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赵寡妇关掉的米粮铺又开门了,好闲事的人聚到门首,往里张望。
      之间中间便是一条长柜,用薄纱蒙着,几近透明,里面放了些方的、圆的黄澄澄的物什,甜蜜蜜,香喷喷,在门口都闻得见。
      柜子后有两个婆子,膀大腰圆,脸上长着横肉,凶神恶煞。

      有那胆大好事的,走进门跟站在柜子后的两个婆子交谈。

      “干娘,我见得少,这卖的是什么东西?”那人指了指放在柜子最上方的那个,在门外看的不仔细,走进了才看清楚,那上面最外圈围了一圈儿红枣,里面葡萄干摆成荷花模样,花瓣尖尖出还嵌着一颗米粒大的珍珠。

      其中一个婆子道:“此物名作神仙糕。”

      “不知何解?”那人作了个揖。

      “这是天上的神仙才能吃到的东西哩!官人可要尝尝?”
      另一个婆子赶紧端出来一碟儿,切成指甲盖儿大小,用牙签插着,旁边还有一小碗,碗里盛着桂花蜂蜜浆。“可蘸着吃。”

      那人便吃了一块儿,绵软香甜,让人飘飘欲仙,如在云端,“倒是不负神仙糕这个名字,此物入口即化,家中老母牙口不好,想带回去与她尝尝,不知价钱几多?”

      “最下一层是一两银子,可作人仙;中间一层是三两银子,可作地仙;最上一层是十两银子,可作天仙。”婆子嗓门极大,聚在门首的人具听见了,哄得闹开,议论纷纷。
      这价格可不便宜,一两银子,节省些,一户三口之家能过一个月呢。

      “囊中羞涩,只好买个一两的,也让家中老母做个人仙试试。”那人从荷包里拿出一两银子,放在柜台上。
      拎着用油纸包好的神仙糕出来,周围人自觉让出一条路。
      “张大,恁贵的东西,你怎生舍得?”人群中有人喊出来。

      众人便嘻嘻哈哈地笑出声来,显然,这位名叫“张大”的人,是个出了名的吝啬鬼。

      “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一两银子此生做回神仙也值得。”张大摇头晃脑,大摇大摆的回去。
      剩下的人有的跟上去,有的离开,也有的有些银钱,想着张大那般吝啬的人都舍得,想必这东西确实味道不错,只是一两银子罢了,狠狠心也跟着买。
      ……

      满月现住的这座宅子,与三巧儿家相仿,都是前后通连的两带楼房,前一带临着大街做铺子,第二带做卧房。铺子后有个小门,正对着院子。
      满月和三巧儿站在小门后,听着进铺子里的人越来越多。

      “满姐儿你倒是好主意。”三巧儿比了大拇指夸道,“前几日听你让婆子寻这新桥县出了名的吝啬人,我还不知你是何打算,原是为今天这场戏。”
      “现在这名儿算是打出去了。”

      满月听着外面婆子的唱价,心中的算盘一打,便知道至少这本钱是回来了,至于三巧儿的话她摇摇头。
      “只是利用了外面那些人的心理罢了,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些不信邪的人买了第一次,会不会买第二次,还得看我们的糕点到底好不好吃。”
      满月并不盲目乐观,自上次三巧儿来她家做客第一次品尝,到现在已经又半个月过去,各种材料的配比更精准了些,鸡子的腥味淡了,蛋香味更浓郁些,遮掩了菜籽油的味道,又换了蜂蜜,显得不那么甜腻。
      只是还是比不得前世吃过的蛋糕,那蓬松柔软的味道,只能在梦中想起了。

      “我并不如此觉得,”三巧儿戳了满月的眉心,嗔道:“你又想岔了,便是好吃又如何,咱们现在的定价还能让他们每日都吃不成?”
      “神仙糕神仙糕,只有稀少难得才能称作神仙,不然就是凡人了。”

      “此话何解?”

      “你还想天天卖不成?就为了做今天这些,丫鬟婆子们可累的仰倒,咱们以后得量少而精。”
      三巧儿又说起父亲的的生意经:“我爹卖的那最贵的绸缎,可从来没有相似的,那些富家小姐们,不乐意跟别人穿一样的。”

      “我晓得了。”说到这儿满月就明白了,她前世称这个作限定,搞个全国乃至全球只有几个的噱头,买到就说明你身价高于别人。
      多得是有钱人买这个身份证明。

      “所以咱们现在还得抬高它的身价。”如何让一个小小的蛋糕成为有钱人的标志呢?满月又问道:“三巧儿你可知道咱们县有哪家有钱有势的要过事儿?若是在那样的宴会上,出现了咱们的神仙糕……”

      三巧儿思索一会儿,抚掌笑道:“我记得咱们县太爷的母亲明春正月十五过七十寿辰。”

      “那我还得回趟娘家,与我爹商量一二。”满月想到的最快捷的方法,还是走她爹的路子,不然她这没名没姓的,县太爷家的大门怕是都不会让她进。

      回家?满月皱眉,只盼一切顺利,兄长可别在其中给她添乱。

      待到腊月二十五,早晨起来,打开窗,竟发现院子里已经落了薄薄一层雪,一个婆子正在扫地。
      见着主母起来了,连忙停下来。
      “太太,粥已经熬着,今儿倒是个大好晴天,专等着太太回娘家呢。”

      新桥县这边有个腊月二十五吃粥的习俗,这天早晨,将赤豆掺如米中一道煮,热气腾腾的,全家的人起来都要吃这口粥,出远门的人需得给他留一碗,连襁褓中的婴儿也要喂几口,就是家中的猫狗,也要喂一点。因家中有几口人,几口都得吃这样的粥,故称作“口数粥”。
      据说能驱鬼避瘟气,保佑一年健康呢。
      满月嫁过来按理说应是夫家的人,可夫家现已经没了人,又没个孩子,于情于理回娘家都说的过去。

