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1章 ...

  •   寒冬腊月年关之际,天空中碎雪纷纷,时值深夜,按理来说最适合做的就是躺在热呼呼的被窝里和周公谈心,可偏偏就有一列车队还行驶在澜陵城外的官道上,“叮铛叮铛”的马铃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呼,好冷。”马车颠簸了一下,大概是压到石头了,一丝寒风从车帘的缝隙处透了进来,我禁不住哆嗦了一下,把身上那厚厚的披风紧了紧。
      “好想吃火锅泡温泉啊……”
      “我的好主子,好七爷,要不是您又犯了那‘见色起异’的毛病,咱们一个月前就该回庄子了!那样的话,您能够享受的何止是火锅和温泉啊?至于现在嘛!您别忘了是在马车上,要求可不要太高哦!”坐在我对面的绿衫女子边揶揄边递给我热茶。
      “知夏,话可不能这么说。”接过茶,趁热喝了一口,感觉身上暖和了许多,也有心情和她拌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只是比旁人重了那么一点点而已。再说了,不过几个时辰就到山庄了,温泉会有的,火锅也会有的。”
      “是是是,谁不知道主子您的信念就是——美人是你精神的源泉,美人是你生命的阳光……”
      “呵呵呵呵……”
      “我怎么听见有人笑得很不已未然呐,你有没有听见啊?醒秋?”斜睇着坐在我对角的一名着藕荷色襦裙的女子,她正在那儿捂着嘴笑得乐不可支。发现我拿眼斜她,赶紧端正了身子一本正经地说:“没,主子您听错了,是风声。”
      “哦,是风声啊?我还以为有人对本庄主的信念不满呢!”
      “谁?谁?谁敢不满?主子您告诉我,醒秋立马就去教训他。”边说边摆出一副不依不饶的模样四下寻找那个‘不满者’。
      “哟,还真没看出来你这么挺我啊!”
      “那是那是,醒秋对主子的忠心和景仰有如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那……”
      “嘘,小点声,非得把人吵醒了才甘心啊!”我和醒秋相视一笑,吐了吐舌头,赶紧把声音压低了许多。
      马车内还有第四个人,正躺在我身边,是一个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年。精致的面孔显得有些雌雄莫辨,尽管病容憔悴,气息恹恹,但也可以肯定一旦调养好了绝对是个难得的美人。只不过睡得极不安稳,小巧的眉头皱的紧紧的,呼吸也不是很平和,不时有呻吟从口中溢出,完全是一副大病未愈的模样。伸手把盖在他身上的棉被紧了紧,耳边听见知夏和醒秋在低声交谈着,思绪却不由的回到了一个多月前,那时候还在关外……

