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三十三章 ...


  •   尹家的生意一日好过一日,当然有眼红的想要模仿,但没有人能超越,这也就更让尹家这两道菜更深入林海镇镇民的心中。
      姜江陪着她们母女出摊了十天,等尹老三根据姜江提供的图纸,做出了推拉小吃车之后,她就没用牛车帮忙拉货了,这十天她为她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也教了她们一些售卖技巧之类的,至于她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姜江可以预见一些,但她能教的都教了,能吸收多少看她们自己了,她不可能留下来帮她们一辈子。其它的就靠她们自己来应付了,大浪淘沙,她们最后能不能保住现在打下的基业就看她们的手段了。
      她们目前赚的钱已经足够支付尹老三日常的药钱了,还有盈余,姜江拿回了自己投入的本钱,赶着牛车离开了兴隆村。
      姜江离开了不舍的张小娥母女,继续一路向北。
      要跨过一大片山林,李白曾云“蜀道难”,但姜江现在走的这条山道也比较险峻,这是南北通行必经的官道,也是南来北往行商的商人们会常走的路。
      姜江赶了一天牛车,实在倦乏,她将牛车停在了官道旁的一个茶摊边上,此时开茶摊的老板已经打烊,在收着桌子板凳。
      那老板是一对夫妻,看姜江一个高大的姑娘赶着奇特的牛车,还跟她打着招呼。
      “这位姑娘,你这牛车甚是奇特,是要去往何处啊?”
      “哦,是去看望我的一个亲戚,他家就在宁城,这不是看天色已晚,准备在这里将就一夜,明早再赶车嘛。”姜江出门在外,当然不可能跟一个不熟的人说清楚自己的情况了。
      那妇人说道:“你在这里,更深露重的,晚上还是有些凉的,在前面的半山腰处有一个破旧的寺庙,从这里经过的行人,没有落脚处,都会去那里过夜,可以起个遮风避雨的用处。”
      姜江笑着道谢应了,但她却是赶着车往前走了一段路,找了一个树林密集的地方将自己的牛车隐藏在树林里,而她自己就地搭了帐篷,不敢在密林烧火,她吃的是她在尹小娘家准备的干薄煎饼,姜江将它裹了小野葱蘸着她从家里带出来的酱料,狠狠吃了两大个,又喝了些水壶里的凉开水,才准备休息。
      至于刚刚为什么答应了那夫妻的提议,却又不去,还远离她们,只是她的一些防备心作祟而已,前面也许真有寺庙可容身,但那里有没有其它什么人,那些人又是做什么的就不好说了,看了那么多电影和小说,又知道这时代本就不太平,她不得不防备些,而且她的第六感也告诉她,最好不要去。
      这林子虽密集,但本身离官道较近,没什么危险的大型动物来游荡,而姜江在睡前又在周围撒了一圈硫磺雄黄粉,自然也没什么虫蛇来侵扰,姜江半梦半醒地睡了几个时辰。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出发去下一站。
      当她走了大概半小时后,她昨晚睡过的地方又人光临了。
      “老大,这里有有人休憩过的痕迹,周围的草也被啃了一片,她还撒了防虫的药粉!很可能就是昨晚那老婆子提过的肥羊,只可惜她没入套,而且在我们找到她之前,先一步走了,这个人看来很有经验啊!不是说是一名独行的年轻女子吗?”
      “既然她跑了,只能算了,我们等下一只羊吧!”
      “……”
      原来这是一伙山匪,专门打劫过路的行商,而那对夫妻也是他们的眼线,这伙人不多,但很精明,人多的,势重的,他们都会放过,只专门针对势单力薄的人,将他们抢了之后打杀了,也没人会知道,引来官府的人剿匪,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没暴露过,而且此地也没传出过什么杀人越货的消息,让行人加强警惕心。
      姜江还不知道自己侥幸躲过一劫,走了几天,她终于出了山林区,来到了一片地势比较开阔的原野。
      当她经过一片农田时,发现这一带的土质好像肥力不够,地里的庄稼苗都长得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
      她还看到不少农民在地里辛勤地劳作着,但却眉头却都紧锁着。
      “哎!我们这里土地虽多,但却不是什么上等田地,今年官府却要我等按照上等地交税,每天一家子的时间都搭在了这片地里,却连吃都吃不饱,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啊!”
      “就是啊,听我大娘舅说,他们山区今年的税收也比以往要高出一大截,这不是逼我们老百姓去死吗?”
