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承意(二) ...

  •   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帝频频调度兵马粮草以备出征,在承意满月后不久,御驾携诸皇子大臣率京师八旗及火器营兵出京,皇太子奉命监国。

      皇帝不在宫中,内廷一时也波澜不惊,除了永寿宫陈常在这期间诞下了一个小阿哥,几个月的日子不知不觉的过去了。直到四月,有天前线传来捷报,说朝廷大军已歼敌主力,贼首噶尔丹死于科布多、妻子皆被俘,大军将不日凯旋。

      不日又是皇太后圣寿,皇帝来不及归京,遂使人奉上家书和土产报捷祝寿,并命惠、宜二妃办宴贺太后千秋。太后闻报大喜,在嫔妃谒宫问安时,以大军在外不宜铺张,命二妃不必大肆操办,只在宁寿宫设家宴庆祝、召贵人及以上嫔御侍宴,且暂免外命妇朝贺。王宓刚好踩着线,是日便按品级妆扮,早早带了立春坐着为赴宴专赐的宫车去了宁寿宫。

      到时天色还早,宴席尚未开始,有小宫女把王宓引至后殿西侧的花园。春色满园,景致秀丽,隐隐可见后世令人惊艳的宁寿宫花园的雏形。

      王宓环顾四周,亭台楼榭之间,可以见到那些熟悉或陌生的身影。时至康熙三十六年,皇帝后宫里妃嫔的数目,尤其是中高位嫔妃,基本处于稳定的阶段了。仁孝、孝昭、孝懿三位皇后;后族出身的慧妃博尔济吉特氏、温僖贵妃钮钴禄氏、平妃赫舍里氏;还有早年册封的安嫔李氏都已故去。现在宫中位份资历最高的是康熙二十年册封的惠妃、宜妃、德妃和荣妃,其次便是分别于二十六年、二十九年封妃的世祖悼妃之侄博尔济吉特氏和孝懿皇后之妹佟佳氏。而嫔位上有三人:敬嫔王佳(完颜)氏、端嫔董氏、僖嫔赫舍里氏。接下来便是被封贵人但无册印或享嫔、贵人份例但未经册封礼的庶妃们:已享嫔级份例的卫嫔、贵人戴佳氏、万琉哈氏、章佳氏、郭络罗氏、瓜尔佳氏和王氏姐妹。再下面就是没有贵人待遇、仅有嫔妃之名的侍御之流了。

      想起几个月前和王贵人的谈话,王宓不禁头疼,妃嫔制度已定,嫔位上还有三个空缺,卫嫔已是板上钉钉,瓜尔佳氏也是有史书为证,她要跟剩下的那些育有长成的阿哥公主的贵人们争剩下的那个位置,也没什么底。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既然历史上这些贵人们没有在接下来一轮被册封,总有其中的原因;而她自己,好歹身份上有些可做文章的地方,也不是全无希望。

      正思考间,不远处传来阵阵笑声,侍立在不远处的立春忙低声提醒,原是内廷主位们陆续到了。王宓也从大流的往人声处去。众人向主位娘娘们问安,又说笑了几句,便由德荣二妃率诸嫔御进了设宴的后侧殿。

      殿中太后高坐在上首的宝座,惠、宜二妃分别领了左右首席,妃嫔依次按品级排序入座。轮到王宓时,已是末座,她右手边是王贵人,对面则是瓜尔佳氏。

      太后命开宴后,席间气氛热烈,殿内充斥着欢声笑语。靠近上首的嫔妃们在太后面前尽心地逗趣奉承、彩衣娱亲,而太后心情大好,神色和悦与众人说话。其中又因五阿哥、五公主养于宁寿宫,便待皇嗣生母宜妃和德妃较其他嫔妃多两份优容。

      说到兴头上,宜妃笑求太后恩典让宫嫔们听听皇上奉给母后的贺寿书,也好体感圣德圣恩。太后并无不悦,只笑着依了,让女官取来家书朗读。

      太后入宫多年,虽也会说些满语,但到底还是更习惯用蒙语,而皇帝被孝庄皇后的侍女苏麻喇姑抚养大,自也是精通蒙语的,故信是用蒙文书写。而这些个主位妃嫔,家里多有蒙古亲戚,又在入宫后特地学习,都略略会些蒙语。

      女官在太后的示意下开始读信。

      此信虽名为贺寿书,也是家书,故信里有些家常话语。

      “…伏惟母后圣寿千秋…”

      “…母后慈爱,赐金银茶壶二执,收到臣欢忭拜受。仰惟母后于二千里之外常为思念、
      寄以如许之物、臣非不知萦怀之切也…”
      “…噶尔丹势尽途穷,自绝于地方,议政大臣等奏请行庆贺礼。臣亦喜,答曰噶尔丹之
      死,乃天之所助,宜先谢天…”

      王宓虽离得远,倒也能听见女官的声音,她小时候又学过几年蒙文,于是也能听懂个七七八八。在听到“天之所助,宜先谢天”时,内心不禁一跳,再接下来就听到了“…临行前心中不定,乃名钟粹宫福金所出之女 “承意”,今果天意在我,大军承天之助灭此孽贼,承意确有福矣。”

      殿中随之一静,女官微微停顿,欲要继续读下去。却见太后摆手示意停下,乃罢。

      太后看向台阶下,用略生疏的满语问道:“是哪个钟粹宫嫔?可在宴上?”