      丫鬟淡云听见满月开了窗,从厨房打了热水,绞干了帕子,又准备好洁牙的药粉和杨枝,药粉名为“口齿乌髭”。
      只等主母下来。
      本应由她端上去,只是满月觉得不好意思,让一个十五六岁刚上高中的孩子这样伺候自己,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不过今儿倒是意外,淡云在底下等着呢,忽听见太太在楼上喊道,“淡云,快上来,帮我梳个头发。”

      满月今日可谓是精致,梳了个堕马髻,旁插金玉梅花一二对,前用金绞丝灯笼簪,两边西番莲梢簪插两三对,发眼中用犀玉大簪横插一二支,后用点翠卷荷一朵,旁加绯色牡丹绒花一朵,大如手掌,装缀明珠数颗,谓之‘鬓边花’。 ①
      满头珠翠便也罢了,项间戴了项圈,项圈由指甲壳大小的珍珠串成,两端口上弯作如意造型,上挂黄金嵌宝如意纹长命锁,腕上戴了喜鹊梅花模样的珊瑚嵌珠金手镯,还配了“金七事”②,系在腰间,行走间叮当作响。

      从楼上走下来时那扫地的婆子都晃了神,夸道:“太太如同神妃仙子一般,天边的霞光也不及太太之美。”
      心中却暗道不知如此盛装是为了谁,平日里从不见此打扮,仅是回娘家怕不是不止于此,许是太太家里有帮忙相看的人家。
      如此也好,县尉大人总不会给太太找个条件差的人家。

      满月一手扶在淡云身上,战战兢兢。她以前为了赚些零花,做过些簪子,也装备齐全的拍过图,从未如此沉重过。
      尤其是脖子上的项圈,巴掌大的金锁真是甜蜜的负担。

      前些天她赚了些钱,本想是攒着,为以后的簪子生意做准备。
      于是和三巧儿一起到了附近的银楼,想看看这些人做首饰的水平,借鉴一二,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买了好几个金银首饰——主要是银,金也是金包银,只外面薄薄一层。
      手里的钱便个精光,钱这东西,真是花起来容易,挣起来难。

      为了撑起今天的体面,她做了好几日,才做出今日头上的绯色牡丹绒花,由浅及深,纷繁复杂,尽善尽美,若不是这寒冬腊月,真像是从花园里才采摘出来的花。
      花儿随着她动作轻轻颤动,很有几分盛唐的雍容。

      世人爱奢华,尤其是那有钱的商户人家,不准商户科举,可不只有从这方面张扬宣泄自己的豪富。
      前几位官家发了好几次旨意,倡导节俭,禁止奢靡浪费,可偏偏本朝宫中出了个郑贵妃,好些花样都是从她那里传进民间。
      官家也随之任之。

      另一个婆子忽然回来了,背篓里满满当当,径直放在厨房,才转身进了屋。现在这天儿,居然冒着汗汽,一进门便要脱了棉袄,被满月劝住了。
      “这一冷一热的,也不怕害了病,先坐下歇歇。”

      “太太,我唤了小轿儿,待会儿便到。”这婆子也不客气,端了一碗粥就找了个小凳儿坐下,“今儿我出去,有人问我何时再卖那神仙糕,太太打算什么时候再卖?”

      满月做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活儿,隔个几天她才卖一次,还换了几样其他糕点,什么驴打滚儿,猫耳朵,红糖糍粑,价格稍便宜些,加上快要过年,大家都大方,多多少少买了些回家给孩子解解馋。
      只神仙糕就第一天出现过那么一回,滋味好那是愈传愈烈,越传越离谱,有那吃过的说吃完晚上做了一梦,梦里颇美,不足为外人道。
      不少之前心疼钱没买的,心里生出些悔意,想方设法,旁敲侧击地问何时再做那神仙糕。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若不是问过三巧儿,还想着是不是她私底下花了钱,雇了人传的这些一听就假的话。

      “就明日罢。”这几日大家都忙着呢,准备年货、掸檐尘、送灶神,还有祭拜祖先和天神③。
      想想,祭拜祖先和天神,可不得供上最好的东西,大家都想祖先神仙保佑,一年好运,愿意花钱呢。
      “你们就在家先准备着,还多麻烦二位了。”

      “不麻烦不麻烦,太太仁慈,让我们两个婆子享福了。”两个婆子连声道,她俩都是可怜人,不是本地人氏,年成不好被男人卖了,流转到此地,被太太买下,吃饱喝饱倒也知足,也不想家乡的人和事。
      先前那些人一个个的走,她们两个蒙受了太太的恩情,自然不愿意做白眼狼的事情。
      而且她们这个年龄,根本没人再要,几乎就是个死,现在如此,倒也还算好,且太太与她们发钱哩,攒个几年,兴许还能为自己挣一副薄棺。

      门首传来敲门声,一婆子前去开了们,转回来对满月道:“太太,轿儿到了。”

  • 作者有话要说:  ①引自《云间据目钞》,有改动。
    ②《妆匣遗珍》第379页,“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俯视研究》中指出:明代妇女佩件有‘坠领’与‘七事’,在胸前的佩件叫‘坠领’,在裙腰的佩件叫‘七事’。”大约有耳挖、镊子、牙剔、勺子等小零件。
    ③《四季风雅 苏州节令民俗》第373页,引用了苏州人腊月时节的习俗。掸檐尘就是打扫卫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