      ==============================================================================

      “七爷,快晌午时分了,您看可要停下来吃点东西,歇息一会再走?”正闭眼假寐,听得车外有人问话。
      “行,弄点吃的休息下,半个时辰后出发。”
      待马车停稳后,我掀起车帘打量了下车外的景色,因为还在关外,时节又已入冬,目之所及全是白皑皑的一片,整个世界显得晶莹剔透。
      吩咐大伙就地做饭休息,让寻影和知夏陪我四下走走活动活动身上的筋骨,顺便欣赏欣赏这在关内难得一见的美景。澜陵城的地理位置属于中原偏南,冬天里偶尔也会下雪,但要下到这种程度可就难了。
      忽然想到扎巴克大叔提到过,玉虚山脉中有个湖泊名叫珂□□雅——意即‘天池’,是传说中仙女洗澡的地方,终年不结冰,在这长年白雪覆盖的玉虚山中可谓一道奇景,好像就在这一带,于是心中便起了前去探看的念头,回头示意他二人跟上。
      按照大叔所说的线索找去,转了没多久,一个湖泊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它处在群山环抱之间,湖面平静无波,远远看去恰似镶嵌在白玉座中的一方明镜。走的近了,发觉湖面上烟雾朦胧,让周围的山峰都显得飘渺隐约,似是披上了一层薄纱,湖泊四周生长着些高低不一,郁郁葱葱的植物,给这寂静的山谷增添了几分生气。真个一人间仙境!我不由的在心中感叹这份美景。
      “七爷,这么冷的湖水居然不结冰,真是奇怪!回去说给拢春和眠冬听,她们肯定不信。”知夏拿手探了探水温,一脸惊奇的说道。
      “想是这玉虚山脉下有地热,若是这次的时间足够,好好勘探一下,说不定也能弄出温泉来。”还没说完,知夏就忙接过话头,“就像咱们庄子后山的温泉一样吗?”我笑着点了点头。
      “主子。”站在一旁的寻影迅速贴近我身边,摆出了防卫的状态。“有人来了。”
      “是醒秋他们吗?”我低声问道。“不是。”寻影的话语和他的为人一样,简洁明快干练,虽沉默寡言但一身功夫却是深不可测,他说不是那就一定不是。
      果不出寻影所说,我们刚刚在一块大石头后藏好身形,就见两个鬼鬼祟祟的人飞快的掠到了河边,一高一矮,其中高个的肩上还扛着样东西,隔太远看不清楚,不过好象是个人。有些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虽然不会武功,但在大哥他们的耳濡目染下,再加上身边还有寻影这么个高手,我对这些飞檐走壁之人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不说别的,光看那两人掠到河边时的身形步法,也知道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
      二人低声交谈几句后,高个男子将肩上扛着的人抖手扔进了湖里,发出了‘扑通’的响声,又看了会儿才转身离去。
      轻声交代了寻影几句话,赶紧偕同知夏先回到了营地,吩咐人准备好姜汤和参片,以及干净的棉衣锦被,还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寻影就回来了,怀里用披风裹着个人。照我原先所说的,他直接把人送进了刚刚收拾好的马车内,自己也进到另一所马车里更换衣物去了。
      在空地上稍等了片刻,待得醒秋出来告诉我一切都弄好了,才起身进去。只见那人正躺在被褥中,不过一十四五岁的少年,身形极为单薄,脸色苍白还隐约透出一股青气。
      我这些年来为了生意上的事走南闯北,形形色色的人不知见过多少,其中不乏一些容貌出众者,就连跟在我身边伺候的双卫四婢容貌都堪称上品。但一见这少年,还是不由得恍了恍神,心中暗赞到——好一个倾城倾国的佳人。
      “七爷,此子身体各处都有鞭打过的痕迹,四肢关节被人以重手法折断,估计还受了不轻的内伤,再加上刚刚湖水里的寒气侵入内腑,现下就只剩一口气没断了。虽说咱们手里有好药,但对他现在的身体而言药性都显得过猛,一下子补的太过了反倒是百害而无一利,如今也只能拿老参片给他吊着。”听着知夏的呈报,我心中大为震动,不知是何人竟能如此残忍的对待这样一个少年,甚至可说还是个孩子,却也明了她的言下之意——有救吗?
      “醒秋,去弄几个羊皮水袋灌上热水,塞到被褥中,先把他的身体弄暖;知夏,你去告诉带队的王护卫,迅速整顿出发,路上不要耽搁,尽全力赶在天黑前入关。另外派人快马先行到城中安排好住宿的地方,要宽敞清静,此外再找个牢靠点的大夫。”看着她二人分别去按吩咐照办,心中却留了一句话没说“尽力做我们能做的,活不活的下来就全看他自己的了!”
      一路上紧赶慢赶,险险的在天黑前进了沧岚关。本来预计是在沧岚城歇息两日就走,如今有了这么个变故,停留的时日就得延长,却不想,这一延竟延了大半个月。好在如今这孩子的伤势算是稳定了,虽说目前仍处于昏迷状态,却也比刚刚救起的时候要强的多。

