了一大包吃的玩的,连她身边的小丫鬟平儿、信儿也都有打赏。熙凤临去时换了老太太让给做的新衣裳新鞋子,换了全新的头饰,笑道:“我这成了打秋风的了,老祖宗现在高兴,回头可别反悔。明儿我再来,老太太却要心疼荷包了,巴不得我再不来!”
      王夫人道:“没规没矩,少说些。”
      老太太看她一眼,向王熙凤笑道:“素日说你猴儿,却没说错了你!天下的话都叫你说尽了。不就是些小玩意儿,那里就值得你说笑了。过两日我打发人再去接你,过来陪我几日,让我也得几日的畅快。”
      “老祖宗可是满福的,有大表哥、大表姐这样的好哥哥好姐姐,没两日我还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呢!如何就记得我了,还骗我我白等呢!”她转的真是快,转眼把我和元春挑了出来,老太太便不说这个了,只吩咐婆子嬷嬷好生照料她回去。
      一时婆子来回说车马已出了侧门,王夫人已露倦色,便告退回自己屋里。元春与我留在老太太屋里,只陪老太太说笑,下午贾政回来,第一个就要考问我功课,逃不得,只能愁眉苦脸地去了。

      及入了冬,府里的往来就多了。又是上头的恩赐体恤,又是底下农庄交租子交进贡,又是长一辈的仕宦上的来往,又是各府里内眷出入,又要准备年节的祭祀、节礼,又要盘结一年各房的支出进项,种种繁琐,真扰死人了。我悄悄看了账房呈给老太太的账本子,与后世的人情簿也有所通,摸索着也就能看明白,果然是如贾珠所见,入不敷出,亏空益大,只能靠着当家人的体己往里填。终不是长久之计。
      对于贾府我也有我的看法。
      这荣宁二府,就像一个从里到外都烂透了的果子,只有果皮还鲜红滑亮。男儿们有贾政这样虽正却古板不知变通不管庶务的,更有贾珍贾赦那样毫无良心人性可言的。一家的体面,竟指望着深闺弱质来维系!
      如今我吃穿俱是这府里的,才有报恩的意思,若能以多出来的见识让这府免于抄家变卖也就是了。那些犯下的罪,亦得要做下的人来偿还。王夫人对外人心狠,对我却真好,老太太更是宠爱无度,虽则她们爱护的那个不是真正的我,也是我生受了,将来真遭阖府问罪,我会把她们摘出来。到时候散去这里的家业,寻一处园子,安安静静地过完下半辈子,或许还有妻儿,将来还有孙子孙女,虽非钟鸣鼎食之家,亦是平安和美之所,这方是家的意思。
      原来的贾珠可能还因为亲缘血亲所在,希望整个贾府能保全下来,再添鼎盛,我却只有保护自己身边几人的打算。有人考证,原著里贾宝玉是因“年幼无知”才获得赦免,那时候我都已经三十上下了,说不得我自己都难脱罪,谁知道这个红楼世界的最后四十回,是谁续的本子。
      不知真到了那一日,侥幸叫我谋成了,该说我冷血无情竟眼睁睁看着家族获罪,还是该说我是非不分,竟连这一家人还要惦记着保全。
      几日里我因想着这个,常走了神,贾政直骂我贪懒好玩,到底给请了太医来瞧。仍是老样子,不过把以前丢下的汤药又拣起来了。太医没说有什么不好,却也让老太太和王夫人惊了魂,如此我便不敢再东想西猜,老老实实过日子。

      话说回来,在那个年代,我最想要的就是一处宅子,房屋大小倒在其次,只必须要一片池塘,一处园林,草木丰茂,风吹荷香。寸土寸金的时候,无法可想,如今倒能让我动一动这心思了。
      原来昌平北运河那地界,不知可有没有建行宫,那些现代都是好风景的地方,现在有一部分应该是人烟稀少的郊区吧?但不知能买到多大的地方,又要花多少银两,如何做通关系把地买到手。我成日里在家呆着,外面的事一概不知。现在有事可想了,于是计划着要出门去看看。
      这个时代女子出门十分困难,可是男子就不一样了。甚至都不用惊动老太太、太太,宝玉时常只带着一个茗烟就偷溜出去。
      不过我却要光明正大地出门,于是提前一天就要和上下人等说明白,只说是在家闷着了,想出门看看。老太太、太太答应是答应了,却不放心,恨不得我把家里的男人都带在身边当侍卫才好,一命二门上的四个不当值的小子和外面门上四个小厮,并我贴身的小厮挥墨、洗砚、归家、银笙一起护着我出门。当下唬了我一跳,口里答应着,实际上出门时好歹只留了挥墨和两个二门上的小子在身边,其他人,我房里的都遣去东府玩耍,其他的小子也都放出去,只不让太太们知道就好。
      这是我第一次出门。贾珠以前身体不好,很少出府,关于府外的记忆少得可怜。我突然得了自由,有些像刚来到这个世界那几日一样,觉得不真实。
      我呆愣了许久,方在挥墨的提醒下回到现实,按照身体原来的记忆上了马,慢腾腾地沿着荣宁街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凤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