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4.6自是桃李树,何畏不成蹊 ...

  •   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爆发过一次禽流感,小朋友只是听大人看新闻联播的时候说起。林念英家很是偏僻,用方言说就是远乡。家家户户都养了家禽,当时村里也没有人在意的。因为风平浪静,只有外公让母亲去县城买了消毒水和消杀病菌的药,用打农药的喷雾,在鸡笼和猪圈家门前打了一遍药。
      还买了一些药,喂家里的鸡鸭和猪牛。也给附近的几家邻居分了,各自消毒。其他人家都不在意,毕竟隔两年都会有一次鸡瘟或者猪瘟,鸡鸭大片的死亡,尤其是养鸡场养猪场,损失惨重。村里的人都没有放在心上,习以为常了。附近只有林念英家的鸡鸭猪没有事,可能是喂了药,消毒勤。
      新闻报道,哪个地方农贸市场有疫情,卫生人员去消杀,或者哪里有人不听劝阻吃了病鸡病鸭。大家警惕不吃病死的家禽或者不去市场买,本地县城里镇上,那段时间不允许卖活禽。其他的管制措施,暂时都没有的。
      好像到了秋天,早上都起雾了。林念英跟小雾一起骑车去上学的时候,看到防疫人员在前面的村里消杀捕捉家禽。有警察拦着大路,说不让从这里过了。所有从大路走的人,都被劝返了。路边停着救护车,防疫人员都穿着白色防护服,戴着手套,脸上还戴着面罩,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林念英跟小雾没办法,要赶着去学校,那天刚好期中考试的。他们就走了小路,跟被从大路劝返的高年级学生一起走了。
      到了学校,一切如常,他们还在上午跟大家一起喝了豆浆。很快就有防疫人员通知学校,要求某某大队的学生全部回家。考试还没开始,他们这些学生就被要求回家了。豆浆有些人还没喝的,老师们就说让这些同学先打豆浆,带回去喝。同学们也是第一次见这种情形,都很好奇。问他们为什么要回家,都站在旁边围观他们回家。
      林念英也摸不着头脑,觉得莫名其妙的。但是老师让他们必须回家了,那只能不考试,回家了。回家之后,外公也很吃惊。中午广播就在大队通知了,说是因为早上前面那个村有流感病例,那些鸡是有问题的。虽然没有传播到人,安全起见,学生们都回来了,路也封了。
      本来上午就不让人过的,没想到还有小路没有封,现在小路也封了。村里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也没有受影响。林念英就是惦记着考试,迫切想知道他们回去还要不要考试。在家待了一周,就是玩了一周。
      毕竟回来的太突然,老师没来得及布置作业的。去上学之后,果然没有逃过考试,他们这一批人单独考了一次试。这是李念英对疫情的初次印象,也是初次经历。
      秋天的时候有很多野花,尤其是野菊花。漫山遍野,到处都是金黄一片。路边也有很多,一簇又一簇。看着就喜人,大家最开始都没放在心上。当时大家很喜欢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因为她会给同学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
      比如成语故事凿壁借光、阿里巴巴芝麻开门、农夫与蛇……关于作文的启蒙都是这个老师教的,她的课上大家都很活跃,气氛轻松,大家都积极主动的回答各种问题。语文老师是刚毕业的女老师,知道很多孩子们不知道的,很耐心的回答各种问题。没有多久的,跟大家很能打成一片。
      老师会自己花钱给听写课文或者考试优秀的同学买小礼物,会耐心教小朋友们画画,会带领着同学去学校的图书室借书。一般是一学期就借2-3次,大家最期待这个环节了。同学们家里条件都普通甚至偏下,教师节也没有想到送什么礼物。
      很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和喜欢,就会在秋天采很多很多野菊花,大多是很多同学,每人拿一支,在学校里面给林念英扎成一束。
      林念英还有一些女孩子,特意在家找彩色的扎带或者结婚婚礼上的彩带,拿到学校去扎花束。同学们也没有想过这个花有什么寓意,颜色代表什么,花语是什么。就是单纯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喜欢,那时候基本一周会送一次,甚至三次。她们还商量好,林念英送花的时候,谁谁负责撒花,怎么跟老师说。
      甚至还排练过,走到讲台哪个位置,给老师的惊喜更大,光线透过窗户,让花更漂亮。老师每次收到花都很惊喜,很是开心,丝毫不嫌弃那束简陋的花束,每次都会问着花说好香。会跟大家说谢谢大家的花,她收到了大家的心意。说同学们都很不错,花很漂亮,她也很喜欢,送的花她办公室都插不下了。
