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二十章 谋逆 上 ...
林晴朗呈递密报的时候,赵元戎正和太子、刘呈之、谢谨几个商议政务。赵元戎看完密报脸色一沉:“确信无疑么?”
“截下此信的虞亭县令乃是跟随属下多年的肖归雁。”
元戎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左右看了看,太子第一个回答说“便是在童县擒获安乐王的人。”
肖归雁在前一年秋天调任虞亭县,这里隶属京畿,富裕安定,而且官员往来频繁,是一个晋升的好地方。肖归雁进京接受任命的时候来求见林晴朗,果然如晴朗所祝愿的“夫妻同至。”晴朗取笑梁卓元说“往后梁刑名妇唱夫随,也是人间佳话?”梁卓元一本正经道:“在下一介平民,大人怎得还称‘刑名’二字?往后么,相妻教子,足慰平生。”肖归雁在调任前不久生下他们夫妇的长子,梁卓元想要孩子想疯了,喜得麟儿后高兴得都快想不起自己的名字了。肖归雁这一次调任,自然有她在童县捕获安乐王的旧功,同时,林晴朗也出了不少力。夫妻俩心知肚明,倒也不用说什么感恩戴德的话,一个紧紧的拥抱就许下忠诚诺言。
赵元戎将密报递给了太子,问他:“如何看待?”
赵佑皱着眉头想了半晌,低声道:“郑王受永川王叔教导,对其有感恩之心。这封信……”忽然抬起头,神色坚定,声音也响了起来:“儿臣以为,这封信从道理上欠缺考量,但在情理上又是理所当然。赵国向来秉承仁孝之道,请父皇宽恕郑王的过失。”
“与法有亏,与情可原。太子是真心这么想么?”
“儿臣确实如此想。”
“好,就按太子的意思办。传郑王——”
赵霖诚恐诚惶的趴在地上请罪,赵元戎将他训斥了一番,说他私自向有谋逆嫌疑的藩王透露朝廷机密,有协从之罪。赵霖连连叩首,哭泣着说儿臣只是担心王叔,一时间忘了律法云云。太子和刘呈之在一边劝说,过了一会儿,元戎神色稍和,让他回去后禁足反省。赵霖哭泣着谢恩,暂时退在一边。元戎又问晴朗如何处置的送信人,回答说肖归雁那里是秘密截获的书信,并没有惊动送信的人,也让他继续前行,现下此人的行动在监视之下,如果需要,随时可以抓捕。
“不要惊动,让他去见元启。”
晴朗瞟了一眼郑王,赵霖低头坐在一边,连目光都不抬一下。
此后半个月,两边都显得一片寂静。事实上,朝廷开始频繁调动兵马,兵部的密令一条接一条发出,兵部在各地的暗探也接连不断的传回密报。汉王原本已经在北海完成赈灾,也因为兵部的密令而暂留待命。表面上谁也没撕破脸,可朝廷上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以兵部尚书独孤誉为首,朝廷中不乏“先发制人”的声音。也就是不等永川王举兵,先行派兵征伐北陈州。以吏部尚书沈慕岚为首坚决反对,他们的意见是,虽然有众多可疑之处,但都是“可疑”,确切的一无人证、二无物证。朝廷不可兴无名之师,必须要等到有确切的证据,或者永川王正式叛乱,方可用兵。
赵元戎最终支持了后者,朝廷严阵以待,随时可以后发制人。
其间,对沈唐的审问终于有了结果,重刑之下,沈唐对谋逆之举供认不讳,更招供出永川王谋逆的各种细节,据说还有已经拉拢的高官贵族名单等等。这些事情让朝廷官员坐立不安,然而,不管有多少种说法,都只能被归类为“传闻”,沈唐本人一直在独孤誉的严密控制下,而朝廷也没有任何公开表态。自然有不少人去对沈慕岚旁敲侧击,这位吏部尚书总是沉着脸叹息说“家门不幸”。这些人回来后和人说“沈尚书已经放弃她的宝贝侄子了,看来事情大不妙”。
六月里,兵部接到密报,永川王调动陈州、豫州两地全部兵马,更从豫州前线撤回数万精兵,粮草物资频繁调动。原本仅此一条,就能坐实“叛逆”罪名。然而这段时间恰好是东赵各地兵马换防的时候,永川王身兼陈、豫道行军总管,对辖下兵马进行调动也在常理中。而且,调防方案早在年前就上报了兵部,其间确实涉及到边关数万军队的调换。赵元戎一封接一封的看兵部密报,每一次眉头都紧锁几分,最后总留下一个字“等!”
林晴朗也吃不准元戎到底在想什么,找着机会试探了一下,皇帝看着她缓缓道:“爱卿觉得,永川王到底谋逆了没有?如果永川王没有谋逆,那么是什么人在运作这些事故,目的又是什么?”