      “哎!我听说啊,北边要打仗了,到时候还要抓人去服兵役……”
      姜江真的不是故意探听,她只是刚好路过,又刚好耳力比较好听到了而已。
      听到北方要准备打仗,她还要去吗?
      “大叔,听你说北方要打仗了,你是听谁说的?”
      听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姑娘的声音在地里响起,那群边干活,边抱怨的人瞬间静默。
      看他们沉默,姜江才反应过来,她的问话有问题,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戒心,毕竟传出打仗这种很多人都不了解的事很容易被有心人举报他造谣惑众,造成恐慌之类的。
      姜江干笑两声,可怜地说道:“我是去北境我亲戚家投亲的,路过这里,刚好听你们说起北方要打仗的事,既然这样,我还应该去北边么?”
      听她说是要去北边投亲,又怕打起仗来自身难保,才问的问题,那大叔就说道:“这事情目前还没准,是我的侄儿在县衙做事听说的,我也就听了一耳朵,还做不得准呢!不过我劝你还是别再往北走了,以防万一。”
      姜江有些犯难了,她的第一次旅行计划要泡汤了?既然已经走到这里来了,而打仗的事情也隐隐约约传了出来,那么能不能打起来估计也就最近的事,她准备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衙役来抓壮丁,如果不来的话,那么到时是不是就可以继续向北。
      于是姜江想了个办法,说道:“请问你们里正在吗?我想向他说明一些事情。这事很重要!”
      那群庄稼汉互相看了一眼,继续埋头干起农活来。
      姜江无法,只能将话说得明白些:“是这样的,我是看你们地里的禾苗长得有些蔫蔫儿的,精神不太好,这是地里的肥力明显不够,又听你们说起你们的赋税很重,恰好我曾经得了几个种地肥地的好方子,就是想要见你们里正,跟他说一下推广这个的事情,你看你们能带我去见一下他吗?”
      这话一出 ,那些庄稼汉齐刷刷的盯着姜江,眼里充满了希望:“姑娘你真的知道这肥地的办法?你不是骗我们的吧,世上真有这种办法?”
      “当然,所以我想见你们里正跟他商量一下这事!”
      那一群人听了姜江肯定的回答,虽然心里还有疑虑,但更多的却是充满了希望,于是他们自发的为姜江引起路来,直接将姜江带到了他们村里,找到了里正。
      这里是上善村,是以宗族的形式存在的村落,村民多姓陈,里正是他们宗族的长老,极有威信。
      听说姜江有肥地的方法,里正很是重视,并没有因为她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轻视她。
      实在是他们这里的地一年不如一年,明明他记得他小时候地里的肥力还可以,收成也不错,怎么到了现在就不行了?而且今年又加了税,想让地休息一下都不行。
      于是接下来姜江就以要帮忙研究土地,增强肥力的名义留在了上善村,住在了里正家里,被好好招待着。
      姜江是想确认北方是否会打仗,留在上山村确实是想帮他们,她也确实懂一些肥地的法子,毕竟她有现代的知识,又种过并不肥厚的山地,想肥田,她是有办法的,真不是行骗,蹭吃蹭喝,毕竟将来村民没看到效果,她估计自己都走不脱。
      姜江去到他们的地里考察,发现土壤颜色偏红黄,确实看起来不太有营养的样子,而且肥土土层不够厚,也就二三十厘米深,挖开来蚯蚓很少见,蚂蚁倒挺多,而且土质不够酥松润泽,极易板结成块,加大种地困难,费劳力……。
      其实肥地无非就那些方法,现在的农民种地最多会用点农家肥,其余的他们并不太懂,又没有现代的科学种地和化肥肥地,只能让地越种越薄。
      姜江首先提出让他们进行深耕细作,植物交叉种植,这一行种绿豆之类的绿肥,另一行种其它作物,这样既可以不让地休息,又可以肥地增加,提高作物的产量。
      其次要会堆有机肥,地里的杂草不要乱扔,扯出来斩碎发酵,和动物粪水一起沤肥。
      水田里可以养些稻香鱼,让它们吃掉田地里的杂虫、害虫,而它们产生的粪便也可以肥田,最重要的是,他们也可以吃些肉食,补充营养了,吃不完还可以卖了换钱!
      农作物收获之后那些秸秆不用收回来做柴火,只需将它们碾碎了厚厚的铺在地里就行,秸秆还田的好处可是大大的,村民们想用柴火还是去捡其它枯枝之类的柴火吧。
      村民无事时可以去河里起淤泥出来,与田地的土壤混合,提高肥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