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7纷纷车马客,如集市人博 ...

  •   林念英在家旁边的大路上,除了看到有放牛放羊的,也有看到骑马的,是骑真的马。马蹄踏踏的,速度也快,就跑过去了。小豆丁们都跟看稀奇一样的,看过去。小朋友们总是好奇的,所以都喜欢去赶集。集市离村里不远,走路大概四十分钟左右。
      集市很是热闹,分逢集和背集,每月逢五有大集,更是热闹。村里的老人经常扎刷锅的刷子或者高粱梢扎的扫帚,茅草扎的大锅盖,那是逢年过年蒸馍用的。还有卖一些自己种的瓜果蔬菜的,小摊小贩都早早去,占好位置摆摊。
      茶馆里面更是人多,有位置下脚都不错了。不长的街道,满满全是人,人头涌动的。
      姑奶奶农闲的时候喜欢去赶集,买些瓜果苗或者瓜果子回来种。有次姑奶奶还带回来了西瓜秧,可惜没有种活。外公去集市主要是到了卖牛或者买牛的时候,提前去集市上看看行情。外公带着林念英去过几次,母亲也带着林念英去过。
      跟母亲去就是为了买鞋垫或者做鞋的布,鞋底、针线这些,从来不会去茶馆里面坐一会的,更不会去买集市上的糖葫芦、风车、气球、小喇叭……林念英每次都只是看着,人多就紧紧的跟着母亲。跟外公去也大多是在茶馆外面的空地,站着或者随便坐在马路边歇一会。
      反正家里也有水喝,也吃过饭了,如果饿或者渴了就先忍着,回家再吃,集上的东西都贵,不必要花冤枉钱。赶集就是看热闹,过过眼瘾。林念英很眼馋那个红红的糖葫芦,但是一串要五毛钱,只有少数父母能挣钱的才舍得买,比如在外面打工回来、做小生意。
      爷爷奶奶带来的,多数都是舍不得的,加两毛钱都可以吃碗面了。尽管她看过很多次红彤彤诱人的糖葫芦,甚至看到过小朋友吃的嘴角都是糖稀,但是从没有买过,她也好奇过糖葫芦是什么味道,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吃。
      茶馆旁边就是牛棚跟羊棚,商贩或者准备卖牛羊的村民,就在茶馆一般喝茶谈生意,一边看着牛羊在群里是否健壮、体型大小。可以直观的看着,方便商谈要价。一般养牛羊的都是老年人,为了赚点副业的钱,所以大多是喝着一毛钱的白水,更有甚者,就站在茶馆旁边,不进去喝茶。
      因为牛羊棚是茶馆的,必须要喝茶才能把牛羊放在里面,供商贩挑选。老年人挣钱大多不易,能少花钱就少花钱,能不花钱绝不花钱,所以在茶馆也省钱。牛羊贩子基本都是喝三毛钱的大叶茶,或者是更贵的五毛钱的绿茶。还有叫牛肉面汤面送到茶馆吃的,整个面馆都弥漫着牛肉面的香味。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在茶馆打纸牌,喝着茶,玩着牌,好不潇洒,一玩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那些人在方言里叫光棍,跟在外面摆摊想喝口热茶都要忍着的摊贩,走老远的路背着手工编制的竹篮、背篓的老人,相比较,不知好了多少倍。
      还有老人背已经很驮了,头发都花白,衣服除了没有补丁之外,洗的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外公带着林念英去茶馆喝过一次茶,茶馆里面乌烟瘴气的,很多人抽烟,基本就是见面以烟会友,遇到就发一支烟。集市的茶水,林念英喝过,除了淡淡的茶色,喝不出茶的味道。去茶馆喝茶是偶尔的奢侈,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了。
      集市上林念英又看见了马,跟牛羊在一个棚里,显得尤为突出。马洗的很干净,有大人说这个马是拉磨的,现在养马花费太高,磨坊的生意也不好,新磨坊都是用电的。之前还可以用马拉车,赚点钱,现在养牛的多,牛拉车更稳。马主就想卖了这匹马,买头驴或者骡子。骑马经过林念英家,轻快飞扬的身姿,林念英印象深刻。没想到最后是要卖了马,才会经过林念英家的。老远就可以闻到牛羊的刺鼻味道,臭烘烘的,那匹马格格不入,不知道被谁买走了。
      外公说茶馆里大家都看不上这匹马,养着费料不说,没有马能做的驴或者牛不能做的。牛能犁地,马又不能。所以去了两次,马都没能卖出去,第三次马主人说没有人买就算了,回去继续拉磨好了。期间也有人想买了,卖肉赚钱的,马主人舍不得没有同意。最终马还是没有卖出去,那匹马林念英在集市上再也没见过了。
      林念英赶集的时候,基本都被大人抱着的。因为摊贩太多,东西都是直接摆在地上的,一不注意就踩到了。老人摆摊的都是卖自家产的蔬菜,价格低不说,消费水平有限,买的人也少。面馆里的人和茶馆里的人是最多的,没有之一。经常可以看到有孩子站在面馆前面不走,想去吃面,赖在地上不起来,家长一拽就哭。
      就是想吃碗面,家长就打屁股,孩子嚎啕大哭,也不愿意起来,就想吃面。有家长真的是不管孩子,就在旁边站在看他哭。多数家长看到这么多人围观,都会咬牙花一块钱去吃碗面,口里说着,下次再哭都不带你来赶集了。没吃过饭一样,非要吃汤面。