      ==============================================================================

      澜陵城作为霖渊国四大首府之一,处腹地偏南方,占据南北交通要道,自古就少受边境战事侵扰,民风祥和安宁。
      城外低山盘曲,山水环绕,自然风貌独特,又有气势磅礴的泊澜江自西向东横穿城郊,城内更有莫愁湖,若耶湖,蝴蝶泉,浣纱潭,等流域水网纵横交织,约占全城面积的三成。因为地形土质的缘故,不利于播种耕作,城民多以手工业或者经商为生,虽说生活过的还不错,可按照当时士农工商的排名,身份总归是叫人不大看的起,故在四首府中敬陪末座,倘若不是朝廷眷顾,念其乃先祖的故乡,几欲被除名。其它三首府则分别是帝都(或东都)盛京,北都罗象,西都泰航。
      但自打澜陵城的雾隐山庄出了个凌七爷,情况就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转变。
      雾隐山庄原是坐落于城外的雾隐山上,占据了整座山,其山庄的得名也是由此而来。但除了在城内有几处还算不错的产业以及和江湖中人有些来往外并无任何出众之处,虽算得上是大户人家,可也不是什么出挑的,可自打四年前这凌七爷成了庄里的主事,情况就不同了。
      他先是在雾隐山上大面积栽种一些不知打哪儿弄来的树苗,接着又盘下了城内的一家快要倒闭的小酒坊,还花了不少银两扩建整修。
      好些人都看不懂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你说那些树苗吧,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是城外几座荒山上的常见之物,生的矮小怪异,除了被人劈来做柴烧还真找不出什么其它长处。
      再说那家小酒坊,原是陈老头所有,酿酒的手艺倒还不错,可这人脾气是既古怪又执拗,人送外号臭石头,经常是三言两语的就把人给得罪了还不自知,亏得陈氏贤惠帮他四下打理周全。可自打几年前老伴去世后,此人的脾气就愈发的不知收敛了,一天到晚的尽是得罪人,酒也不好好酿了,一家好好的酒坊恁是被破败的不像话,若不是街坊四邻的看在过世的陈氏份上时常救济着点,早不知道饿死多少回了。可这凌七爷不光能说服陈老头卖掉酒坊,还愿意留下来继续酿酒,倒是让人觉得确实要点本事。
      对于这位凌七爷的种种举动,城中之人大多数是等着看笑话的,可一年后,待得人们将采摘下的嫩叶烘干焙制后才发现,原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叶子竟是只出自邻国新罗专供达官贵人享用的的饮品——茶。
      就在众人都惊叹羡慕不已的时候,更名为醉仙居的酒坊也出了第一批新酒——香千里,其色浅碧,澄清透明,浓郁挂碗,轻嗅之下酒香透脑,没几天的工夫就被各大酒楼饭庄抢购一空,预定的单子甚至排到了来年。
      而老天爷也似乎也一下子对澜陵城厚爱起来,气候和水土的差异,使得此地茶树的品质和种类与邻国新罗相比更为出色,烹制的茶汤清香怡人,甘甜绵长,各国各地的茶叶商人都闻风而来。城民从此多以采茶制茶为业,每逢新茶上市之际,城内各处都会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茶叶交易也成为城税的主要收入来源,故澜陵城又得了个“茗城”的雅号。
      雾隐山庄不仅摇身变成了澜陵城的首富,更成了全国最大的茶叶商家,在市面上占了约七成的份额。雾隐山也因遍植茶树,终年笼罩在一层氤氲雾气中,显得如梦如幻,成了澜陵一景——茗雾连绵。
      但让人钦羡的不止如此,凡做生意的都怕遇到朝廷官府刁难,□□歹人敲诈,可这个凌七爷生意能手不说,还善结交,为官清廉的城守大人是他的座上客,江湖上黑白两道也皆有知交好友。再者,他为人慷慨豪爽,修桥铺路,办义学设义诊,行善之名那是有口皆碑。
      更让人称赞的是,不同于世人眼中商贾的庸俗市侩,这位凌七爷还是个才子,善词工,妙丹青,吹得一手好箫,被人赠以“儒商”的雅号。而且就是他的那首被人广为流传的《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使得霖渊国的达官贵族们争相饮用产自雾隐山庄的茶,并将其视为身份的象征。

      ==============================================================================

      姜老头单名一个荣字,从已仙逝的老庄主还年轻时就在山庄里当小厮,到如今少庄主成了老庄主,小厮成了大总管,哦!应该是前大总管,大儿子姜允文在四年前已接替了这个位子,怕是有四十多年了。可人老心不老,每天总是天蒙蒙亮就起身,先是在院子里打一套拳,活动活动筋骨,再去看看门房的几个小子有没有偷懒,是不是已经把山庄前的空地给清扫干净了。
      虽说昨日下了场大雪,气温陡降,老汉仍是早早起来了,照例在走完一套拳后,去门房查看。可这不看不打紧,一看气的不轻,那几个懒小子还窝在被窝里,别说铲雪,就连门都没开。老汉的脾气是随着年纪见长,最是看不惯年轻人偷懒,当下就骂骂咧咧的把几人踹了起来。
      “姜伯,这么大冷天的您老不待在屋里烤火取暖,何苦跑这儿受冻?再说了,这么冷的天,山道上又都是雪,谁会一大早没事的到庄里来啊?”李贵边扫边嘀咕。
      “听你放屁,就你那点心思我还不清楚,我一走你小子立准窝回被窝里,少废话,快点去拿铲子把庄门口的雪铲干净,别在那儿磨磨蹭蹭的。”姜老头一边炮轰李贵一边不忘指使人去开门铲雪。
      “姜伯,七庄主这回外出,算算时日快有大半年了,这眼瞅着都二十六了,没几天就要过年了,他不会赶不回来在外面过吧?”朱勇朝双手呵了呵气,揪揪冻的发红的耳朵,去拉门闩。
      “不会不会,你又不是不知道七爷最看重这种大团圆的日子,要我老人家说,保不定就是这几天。”
      门才开了条缝,就听得外面传来一阵笑声。
      “怎么样,知夏,服输了吧?别的庄子怎么样我是不清楚,但在咱们山庄我敢保证这么早绝对有人开门,而且肯定是姜伯,你看没错吧!”说话者声音略显低沉沙哑,但听在耳朵里却是说不出的舒服,在这寒冬腊月仿若春风拂面暖人心扉。
      姜老头三步并做两步的冲出门外,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含笑青年,未几才惊喜的喊道:“七爷,您可是回来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