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七章 邪秽在身 怨之所构 ...

  •   慢慢地,范仲淹和韩琦在西北的名声越来越大,朝廷也将他们倚为长城,边塞上甚至传诵着这样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于是,身在延州帅府的西北行营大总管,监军童谋儿某日突然造访庆州,亲自来拜望范仲淹。
      见监军总管亲自登门,范仲淹也不好怠慢,连忙迎出府去。童监军朗声大笑着一把搀扶住想要躬身行礼的范仲淹,道:“范大人切勿多礼!如今是在军中,不比朝堂,这些繁文缛节可免则免!”

      童谋儿虽然位高权重,权倾朝野,但由于他本身是个宦官,绝大多数时间还是身居大内,而且他本人处事低调,行踪隐密,因此范仲淹和他接触不多,对其人品性格的了解也大多来自道听途说。

      但须知宋代宦官监军的陋习,始于宋太宗赵光义。他任用的宦官王继恩,在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时,居然胡作非为,陷害先锋官马知节,这件事已成为朝野上下,无人不知,相当丑陋的一桩公案。而且此种事件,在以后的岁月里又屡屡发生,太监把握兵权,以代天巡授为名,行独断专横之实,渐渐演变成为军中公害。因此得知皇帝委任大内总管前来监军时,范仲淹内心深处还是顾虑重重的。但如今见他言谈有礼,为人豪爽,而且颇能礼贤下士,虽然心中仍存疑窦,但还是暗中松了一口气。

      及至进入正堂,范仲淹请童谋儿上座。推让了一番,童谋儿方才落座。坐定后,他笑着对坐在下手的范仲淹道:“洒家在京中就久仰范大人的英名,当初也曾数次借机劝圣上让您复出。如今事实证明,老大人您果然是颇有雄才大略,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洒家钦佩致至!”

      范仲淹笑答道:“童大人过奖了,下官愧不敢当!”

      宾主双方又聊了聊目前西北地区的形势以及进一步的方略计划。童谋儿突然看向一直站在范仲淹身后的展昭,笑道:“这一位,看上去很面善啊?好像以前在哪儿见过似的。”

      范仲淹答道:“回禀大人,他姓展名昭,本是宫内御前四品带刀左护卫,后来一直在开封府包拯身边听用,这次是希仁特意将他借与下官,随身护卫的。”

      展昭虽然是在开封府听用,但间或也需入宫当值应卯,因此他其实在宫中是见过童谋儿的,不过双方地位悬殊,他没有想到这位大内总管居然会对自己有印象,便也恭敬地向童谋儿说:“属下在宫中行走时,也曾与您照面,只是没想到您居然会对属下有印象!”

      童谋儿呵呵笑道:“洒家比不得范大人是做大事的!说到底,洒家其实就是伺候人的。宫里这么多娘娘、皇子、公主,还有往来的皇亲国戚,若是认不清那还了得,因此洒家别的本事没有,于认人上,倒是比旁人略强些。既然是打过照面,多少就会有些印象。只是没想到,原来你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南侠!不过看你一表人材,听说自来陕西还屡建奇功,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一席话倒把展昭说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微微低头道:“您实在是过誉了。”

      童谋儿又略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目送他远去后,展昭不禁有些好奇地问范仲淹,“大人,我以前在宫中见这位童总管,就觉得他有些古怪,也曾问过包大哥,但他也说不出所以然,不知大人能否解惑?”

      范仲淹侧头笑着看他,“是何疑惑?说来听听。”

      原来展昭与范仲淹相处日久,感情日深,到如今已完全情同父子。所以他和范大人说话时已不像从前那样,时时处处谨小慎微,有时也会如寻常父子那样闲聊,甚至偶尔玩笑两句。因此展昭便无所顾忌地将心中好奇告诉了范大人。

      “嗯,因为我见一般的公公们,可能是因为净身之故,因此都阴柔有余,而且基本上年纪再大,也是面白无须。可这位童总管,却是身材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双目有神,面色黢黑,颌下甚至还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气十足,怎么看也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

      范仲淹哈哈大笑道:“原来是这事!不过也难怪你好奇,希仁不明所以,是因为他也还年轻,入朝时间不够久。此人体貌如此威猛,可能和他年近二十岁才净身有关。”

      展昭听说,也不觉失笑道:“原来如此!”

      此后不久,童谋儿又于延州帅府召见了韩琦和范仲淹,并设宴款待。席间,童谋儿对范仲淹言道:“范大人身边那位展护卫,洒家听说他的贴身随从命丧好水川,他自己也是身受重伤。我想说起来,他也得算是洒家旧识,更何况又是有功之人,大病初愈也需人服侍,不若从我这里调个人去专门伺候他。”

      范仲淹忙道:“这点小事,何劳您操心呢?”

