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不走套路 ...

  •   吃过早餐,谷希晗和谷宝华打打闹闹的往东走,谷茗晗背着课本往公交车站走。

      在与行人错身而过的那瞬间,谷茗晗认了出来,这是昨天那个小林。

      果不其然,小林直奔靠着墙壁等人的耿老太太而去。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但那张盖着红章的文件还是比较明显。两人简单交谈了几句,转身便往派出所方向走去。耿老太太稍一停顿,不动声色地落后半步,不敢与小林并肩前行。

      貌似耿奶奶胸有成竹,进展颇为顺利,甄少芳那个所谓的请托应该是用不上了。

      一路上,谷茗晗都在琢磨菊刀国的事情,进了学校才勉强收回心思,应付眼前的工作。

      临近毕业季,学生处的资料堆成山,每个负责学生工作的人都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1962年,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做了调整,变成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因此,在毕业生分配环节,采用统一计划、分级安排的办法。为全国培养的某些专业毕业生由中央统一安排,为某些行业定向培养的(如冶金、铁道等)由主管部门安排,主要为地方培养的(如农林、师范等)则由地方安排。

      今年,除了少数人员安排留校外,大部分由各级部门归口安置。按照草拟的分流数据来看,几乎所有的大专院校毕业生都以面向基层、工厂和农村为主,基本没有分配到机关或者部队的。

      为了鼓励大学生们积极参与祖国建设工作,各级领导纷纷到各大院校作报告,讲形势、讲任务、讲希望和追求,鼓励毕业生把个人志愿和国家、人民的需要统一起来,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发光发热。

      虽然大部分人的觉悟比较高,但在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上,依旧还是免不了有些人心思浮动,试图闯出一条终南捷径来。

      谷茗晗在帮老师整理资料这段时间,就亲眼见到不少人过来或明或暗的打探消息。有一面之缘的师兄师姐,甚至沾点地缘关系的半个老乡,辗转得知谷茗晗在办公室帮忙,也上来攀关系,打探消息。这些人,让谷茗晗不厌其烦。

      刚扒了两口晚饭,谷茗晗忽然觉得背后火热,一回头,果不其然,那个牛皮糖似的刘师兄又带着人正朝自己走过来。

      二话不说,谷茗晗拿起饭盒,说了声抱歉,径直挤进旁边桌梁明芳和李洪芳两人中间狭小的缝隙里面,接着埋头吃饭,当做没有看见那个刘师兄。

      “茗晗,你干嘛呢?”

      “刚才叫你过来,你嫌挤得慌,说那桌松散坐得舒服,你怎么吃到一半突然又跑过来了?”

      对面的周桂仙笑嘻嘻地加上一句:“看你模样,是被人追债了,还是有人要跟你共同发展呀?”

      谷茗晗半低着头,眼尾余光看见那两个人一脸愕然地盯着自己,估计是顾及人多,又不好意思走过来。

      僵持了两分钟,那两人受不住附近同学们的目光,脸色微变,最终不好意思留下,默默地走了。

      谷茗晗揉了揉僵硬的脖子,一脸的晦气:“喏,又是那个刘龙桦,我都跟他说我不知道,我看不到具体的分配名单,我也没有那个本事能够帮他分配到好单位。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好像认定我能够帮忙却不愿意帮忙了。又哭穷,又卖惨,还时不时凑过来帮我搬东西什么的,烦死个人了。”

      梁明芳挤眉弄眼道:“该不是人家想走岳母路线,啊,应该说是表姐路线?”

      “得了吧,我表姐那人极其讲原则,谁去说情都没用,再说这分配的事又不归她管。另外,再三申明,别把我跟那人的名字放在一起,免得污了耳朵。”谷茗晗假意咳了两声,“我跟你们说啊,按照我家祖传医术,包括我哥那边的医学书,观点趋于一致,那就是千万不要太早结婚生孩子,对大人和孩子都不好。”

      “啪”“啪”两声连击,分别拍在谷茗晗的双臂上,震得饭菜都差点飞了出去。

      “要死了你,什么话都敢乱说!”一桌的女孩子俏脸通红。

      “这是科学知识,孩子们,不要往歪里想。主席教导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也不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错误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前朝从顺治到光绪的九位皇帝,共生下146位子女,其中就有74人殇逝(15岁以下夭折),竟占了一半多。可见,过早结婚,真的不好。当然,年纪太大也不好。”说完,谷茗晗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得,知道你记忆力好,翻一遍书等于我们背一个星期,回回考试都拿优秀。我们说不过你,好吧,不开你玩笑了。我说,下次你就直接跟那个姓刘的明说帮不了他,让他自己去找老师去。”说完,李洪芳从谷茗晗饭盒里挑了块肉丁,嚼得那叫一个开心。

      “早就明示过了,可是要是有用的话,他就不叫牛皮糖了。”谷茗晗干脆把饭盒往中间一放,招呼道,“我今天菜打多了,你们帮忙消灭一点吧。”

      一桌都是熟人,大家都知道谷茗晗并不在乎这些,便意思意思地夹了一筷子菜蔬。

      “明年就轮到我们了,也不知道我们会被分到哪里去。”
      一聊起这个话题,大家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

      “不管去哪里,总之我们以后想要再见面就难了。按照最近两年的形势看来,我分去西南的几率更高一点,嗯,当然东北也不能排除。”庄晓虹拌了一点辣椒酱,心情毫不受影响地继续吃饭。

      “连续两年,没有一个师兄师姐分到机关单位的,估计我们也一样。管它呢,天塌下来,总有高个子顶着。”周桂仙把自己饭盒推过去,“拜托,给我一点点辣椒酱。”

