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有家无家(修) ...

  •   于此同时,甄少芳也看到了停在门口的汽车。

      这个时代汽车非常罕见,所以甄少芳下意识地认定客人是谷家的:“你家的客人,怎么不停前面的院门口啊?你姐或者大表姐来了吗?”

      谷茗晗摇了摇头:“别瞎说,我大姐、大表姐他们不会开车过来,说是不能公车私用。”

      说话间,甄少芳已经抢先一步直奔门口,可在看到客人的那一瞬间,立刻飞速回转,扯着谷茗晗的手躲到隔壁小巷里头。

      甄少芳神魂未定地说:“糟了,又有人来了。茗姐姐,我爸爸不会有事吧?”
      在甄少芳短短8年的生命里,每次有人过来找自己家里人都会带来厄运,在她的印象里,客人永远等于坏消息。

      谷茗晗揽着瑟瑟发抖的小姑娘,安慰道:“没事,他们只是过来找耿奶奶了解一点情况的,你别害怕。”

      “茗姐姐,如果真的出事,你可不可以帮帮我们家?我爸妈,我奶奶,真的都是好人,他们从来没有坑蒙拐骗,也没有偷挖国家墙角。我妈妈有时候夜里会哭着叫委屈,说什么死人做的事情为什么要怪罪活人。茗姐姐,如果可以,你能帮帮我们吗?”

      看着清澈的双眼,谷茗晗自然说不出一个不字:“姐姐能力有限,但能帮的一定会帮。你放心吧,真的没事,不会牵涉到你们家的。”

      其实,打开门的那刹那,谷茗晗已经看见了院子里的情形。

      在海棠树下的石桌上,耿老太太用中日双语写好了财产委托书,双手捧到了廖主任面前。

      陈琨接了过去,细细研读,确认措辞没有问题后,冲着大家点了点头。

      “现在这一笔钱虽然在菊刀国,但这笔钱是我们华国人,就一定要争回来。老太太,您放心,这些跟以前的历史问题无关,该你们那份始终会是你们的。”廖主任指了指身边的年轻男子,“这位是我们办公室的小林,以后那些文件准备工作就交由他来跟你们沟通了。”

      “是,我们一定配合政府工作。”

      院子里的谈话仍在继续,谷茗晗一边安慰甄少芳,一边观察躲在另外一条巷子里的甄少明。

      甄少明蹲在阴影后,拿书包挡住了半张脸,正偷偷地打量四周的环境。

      “就这样吧,明天小林会拿些资料给您,到时候您先去把姓名改回来,后面的事自有小林去跟进的。”

      “是,是,我明白,我一定配合。”耿老太太点头如捣蒜,一直到三位贵客走得不见了踪影,才敢直起腰杆。

      门外,甄少明半猫着腰从旁边小巷里走了过来,战战兢兢地问道:“奶奶,没事吧?”

      耿老太太敲了敲自己的大腿:“没事,他们是为了外面的事情来的,具体的事等你爸回来再说。你放心,不会连累到你们几兄妹的,说不定还有点小好处。唉,年纪大了,扫点地,这腰腿就受不了,疼得慌。”

      见警报解除,甄少芬连忙蹑手蹑足,悄悄溜进了西厢房。

      “唉,想不到几十年过去,事情还是找上门来了。”耿老太太扶着门框,直起了身子。

      “奶奶,你小心一点,晚上我帮你贴点膏药吧。”甄少明搀着耿老太太迈过门槛,往西厢走。

      “今天晚了,得先做饭,你爸妈他们都快回来了。”耿老太太扬声喊道,“少芳,过来烧火准备煮饭。这孩子,越长越不像话,胆子小的像老鼠一样,也不知道像谁。”

      “吱呀”一声,甄少芳打开门,悄无声息地跑了出来。

      “奶奶,您先歇着,我去淘米煮饭。”甄少明把书包塞回房间,卷了袖子,就要进厨房。

      耿老太太把他往外一推:“君子不入庖厨!你一个读书人,就正正经经读你的书去,成绩好了,才能分配个好单位,以后的日子才好过。没有一份正式工作,按照我们这成分,你以后想成个家都难。我跟你说,家里的话,有我和你妹妹呢,你只管读书。”