晴朗苦笑道:“虽然不知道什么人运作,不过目的必定都是谋逆。”
“有什么人,卿因该也猜得出七八成。”
她更是苦笑:“左右不出诸皇子。”
“太子呢?”
“永川王如果谋逆,太子定然无关;反之,太子也在嫌疑。”
元戎大笑,一把揽过她:“卿如此通透,还问什么?”
晴朗心想,赵元戎素来重情义,现下一边是儿子们,另一边是数十年手足兄弟,他踌躇再三也情有可原。
这种僵局到六月中旬陡然变化。这日早朝,赵元戎连下几道圣旨,全部都是调动兵马围剿陈州。他任命端木谢为行军总管,另抽调左右鹰扬虎卫、左豹韬卫共十余万兵马。又命独孤崇率领左右威卫在京城外的关口把守——独孤崇,独孤锦的胞弟。同时,以谢振为钦差大臣,前往陈州察看并传召永川王即刻上京,随行不得超过百人。谢振,鸿卢寺少卿,谢谨的侄子。
这一天退朝后,很多官员面如死灰,那都是有亲友族人在陈州任职,或者本身与永川王过从甚密的。就连沈慕岚的神色都难看的让想要去打探的人都停住了脚步,第二天,沈慕岚即称病不朝。
端木谢领军出发的那一天,郑王一身便服远远看着威武王师穿过京城厚重的城门,踏上远去陈州的征途。
“端木谢对上永川王,你看哪边有胜算?”
“臣赌永川王必胜。”
郑王笑道:“这下没法赌了,本王也以为王叔必胜。”
“果然是赌不成了。”说话的人乃是一个月前“因病回京休养”的中书舍人谢启——尚书令谢谨的嫡子。
“阿启,你们谢家几代不涉皇家内斗,你现下跟随本王,可是将你们谢家一族兴衰放在本王手上,你不后怕?”
谢启神色冷凌,缓缓道:“今上的施政延续下去,谢家一样没有前途。郑王且看……”他朝着皇城方向努努嘴:“放眼朝廷,名门贵胄还有几家。田间小户占据高位倒也罢了,而今家奴女婢皆成公卿。听说皇帝有意逐年减少举荐和世袭,代以科考——所谓‘不问出身,但以学识录用。’扶朗有史以来,世家贵胄方为国之栋梁。谢、端木、独孤,哪个不是五代以上艰苦经营;哪家的子弟不是家学渊源,自幼琢磨,将来朝廷上满是下贱子弟,哼哼……”
郑王拍拍他:“阿启不用如此,家奴女婢之流,不过一时风光而以,出将入相早晚还是阿启这样的人。”
城门外,数万王师盔甲鲜明,气势轰动。
城门内,赵霖转过身,身边的谢启正色沉声道:“忻州兵马已经抵达,合计三万精兵,就等殿下号令。”
“告诉端木宏,小心谨慎,万勿泄露消息。军需不日即到,只要端木谢战败的消息传来,马上动手。”
“夜长梦多,不如现在就动手!”
“京城守军太多,我们那点人不够用。等到端木谢战败,朝廷必定再次派兵,而赵国能胜过端木谢的将领只有司徒清。京城空虚,将领在外,正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说到这里两人对看一眼,哈哈一笑,各自返家。
六月末,也就是端木谢领军离京后十余日,计算行程,朝廷军队即将抵达陈州边界。直到这个时候,永川王依然没有正式举起叛旗,其他州县也都维持安定。朝臣们更不能理解赵元戎的决断,在迟疑观望了个把月后依然是“师出无名”,对内也没有清除永川王“逆党”的行动。沈慕岚依然称病不朝,就连尚书令谢谨也忽然“感染风寒,卧病在床”,接二连三发生官员举家逃亡的事故。
独孤誉建议赵元戎召回在北程州的司徒清“以备不测”,同时整备五万兵马作为后续,在经过漫长的讨论后,元戎驳回了这一提议,让司徒清继续留在面对楚国的第一线。但是,他接受了做好继发军队的准备。
这一天午后,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夏日的骤雨让从各部回家的官员们促不及防,林晴朗抵达家门口的时候已经被淋得透湿,刚下马还没喘口气便听外面马蹄声急,想着“谁那么大胆,还敢在京城纵马,没被京兆府罚怕么?”一回头,看清来人,愕然道:“你怎么来了?归雁那里出了什么事?”
