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廿二 深宫秘史 ...

  •   自从琰儿入宫,长安宫又着实热闹了一阵。虽说因万贵妃得宠,而常到长安宫走动的人并在少数,但都不像这几日般门庭若市。
      宫里人多口杂,又以讹传讹,自然说什么的都有,因为琰儿在贵妃架前一番表演,后宫的传言也此起彼伏,难听的也有,好听的也罢,总之东门琰的大名是传遍后宫,无论是妃嫔宫女都争相来睹这被万贵妃引为亲子的东门琰究竟是何方神圣。
      可一见不要紧,任谁见了都止不住口地夸赞琰儿又乖巧又伶俐,因为名义上是万贵妃义子,小琰儿在宫中的大出风头,着实给万贵妃长了不少脸面,万贵妃自然也对这个义子恩宠有佳。连皇帝也因万贵妃的关系而宠信琰儿,成化帝先是赐了长安宫的偏殿给琰儿居住——按理说深宫中是不能留男儿居住,就连皇子们也都是在外朝东路文华殿东北的端本宫居住,没有恩典不得随意进出三宫六院——琰儿一来就住在了长安宫,除了是成化帝照顾万贵妃所致,也是顾虑到琰儿年岁尚小,绝不会秽乱宫廷,而且皇上又封了琰儿作兴恩子爵,再过两年就可在禁城外给琰儿赐座子爵府,此刻也不怕他乱了规矩了。
      安顿了琰儿住处,皇帝又考较了琰儿的学问,觉得琰儿甚是聪慧,便恩准入南书房伴太子读书。既然是入南书房读书,与在家中看那些古史典籍大是不同,琰儿心中颇为欢喜。但万贵妃听了这道恩旨,脸上反不大自在,琰儿心中也有了犹豫,毕竟自己是在贵妃架下受庇护,万不能做些让贵妃不痛快的事。一次趁皇帝不在,琰儿便问万贵妃是不是不喜欢自己去南书房念书。
      万贵妃像是懒得回应,不大说话。琰儿便又说若是贵妃不喜欢,自己也就不去读书了,万贵妃才脸色难看道:“你去倒无妨,长长学问也是长咱自家人脸面,但要防备那东宫小儿,他和他那个贱人娘亲一个样,表面老实顺从,内里都是烂肚肠,说不定使出什么手段整治你,我一个后宫妇人,在御书房里没说话的分量,你去了也只能自求多福了。”万贵妃口中的“东宫小儿”自然是指当朝太子佑堂(原作礻右木堂),这是个整个长安宫人都不敢在万贵妃面前提及的名字,至于原因,琰儿去作打听,但无人敢多说半句,只有鱼太监告诫琰儿:要是不想惹贵妃不高兴,就不要和太子走太近。

      提到太子,长安宫人皆讳莫如深,唯有一个姓裴叫作焰雪的宫女是个例外。
      这个叫裴焰雪的宫女,这年还不过是个二六女童,司职点香薰衣,因与琰儿年岁相近,常常聚在一处玩耍,话也较比旁人说得多,琰儿还打听出这小宫女是从仁寿宫调拨来的,想必她能知道什么内情。

      知道焰雪这日不当班得了闲,琰儿便拉了她到御花园放风筝。
      因为万贵妃伴驾时常有身披铠甲,改换男装之举,不知是不是好上这女扮男男扮女的游戏,从琰儿入宫起,她也隔三差五心血来潮就要给琰儿换上个女儿妆。琰儿俊俏,女娃装扮更添娇气,谁见谁夸赞,既然是讨万贵妃欢心的事,就算自己不喜欢,表面上也要甘之如饴。
      而这日在宫中行走,琰儿也是女儿装扮。

      琰儿同焰雪边是戏耍边是说笑,活脱脱一对伶俐可人的姊妹花。
      见焰雪也玩得高兴,琰儿便趁机问道:“雪姐姐,咱两个是不是在宫中相处最好?”
      焰雪当琰儿弟弟般看待,说话也有几分随便,便道:“你叫我姐姐,你便是我弟弟,哪有姐姐与弟弟不好的?”
      “姐姐既然这么说,那弟弟问的事情姐姐都要说的了。”
      “该说的能说的,自然说。”
      “那姐姐可知贵妃娘娘为什么那么防备太子么?”
      焰雪一笑,似早知琰儿有此一问,却佯装无辜道:“你怎么问起这事?我在宫里才几年,哪能知道这么多?”
      “我听人说姐姐早先是在仁寿宫做事,因为讨了太后娘娘的不喜欢,才被送来长安宫做事,是不是?”
      “你打听的事倒真多。”焰雪一嗔,“那些人妒嫉我得主子宠,便把我踢来长安宫,长安宫人又把我当作仁寿宫的细作,我还真是两头冤枉。”
      “姐姐莫动气,日后琰儿自然在贵妃面前多说姐姐好话,姐姐日子不就好过了?”
      “那就都全托付小爵爷了。”

      琰儿因得宠而封了兴恩子爵,宫人都敬称琰儿为“小爵爷”。

      “我应了姐姐的事,姐姐应跟我说了吧!”