      “奶奶~”

      “听话!”耿老太太拐着脚,撑着墙壁,跨过门槛,进了厨房。

      瘦得没有二两肉的甄少芳,抱着几片引火用的木材,低着头,进了厨房。

      “你个死丫头,有吃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让你干活,就磨磨蹭蹭的。越长越没用,连句话都不会说了,也不知道那些饭吃到哪里去了。”厨房里,噼噼啪啪的,耿老太太骂人的话,就没个停歇的时候。

      甄少明立在院子里半晌,终究还是不忍心,转身拿起水桶,去公共水管挑水。

      夜幕渐渐袭来,西边拉起了五彩斑斓的霞布。

      小巷里,熟悉的叮叮当当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是甄宗阳那辆除了铃铛不响之外哪里都响的自行车。

      谷茗晗打小记忆超强,虽然称不上过目不忘,但记个七八成倒不成问题。

      这个月的房租已经晚了五天,瞧甄家的模样,估计还是有点够呛。

      甄家搬过来后,近几年的日子是越过越糟糕,前两年更是能卖的都卖得七七八八了。甄宗阳一个月50多的工资,加上李婶子每个月不到二十元的临时工收入,要供养4个孩子读书,实在艰难了一点。所以,现在耿奶奶他们才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大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考上好的学校来改变命运。

      为了避免双方尴尬,谷茗晗直接拐了弯,进入了旁边院子的厨房。

      “嫂子,买了点鸡蛋,你收着。这是要煮面吗?我来打下手吧。”谷茗晗把鸡蛋放进碗柜里面,挽了袖子,就要帮忙。

      “茗晗,你回来啦。这里有宝茹帮我,不如你先去妈那边看看吧,刚才妈还一直唠叨着要买建设公债的事。”崔晚凤扯面的手一直没停,脸被炉火映得火红一片。

      谷茗晗环顾一周,见厨房里的东西准备得差不多了,便应了声,转身往后走。

      宝茹用钳子把木柴叠得稍微松一点,留下足够的空气通道:“爸爸老说小姑可怜,让我们多体谅她一点,别老给她添麻烦。可小姑哪可怜了?有爸爸他们照顾着,衣食无忧,有房有钱,说要买公债二话不说就同意买,还一买就买两份。这哪叫小可怜?”

      “饭不能乱吃,话更加不能乱说。那钱本来就是你姑奶奶留给她防身的,她又没有乱花钱,再说另外一份是帮希晗买的。”见水翻滚,崔晚凤连忙把面下了进去。

      “希表叔年纪那边小,懂什么,钱还不是掐在小姑手里。外面的人连饭都吃不上,她手里握着那么多钱也不肯捐点出去,真是一点觉悟都没有。”小姑娘嘟着嘴,一副正义斗士的模样。

      崔晚凤倒了一碗冷水进锅,眼见着沸腾的水面转为平静,抬头正色地看着自己的大女儿:“我不管你是嫉妒也好,看不惯也好,或者是有什么其他想法也好,都给我把这话吞进去,晚上自己好好想想你说这话合适吗?钱是别人的,别人怎么花是别人的事情,由不得你在这里指指点点。你必须要明白一点,道德是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的,而不是用来批判别人的工具。”

      “慷他人之慨的行为,最是要不得。再者,谁说茗晗他们没有捐钱?从抗日到现在,我们一家人就从来没有停过捐钱捐物。茗晗以前小的时候会去业余学校,帮忙教识字班,帮忙辅导晚上识字班的学生做功课。即便是开学的时候,她也会尽量早点回来帮忙改作业,帮我们减少了不少负担。那时候你在哪,哦,你还只知道带着两个弟弟在外面傻玩!”

      “可是……”小姑娘脸涨得通红,却仍想犟嘴。

      “你真的羡慕她吗?那你想跟她换换吗?你仔细想清楚,打小就跟父母聚少离多,后来更是被姑姑收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长大。自己的亲爸亲妈隔了一层,见面就像客人一样。不到15岁就送走爷爷奶奶爸爸和疼爱自己的养母,自己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弟弟生活,还要操心家里的大小事务。换做是你,你真的愿意?”