      “听说前两年大学生富余,下面都不愿意要,后来都调配到工厂去了。”
      “不是吧,大学生可是百里挑一的。”

      李洪芳右手食指轻轻一摇:“大家都吃不饱饭的时候,当然不愿意接收文弱书生了。再说,我们占指标,工资高,又是干部身份,还不能上手干活,人家肯定有意见。”

      庄晓虹点了点头:“我爸他们只想收那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最好动手能力强的,那些万金油专业的学生他们一个都不想接。”

      “你们学俄语英语的进了厂还能帮忙翻译文件,我们学小语种的可就够呛。”一想起这个,周桂仙就犯愁。

      谷茗晗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透漏一点小消息,压低声音悄悄说道:“我听说,这两年国家在大量翻译外国科研资料和大学教材,将其汉化后,取其精华在全国刊印发行。我听我哥说,二战后欧美发达国家医学发展很快,国内扩大医学招生后,翻译各种学习资料和科研资料势在必行。”

      “那就是说……”满桌子的人,充满期待地看着谷茗晗。

      谷茗晗的食指在嘴唇上轻轻一点:“佛曰不可说。”

      匆匆扒完饭,谷茗晗便急匆匆赶往办公室:“我还有些资料没有整理完,我先走一步。”

      还没有走出饭堂,便听到后面传来的议论声。

      正值吃饭高峰期,各个年级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吃饭,估计认出她的人也不少,自然酸言酸语也少不了。

      各种传言,从她进学校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少过。

      对于这些,谷茗晗现在已经渐渐习惯了,基本可以做到熟视无睹。

      “真羡慕她呀,自己在学生会,常年跟老师们打交道,又有表姐在教育部,怎么也不会让她下乡了。”
      “嗨,不用她表姐出面,她姑姑以前是我们学校英文系女神,随便哪个同事朋友出面,她都可以留校了。”

      “再说,她爷爷以前是城里有名的中医,她大哥是协和的知名外科教授,人家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呀。”
      “我们投胎十次,也轮不到这样的好人家。”

      为什么这些人总喜欢阴谋论呢?

      难道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一直占据着年班级成绩排行榜前三名吗?

      有这闲情逸致聊八卦,还不如多看几本有用的课外读物。

      对于这些看不到自己努力与付出的酸葡萄心理的人,谷茗晗只能嗤之以鼻,然后将他们抛在脑后。

      誊完最后一份资料,谷茗晗揉了揉隐隐作痛的手指,收拾好东西,锁上办公室的大门,快步赶往公交车站。

      “谷茗晗,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走?”

      谷茗晗应声回头,原来是隔壁班的骆自柔抱着图书馆的书,跟自己赶往同一个公交车站。走读的人不多,同一个年级的同学,倒是偶尔会在车站遇到。更何况,大家同修二外英语,会在一起上大课,彼此成了点头之交。

      “哦,有点资料没整理完,赶完了再走。你又去借书啦?哇,这个版本的莎士比亚悲剧全集,我上次想借却没有借到。”

      “我也是运气好,刚巧在还书车上看到了它。我还有本基督山伯爵正在看着,要不,你先拿去,回头再还我?”骆自柔直接把那本莎士比亚递了过来。

      盛情难却,加上自己正在写得那份作业补充上里面的内容可能效果会更好,所以,谷茗晗道了谢便把书接了过来。

      这一错身,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到了旁边树根旁边的灰色布包:“咦,谁丢东西啦!”

      路上行人匆匆,没有回应,也没有人驻足,甚至连多看女孩们一眼的人都少。

      打开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大小钞票若干,夹着的信封里更有全国粮票20斤。翻到最后,才发现信封里面有张折起的纸张,里面赫然是一张盖有湖南某农科站红章的介绍信和采购清单。

      “这人千里迢迢过来,丢了这么贵重的东西,一定急得要命。不如我们在这等等失主吧。”骆自柔折好介绍信,原样放了回去。

      谷茗晗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踮起脚看了看四周的路况,果断反对:“天色已经暗了,我们俩都是女生,不适合在外逗留时间太长,家里人会担心的。这些钱币和粮票非常整齐,粮票更是没有一点小额票,表明这些是备用资产,换句话说就是失主不一定能及时发现。附近学校多,研究机关也多,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判断他往哪里去了。干等,终究不是个办法。前面十字路口往右走大约200米,就有派出所,我们把失物送过去,请他们帮忙处理吧。”

      谷茗晗说得头头是道,骆自柔一时间根本反应不过来,只傻傻地看着对方。

      从小到大,作文书也好,报纸上的好人好事也好,都是描写人们在原地等失主几个小时,在失主张皇失措的时候,他/她如同救世主降临一般,上前微笑着递上失物,换回失主热泪盈眶的感谢,然后挥了挥衣袖,深藏功与名。

      这谷茗晗,怎么完全不按套路行事呀?

      不过,照谷茗晗的分析,直接把失物交给公安干警,似乎更有效率。

      谷茗晗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白纸,写明事由,画上派出所的方位,然后捡了块石头,把纸张压在灰色布包原来的位置。站直身子,换了几个角度调整视线后,又蹲下来微调了一下纸张的位置,让其变得更加显眼。

      “你带学生证了吗?”

      见对方傻愣愣地点了点头,谷茗晗一扬布包:“走吧,我们去找公安叔叔去!”

      骆自柔见谷茗晗真的拔腿就走,连忙抱紧书本,快步追了上去,并肩前行。

      身后,树下,白纸被清风吹得唰唰作响,却始终没能摆脱石块的压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不走套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