      焰雪又是一璨道:“说也可以,不过我这些也都是听老人说的,你自己听了知了便罢,千万别再跟旁人学去,更不能在贵妃架前溜了嘴,说是我讲给你听的,你要晓得这可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千万别儿戏了。”

      琰儿连连点头答应,焰雪便附在耳边讲了起来。

      太子的生母纪淑妃原是献入宫中的俘虏,被派充到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成化帝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这纪氏想必是好生养的有福人,事后便有了身子,怎像万贵妃专宠十几年,生了一胎还早夭于世。宫人都说万贵妃得知此事后,因妒生恨,就命一宫女为纪氏堕胎。该宫女心生恻隐,不忍下毒手,便谎报说纪氏是得了怪病,并未怀孕。万贵妃便以纪氏假孕欺君,将其贬居冷宫。后来纪氏真的生出个男娃,万贵妃秘而不宣,得知后又派个姓张的门监去溺死新皇子,但张门监晓得厉害轻重,冒着违抗懿旨的罪名,帮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精心哺养。据说,被万贵妃排挤掉的废后吴氏也曾帮助哺养婴儿。就这样,婴孩被偷偷地养到六岁。
      一日,张门监为皇上梳头时,听闻天子哀叹自己转眼老朽,却尚无子嗣,连忙伏地称“万岁早有皇子”。皇上大惊,忙问究竟,张门监便说出了内情。知道事情原委后,龙颜大悦,皇上立刻派人去接皇子。接人时,纪氏抱着亲生骨肉,泣不成声,连连嘱咐太子看见穿黄袍子,长胡须之人,就知那是生父,又给太子换上小红袍,长久目送其上轿。太子那年已长到六岁,却因幽居冷宫,一直没有剪过胎发,长长的头发披散到了地面。皇上第一次见到瘦弱的太子时,哭得老泪纵横,抱起太子坐上膝头,切切抚摸,久久凝视,连声说着:“这是朕的儿子,长得真像朕。”
      当天,皇上就召集众臣,说明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了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万贵妃得知此事,又气又恨。但随之纪淑妃就在宫中暴亡,张门监也吞金自杀,有人说是万贵妃迫害所致。周太后一向瞧不上万贵妃,更深信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为保太子安全,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仁寿官内。
      后来万贵妃为向太子示好,宴请太子至长安宫用膳。太后却在背后叮嘱太子“万不可在长安宫进水米”。因此,太子赴宴时果然粒米不进,只称自己已经饱了。宫人又捧上汤羹时,太子竟当着万贵妃面说:“我疑此中有毒。”此言一出,贵妃大怒,嚷道:“竖子如此多疑,他日必加害于我!”事情到了如此这步,万贵妃也认定太子如此,双方必要逗个你死我活。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万贵妃无一日不想废黜太子,加上燕山玲珑派的文武真人曾替诸皇子看相,直言太子身轻福薄两世既断香火,倒是与万贵妃最为亲近的邵辰妃的儿子四皇子佑杭(原作礻右杭),是寿高福厚之相,将来必定子孙绵绵,千秋万代。万贵妃借此事屡次向皇上进言废立太子之事,但朝臣又好似都是周太后一党,纷纷反对改立东宫。皇上一直对此事优柔寡断,禁城内外也开始对这段是非议论纷纷。

      听了焰雪一席话,琰儿只觉得这宫闱倾轧甚是可怕,他原单纯以为那太子只是不识时务地惹了万贵妃的嫌,现在看来太子与贵妃中间似乎不但牵扯了数条的人命官司,也牵扯了无数利益在里面。
      到了此刻琰儿也终于明白母亲离别时那深沉复杂的凝望究竟包含了何种意义。
      正所谓一入宫门深似海,回首已是百年身。
      现在的琰儿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从这权利斗争的漩涡中全身而退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廿二 深宫秘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