      “那,那个年代不一样,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再说,嗯,我不是那个意思……”

      谷茗晗的手扶着厨房的门柱,目顾四方,一片茫然。

      天下那么大,自己却似乎再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家。

      本来谷茗晗没想过要偷听她们母女私下谈话,只是忽然想起明天下午有活动赶不回来吃饭,这才准备进去跟嫂子交代一声,没想到却听到了侄女一通抱怨。

      谷茗晗满心酸楚,别人都羡慕自己衣食无忧,看着前程似锦。谁有知道,这一切都是造化弄人,根本由不得自己。

      辗转三地长大,到了现在,谷茗晗也弄不清楚到底哪里才是自己的家,似乎哪里都不是自己精神寄托之所。

      俱往矣,谷茗晗平复了一下情绪,转身敲响了母亲的房门。

      “进来!”

      谷茗晗推门而入,吕桂珍正在书桌前批改学生作业。

      “妈,大嫂说你找我商讨买建设公债的事?”

      吕桂珍放下眼镜,揉了揉胀痛的眉间:“正式的文件下来了。停了三年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确定下个月1号开始申购,利率和面额跟59年那批一样,还本付息,十年还清,最高面额还是100元。提前交款的,按照规定利率贴息。”

      “54年买的那些已经全部还回来了,我看了一下账目上还有差不多1000元,那就今年买多一点,凑个整数,我跟弟弟各买500吧。”谷茗晗站在母亲身后,上手替她按摩肩膀。

      可能是伏案工作时间长了,吕桂珍的肩膀硬邦邦的,劳损严重,不用点力根本揉不开。

      “茗晗啊,月华走之前年年买公债,就是想替你们姐弟攒点活钱,免得出现钱不就手的情况。”吕桂珍微微眯着眼睛,“转眼间,月华走了快了6年,你大舅也走了快5年了。”

      “是我爸!”

      “我们不是外面那些不懂礼的人家,情感是一回事,关系是另外一回事。从法理来说,你已经过继了,姓名也登记在陈家的族谱上,于情于理都算是月华的孩子。在户籍资料上你们都姓谷,也是为了当年减少麻烦,就当是随母姓,免得外面的人胡乱议论。好了,不说这个,你快要参加工作了,希晗也要上初中了,未来十年会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你们最好留点现金在身边,以防不时之需。这次,你拿800元过来吧。”吕桂珍按下谷茗晗的手,侧身提醒她。

      次次都是这样,针对这个问题,谷茗晗已经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知道了,我过去把之前的建设公债拿过来,回头要去提取利息的时候,方便一起带过去。”谷茗晗站起来,打算回房把东西拿过来。

      “茗晗,大家都是疼你的,你不要多心。你军表哥今天上午运菜过来,特意给你带了一包炒葵瓜子,说是你喜欢吃。你拿回去,慢慢吃。”

      其实,这是我借钱给他娶儿媳妇的谢礼。

      这句话谷茗晗始终没有说出口,上前一步接过瓜子:“家里有吗,宝茹他们年纪小,正是喜欢吃零食的时候,该给他们多留一点。”

      “没有炒的生瓜子还有呢,军子还带了一袋落花生过来,晚上让你嫂子加点盐煮了,晒干了慢慢吃。”吕桂珍夹上眼镜,拿起红笔,“趁还有光,我再多改几本,你去忙吧。”

      这种事情遇多了,谷茗晗也就习惯了。

      毕竟已经长大,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满腹心酸,夜里咬着被角默默流泪了。

      也许,他们不是不爱我,只是隔得太远,不知道怎么爱我。

      吃了两颗瓜子,低头叹了一口气,谷茗晗的脸上又挂上了得体的笑容。

      推开院门,却看见甄少甜姐弟三人给院子里的小菜园浇完水后,聚在角落里发呆。

      “怎么都不进屋呀?”谷茗晗掏出瓜子,分给小姐弟三人。

      甄少甜他们跟着谷茗晗进了主屋,熟门熟路地拉过方凳,自己坐下啃瓜子。

      “奶奶有事要跟爸爸商量,叫我们几个小的都走远点,就留了大哥一个人在屋里。”12岁的甄少炯愤愤不平道。

      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正是敏感的时候,却又年少气盛,时常惹出不少不必要的事端来。