      有些村离集市远,就带着烙饼或者窝头,中午找好心的饭馆,要点热水喝。这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带了手工品来卖,没有卖完,想多卖几个,不然来一次,走路也累,更不要说拿上东西。
      林念英家里的一般就是买编制好的竹篮,扫把跟洗锅碗的刷子都是外公自己做的。种的菜种子,大多是跟村里不同人家换的。你有丝瓜籽,我有冬瓜籽或者南瓜籽大家互相换着种一些。村里很多人家要买葱回去种,因为葱不好育苗,但是姑奶奶会分葱的技术,跟大姑奶奶一起育苗。
      等到葱长大了,再去集市卖,好的时候一次能买个二十块钱。一把葱才几毛钱,一家一户买的也不多,往往去很多次集市才卖完。都是姑奶奶放在背篓里靠人力背到集市上的,路上歇个几次,累的满头大汗。姑奶奶就是想挣个烟钱,有点收入,比呆在家里强。
      分葱要很细心,经常去浇水,拔草,还有垒好排水沟,施农家肥,按着时间给葱分开种。集市上也有其他人卖葱苗,姑奶奶的品种是自留的,也不是专门种菜的,所以品质比人家差一些,价格也低。有时候还用葱苗跟人家换其他的菜秧,尽可能把葱苗卖出去或者换出去,不然又要老远背回去,路是泥巴石子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
      姑奶奶不识字,葱是自己种的,就是费力,其他成本低,所以基本都是半买半送了,生意也略微过的去。跟姑奶奶一起摆摊卖菜的老奶奶,有时候看到姑奶奶生意好,都说让姑奶奶去茶馆坐坐玩。看着跟她们年龄差不多人在茶馆喝茶,打纸牌,还有下象棋的,还有一群群围观的茶友,外面摆摊的老人一致认为,自己没有那个命。
      那些人是享福的,摆摊的是受苦的。姑奶奶不会打牌,也不爱那一道,不去围观,最多就是摆摊间隙抽支烟。在烟雾里看着,茶馆里的人,模糊而朦胧。有老人菜没卖完要背回去,姑奶奶顺路总会帮上一把,也有人送姑奶奶自己种的丝瓜、扁豆,就为了感谢姑奶奶的搭把手。老人们都是跟儿子分家单过的,或者跟着小儿子。
      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就在集市上能赚个钱就赚,买点盐买点油或者扯块布,不用找儿子要。自己用的方便,也不用看人脸色。
      集市一般农忙之后热闹,那时候收牛羊的二道贩子多。尤其是秋收之后,老人养的羊,喂的牛,卖了好过年。二道贩子大多是光头或者贴头皮的发型,戴着老头帽,手不离烟。挎着一个小皮包或者腰包,基本都是裹在衣服里面的。
      有买卖成交了,就当场点现钱。在贩牛的手里,林念英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钱,好厚一沓的。点钱的动作也很是熟练,手指转的飞快,先是正着数一遍,然后再反过来数一遍。
      村民卖牛的,动作就生疏很多。花的时间也多,往往会数超过三遍。有趣是的,卖牛羊一般会有一个中间人,成交给20-50的费用不等,一般是买家支付,卖家就给一盒烟或者请喝三毛钱的茶馆费。中间人是附近村里,人缘比较好,人品信得过。外公就说过,有个中间人在大集体的时候是记工分的,为人公允。现在做中间人,也找到了新的门路。
      外公是兽医,他看牛羊身体健康或者重量,性情很准,也很有心得。就是身体不行,哮喘,在茶馆烟雾缭绕的地方喘不过来气。牛羊的毛发刺激呼吸道,咳嗽,气上不来。中间人在秋冬季节很是赚钱,有些还通过这门小生意,在县城里面买了房子,比种地强多了,小日子也过的滋润,最起码可以实现烟酒自由。
      可惜身体不好,赚不了这个钱。外公看着在茶馆喝茶打纸牌的人,他也会跟李念英悄悄说,等他到了六十岁,拿了退休金,也可以这样了,带李念英去县城里吃牛肉面。可以买个老年的助力车,带着外婆也去,助力车可以做两三个大人,姑奶奶也能坐上。就不用走路了,尤其是泥巴没干的时候,粘在鞋上重的走不动。林念英也偷偷的畅想着,有天可以实现。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赶集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去外面打工,只有过年才回来。平时赶集的多半是上了年纪的,消费不高,集市的茶馆也由4-5家变成了2-3家,茶水也免费喝了。渐渐的谁家想卖牛羊,就有人开小货车上门来收了,不会去集市上买卖。
      再去赶集的时候,人山人海已经是过去了,一个月三天的大集人多一些,平时的迎集,就多是老人家卖蔬菜,卖手工制的农具。老人自己编的锅盖、扫把、刷子,还有竹篮、大背篓,木铲子也渐渐的能拿去县城里卖就去县城了,毕竟县城价格高,还可以顺便带上自己养的鸡鸭或者鸡蛋去卖。
      集市上买鸡鸭鸡蛋的就很少,毕竟家家户户都有,甚至菜都是自家种的,一般菜都买的少,除非是买种子或者菜苗。林念英也很少去了,都是跟着外公母亲去县城里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