      童谋儿立时板着脸道:“那展昭即是御前侍卫,便是圣上驾前的人,须知万岁身边,莫说是人,就是鸟雀猫狗,一花一草,也是怠慢不得的!”

      说着又换上和缓的口气道:“更何况,上次洒家也说了,我们这些人,其实就是专门服侍人的,因此这个活计还是我手下的人最适合,您那边也不必再浪费人手了。”

      范仲淹听他如此说,也不好再驳回了,只得点头应承。但回府后,他到底还是有些不放心,将展昭唤来,对他说道:“今日席上,童总管突然提出他要亲自派人来服侍你,且他的理由冠冕堂皇,我也不好拒绝,估计来人不日即到。”

      展昭一听,立刻想起满仓,不由一阵黯然,低声道:“属下一切日常事务均可自行料理,的确不需要人服侍的!若是能推脱掉,还是烦请大人推脱了吧。”

      范仲淹怎会看不出展昭的心思,便道:“我知道,你又想起原来你身边的那个小伙子。不过我想若是童监军所派,应该也是位公公,只是帮你料理一些日常起居,即使有战事,也不会再随你上阵了。而且当时童监军态度肯定,我想一时也难以推脱,若你实在不喜,以后再想法子打发他回去就是。”

      展昭听此说,只好应承道:“既然如此,那便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范仲淹沉吟道:“其实我是另有隐忧的。”

      看展昭一脸不解地看着自己,他便道:“老实说,虽然我们对这位童总管第一印象尚佳,但必竟官场险恶,不可不防。况且人尽皆知你与希仁,虽名为上下级关系,但实际交情非浅。希仁的为人,你是再清楚不过的,因此数年中他到底得罪了多少人,怕是也难数清。更何况官场中裙带关系复杂,谁与谁有牵连都很难讲。以这位童公公的身份,他会亲自过问你的日常生活,的确有点令人费解,我深恐其中有诈。不客气地说,虽然你我心知肚明,你与希仁是君子之交,但以官场的角度而言,你就是希仁的党羽!我只怕关心你是假,借机党同伐异是真!兵法有云:攻其所必救。倘你获罪,希仁不会坐视不理,这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退一步来说,即使不能牵连上希仁,单是除去你,也可达到削弱异己的目的!”

      展昭不觉一呆,脱口道:“那便该如何是好?”

      范仲淹道:“目前这还都只是猜测,不能确定,也许我是小人之心了。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想等那人来了,你还是要小心为上!一方面尽量不要授人以柄,另一方面也注意自身的安全。若相安无事最好,若确是别有用心,一旦捉住证据,我们也好说话。”

      事实上,范仲淹的猜测丝毫不差。童谋儿一早就知道展昭是谁,而且他与包拯的确素有旧怨,只不过各中原由,无人得知罢了。

      原来这位外形阳刚的童总管,内里却是性情乖巧,心细如发,对皇帝的心理具有极强的洞察力,每每能够事先预知皇帝的兴趣意图,于是说话做事很少荒腔走板,从而大得天子欢心。此外他出手相当慷慨大方,后宫妃嫔、宦官、宫女、能够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时不时可以从他那儿得到不少好处。因此,皇帝耳边经常可以听到关于他的好话,称得上好评如潮。更重要的是,和那些恃宠而骄的人不同,他还特别在意自己的好名声。这也是为什么他为人低调,行事隐密的原因。因此他与自己的一众党羽亲信大都是暗地联系,私相授受。但从表面上看,他却是个深居简出,行为谨慎之人。

      当年河北都转运使李参曾经为节省国家开支而裁减禁军,其中一名被裁的骁骑将领自恃有强大的后台,不仅不服从命令,居然还肆意辱骂殴打上官,一时闹的沸反盈天,在军中影响非常恶劣,后来甚至还煽动其他将士一起作乱,几乎搞出哗变。最后仁宗下旨由开封府审理此案,结果包拯依律判那名无法无天的将领死刑。

      但谁也不知道,其实那人的幕后靠山就是童谋儿。虽然他至死也未敢说出童总管的名字,但童谋儿当时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想要保全他的,但最终包拯还是顶住了重重压力,依法行事,将那人处斩。但从此以后,他与童谋儿这道暗里的梁子就算结下了。更何况包拯为人刚正不阿,在其它事情上,冲击到童谋儿的亲信从属也不在少数。渐渐地,童谋儿心中便将包拯视做眼中钉,肉中刺,总欲除之而后快。但因为仁宗信任赏识包拯,朝中又有八贤王、王丞相一干人与他交好,因此总也得到机会下手。如今借此战事,竟与包拯身边得力之人不期而遇,怎不让他觉得是天赐天机!

      待范、韩二人离去,童谋儿便唤过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去叫清秀来!”

      那小太监忙回道:“秀公公今天身上不好,一天也没见他出屋。”

      童谋儿顿时眉头皱起,“真是越大越娇贵了!”但说着还是提步向后院走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