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习俗(泰姐) ...
-
敲下这些字的时候,已经是庚子年农历腊月二十七,正是“二十七,宰公鸡赶大集”的日子,“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虽然公历已经进入2月份,但在很多人的心里,只有过了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才是新的一年的正日子。想想也是可以理解,五千年的历史,留下来绝对不仅仅是历史古迹在岁月里越来越厚重,更多是绵延不绝的记忆和传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刻下印记,一直到今天。
定下这个题目,也是有感而发。2月3日,立春那天,很多人在朋友圈里晒春饼,颜色各异的饼皮,配上花花绿绿的豆芽、韭菜、鸡蛋以及各种肉类,欣欣向荣,一片生机。甚至于很多人见了面,都互相在问“吃春饼了吗?”,感觉若是立春没吃一张春饼,必定是缺了一道程序,春天似乎也就悄默声的跑了。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立春吃春饼似乎还真不是我记忆里的习俗,或者说,我记忆里压根就没有。我查了一下度娘,据说吃春饼属于华北、东北一些地区的习俗,看到这就明白了,山东属于华东啊!不同地界,不同习俗,自然各类讲究也是不同的。都不用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随便咱们问问身边的人,天南海北,长城内外,有的习俗绝对让你瞠目结舌,比如中秋,除了传统的吃月饼、赏月之外,还有很多地方有烧塔、走桥、祭祀等习俗。记得当年一战友(江西)说起他们中秋晚上,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香味飘满全村的故事,一个个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一般,甚是惊诧。
前段时间,一部扶贫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引来称赞无数。或者是因为曾经在西安呆过几年,那颇有点熟悉的语调让我想起那些年的很多过往。也正是由于此,我也成了追剧大军中的一员。其中的一集—水花家的房子“上梁”那一段,让我看完甚是感慨。我估计现在很多人都没见过“上梁”。就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木头大梁绑上红绸布,挂上鞭炮,把炮点着,把大梁放上去。电视里还有一个细节,上梁后,撒白酒,唱着“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的板凳都是木头……”一片欢腾快乐的气氛。
这段情节,让我想起了小的时候,也就是大约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村里盖新房子的样子。因为当时年纪实在太小,具体上梁的细节不记得了,只记得只要听说谁家房子要上梁了,就赶紧往那边跑,为啥?就像剧中撒白酒一样,(我估计这是闽宁的习俗,)胶东的农村那时撒的是小饽饽(用白面做成各种样子比如元宝啥的蒸熟,大小差不多半个鸡蛋那么大)。印象里只记得一大群人围着新房,一片喧闹中,一个系着红布的小圆斗(柳条编的小筐)从下面慢慢升到房顶,上面的人,叽里咕噜说一大顿(现在想估计是说吉祥话),然后,从小圆斗里抓出小饽饽,从梁上抛向四周,站在下面的人(大多数是孩子)一拥而上,饿虎扑食一般。一次没抢着,再等下一拨。记忆里我基本是没抢上过,僧多粥少不说,关键是站位、体力、眼神都不如人。在那个吃白面还算奢侈品的时候,小饽饽绝对是记忆中美味珍馐。那几年,家里以及亲戚家似乎都没有盖过新房子,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事我从没轮上过,现在想,之所以对小饽饽有如此大的记忆和执念,跟我想当初没抢着绝对有很大关系。
现在想想,其实那个时候的上梁应该是形式大于内容。因为我记得上梁前,似乎房子已经基本盖好了。上梁的日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黄道吉日,包括时辰也是,据说上梁的“梁”也是很有讲究。具体我也不懂,反正应该是有具体要求。上梁仪式是否顺利,这可是关系日后这一家人甚至几辈人是否平安顺遂发达兴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盖木房子了,但在很多地方上梁的仪式却一直被保留,我不知道如今的村里盖新房是不是还会有小饽饽,即便有,我估计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再去哄抢了。想到这些,也唯有慨叹一句,“时光真快啊!”