      这种送花的行为,一直持续了几个月,知道打霜之后,花都谢了才开始,停止送花。长大之后才发现,那花根本没有香味的。
      林念英在三年级的之前,是没有同学老师知道她的家境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知道的时候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当时有一个政策叫两免一补,对于家境贫困的学生有政策支持和倾斜。这个新闻是外公最开始在电视上看到的,说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书本费,国家免费发书。
      还会给学生补助,不知道一个学期多少钱。家里也没想过有机会申请或者能够获得补助。外公跟母亲也就是说说,就过了。政策具体怎么制定,下面怎么操作都不清楚。也许会被有关系的顶替或者是确实有,但是哪个文件都不清楚,就是两眼一抹黑的。
      因为学生基本都是各个村里的,每个村的老师也都集中在乡里这所小学。农村什么都不快,就是各家各户八卦消息最快,学生什么家境稍微问问就知道了。林念英父亲是病人,就是隔壁一个村里的老师上报的。这个过程不需要写各种证明申请,也不需要学生在台上演讲,说自己的家庭条件。学校老师会去走访初步人选的村子,去打听。
      过了几个月,林念英就被语文老师叫到办公室问她,今天穿的裙子很漂亮,是谁买的?现在家里忙不忙的,母亲在家吗?让林念英跟母亲说第二天到学校一趟,开个会。那天林念英记得很清楚很清楚,印象中她穿了一条白色袖口裙边和领口都有紫色花边的裙子,裙子防走光还是两层的。
      那是在县城里生活的大姑奶奶的女儿,给自己孩子买的,现在孩子长大了,穿这个裙子小了。裙子质量好,没怎么穿过,大姑奶奶家没有孙女,就给林念英母亲都拿回来了。有好几条的,这条简洁大方,林念英很喜欢,那个夏天经常穿。
      那天中午,林念英刚好吃饭晚了,回到教室还没来的及歇息,教室里大家都乱哄哄的。大家还在说话聊天,没有人午休,刚好被中午执勤的男老师抓个正着。老师问谁是班长,怎么没管好纪律。林念英是班长,就让林念英去外面太阳下站着。
      果然这招杀鸡儆猴很奏效,不仅林念英在的班级,隔壁两个班也马上安静了,因为班长也被罚站了。
      下午语文老师叫她去的时候,林念英心里很忐忑,刚好还有一个男生也一起去了。他俩中午都被罚了,相视一笑,眼神里都是了然。肯定是中午被罚站,老师知道了,要问责了。没想到语文老师好像啥也不知道,很和蔼关心她们一番,让家里大人来学校开会。
      林念英跟那个男生都很疑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问了一圈班上只有他俩被叫了家长,老师也没说啥。同学们都觉得没啥事,可能是被抽中开家长会了。毕竟之前老师在班上说过,一学期可能要开一两次家长会,跟家长沟通一下。
      林念英回家跟母亲说了,外公跟外婆母亲都很淡定,连带着李念英也很淡定了。第二天母亲如约去了学校,走路肉眼可以见到母亲走的不稳,一个腿明显使不上劲。母亲下课刚好看到林念英了,跟林念英打招呼,说她没迟到,记着要来学校开会的。母亲还遇到了临近村的学生家长,在路上还聊起来了。一共好像也没有几个,不超过十个家长的感觉。
      不知道老师怎么跟这些家长说的,林念英回家,母亲也没说去学校干嘛,说学校发钱了,以后每个学期都可以去领一次。林念英很是疑惑,自己成绩都那么好了,可以拿奖金了。具体母亲没有细说,就是跟外公外婆说起,说家里的条件是邻村的一个老师提起来的。争取到的,条件也符合,就有了名额。
      到那时为止,李念英跟同学们都不知道这次开会是什么,日子照旧过了。等李念英考上市区里数一数二的高中的时候,她又遇到了邻村的老师,那个老师居然知道李念英考上了哪所高中,语气里满满的自得,由衷为她高兴的。那个老师教林念英她们一年级数学教的好,就是年纪有些大,是个个子高的小老头。
      很反感同学们染指甲、戴耳环、对学生也很严厉,很多男生不做作业都被他用竹竿打过手掌的。学生们又敬又畏,不像年轻老师那么受欢迎。林念英也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能不接触就不接触。不曾想过是这个老师说了一句公道话,才有了后来开会的事。
      母亲跟外公外婆说,拿到这笔补助,怕其他同学歧视林念英,毕竟家庭条件差,孩子自尊心强。没想到学校跟老师都处理的很好,直到林念英转学,同学们都不知道林念英家具体家庭状况,也不知道她拿了补助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