梁卓元更是一身水一身泥狼狈不堪,更是一脸疲倦,见了晴朗躬身一礼,道:“虞亭县务一切皆好,晚生……”晴朗摆摆手打断:“里面说话。”
梁卓元连夜奔驰是专程来送信的,肖归雁任职的虞亭县位于京畿边缘,与重镇忻州比邻。虞亭县吏们日常巡逻的时候,忽然发现邻县有大量军队调动的迹象。本来肖归雁也没在意,毕竟各地换防,军队往来调动是很正常的。但到发现这些军队数量上万,而且聚集在忻州边界。肖归雁着意打探了一下,并没有听说当地发生需要大规模用兵的事件,也没有朝廷向此处调集兵马的信息。她又想到前段时间截获的“郑王向永川王密报刺君事件”的书信,顿时有了不祥的预感,和梁卓元商量后,由他上京向晴朗汇报。
晴朗大惊,顾不得招呼客人,匆匆赶回鸾台。兵马调动是国之大事,早有兵部做好计划,尚书省审定后自门下省复议。查阅了相关公文,没看出整体调动中有将大量兵马集中于忻州与京城边界的动作。忻州与京城之间并无关隘,快马朝发夕至。她越想越惊,匆匆进宫,结果没见到元戎到让元妃截住了。
陈梦茵三年前生下皇子后再无所出,皇帝对她的热情也渐渐淡了,这位元妃思前想后把所有的不顺都归到横空冒出的林晴朗这个人。之前她碍着晴朗与司徒清有交情,不敢造次,咬着牙还能心想再怎么着司徒家有那么个朋友也算是好事,对自己陈家也有益处。而今晴朗因弹劾司徒清屠城而与司徒家结怨,她和陈国残余的遗老遗少们也没交情,甚至不时因为他们“滥用特权”而找点麻烦,新仇旧恨集在一起,陈梦茵对她的敌意日渐明显,近来已经到了毫不掩饰的地步。
晴朗这两年出入元戎寝宫不管白天黑夜从来无人敢阻,可以说哪怕她不等人通报直闯进取,侍卫内官也只会缩一下头望向别处。
美貌出众又一身贵气的元妃陈梦茵在阶下拦住了她,柳眉微挑,凤目半垂:“林侍郎这是要去哪里?”
“下官有急事求见皇帝。”
“陛下身子不适,林侍郎明天再来吧。”
林晴朗哪有心情和她纠缠,微微欠身后闪过她又要往上走,却听身后一声喝“拦住!”
侍卫是不敢动手的,晴朗却停住脚步,转过头来望向这一度宠冠六宫的女子,苦笑道:“臣确实有紧要公务,请娘娘放行。”
陈梦茵缓缓转过身,上了两级台阶,几乎贴着她的身子,低声道:“皇帝微恙,有我们这些妃子们伺候就够了,林侍郎朝廷栋梁,还是费心在政务上吧。”
“臣确实是有重要政务。”
“皇帝身体不适,有什么政务重要至此?天要塌了还是地要陷了?”这几句话说得响亮,众人侧目,接下来又轻轻道:“林美人一旬分宠近半,还不知足么?多少也给我们这些真正的后宫里的人留点时间。”
两个人就这么一个要进一个不让的在皇帝寝宫前纠缠起来,早有人报告了姜濯。姜大总管一个头两个大的跑来,正愁的时候眼前一亮,大声道:“太子殿下——”
太子赵佑听说元戎忽然抱恙,赶来问安探病,远远的就看到元妃带着一群人在殿前与纠缠,姜濯飞奔着过来一讲,赵佑暗自冷笑,心想“这后宫也只有元妃敢当众和林美人叫板,连独孤贵妃都铩羽而归安分守己了”。正想着,忽然听到林晴朗提高了声音道:“臣要禀报的事涉及谋逆,元妃娘娘还要阻拦么!”
赵佑咳嗽了一声,众人皆惊,忙跪拜行礼。赵佑朝陈梦茵拱拱手,转头对林晴朗道:“林侍郎这是……”
晴朗深吸了口气:“臣有要事禀告。”
赵佑点点头,看着陈梦茵道:“政务为重,我等就多等一会儿吧,元妃以为呢?”
陈梦茵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过了一会儿挤出一点笑容:“太子果然胸襟开阔。”说罢,扬长而去。此时姜濯已经亲自进去禀告,片刻间出来传林晴朗觐见。
元妃走出不远,遇到郑王也来探病。赵霖笑道:“陈元妃怎的脸色不好,什么人惹了您?”
“还有什么人?皇帝身体不好休息一天,也有人非要闯宫,拦着她便说什么‘谋逆密报’,到象整个朝廷只有她鸾台侍郎在为君效力。”
赵霖微微一震。
最近工作上的事情非常繁忙,加上私事也比较多,各种杂务全都混在了一起,心情反而格外倦怠。实在更新不快,大家原谅。谢谢所有一直耐心的等着这篇文章的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第二十章 谋逆 上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