说起习俗,怎能不说说马上就要到来的关于“年”的习俗?前几天,淘宝的蚂蚁森林答题里有一个题目,“北方人过年的时候喜欢往饺子里放一样东西,是啥?”备选项有红枣和硬币。我估计作为北方人没几个不知道的---肯定是放硬币啊!从我有记忆起,大年初一的饺子里面肯定都是有硬币的。为了让自己能吃到饺子里的硬币,我与老哥想当年也是煞费苦心,做记号,多捏褶,但等饺子上桌后,全部摊在竹帘子上,啥也就看不见了。(这也是老妈的一个传统,大年初一的饺子不装盘,全部摊开,不用讲规矩,爱吃哪个夹哪个)。饺子入口后,轻轻先咬一口,没有动静,再来一口,还是没动静,若是这个时候,有人先“哎呦”一声,表示吃到了,这个时候的自己就更着急了,愈发加快吃的速度。老妈说,初一的饺子总是要比平时多包三分之一,没办法,为了吃到“钱”,每个人都会超量发挥,硬塞下去几个,都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有人曾说,饺子里面放硬币不卫生如何如何,就我个人来说,好好用开水消消毒,偶尔的一次不会有啥大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份吃出来“钱”带来的欣喜,绝非一般快乐可比。
继续说吃饺子。我跟老妈慨叹说,我咋觉得过年这几天基本隔一天就要吃饺子?仔细一数,可不是?除夕晚上吃饺子守岁,大年初一吃饺子迎新,初三吃饺子送年,(初五吃饺子“破五”这个习俗似乎胶东并没有)初七是“人日(女娲娘娘造人的日子)”还得吃饺子。为啥呢?据说饺子长的像元宝,谁不想招财进宝、财源滚滚?再者,饺子馅五花八门,更加寓意非凡。豆腐馅的,全家幸福,三鲜馅的,三阳开泰,名目甚是繁多,吃饺子交好运,说到底,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都是期待新的一年会更好!有这么好的祝福在里头,多吃几顿又如何?
似乎总是离不开吃。过年还有一个习俗---做饽饽,各种各样的饽饽,大的小的,供奉的,自己吃的,走亲访友的,枣饽饽、元宝、团圆饼、葫芦、刺猬等等,个个都很有讲究。每年老妈都得忙活好几天,蒸好几大锅。曾经我还问过老妈,为啥非得蒸这么多呢?现吃现做不是更好吗?老妈告诉我,这也算是一个习俗,大的枣饽饽,(基本一个有八两到一斤)是上供用的,供奉祖先、菩萨、天地众神,其余的小一点的饽饽,在过去来说,放的地方也是有讲究的。刺猬饽饽放在衣柜、米缸,意味着财源滚滚,葫芦饽饽放在窗台上,意味着家宅平安,团圆饼是除夕晚上吃的,意味着阖家团圆。虽然现在不需要摆出来了,但好的祝愿还是要保留的啊!也对,新的一年开始,家里里里外外有这样的吉祥物守着,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过年,还有一个习俗必须要提到的,也是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收压岁钱。压岁钱是蕴含着大人对孩子们的祝愿,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起源于哪个时代?除了遥远的神话传说,据说最早出现于汉朝,是一种钱币样式的辟邪品,一直到宋元之后,慢慢家长给孩子压岁钱成为传统,一直到今天。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艰难,但年岁钱老爸老妈却从未间断过,虽然钱数不多,但那份喜悦却是如何也不能忘的。如今到了今天,虽然压岁钱早已不再是过去的定义,其中蕴含的那份祝福和心意却始终未变。我与闺女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每逢年前,总得换一些崭新的票票,放进红包,放在她的床边。当然,现在的她,看到压岁钱的喜悦远不是的当年我一般雀跃,没办法,从未体会过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窘迫,从未体会想买只能眼巴巴瞅着的忧伤,压岁钱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父母的一份心意和祝福,只要能体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了。
上午十一点多,老哈给我发来她已经完稿的截屏,并告诉我,“这是写的最快的一期,因为里面充斥着美食和快乐”,我回头看了看自己的稿子,的确也是,除了吃的,基本没别的。有美食就有快乐,这是我俩越来越一致的认同。说到底,日子过好了才有心思谈习俗,日月既往,不可复追,万般滋味,皆是生活。那就踏着坚定的步履,一步步往前走吧,不负时光,自有万水千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