      甄少芳小声补上一句:“饭煮好了,我妈还没回来。”

      甄少甜把瓜子壳攥在手里:“我的学费补齐了,少炯的还差一点,少芳的还差一大半。这两天,少芳都被叫到墙边站着听课了。我妈想多加班,把他们的学费攒出来。”

      “姐!”甄少芳叫完一声,看大家都看着她,立刻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自己躲在一边生起了闷气。

      很多人觉得小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便拿他们的事情来说笑。

      却不知,小孩子也是有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面子需要维护的。

      “好了,家家户户都有难过的时候,熬过去就好。”谷茗晗从架子上取下饼干盒,掏出三颗糖果分给甄家姐弟,“这是我大姨家自己做的,你们尝尝。”

      谷茗晗指着屋里的书籍:“要不,你们暂时留在这里看看书?”

      甄少甜看了看书桌上的玉石摆件和书柜里的瓷瓶,转身看了眼浑身脏兮兮的甄少炯,蹙着眉回道:“一会儿就得回去吃饭了。要不,我们先去洗个手,然后一人借一本书回去看吧。少炯,跟我出去洗手!”说完,扯着龇牙咧嘴的甄少炯,出了房间。

      “茗姐姐,我可以借那套《草原小姐妹》吗?”甄少芳第一个洗完手,拿手帕擦干净手上的水珠,小心翼翼地指着书架问道。

      “当然可以,保管好,不要借给其他人。”谷茗晗把书架上连环画取了下来,放进甄少芳手里。

      甄少芳满脸欢喜,扭捏了一下,悄声补上一句:“我才没有被老师罚站呢,是姐姐胡说的。”

      谷茗晗把一颗水果糖塞进小女孩的口袋里:“嗯,少芳又聪明又勤快,姐姐最喜欢你了。”

      “我没有哥哥姐姐那么聪明,我妈总说我笨,连二年级都不能拿双百,以后肯定考不上中专。我奶奶说要是我不会读书,不如早点出来工作,赚钱养家。”才8岁的孩子,满脸的沮丧和不自信。

      才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那个会跟着自己上天文台看星星,幻想着有一天能够踏上月球的天真小女孩,已经消失不见了。

      甄家姐弟借了书,坐在院子的石凳上,看得津津有味。

      谷茗晗回房,拉开柜子后面的暗门,取出后面的存款单和大大小小的建设公债债券。

      最大的几份叠放在一起,棕色火车图案的是54年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最大面额的那款,价值旧币五十万元,因为已经到期,所以盖了蓝色的作废章。

      绿色炼油厂的是1955年版一百万元券,棕蓝色采矿厂则是56年版一百元券,棕色现代化洗煤厂则是57年版一百元券。

      小的那种是已经改版后的建设公债,少了息票栏,看起来更像人民币了。

      58年版一百元券,已经是年利率4%的小版债券,就连现代化洗煤机也变成了枣红色的。

      这些都是姑姑留下来的,谷茗晗一张都舍不得丢。

      即便那时候姑姑谷月华已经病入膏肓,却依然不忘为谷茗晗姐弟打算,生怕姐弟俩渴了、饿了、累了、日后没个着落。更怕她去后,孩子们碍于面子,不肯伸手问人拿钱,哪怕那些钱是属于孩子们的。

      于是,谷月华绞尽脑汁,为孩子们打点好一切。

      每年计息的公债,可以保障孩子们每年的生活和学习开支。

      西厢和南屋租给一户人家,换来的房租直接交给吕桂珍,作为孩子们的餐费。

      谷月华又将1955年卖陈家宅子换来的2000元兑换成小黄鱼和部分现钞,通通锁进盒子里,留给了谷茗晗。

      谷茗晗摸着盒子,看着谷月华用娟秀小字写下的详尽安排,不由地悲从中来。

      不知不觉,姑姑已经走了五年半了。

      陈姑丈,快十三年了,你怎么还不回来看看?

      你还记得那个一直在痴痴等你的谷月华吗?

      你,还活着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有家无家(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