      身旁宜妃悄声道:“是钟粹宫复贵人,与王贵人同出一族。”又扬声道:“复贵人上前拜见太后。”

      迎着满殿神色各异的目光,王宓深吸一口气,从席案后走出行礼,用满语回道:“妾钟粹宫复贵人王氏,伏愿太后娘娘千秋。”

      太后问道:“你可是旗人?且上前几步,让我看看你。”

      王宓向前了好几步,又拜了下去:“回太后,妾非旗人。妾父故四川宣慰使司副使、赠三等轻车都尉□□,乃故两广总督王国光之孙,三藩作乱时从大军讨逆,康熙十九年殉于贵阳。”

      太后声音微柔:“原来是你,先前你跟着安嫔来请安时,倒一直没怎么问你话,原来是忠臣之后。”眯眼看了她一会,又像是想起来什么,恍然道,“我倒是想起来,四贞曾带你和你母亲入宫谢过恩,记得那时你满蒙话就说的不错了。”

      王宓又拜谢:“承蒙娘娘惠泽、皇上圣德,孔郡主曾携妾母女入宫谢恩、贺先太皇太后娘娘寿。天恩浩荡,妾一家皆铭感于心。”

      太后满意一笑:“如今你又入宫侍奉皇上,是再好不过了,要多用心。下回得空了,把公主带给我瞧瞧。”

      王宓恭敬应诺退下。

      不久,宴会表面上又恢复了歌舞升平,只是私底下终究和之前不太一样了。

      王宓回到席位上,脑海里循环着她和太后的对话,只勉强把波涛汹涌的思绪不显露在脸上,迎着众人或明或暗的打量目光,面露喜色,徐徐啜饮着杯中的御酒。

      宴后,太后从宁寿宫额外赐下宫人,又让襄理后宫的惠、宜妃按皇子的例从内务府挑些妥帖的保母奶母并服侍的小太监等人去照顾小公主,务必要将皇帝亲口称之为“有福”的小公主照料得妥妥当当、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不久之后,御驾回京,宫中又渐渐热闹起来。

      皇帝回宫后不久来钟粹宫看了他专程在信中提及的小女,又厚赐了王宓一回。

      承意在众人精细照料下一天天长开,模样倒还看不出像谁,只侍候她的嬷嬷们私下说女儿肖父、公主长大后定是像皇上的。

      未久宁寿宫又派人宣见小公主,王宓就亲自带着嬷嬷们抱着承意去见了一回,太后见了白胖的孙女,心情和悦,又思及承意刚出生那会内廷里里外外忙着出征的大事,洗三满月都没如何操办,便允诺要给承意周岁时加赏,又和王宓说了许些话,才让她们回去。

      按例皇子公主若非是封爵大婚这般的大事,又无两宫特旨,是不兴阖宫庆祝大宴的。如满月、生辰、进学等事,不过是在生、养母宫中小宴,帝后有时会赐下席面、相熟的妃嫔和皇嗣有意可遣人送礼或道贺。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待遇还是规格,公主又要比皇子略减一二。

      到承意周岁时,宁寿宫、乾清宫皆赐下席面,与王宓交好的几位庶妃都亲来道贺,主位之中佟妃、德妃因与钟粹宫比邻,竟也在宴开之前亲来坐了会儿,吃了盏茶才回去。

      开席前王宓还让人准备了一些东西给承意抓周。在众人围观下,在炕上稳稳爬了一圈的小公主试探性的拿起一枚蓝宝石戒指后,复又放下,然后两只白嫩的小爪子撅住了一支笔杆状通体呈朱红色的把件,玉质莹洁透润,是这回两宫赐下的贺岁礼之一。承意握住玉笔不放,王宓心下松了口气,听到耳边称赞,谦逊笑说了几句,让人把公主抱下去休息,便带人去了暖阁开宴。之后宾主尽欢无话。

      承意周岁后不久,永寿宫的小阿哥也满了周岁,永寿宫的卫嫔循例给办了宴,王宓礼尚往来也去了西六宫道贺。宴上两宫也送来赐礼,此外还有口谕赏陈常在贵人份例,这么一来宫里很快就要有一位陈贵人了。

      在那之后没多久,就到了宗人府每年录玉牒续宗谱的时候了。宫中惯例,一向觉得皇嗣周岁后才算初初站住了。满了周岁的钟粹宫小公主和永寿宫小阿哥双双录入了序齿和名字。按照上面哥哥姐姐的排行和名字,定下了十一公主承意和十七阿哥胤礼的名号。之后,宫里对他们的称呼就是“十一公主”和“十七阿哥”了。

      也是同一年,皇帝分封成年的诸皇子爵位从郡王至贝子不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